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不同播種方式對稻茬小麥生長發育和產量的影響

2014-12-12 11:36:03胡國平鄒建國朱展望
湖北農業科學 2014年20期

胡國平+鄒建國+朱展望

摘要:2010~2011年和2011~2012年開展了稻茬小麥播種方式試驗,通過定株和定點調查,對免耕機械條播、機耕機旋播種、機耕人工淺播下的稻茬小麥分蘗成穗和產量形成進行了研究,探明了不同播種方式對稻茬小麥生長發育和產量形成的影響,分析了稻茬小麥免耕機械條播技術增產的原因。

關鍵詞:稻茬小麥;播種方式;機械條播

中圖分類號:S512.1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0439-8114(2014)20-4814-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4.20.011

Effects of Planting Methods on the Growth and Yield of Wheat

in Rice-Wheat Rotation

HU Guo-ping1,ZOU Jian-guo1,ZHENG Wei2,ZHU Zhan-wang3,GAO Chun-bao3

(1.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 of Guangshui, Guangshui 432700 Hubei, China;2.Insititute of Agricultural Quality Standands and Test Technology,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e Science,Wuhan 430064, China;3. Institute of Food Crops, 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ubei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of Wheat/Wheat Disease Biology Research Station on Central China,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P. R., Wuhan 430064,China)

Abstract: To study effects of planting methods on the growth and yield of wheat in rice-wheat rotation and understand the increase of yield caused by the no-tillage mechanical drilling technique, different planting methods were conducted in 2 crop seasons from 2010~2012. The effects of formation of tillers and spikes and yield of wheat in rice-wheat rotation under three different planting methods were compared with single plant and fixed plot survey. The reasons for increase of yield under no-tillage mechanical drilling technique were analyzed.

Key words: wheat in rice-wheat rotation system; planting methods; mechanical drilling

稻茬小麥是指在稻田收獲水稻后種植的小麥,主要分布于長江流域,面積約480萬hm2[1],稻麥輪作是長江流域最重要的糧食作物耕作制度[2]。該區域光熱資源豐富,小麥生產受水資源限制小,是我國小麥生產的優勢區域[3],也是小麥增產潛力最大的區域。發展該區域稻茬麥生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稻麥輪作是湖北省主要的農作物種植制度,其稻茬麥面積約占全國的十分之一。據統計,2011年湖北省稻茬麥種植面積47.99萬hm2,占全省小麥面積的47.35%。湖北省稻茬麥以兩熟制的稻麥為主,2011年種植面積為47.18萬hm2;三熟稻稻麥面積較少,面積為0.81萬hm2[4]。

稻茬麥生產常面臨土壤質地黏重、宜耕性差、整地困難、出苗不全、不勻、耕作管理粗放、生育后期多雨、濕害重及病蟲草害發生較為嚴重等諸多挑戰[5]。近年來,隨著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原來的精耕細作型栽培技術難以實施,稻茬麥人工撒播的比例較大,田間管理較為粗放,難以實現高產的目標。針對上述問題,湖北、江蘇、安徽和四川等地研究推廣了稻茬麥少(免)耕栽培技術、稻茬麥免(少)耕機械條播栽培技術和稻茬麥免耕高效栽培技術等新型稻茬麥栽培技術,在生產中得到廣泛應用[6-8]。

近年來,隨著農業機械化程度的提高,傳統的人畜力耕作逐步被機械耕作所代替,小麥播種由原來的兩犁兩耙人工撒播向免耕機械條播、機耕機旋播種等機械播種方式轉變。為了探討不同播種方式對小麥生長發育及產量的影響,連續兩年對小麥免耕機械條播、機耕機旋播種、機耕人工淺播3種播種方式的稻茬麥分蘗成穗和產量形成進行了研究,旨在比較稻茬小麥不同播種方式的實際效果,為其在生產中的推廣應用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試驗于2010~2011年度和2011~2012年度在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武漢試驗站廣水示范縣蔡河示范基地進行,前茬作物為水稻。試驗田土壤類型為黃棕壤土,供試小麥品種為鄭麥9023。采用復合肥做底肥,折合純氮126.0 kg/hm2,磷52.5 kg/hm2,鉀73.5 kg/hm2,2月下旬追施尿素(總氮含量≥46%)112.5 kg/hm2做拔節肥。

1.2 ?試驗方法

試驗設免耕機械條播、機耕機旋播種、機耕人工淺播3種播種方式,每種播種方式面積為0.8 hm2。機耕機旋播種、機耕人工淺播播量為150.0 kg/hm2,免耕機械條播播量為112.5 kg/hm2。

3個處理各選10個單株進行定株調查分蘗成穗情況,并各定3個1 m2小區進行苗情定點調查。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播種方式對稻茬小麥分蘗成穗的影響

每種播種方式選取10個單株進行定株調查結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免耕機械條播的稻茬小麥單株分蘗數和成穗數均最多,機耕人工淺播次之,機耕機旋播種最低。免耕機械條播平均單株分蘗10.4個,成穗7.0個,比機耕人工淺播分別多6.4和4.0個,比機耕機旋播種分別多7.4和4.6個。說明免耕機械條播稻茬小麥分蘗成穗能力明顯高于機耕人工淺播和機耕機旋播種的稻茬小麥。

2.2 ?不同播種方式下稻茬小麥的基本苗、冬至苗和立春苗

由圖1可知,機耕人工淺播基本苗最多,為289.5萬/hm2,機耕機旋播種次之,為274.5萬/hm2,免耕機械條播基本苗最少,為204.0萬/ hm2。由于機耕機旋播種、機耕人工淺播播量為150.0 kg/hm2,免耕機械條播播量為112.5 kg/hm2,因此機耕人工淺播比機耕機旋播種出苗率高,免耕機械條播和機耕機旋播種出苗率相當。3種播種方式下稻茬小麥冬至苗相差不大,但免耕機械條播麥苗單株分蘗多。3種播種方式下稻茬小麥立春苗相差較大,免耕機械條播立春苗達到1 104.0萬/ hm2,比機耕人工淺播和機耕機旋播種分別多90.0萬/ hm2和367.5萬/ hm2。結果表明,免耕機械條播稻茬小麥苗期生長勢強,分蘗快、分蘗多,在基本苗較少的情況下也能形成較大的群體總量,為后期形成較高的單位面積穗數和取得高產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該結果與單株調查的結果較為吻合。

2.3 ?不同播種方式產量情況

從產量形成方面看,免耕機械條播產量最高,平均實產為5 775.0 kg/hm2,比機耕人工淺播增產900.0 kg/hm2,增加18.5%,比機耕機旋播種增產1 335.0 kg/hm2,增加30.1%。機耕人工淺播比機耕機旋播種增產435.0 kg/hm2,增加9.8%。從產量構成因素看,免耕機械條播的單位面積穗數最高,機械人工淺播次之,二者分別比機耕機旋播種稻茬小麥單位面積穗數高25.2%和21.3%,這與不同播種方式下稻茬小麥立春苗的多少相吻合,也與實際單位面積產量呈現相同的規律。3種播種方式下小麥穗粒數差異不大。該結果表明,相對于機耕機旋播種,免耕機械條播和機耕人工淺播下的稻茬小麥單位面積穗數和產量明顯提高,其中免耕機械條播提高幅度較大。

3 ?小結與討論

當前湖北省稻茬小麥播種普遍采用人工撒播的方式,該方式播量難以控制,往往造成播量過大,浪費種子;播種質量差,種子很難做到撒播均勻;后期群體質量差,通風透光差,抗倒伏能力弱。

免耕機械條播稻茬小麥播種淺,出苗快,幼苗生長旺盛,根系和分蘗較常規種植方式發生快,最高苗出現早。該播種方式下小麥分蘗早,分蘗多,成穗率高,有效穗增多,是產量提高的基礎之一。另外,采用機械播種,深度容易控制,深淺一致,且播種較人工播種均勻,缺行斷壟現象較少,明顯提高了播種質量。

當前,由于農村勞動力流失,小麥生產已由過去的“三分種,七分管”轉變為“七分種,三分管”,改進播種方式,提高播種質量對當前小麥生產尤為重要,免耕機械條播的上述優點符合現階段小麥生產實際,推廣應用該技術對提高湖北省小麥特別是稻茬小麥生產水平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此外,免耕機械條播將整地、播種、施肥、鎮壓等多個工序一次性完成,極大地提高了播種效率,可以為當前蓬勃發展的農村土地流轉承包和家庭農場的大規模小麥生產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撐。

在推廣免耕機械條播時,應根據其自身特點注意兩個問題,一是免耕機械條播播種淺,墑情不足時播后要及時抗旱保墑,保證及時出苗,也可在墑情較差年份選擇適當增加播種深度;二是由于該播種方式下前期生長勢較強、分蘗多,中后期易脫肥,要根據田間長勢和苗情及時追施撥節肥和穗肥。對采用機械旋耕后播種的要推廣機械旋耕后人工淺播,對機耕機旋播種的田塊播后進行適度鎮壓,保證土壤具有一定的嚴實度,以保墑保肥,促進出苗。

參考文獻:

[1] 李朝蘇,湯永祿,吳 ?春,等.播種方式對稻茬小麥生長發育及產量建成的影響[J].農業工程學報,2012,28(18):36-43.

[2] 許仙菊,許建平,寧運旺,等.稻麥輪作周年氮磷運籌對作物產量和土壤養分含量的影響[J].中國土壤與肥料,2013(5):75-79.

[3] 盧 ?布,丁 ?斌,呂修濤,等.中國小麥優勢區域布局規劃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0,31(2):6-12.

[4] 《湖北農村統計年鑒》編輯委員會.《湖北農村統計年鑒》2012[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2.

[5] 敖立萬,朱旭彤,高廣金,等.湖北小麥[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6] 湖北省農業廳.鄂農發〔2011〕54號《省農業廳關于印發2012年農業主推技術指南的通知》[Z].2011.40-42.

[7] 程順和,郭文善,王龍俊,等.中國南方小麥[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

[8] 湯永祿,吳德芳,程少蘭.稻茬麥免耕高效栽培技術模式[J].四川農業科技,2010(9):22-23.

1.2 ?試驗方法

試驗設免耕機械條播、機耕機旋播種、機耕人工淺播3種播種方式,每種播種方式面積為0.8 hm2。機耕機旋播種、機耕人工淺播播量為150.0 kg/hm2,免耕機械條播播量為112.5 kg/hm2。

3個處理各選10個單株進行定株調查分蘗成穗情況,并各定3個1 m2小區進行苗情定點調查。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播種方式對稻茬小麥分蘗成穗的影響

每種播種方式選取10個單株進行定株調查結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免耕機械條播的稻茬小麥單株分蘗數和成穗數均最多,機耕人工淺播次之,機耕機旋播種最低。免耕機械條播平均單株分蘗10.4個,成穗7.0個,比機耕人工淺播分別多6.4和4.0個,比機耕機旋播種分別多7.4和4.6個。說明免耕機械條播稻茬小麥分蘗成穗能力明顯高于機耕人工淺播和機耕機旋播種的稻茬小麥。

2.2 ?不同播種方式下稻茬小麥的基本苗、冬至苗和立春苗

由圖1可知,機耕人工淺播基本苗最多,為289.5萬/hm2,機耕機旋播種次之,為274.5萬/hm2,免耕機械條播基本苗最少,為204.0萬/ hm2。由于機耕機旋播種、機耕人工淺播播量為150.0 kg/hm2,免耕機械條播播量為112.5 kg/hm2,因此機耕人工淺播比機耕機旋播種出苗率高,免耕機械條播和機耕機旋播種出苗率相當。3種播種方式下稻茬小麥冬至苗相差不大,但免耕機械條播麥苗單株分蘗多。3種播種方式下稻茬小麥立春苗相差較大,免耕機械條播立春苗達到1 104.0萬/ hm2,比機耕人工淺播和機耕機旋播種分別多90.0萬/ hm2和367.5萬/ hm2。結果表明,免耕機械條播稻茬小麥苗期生長勢強,分蘗快、分蘗多,在基本苗較少的情況下也能形成較大的群體總量,為后期形成較高的單位面積穗數和取得高產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該結果與單株調查的結果較為吻合。

2.3 ?不同播種方式產量情況

從產量形成方面看,免耕機械條播產量最高,平均實產為5 775.0 kg/hm2,比機耕人工淺播增產900.0 kg/hm2,增加18.5%,比機耕機旋播種增產1 335.0 kg/hm2,增加30.1%。機耕人工淺播比機耕機旋播種增產435.0 kg/hm2,增加9.8%。從產量構成因素看,免耕機械條播的單位面積穗數最高,機械人工淺播次之,二者分別比機耕機旋播種稻茬小麥單位面積穗數高25.2%和21.3%,這與不同播種方式下稻茬小麥立春苗的多少相吻合,也與實際單位面積產量呈現相同的規律。3種播種方式下小麥穗粒數差異不大。該結果表明,相對于機耕機旋播種,免耕機械條播和機耕人工淺播下的稻茬小麥單位面積穗數和產量明顯提高,其中免耕機械條播提高幅度較大。

3 ?小結與討論

當前湖北省稻茬小麥播種普遍采用人工撒播的方式,該方式播量難以控制,往往造成播量過大,浪費種子;播種質量差,種子很難做到撒播均勻;后期群體質量差,通風透光差,抗倒伏能力弱。

免耕機械條播稻茬小麥播種淺,出苗快,幼苗生長旺盛,根系和分蘗較常規種植方式發生快,最高苗出現早。該播種方式下小麥分蘗早,分蘗多,成穗率高,有效穗增多,是產量提高的基礎之一。另外,采用機械播種,深度容易控制,深淺一致,且播種較人工播種均勻,缺行斷壟現象較少,明顯提高了播種質量。

當前,由于農村勞動力流失,小麥生產已由過去的“三分種,七分管”轉變為“七分種,三分管”,改進播種方式,提高播種質量對當前小麥生產尤為重要,免耕機械條播的上述優點符合現階段小麥生產實際,推廣應用該技術對提高湖北省小麥特別是稻茬小麥生產水平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此外,免耕機械條播將整地、播種、施肥、鎮壓等多個工序一次性完成,極大地提高了播種效率,可以為當前蓬勃發展的農村土地流轉承包和家庭農場的大規模小麥生產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撐。

在推廣免耕機械條播時,應根據其自身特點注意兩個問題,一是免耕機械條播播種淺,墑情不足時播后要及時抗旱保墑,保證及時出苗,也可在墑情較差年份選擇適當增加播種深度;二是由于該播種方式下前期生長勢較強、分蘗多,中后期易脫肥,要根據田間長勢和苗情及時追施撥節肥和穗肥。對采用機械旋耕后播種的要推廣機械旋耕后人工淺播,對機耕機旋播種的田塊播后進行適度鎮壓,保證土壤具有一定的嚴實度,以保墑保肥,促進出苗。

參考文獻:

[1] 李朝蘇,湯永祿,吳 ?春,等.播種方式對稻茬小麥生長發育及產量建成的影響[J].農業工程學報,2012,28(18):36-43.

[2] 許仙菊,許建平,寧運旺,等.稻麥輪作周年氮磷運籌對作物產量和土壤養分含量的影響[J].中國土壤與肥料,2013(5):75-79.

[3] 盧 ?布,丁 ?斌,呂修濤,等.中國小麥優勢區域布局規劃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0,31(2):6-12.

[4] 《湖北農村統計年鑒》編輯委員會.《湖北農村統計年鑒》2012[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2.

[5] 敖立萬,朱旭彤,高廣金,等.湖北小麥[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6] 湖北省農業廳.鄂農發〔2011〕54號《省農業廳關于印發2012年農業主推技術指南的通知》[Z].2011.40-42.

[7] 程順和,郭文善,王龍俊,等.中國南方小麥[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

[8] 湯永祿,吳德芳,程少蘭.稻茬麥免耕高效栽培技術模式[J].四川農業科技,2010(9):22-23.

1.2 ?試驗方法

試驗設免耕機械條播、機耕機旋播種、機耕人工淺播3種播種方式,每種播種方式面積為0.8 hm2。機耕機旋播種、機耕人工淺播播量為150.0 kg/hm2,免耕機械條播播量為112.5 kg/hm2。

3個處理各選10個單株進行定株調查分蘗成穗情況,并各定3個1 m2小區進行苗情定點調查。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播種方式對稻茬小麥分蘗成穗的影響

每種播種方式選取10個單株進行定株調查結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免耕機械條播的稻茬小麥單株分蘗數和成穗數均最多,機耕人工淺播次之,機耕機旋播種最低。免耕機械條播平均單株分蘗10.4個,成穗7.0個,比機耕人工淺播分別多6.4和4.0個,比機耕機旋播種分別多7.4和4.6個。說明免耕機械條播稻茬小麥分蘗成穗能力明顯高于機耕人工淺播和機耕機旋播種的稻茬小麥。

2.2 ?不同播種方式下稻茬小麥的基本苗、冬至苗和立春苗

由圖1可知,機耕人工淺播基本苗最多,為289.5萬/hm2,機耕機旋播種次之,為274.5萬/hm2,免耕機械條播基本苗最少,為204.0萬/ hm2。由于機耕機旋播種、機耕人工淺播播量為150.0 kg/hm2,免耕機械條播播量為112.5 kg/hm2,因此機耕人工淺播比機耕機旋播種出苗率高,免耕機械條播和機耕機旋播種出苗率相當。3種播種方式下稻茬小麥冬至苗相差不大,但免耕機械條播麥苗單株分蘗多。3種播種方式下稻茬小麥立春苗相差較大,免耕機械條播立春苗達到1 104.0萬/ hm2,比機耕人工淺播和機耕機旋播種分別多90.0萬/ hm2和367.5萬/ hm2。結果表明,免耕機械條播稻茬小麥苗期生長勢強,分蘗快、分蘗多,在基本苗較少的情況下也能形成較大的群體總量,為后期形成較高的單位面積穗數和取得高產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該結果與單株調查的結果較為吻合。

2.3 ?不同播種方式產量情況

從產量形成方面看,免耕機械條播產量最高,平均實產為5 775.0 kg/hm2,比機耕人工淺播增產900.0 kg/hm2,增加18.5%,比機耕機旋播種增產1 335.0 kg/hm2,增加30.1%。機耕人工淺播比機耕機旋播種增產435.0 kg/hm2,增加9.8%。從產量構成因素看,免耕機械條播的單位面積穗數最高,機械人工淺播次之,二者分別比機耕機旋播種稻茬小麥單位面積穗數高25.2%和21.3%,這與不同播種方式下稻茬小麥立春苗的多少相吻合,也與實際單位面積產量呈現相同的規律。3種播種方式下小麥穗粒數差異不大。該結果表明,相對于機耕機旋播種,免耕機械條播和機耕人工淺播下的稻茬小麥單位面積穗數和產量明顯提高,其中免耕機械條播提高幅度較大。

3 ?小結與討論

當前湖北省稻茬小麥播種普遍采用人工撒播的方式,該方式播量難以控制,往往造成播量過大,浪費種子;播種質量差,種子很難做到撒播均勻;后期群體質量差,通風透光差,抗倒伏能力弱。

免耕機械條播稻茬小麥播種淺,出苗快,幼苗生長旺盛,根系和分蘗較常規種植方式發生快,最高苗出現早。該播種方式下小麥分蘗早,分蘗多,成穗率高,有效穗增多,是產量提高的基礎之一。另外,采用機械播種,深度容易控制,深淺一致,且播種較人工播種均勻,缺行斷壟現象較少,明顯提高了播種質量。

當前,由于農村勞動力流失,小麥生產已由過去的“三分種,七分管”轉變為“七分種,三分管”,改進播種方式,提高播種質量對當前小麥生產尤為重要,免耕機械條播的上述優點符合現階段小麥生產實際,推廣應用該技術對提高湖北省小麥特別是稻茬小麥生產水平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此外,免耕機械條播將整地、播種、施肥、鎮壓等多個工序一次性完成,極大地提高了播種效率,可以為當前蓬勃發展的農村土地流轉承包和家庭農場的大規模小麥生產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撐。

在推廣免耕機械條播時,應根據其自身特點注意兩個問題,一是免耕機械條播播種淺,墑情不足時播后要及時抗旱保墑,保證及時出苗,也可在墑情較差年份選擇適當增加播種深度;二是由于該播種方式下前期生長勢較強、分蘗多,中后期易脫肥,要根據田間長勢和苗情及時追施撥節肥和穗肥。對采用機械旋耕后播種的要推廣機械旋耕后人工淺播,對機耕機旋播種的田塊播后進行適度鎮壓,保證土壤具有一定的嚴實度,以保墑保肥,促進出苗。

參考文獻:

[1] 李朝蘇,湯永祿,吳 ?春,等.播種方式對稻茬小麥生長發育及產量建成的影響[J].農業工程學報,2012,28(18):36-43.

[2] 許仙菊,許建平,寧運旺,等.稻麥輪作周年氮磷運籌對作物產量和土壤養分含量的影響[J].中國土壤與肥料,2013(5):75-79.

[3] 盧 ?布,丁 ?斌,呂修濤,等.中國小麥優勢區域布局規劃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0,31(2):6-12.

[4] 《湖北農村統計年鑒》編輯委員會.《湖北農村統計年鑒》2012[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2.

[5] 敖立萬,朱旭彤,高廣金,等.湖北小麥[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6] 湖北省農業廳.鄂農發〔2011〕54號《省農業廳關于印發2012年農業主推技術指南的通知》[Z].2011.40-42.

[7] 程順和,郭文善,王龍俊,等.中國南方小麥[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

[8] 湯永祿,吳德芳,程少蘭.稻茬麥免耕高效栽培技術模式[J].四川農業科技,2010(9):22-2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无码久久无遮挡| 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91精品日韩人妻无码久久| 久久视精品|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图片|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日韩专区| 日韩黄色大片免费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热伊人99re久久精品最新地| 色悠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伊人| 四虎成人在线视频| 成人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福利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日韩高清欧美| 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 欧美亚洲第一页| 91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韩国v欧美v亚洲v日本v| 日本三级黄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漂亮美女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毛片无码|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嚕嚕亚洲av| 中文字幕色在线| 日韩黄色在线| 欧美A级V片在线观看| 丰满少妇αⅴ无码区| 看你懂的巨臀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区日韩区| 国产裸舞福利在线视频合集|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 国产精品理论片| 国产精品视频系列专区| 国产欧美日韩va|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免费全部高H视频无码无遮掩| 国产产在线精品亚洲aavv| 无码有码中文字幕| 91视频区| 91亚洲精选| 白浆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 日韩欧美中文在线| 四虎在线观看视频高清无码| 91精品专区|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热下载| 亚洲欧美自拍一区| 日韩123欧美字幕| 欧美中出一区二区| 国产农村1级毛片| 国内精品九九久久久精品| 综合亚洲网| 免费jjzz在在线播放国产| 免费人成视网站在线不卡| 国精品91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一级毛片| 亚洲系列无码专区偷窥无码| 色婷婷天天综合在线|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蜜芽| 国产精品林美惠子在线观看| 在线不卡免费视频|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2| 91视频首页| 色妞www精品视频一级下载| 日本伊人色综合网| 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国产人成免费视频77777| 亚洲精品卡2卡3卡4卡5卡区| 婷婷六月在线| 国产在线观看高清不卡| 国产尤物视频在线| 波多野结衣无码AV在线| 亚洲AV无码不卡无码| 日本免费一级视频| 日本成人福利视频| 国产丝袜丝视频在线观看| a级高清毛片| 国产无吗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欢| 亚洲精品午夜天堂网页|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