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丹

張大千無疑是20世紀中國畫壇最具傳奇性的大師。在中國老百姓的認知里,最熟悉的畫家除了齊白石,恐怕就是張大千了。
張大千與齊白石二人,都是屬于才華超群的人,兩人都是職業畫家,都是詩書畫印全才,也都在藝術風格上開宗立派。但是兩人的選擇不同,齊白石選擇了留在國內,生前身后事最為國人所知;而張大千則遠渡重洋,在異國他鄉精研技藝,所以我們認識的張大千更多的是在傳說中。
張大千一生娶了四房太太,還留下無數風流韻事,他所畫的美人與他對美人的欣賞是分不開的。張大千自己曾經說過:“我不敢說自己最能欣賞女人的美,我只是在觀察、欣賞美麗的女人,以搜求畫稿時,比別人更仔細、更留心罷了。”
張大千對美人的要求非常苛刻,他的四房太太都是嚴格意義上的美女。在他眼中,女人不僅要長得美,而且氣質“嫻靜娟好,有林下風度,遺世而獨立之姿,一涉輕蕩,便為下乘”。
在20世紀30年代的北平,張大千與梅蘭芳是相互欣賞的好友,兩位藝術家經常在一起探討關于美的問題。張大千告訴梅蘭芳:“你自己就是一個最標準的美人,你只要把你戲臺上的各種樣子畫下來就行了,千萬別再參照別的樣子了。”
上妝后的梅蘭芳被張大千認為是一個極致的美人。這種上妝后的臉譜、身段凝結了唐宋以來因為人們對女性審美的全部精華。比如說,美人的臉要“三白臉”才好看,就是額頭、鼻子和下顎要層層上粉,這樣才能襯托出臉頰的健康紅潤。事實上,這種認知非常符合自然美的原則,因為顏色的深淺會襯托出臉型。中國人的臉型都比較扁平,而“三白臉”恰好表現出線條輪廓的對比度,所以就顯得美。
一個美人,如何以高矮胖瘦判斷美丑呢?張大千認為,中國人眼中并沒有特別的認為胖為美或是瘦為美。所謂“環肥燕瘦”,強調的其實是“骨肉勻停”,女人整體勻稱就是美的。
中國畫之美在于線條之美。因為古代女人的衣服有彩帶、水袖,有流暢的裙褶,所以非常入畫。現在的時裝總是在變,所以時裝的美都是暫時的,有過時之說,因此不容易入畫。
所以,他的畫中,多是衣帶飄逸的美人。他有些美人的模特是現代女性,這些美人畫得非常柔軟飄逸,畫里的美人飄逸在他的筆下都比本身更美了。
張大千是人物畫的大家,他的人物多以女性居多,一個重要原因是他認為男人不如女人“美”。在他看來,這世上的美男子少之又少,所以他有“眼中恨少奇男子,腕底偏多美婦人”之言。然而,他卻認為自己是一個美男子。他一生為自己畫的自畫像有100幅以上,這也許是古今中外畫家中畫自己肖像最多的人。
張大千本人確實也是個美人,他在20多歲時蓄起一把大胡子,人們稱他為“張美人”。從他的自畫像中,不難看出他對自己的相貌是多么自信,所以才會有著那樣的自戀。
其實,這是一個畫家對于美的自信。畫里人不會老,美人張大千與大千美人永遠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