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磊
許昌學院法政學院 河南許昌 461000
論我國免費婚檢實施中的問題與對策
張磊
許昌學院法政學院 河南許昌 461000
免費婚檢的實施具有特定和現實背景和社會意義,在實施過程中存在著婚檢率下降、宣傳不足、形式主義嚴重、公眾認識偏差以及激勵機制不完善等問題。免費婚檢政策的完善,需要加大宣傳力度、強化政策認知,堅持以人為本、完善保障機制,加強機構建設、促進部門協作,加大監管力度、嚴格行業準入,轉變政府職能、明確政府責任,從而提高新政策下的婚檢參與率。
免費婚檢;實施;問題與對策
強制婚檢制度的廢除,給人帶來了更大的自主選擇權,但婚檢率急劇下降的問題也隨之而來,引發了人們對生育質量和婚姻穩定問題的擔憂。如何在非強制性婚檢條件下提高人們的婚檢參與積極性,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實施免費婚檢恰恰是為鼓勵人們主動和自覺參與婚檢而采取的措施,但事實證明,該措施并未完全奏效。深入分析免費婚檢實施中的障礙和問題,認真思考改善免費婚檢實施現狀的對策,對于進一步改進和完善現行婚檢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免費婚檢的實施尊重了公民的婚姻自由權利和自主選擇權利,彰顯了政府公共事務管理和公共服務提供的主體地位,但免費婚檢實施的實際效果卻并不理想。“政府埋單,免費實施婚檢,本來是件關乎出生人口質量的利國利民的好事兒,但是在實際執行中免費婚檢卻‘叫好不叫座’。”[1]
(一)婚檢率呈下降趨勢
新的《婚姻登記條例》的實施廢除了強制婚檢,但并不是說從此就不用再參加婚檢了。在不少人看來,既然政府不再要求強制婚檢了,也就沒必要再參加婚檢了。雖然許多地方推行了免費婚檢,卻依然無法吸引人們的注意力,婚檢率在全國范圍內大幅度下降。江西省2003年10月實行自愿婚檢后,婚檢率連續下降,“統計表明,2005年我省婚檢率不到1%”。[2]北京市于2007年出臺了免費婚檢政策,但“北京市婚檢率由10年前的接近100%下降至2010年的不足10%”。[3]
(二)婚檢政策的宣傳不足
實施免費婚檢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婚檢參與率、預防出生缺陷率,指導優生優育、提高人口素質,但在在實際生活中很多未婚男女對免費婚檢知之甚少,甚至不知道婚檢的內容及意義。這顯示出不少地方對于免費婚檢政策的宣傳還存在漏洞:一是宣傳的力度不夠,一些地方僅僅是在政策實施初期或者每年的特定時間如七夕節、情人節等進行宣傳,還有一些地方僅僅是在城鎮進行宣傳,而忽視了人口分布眾多的鄉村地區;二是宣傳的方式單一,張貼資料、發放傳單是當前政策宣傳的普遍形式,“在樓道口張貼宣傳資料、向居民發宣傳單等,但都收效甚微。”[4]
(三)婚檢中形式主義嚴重
實施免費婚檢以來有些地方不重視政策實施的實際效果,一些機構在實施婚檢時過于隨意,檢查結果可信性不足。由于大多數地方對婚檢機構的資質審批較為嚴格,只有數量不多的定點機構才能夠開展免費婚檢服務。因此,少數的免費婚檢定點機構面臨著參檢人數多、工作任務重、經濟收益減少等問題時,難免出現婚檢機構服務質量下降,甚至使婚檢變成走形式和走過場,使得很多參加婚檢的未婚男女感覺到婚檢就是做樣子、走程序而已,并無實質性內容,不僅降低了社會公眾對醫療機構和醫護人員的信任,甚至還產生了對免費婚檢政策的質疑。
(四)公眾對婚檢認識不足
在公共政策過程中,“政策能否順利達到預期目的,在很多程度上取決于目標團體的態度”。[5]免費婚檢實施過程中,作為政策目標團體的未婚男女,對于免費婚檢的認知狀況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其實施的效果。在此問題上,存在的認識誤區主要有三類:一是將婚檢等同于體檢、孕檢,認為平時做了體檢、婚后要做孕檢就不需要做婚檢了;二是認為婚檢沒有必要,覺得自己的身體一直很健康、婚姻雙方在一起時間較長而不必要在去參加婚檢;三是認為婚檢耽誤時間,常以自身工作繁忙、婚檢程序繁瑣、浪費時間為借口。
(五)婚檢激勵機制不完善
任何政策的制定與實施都不是一個孑然孤立的過程,而是需要多種相關政策和制度相互協調和配合。婚檢免費固然好,但是僅僅強調“免費”而無其他相應的保障機制的話,則難以達到預期的政策目標。事實證明,免費婚檢實施過程中,缺乏相應的激勵和保障機制是婚檢參與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免費婚檢參與者缺乏相應的物質或精神激勵,致使其缺乏足夠的參檢動力;二是在諸如財政補貼、隱私保護等方面缺乏相關的保障措施,使參檢者存在顧慮。
面對免費婚檢實施中存在的上述問題,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有效加以解決,以改善免費婚檢實施的實際效果,切實提高婚檢參檢率、提升我國人口素質。
(一)加大宣傳力度,強化政策認知
在當今信息化時代,相關部門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廣播、電視等多種渠道宣傳免費婚檢的意義,強化社會公眾對免費婚檢的認知和理解。民政、計生、衛生及婦聯等部門要加強對免費婚檢制度的宣傳,宣傳機構要在發傳單、貼公告等傳統宣傳方式的基礎上,采用開展政策宣講、播放視頻資料等公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宣傳;還要充分發揮基層衛生院及村(居)委會的作用,建立婚檢信息員團隊,進村入戶對婚登青年進行調查摸底并上門宣講婚檢知識及其重要性,讓廣大民眾對婚檢有足夠的了解。
(二)堅持以人為本,完善保障機制
以人為中心是符合新時代特征的重要思想,政府在實施免費婚檢過程中應充分貫徹落實這一理念,完善制度保障和服務模式,提高服務質量,優化服務流程。要建立嚴格的保密機制,確保婚檢對象個人信息安全;要建立科學的培訓機制,提高婚檢服務人員的思想素質及業務水平;要建立婚檢參與激勵機制,增強婚檢參與的積極性和自覺性;要在醒目的地方張貼有關婚檢流程的宣傳畫,使參加婚檢者了解婚檢內容及程序;要簡化婚檢操作流程,提高婚檢工作效率。
(三)加強機構建設,促進部門協作
免費婚檢政策的制定與實施需要政府部門及社會相關團體共同配合及相互協作,政府部門的支持、有關團體的配合是全面落實免費婚檢政策的基礎。民政部門與衛生部門要加強溝通,利用新婚夫婦辦理結婚登記這一時機加強免費婚檢的宣傳;婚檢保健工作涉及面廣、政策性強,衛生、計生、婦聯、民政等部門及新聞媒體都應積極參與、通力合作,建立“咨詢——婚檢——登記——宣傳”全方位式的服務平臺,為社會公眾參加婚檢提供便利。
(四)加大監管力度,嚴格行業準入
免費婚檢實施過程中,婚檢機構少數工作人員服務態度差、業務水平低,甚至個別人員假公濟私、弄虛作假的現象屢見不鮮,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治理。首先,要加強對婚檢機構的監督和管理,確保婚檢機構依法運轉,注重婚檢人員的職業道德和業務能力的提升;其次,嚴格行業準入機制,婚檢機構要取得相應的資質,婚檢工作人員要通過業務培訓,做到持證上崗,切實保證婚檢工作質量。
(五)轉變政府職能,明確政府責任
建設服務型政府已經成為我國政府改革和發展的重要目標,服務型政府在本質上是有限性政府、責任性政府。在免費婚檢實施過程中,政府要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主動承擔起其自身的責任,明確行政目標,加強制度創新支持和政策執行監督,促進免費婚檢政策的執行和完善;要適時適量下放手中的權力,加強與其他社會組織的溝通與合作,在社會公共事務管理中發揮協調作用。
免費婚檢實施以來,廣受社會關注,也引發了諸多爭議。免費婚檢的推行盡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實施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與漏洞著實引人深思。任何公共政策的制定都是針對特定問題的,而政策執行的效果則受到政策問題、政策方案、執行主體、政策客體、政策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免費婚檢的實施是我國新時期婚檢制度變革的重要創新,必將在實踐中不斷得以健全和完善。
[1]高峽.免費婚檢,為何“叫好不叫座”?[N].許昌日報,2011-11-25.
[2]徐明,劉行海.去年江西婚檢率不到1%免費婚檢暫難實施[N].江南都市報,2006-02-23.
[3]賈曉宏.婚檢率持續降低目前全市不足10%[N].北京晚報,2011-08-18.
[4]楊珂.免費婚檢為何叫好不叫座?[N].焦作日報,2012-04-24.
[5]吳立明.公共政策分析[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148.
許昌學院2013年度校內科研基金項目“河南省免費婚檢實施中的問題與應對——基于公共政策的視角”,項目編號2013037。
張磊(1982.11—),男,山東郯城人,許昌學院法政學院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政府治理、公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