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珠
天津市津房置業擔保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金融創新條件下的金融風險管理分析
張明珠
天津市津房置業擔保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我國經濟的高速平穩發展為金融業提供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在這種環境下,金融行業也開始快速發展。為了更好的應對不斷擴大的國際金融市場的挑戰,為了迎來金融風險,促進我國金融發展水平的提高,我國金融業一直在不停的進行金融創新。金融創新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傳統金融業務的風險,給金融行業增添了活力。但是由于金融創新中不注重金融監管、金融行業自身缺乏風險意識,也導致了新的金融風險的出現。本文主要論述了金融創新的背景及內涵,新時期金融創新的表現及帶來的風險,提出了具體的風險管理策略。
金融創新;金融風險;內涵;表現;管理策略
從上個世紀到現在,由金融業引發的金融危機不勝枚舉,例如1997年發生的金融危機,席卷了整個亞洲,1994年發生在巴西和阿根廷等南美國家的拉美型危機,2008年,由美國華爾街引發的金融風暴更是重創了美日等發達國家的金融體系,有些國家甚至在此次金融危機下瀕臨破產。而這些金融危機的發生與這些國家金融業發展中不注重風險管理、沒有積極的進行金融創新是密切相關的。而這些屢次發生的金融危機也讓金融行業認識到了金融風險的危害性,并加大了金融創新的研究。
金融創新指的是金融主體為了適應金融市場的發展,對影響自身發展的環節進行相應的變革,從而對金融要素進行創新組合,建立起新的金融機制。金融創新包括多方面的內容,包括金融制度的創新、金融業務的創新和金融管理手段的創新等等。以此來達到消除阻礙金融主體發展因素,適應實體經濟發展的目的。金融創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能夠規避風險,能夠有效的減少行業競爭,是促進金融業可持續發展的源泉。
(一)金融理財業務的創新。
經濟的高速發展使得很多人的錢袋子鼓了起來,在滿足日常消費的同時,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并投資理財產品。商業銀行注意到了這一變化,開始開發和推出諸多的理財業務,各大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的競爭也進入了一個白熱化的時期。各種理財業務競相推出,更新的速度和頻率極快。例如中行、工行和建行等先后推出了各種形式的新股申購理財產品。
(二)業務領域的縱深創新。
在金融創新的浪潮下,商業銀行一直在不斷的延伸業務領域,目前,商業銀行已經擺脫了過去單純的“存貸匯”業務束縛,開始將業務觸角伸到個人理財業務、證券業務、電子銀行和一些衍生產品領域。當然,商業銀行的金融創新不僅僅停留在這些業務上,有部分商業銀行還開始嘗試組建新的金融集團,并設立基金公司,以實現銀行資金的跨行業流動。這表明商業銀行已經開始進行金融經營的創新。
(三)金融服務對象的創新。
過去,我國商業銀行的金融服務對象范圍比較狹窄,影響了金融業務的開展,在金融創新深化的背景下,商業銀行也開始創新金融服務對象。很多商業銀行都開始推出針對個別客戶的特殊財務規劃,為這些個別客戶提供個性化的服務。例如商業銀行對小企業貸款的大力推廣。
金融創新帶來的不僅僅是金融行業活力的增加,還有風險的增加。金融創新讓金融機構的競爭開始同質化。當銀行傳統主流業務,如存貸利差開始縮小之后,其不得不轉而推出高風險的業務,這些高風險的業務也導致了銀行經營風險的增加,降低了銀行的信用等級。同時,隨著全球化趨勢的加快,金融市場的國際化已經成為必然。在金融市場國際化之后,金融市場的外資可能會大量流入,會增加金融體系的脆弱性,從而導致金融危機。金融風險具有擴散性,因為當前金融機構是相互交織和聯動的,一旦一個環節出現風險,均有可能對其他環節產生影響,會造成整個金融行業的風險,從而誘發行業危機。金融風險還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在金融創新背景下,金融安全問題會變得更加隱蔽,一旦風險發展到一定階段會突然爆發從而對社會和國家造成更大的危害。因而,我們必須認識到金融風險的形成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要想規避和控制這種風險,必須要發揮多方作用,加強金融風險的管理:
(一)改變理念和方式,優化金融監管。
新時期,金融監管也應該充分適應市場需求,適應金融創新的需求。一直以來,在我國金融業中,銀行是主導行業,金融風險更多的表現為銀行風險。因此,監管的重點放在對銀行經營行為的監管上,而在金融創新背景下,金融風險結構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要想充分適應這種變化,實現對證券機構、保險機構等金融行業的監管,必須要改變監管理念、革新監管方式。監管既要以規避金融風險為前提,又要以提高金融機構的競爭力和對社會的貢獻為目標。監管措施上要采用先進的手段進行監管,例如可以引入金融工程實施監管。金融工程集金融理論、信息技術和工程技術為一體,對于推動金融創新活動有顯著作用,對創新條件下的金融風險管理也可以發揮積極作用。可以利用其中的投資組合理論來分散投資風險,可以利用其中的期權理論來防范收購兼并風險。
(二)政府要發揮作用,強化金融監管。
在金融監管中,政府的作用是不能忽略的,政府的參與,能夠有力的打擊金融違規行為,能夠保持金融業的良好發展環境。因此,政府必須要認識到自身在金融監管中的重要地位,要為金融監管獻力。具體來說,政府應該加大監管法規的制定,要不斷完善法律法規,擴大金融監管的范圍。政府在指定金融監管法規時要考慮這樣幾個問題:首先,金融監管要保護金融機構的利益。金融機構在發展中必然要進行創新,政府監管不能夠犧牲金融機構的利益,不能夠妨礙金融機構的創新。而是要發揮對金融創新的引導作用,要鼓勵金融機構創新,并引導其完善相應的創新機制。其次,要修改完善金融監管法規。要根據當前金融機構創新業務的需要對既有金融監管法規進行修改完善,特別是對一些行業打擦邊球的現象,要完善相應的監管法規,確保無法律漏洞可鉆,進一步規范金融機構的行為。再次,對不合時宜的法規要及時進行廢止。要針對金融創新后的個人理財業務和保險業務等修改和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
(三)發揮市場制約作用,防范金融風險。
市場能夠對金融行業進行監督,為了有效的防范金融風險,更應該充分發揮市場的監督作用。各國都必須要注重市場的這種作用,將市場約束和政府對金融行業的監管結合起來,這樣才能提高金融監管的成效。具體來說,可以通過加大市場信息的披露力度、加強金融行業的信用等級評價等來實現監管,要強化金融市場參與主體的信用意識,利用市場本身的經濟力量來調控和約束金融活動,從而達到防范金融風險的目的。
(四)金融主體要樹立風險意識,強化自我風險管理。
作為金融行業的主體,各金融機構必須要正確認識金融創新及隨之而來的各種金融風險。金融機構要知道金融創新可以擴充自身的金融業務,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獲得更大的市場利潤。但是也應該認識到隨之而來將是日顯多樣化和復雜化的金融風險。為了有效的規避風險,金融機構必須要建立一套適合自身發展的能夠防范風險的管理制度。例如可以建立風險預測評估體系,可以建立風險預警體系,對風險進行科學評估和提前預判。同時,金融機構在創新產品的過程中也要謹慎決策,注意產品自身風險的規避。
(五)注重國際合作,防范規避金融風險。
()()
隨著經濟的全球化,金融市場的國際化趨勢也會日漸明顯。為了提高自身競爭力,金融行業必然要逐漸拓展國外金融業務。面對日漸復雜的國際金融環境,金融機構必須要注重國際合作,通過國際聯動來防范和規避金融風險。例如各國之間要加強信息溝通和交流,要取長補短,同時,各國應該簽署相關的協議,明確規定金融風險管理的相關適宜,從而加強對本國金融風險的監管。
隨著實體經濟的不斷發展,金融業要想更好的生存,就必須要適應實體經濟發展的要求,這就要求其必須要進行金融工具和金融產品方面的創新,以滿足實體經濟發展的需要。為了保證金融業的健康發展,就必須要注意金融創新條件下的金融風險管理。
[1]羅華,陳平.淺談新形勢下的金融風險規避舉措[J].時代金融,2011(24)
[2]徐小陽商業銀行金融產品創新的風險管理研究[D].江蘇大學,2013年
[3]任偉,唐麗麗.淺析金融創新條件下的金融風險管理[J].黑龍江對外經貿,2008(12)
[4]闕鑫華,陳明賀.淺談金融創新與金融風險管理[J].經濟研究導刊,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