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娟
青島大學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部 山東青島 266000
淺談“中國夢”進程中弱勢群體的思想政治教育
何娟
青島大學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部 山東青島 266000
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進程中,弱勢群體作為一支龐大的隊伍,對和諧社會的建設起著重要的作用。本文從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分析了當今弱勢群體在思想政治狀況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并結合現實,對弱勢群體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一些具體可行性的措施,這對思想政治教育介入弱勢群體問題的解決,共筑“中國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中國夢”;弱勢群體;思想政治教育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我國正處在一個重要的社會轉型期,尤其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以貧困農民、進程農民工、城市失業下崗工為主的社會性弱勢群體正成為一支龐大的社會隊伍凸顯出來。這支隊伍由于其經濟收入、社會地位、權益保護等均處于劣勢,利益關系的復雜化和利益訴求的多樣化致使其在思想狀況上出現了許多突出的問題,這些嚴重影響到和諧社會的建設和偉大“中國夢”的構筑。因此,在新形勢下,如何創新對這一群體的思想政治教育,成為擺在我們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件緊迫的工作。
弱勢群體的出現是改革和社會轉型時期的衍生物,是在劇烈的競爭中處于劣勢地位,創造和聚斂財富能力較弱,就業競爭能力較差,社會保障權益嚴重缺失,生存能力和抗風險能力極差的人群?!叭鮿萑后w”一詞是在九屆人大五次會議上,由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镕基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的,他在報告中強調要關注弱勢群體,加快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梢哉f弱勢群體的存在已經是改革和發展中不得不正視的一個突出問題。
黨的十八大重申并確立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指導思想,特別指出:“必須更加自覺地把以人為本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核心立場,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保障人民各項權益,不斷在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上取得新成效?!盵1]貫徹十八大精神、落實十八大指導思想,其實質也體現著對弱勢群體的高度重視和尊重?!爸袊鴫簟笔橇曋飨岢龅闹笇枷耄鋵嵸|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體表現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而弱勢群體問題的解決,有助于協調各方利益,增強社會的創造活力從而凝聚中國力量,推動社會和諧進步。因此,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更不能、也不應該忽視弱勢群體這支重要的隊伍。
由此看出,弱勢群體作為我國當今社會的一個龐大群體,其問題受到了黨和政府及社會各界的密切關注,國家和政府也在努力采取一系列政策增加對弱勢群體的扶持力度。近年來,我國在對弱勢群體的社會保障、醫療衛生制度改革、下崗及失業再就業制度等方面也做出了巨大努力。然而,我們也必須清醒地看到,由于這隊伍規模龐大且有可能呈繼續擴大之勢,決定了解決弱勢群體問題是一項艱巨的歷史任務,需要我們將其作為一項系統的工程,創新對弱勢群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將其納入實現“中國夢”的偉大進程中去。
伴隨著體制的改革和利益的調整,我國弱勢群體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相對弱勢的地位,這也決定了他們的思想、情感和心理比較復雜。雖然在國家各項制度的保障下,從總體上說弱勢群體的思想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但也不乏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突出問題,影響到和諧社會的建設和“中國夢”的構筑,其主要表現在:
1.弱勢群體利益訴求表達困難,對社會和政府存有不滿情緒的消極心理
中國處在社會轉型期,各種利益訴求和利益矛盾紛繁復雜,各種資源機制的分配不公,使得處在相對弱勢地位的弱勢群體權益受損,利益訴求表達困難,其表現在:干部民主意識差,利用其強勢地位對弱勢群體施加壓力,威脅恐嚇甚至打擊報復,致使弱勢群體利益訴求無法表達;權力部門對弱勢群體表現出的冷淡、冷漠,“門難進、臉難看、辦事難、反映問題不耐煩”,致使弱勢群體利益訴求無處表達;權力部門之間互相推諉,辦事拖延時間,甚至對基層利益表達不予理睬,致使弱勢群體利益訴求無效表達。這些問題最終導致弱勢群體權益受損,滋生了對社會和政府的一些不滿情緒,而又無渠道發泄,最終導致愈來愈多的弱勢群體開始利用報復社會的手段來泄憤。從某種意義上講,弱勢群體在面對機會不公,而政府措施又不得力,幫扶力度不夠的情況下所表現出的對社會和政府的消極不滿的情緒心理是造成犯罪和引發社會不穩定的重要潛在原因,也是阻礙我們偉大“中國夢”實現重要因素。
2.社會貧富差距大,弱勢群體存有不平衡心理和一定程度的仇富心理
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發展給我們帶來了高效率和高效益的同時,也加劇了社會的貧富差距。馬克思說過:“一座小房子不管怎么樣,在周圍的房屋都是這樣小的時候,它是能滿足社會對住房的需求的。但是,一旦在這座小房子近旁聳立起一座宮殿,這個房子就縮成可憐的茅舍模樣了。這時,狹小的房子證明他的居住者不能講究或只能很低的要求;并且,不管小房子的規模怎樣隨著文明的進步而擴大起來,只要近旁宮殿以同樣的或更大的程度擴大起來,那座較小的房子的居住者就會在那四壁之內越發覺得不舒適,越發不滿,越發感到受壓抑?!盵2]弱勢群體的產生,本身就是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兩極分化的衍生物,貧富差距的相對擴大,勢必會造成這一群體的“不滿”、“受壓抑”。城市和農村普遍存在著低保戶申請困難、競爭壓力大的問題,這一方面反映我國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同時也反映了弱勢群體普遍存在不平衡的心理。尤其是一些不務正業、游手好閑之輩投機取巧、鉆改革的空子,以及一些品行素質差的領導干部靠濫用職權、貪污受賄擠入了富有者的行列,而一些勤勞樸實、誠實守信的勞動人民卻因種種原因,仍然在為簡單的衣食住行而奔波。這種巨大的反差,使得一些弱勢群體表現出一定程度的仇富心理。由于面對現實無能為力,當“不滿”積聚到一定程度時,他們則往往采用一些極端的方式,如跳樓、自殺等來引起社會的關注,這種心理也加劇了社會的不和諧。
3.受地位影響,弱勢群體綜合素質差,存有自卑心理,得過且過
弱勢群體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均處于社會的不利地位,因收入較低,充其量只能維持生存,其收入的大部分都用于基本生活消費的開支。弱勢群體的生活質量低,表現在整天為看病就醫發愁,為子女上學發愁,為能順利拿到工資發愁等等,生活的壓力導致了其綜合素質也得不到較大提高。這一系列的生活壓力和失落感,往往會打消他們對生活的積極性,生活中不求上進,逐漸產生了自卑心理。同時,因維權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差,對主人翁意識逐漸模糊和淡化,生活中挫敗感多了,久而久之,也逐漸失去了與生活、與命運斗爭的勇氣,無奈之下,只能選擇“認命”。這些弱勢群體恰恰是社會的各個群體中經濟承受力和心理承受力較弱的群體,構成了社會結構的薄弱帶,一旦社會各種矛盾激化,經濟壓力和心理負荷累積到相當程度,影響到他們的生存,社會風險將首先從這一最脆弱的群體身上爆發。他們很多時候因不能承受生活壓力,將“破罐子破摔”,得過且過,自甘墮落,甚至走上了一條違法犯罪的不歸路。這也將為社會的不穩定埋下了潛在的隱患,阻礙和諧社會的構建和“中國夢”的實現。
“中國夢”的實現途徑是堅持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而要著力解決弱勢群體問題,除了制度體制的進一步完善外,還需要我們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努力。在新形勢下,我們需要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機制,有針對性地對弱勢群體實施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1.走實群眾路線,貼近群眾生活,暢通弱勢群體的利益表達渠道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始終保持黨和人
民的血肉聯系。弱勢群體作為社會結構的薄弱帶,由于其思想文化素質比較低,而利益訴求表達困難,所以對其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于他們的根本利益,走實群眾路線,堅持解決思想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的原則,貼近他們的生活實際,真正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所盼,真正做到與他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因此,我們在對弱勢群體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要注意以下兩點:(1)思想政治工作要深入到基層,通過走訪貧困家庭,與他們真摯交流,及時發現并解決矛盾,不能僅僅停留在口頭標語,也不能簡單空洞的說教。政府還要及時制定一些靈活性、輔助性的政策,著力解決弱勢群體就業難、就醫難、上學難等問題。[3](2)通過精簡政府機構,轉變政府職能,提高干部素質來暢通弱勢群體的利益表達渠道。例如,開通針對弱勢群體的監督舉報熱線,建立弱勢群體利益訴求網絡平臺,及時關注、了解群眾所需。
2.擴大思想政治教育面,運用好激勵機制,努力幫助弱勢群體脫貧致富
弱勢群體作為一個龐大的群體,散布于各行各業,遍布于全國各地,因此對他們進行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簡單之舉。首先,我們要擴大思想政治教育面,就要充分發揮媒介的作用,尤其是利用已經全方位滲入各個角落的大眾傳媒,對弱勢群體進行全方位的、自上而下的宣傳教育;其次,思想政治工作者還要運用好激勵機制,通過有效地物質或精神激勵,鼓勵他們上進,化自卑為動力,努力消除弱勢群體的不平衡心理;最后,政府部門還要盡可能地為失業弱勢群體提供就業幫助,如提供個性化的就業培訓及就業建議,為弱勢群體與用人單位之間牽線搭橋,由政府擔保,銀行為個人創業提供小額貸款等等,通過各種有效途徑,盡快幫助弱勢群體脫貧致富。[4]
3.堅持正面教育,注重榜樣示范,堅持關懷教育,做到以情感人
由于弱勢群體處于社會的相對不利地位,因生活壓力大而導致思想狀況呈現多元化、矛盾化,其自身存在的不滿心理、仇富心理、自卑心理等使得其心理承受能力比較脆弱。鑒于弱勢群體的這種心理特征,首先,必須堅持把正面教育貫穿到弱勢群體思想政治教育的各方面,要注重榜樣的示范作用,選擇貼近弱勢群體的積極典型人物和事例進行宣傳,努力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從而提高弱勢群體的思想認識,以達到其自我學習、自我教育的目的;其次,要堅持關懷教育,做到以情感人。[5]李克強總理的經濟公開課上也提到:“所有勞動者都需要關懷?!彼枷胝谓逃咭獜膶で笈c弱勢群體情感的契合點入手,縮小情感距離以進行有效地情感交流。2013年習主席臨沂之行,走訪革命老區,就是以實際行動融入到群眾生活中去,值得廣大黨員干部去學習,學習他以真情感化激勵弱勢群體,做到情在理先,寓理于情,情理融合,這樣才能收到“潤物細無聲”的良好效果。
4.加快建立弱勢群體的心理宣泄機制,及時釋放激變思想的壓迫
“思想政治工作是調節社會穩定的閥門和緩沖。在各種現實矛盾解決之前,思想政治工作擔負著潤滑思想壓迫、緩沖思想激變的功能”。[6]弱勢群體由于心理長期不滿和壓抑的情緒得不到釋放,超過了其可能承受的限度,往往用一種極端的行為向社會發出自己的心聲,如因工資拖欠跳樓自殺,因上訪無效報復社會等。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介入弱勢群體問題的解決,就必須加快建立弱勢群體宣泄機制,在注重灌輸和疏導之外,重視激變思想壓迫的釋放。例如,我們可以面向弱勢群體建立免費心理咨詢室,開通免費心理咨詢熱線,通過傾聽他們的心聲,解決心理問題;我們還可以利用網絡建立關于弱勢群體的特別報道、熱點追蹤、百姓拉呱等節目,給他們一個釋放不平和壓力,進行討論和互援的平臺。
弱勢群體的思想狀況異常復雜,直接影響到國家的長治久安和和諧社會的建設歷程,也直接影響到我們偉大“中國夢”的構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及時準確的介入弱勢群體問題的解決,創新對弱勢群體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努力幫助他們調試心理、明確目標、振奮精神、脫貧致富。這是我們繼續深化改革、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需要,也是我們促進社會和諧,共筑“中國夢”的需要。
[1]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 [EB/OL].(2012-11-9)[2013-11-19].http://cpc.people.com. cn/18/n/2012/1109/c350821-19529916.htm
[2]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67.
[3]陳萬柏,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226-227.
[4]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290-291.
[5]郭毅然,魏偉.弱勢群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四要”[J].黨政論壇,2003(1):41-42.
[6]薛英漢.思想政治工作對弱勢群體問題的介入[J].求實,2002(10):51.
何娟(1990.8-),女,漢族,山東淄博市人,青島大學2013級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