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玲 陳志強
長北天然氣開發項目經理部 北京 100000
對外合作項目辦理安全生產許可證所遇到的問題及對策
蓋玲 陳志強
長北天然氣開發項目經理部 北京 100000
安全生產許可證是油氣企業進行勘探開發必須具備的一個證件,是一個資格的象征。本文對長北合作項目在安全生產許可證辦理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解決對策和建議,為對外合作項目在開展此類政府批文獲取工作從而提高辦公效率。
對外合作;安全生產許可證;申辦批文;辦公效率
長北項目是由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和殼牌中國勘探與生產有限公司的合作項目,該項目從1999年9月簽訂合作合同,2000年至2001年進行開發評價,2005年5月進入開發建設階段,到2008年年底,建成年產天然氣量30億立方米的生產能力,比原計劃提前了兩年實現項目建設目標。2009年,天然氣年產量歷史性突破33.23億立方米,銷售32.18億立方米,先后創造了中國陸上水平井鉆井十余項歷史記錄,各項技術經濟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開創了中國路上石油低孔、低滲、低豐度“三低”氣田開發的奇跡。
2004年1月,國務院頒布的第397號令《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規定國家對礦山企業、建筑施工企業和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產企業實行安全生產許可制度。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出臺的《非煤礦山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實施辦法》(第20號令)文件,明確了非煤礦山企業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的必要條件。
(一)、企業必須具備的條件
1、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各類安全管理制度;2、確保安全投入;3、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及人員;4、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管理人員取得安全資格證書;5、特種作業人員取得資格證書;6、從業人員接受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7、依法參加工傷保險,繳納保險費;8、防治職業危害,配備勞動防護用品;9、進行安全評價;10、特種設備定期檢測檢驗;11、制定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建立完善應急體系;12、符合國家、行業規定的其他標準。
(二)、完成安全現狀評價
在企業申辦安全生產許可證之前,企業必須委托具備資質的獨立第三方評價機構完成安全現狀評價,提交到省安監局作為評判依據。
安全生產許可證申辦企業需向地方安監局提出申請并提交相關資料,經審定通過后發布公告,企業獲得安全生產許可證。
目前,安全生產許可證的申辦已通過安全生產管理信息系統全面實現了網上辦理,在線傳閱、審批和簽署,整體提高了辦事效率和信息可控性,加快了信息流通,規范了辦公流程,提高了執行效率,并降低了企業成本。
(一)U-Key簽發更新
企業申辦安全生產許可證,首先需要辦理具有密碼驗證功能的U-Key,錄入企業信息并簽發更新后,通過安全登錄,實現網上申請的文件簽章操作。
(二)網上申請的簽章及提交
完成U-Key的簽發更新后,通過陜西省安監局安全生產管理平臺行政許可審批系統,進行許可證網上申請的簽章及提交。
(三)網上資料的上傳
進行網上資料提交。
近幾次,長北項目均順利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但在辦理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實際問題。
(一)合作項目安全生產許可證申請主體和取證主體不一致
根據中石油和殼牌公司所簽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鄂爾多斯盆地長北區塊天然氣開發與生產合同》規定,長北項目合作區作業者為殼牌勘探(中國)有限公司。安全生產許可證辦理所需的大量資料,如企業法人證照、《企業營業執照》、《采礦許可證》等,也是以作業者的相關信息為主。從主導性和便利性出發,取證主體應以殼牌公司為主,中方人員提供相應支持。但是,由于殼牌公司的企業注冊地在北京,而項目生產作業點是在陜西省榆林市,根據我國《企業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管理暫行辦法》規定,“風險抵押金實行分級管理,由省、市、縣級安監部門及同級財政部門按屬地原則共同負責”,陜西省安監局無法收取非屬地注冊企業風險抵押金,所以只能依托于長慶油田分公司所繳納的風險抵押金,一定程度上轉嫁了生產作業事故的責任。并形成了安全生產許可證書面申請上的申請主體為中石油,取證主體為殼牌公司,但實際申請和取證主體均為中方的情況。
(二)項目中外合作性質加大電子簽章辦理工作量
根據我國的相關法律法規,對外合作項目安全生產許可證的申請方應為中石油長慶油田公司,而取證單位則為殼牌中國勘探與生產有限公司。按照網上申辦流程,安全生產許可證的申請需要合作雙方的電子簽章,缺一不可,并需要辦理兩個U-Key,增加了相應的工作量。且取得中方電子簽章需得到項目部門主管、項目負責人、長慶油田公司分總經理辦公室和總經理的層層審批,才能取得長慶油田分公司的電子簽章,且完成相關手續后,需返回總經理辦公室辦理電子簽章的交回手續,流程復雜,操作時間長。
(三)所需資料的增多使工作量大幅增加
隨著我國安全生產許可證管理的日趨完善和規范,長北項目安全生產許可證申辦所需資料由2010年的12項資料增至目前的23項,收集工作量大。
(四)外方項目管理人員和專職安全管理人員從業資格缺失
項目中方管理人員和安全管理人員每年由長慶油田公司組織安排培訓,并經陜西省安監局考核認可,培訓時間間隔短,針對性強,覆蓋面廣,可操作性高,從而保證了相關人員具備安全從業資格。外方管理人員和專職安全管理人員每三年由殼牌中國勘探與生產有限公司HSE部門組織安排一次,培訓時間間隔長,且由于外方人員變更及流動性相對較大,容易出現個別人員資格證書過期而未及時復證培訓或未取得安全從業資格證便從事管理或安全工作的情況發生。
(五)各種資格證明材料更新不及時
長北項目主要有高壓電工作業、電氣防爆作業、危險化學品作業、壓力容器作業及壓力管道操作等特種作業,按期分別由各級地方政府部門進行相關培訓。目前,相關操作員工經特種作業培訓后相關資格證書統一交由第二采氣廠作業一區資料室管理,信息未與項目管理相關部門共享,且未建立相關檔案臺帳,管理存在不足。
(一)落實申請和取證主體,明確合作雙方職責
根據風險抵押金的“屬地管理”原則,外方作業者無法在作業當地繳納單個項目的風險抵押金。中方應建議作為生產作業者的殼牌公司,就其經營范圍向國家安監總局提交整體風險抵押金,覆蓋其在中國區各個合作項目,包括長北項目,并應充分發揮項目外方公共關系部門和HSE部門的職責,主導開展安全生產許可證取復證等政府批文類工作,負責提供相關作業者資格證照,而項目中方HSE部門提供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資格、設備設施檢測報告、人員工傷保險證明、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申報等資料和相關支持。
(二)及時總結,合理計劃,確保周期性工作的順利開展
由于安全生產許可證需每三年更新辦理一次,而項目人員流動性相對較大,指定唯一的負責人辦理此項工作難度較大,這就需要在完成一次申辦工作后需要做好歸納和總結,當崗位人員發生變動時做好交接和備案工作。
重新開展此項工作后,更要充分考慮政府部門工作周期、協調解決問題周期、所面臨的挑戰等各種影響因素,制定詳細工作計劃,明確工作內容(做什么:WHAT)、工作方法(怎么做:HOW)、工作分工(誰來做:WHO)和工作進度(什么做完:WHEN),并將計劃落到實處。并定期將工作計劃和執行情況拿到例會上進行公開討論。確定工作實施的階段性進展,并取得上級和其他部門的支持協作。此外,在工作計劃的執行過程中,要經常跟蹤檢查執行情況和進度,發現問題,要及時解決并繼續推動,確保工作開展的順利進行。
(三)更新法規標準,加強法規學習,加快隱患整改力度
目前,項目不定期收集最新的國家和地方法律法規,并進行傳達和學習,同時通報設計、生產等部門和項目經理,并根據更新和增加的內容,及時調整生產實際,以滿足最新的法律法規要求。
同時,進一步加強操作員工日常巡檢管理,對現場隱患進行排查,及時發現,分析后及時上報,并記錄在案;督促落實管理人員的日常、月度、季度、年度工作許可檢查,周度巡檢,月度現場檢查巡視,領導層現場檢查等,從領導層推動現場隱患的整改;強化對從事故控制卡反映出來的問題隱患的追蹤,明確相關責任,完成整改后及時關閉。
(四)完善培訓內容,制定培訓計劃,按法律法規要求及時開展各類資格培訓
針對部分外方項目管理人員和安全管理人員無安全資格證或資格過期上崗問題,按照“地方標準嚴于國家標準,執行地方標準”的原則,建議納入項目年度培訓計劃,遵循“屬地管理”,就地邀請地方安監部門對項目外方管理人員和安全專職人員開展安全資格培訓,確保其具備安全從業資格,滿足國家地方法律法規要求。
(五)分類整理、有序存放,加大資料規范管理力度
長北項目現已設有專職培訓師,操作人員及工程師的各類資格、技能培訓的檔案及資料均應統一管理,實現作業區和項目的信息共享,同時明確資料管理人員職責,進一步落實資料檔案管理辦法,提高資料管理人員業務能力,強化各類資料的分類管理和有序存放,及時更新、存檔,保證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六)及時開展企業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審查備案
根據我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17號)和《陜西省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工作實施意見》(陜安委會發【2010】9號)關于應急預案備案三年有效期的相關規定,項目需在安全生產許可證到期前完成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重新審查和備案,以確保安全生產許可證的有效性。
油氣開采中外合作項目作為能源開發的一種特殊形式,以其先進的生產和卓越的管理,已被業內所普遍認可,長北項目更被推為世界能源開發合作項目中生產和HSE管理的佼佼者。有效履行作業者的權利和義務,及時開展安全生產許可證的申辦,不僅有利于明確合作雙方的權、責、利,促進雙方的進一步合作,更有助于推動項目的生產建設。
[1]《安全評價通則General Principle of Safety Assessment》,AQ 8001-2007.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發布,2007-4-1.
[2]《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第397號令,國務院,2004-1.
[3]《非煤礦山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實施辦法》,第20號令,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2009-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