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曉華
安陽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商貿旅游部)
語文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
閆曉華
安陽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商貿旅游部)
在進行語文教學時,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精心設計問題情境,啟發學生思考,鼓勵質疑,嘗試讓學生自悟,放飛想象,學會創造。強化學生發散思維,力求標新立異,多角度地解讀文本,結合文本展開綜合性的學習活動,鼓勵學生以個性化的方式表達對文本的理解,以及改革練習的方式等舉措,創造性設計培養創新能力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語文教學;創新思維;自主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開,創新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它的實質是以培養人的創新能力作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而創新能力的核心就是創造性思維。什么是創造性思維?創造性思維是指以新穎獨創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它包括求異思維(又叫發散思維),靈感思維,創造性形象思維,創造性聯想和想象等。愛生如子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苦口婆心地勸導弟子“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有長遠眼光的明智教師也主張“授之魚,不如授之漁”,而語文又是各門學科的基礎,因而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結網捕魚的能力則顯得尤為重要。在此,我淺談一下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應試教育迫使老師、學生都被參考書和標準答案所緊緊束縛,不敢越雷池一步,而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時,教師首先要破繭而出,大刀闊斧,銳意進取,讓自己成為一個敢于標新立異,獨抒己見,富有創新精神的人。由此,你才會對富有創新思維和批判思想的學生大加賞識,在教學過程中,你才會悉心呵護、精心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第一個運用創新思維方式思考問題的學生,對其要大加贊賞,不吝褒揚之詞,因為自此之后,全班學生的思維方式都會在這種鼓勵下朝著這個方向發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陡然高漲,課堂氣氛也會異常活躍,無數精辟、獨到、新穎的見解會讓教師應接不暇、垂首默嘆、心花怒放。如:我在學生的自由練筆本上看到這么一段話:“老師今天在講《竇娥冤》時說竇娥是一個極富有反抗精神并且很善良的女子,她在臨刑前發的第三樁誓愿卻是讓楚州大旱三年,那么楚州的老百姓怎么活,她還能稱得上是善良嗎?我真想不通。”看完后,我如獲至寶地拿到教室里頌讀,并給予了很高的評價,然后引導學生對此進行討論。此后的學生開始多角度、多層次、多方位地思考問題了。
1.引導學生主動質疑,重視學生的求異思維,激發學生創新的愿望。
愛思考,善質疑,是創造性思維的主要特征。“多想出智慧,深思能創新”。質疑,是深思的結果。我們也許會碰上這樣的學生:問他們有問題沒有,他們總說沒有,可是他們考試起來成績總不好。究其原因,就是學生雖記住了某些知識,但沒有深入理解,不會應用。宋代哲學家張載說:“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學,學則須疑。”要對所讀文章真正理解,必須有質疑和探疑的精神。
2.指導和帶領學生深入剖析,把握課文的精神實質。
讀書不能滿足于一般的感受和現成的結論,要有透視力,對文章以外的意思都能識別、體味。《小橘燈》第10段這樣寫:“這朦朧的橘紅的光,實在照不了多遠;但這小姑娘的鎮定、勇敢、樂觀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覺得眼前有無限光明!”學生會質疑:先說小橘燈的光照不了多遠,后面怎么又說“我”似乎覺得眼前有無限光明呢?這是否有矛盾?確實,從字面上看,這句話沒有生字難詞,但要真正洞悉其中的深刻含義,必須動腦筋剖析。指導學生把小橘燈與小姑娘聯系起來考慮,就可以弄明白:小橘燈其實是小姑娘的象征。明白了這一點,啟發學生進一步理解小姑娘的鎮定、勇敢、樂觀的人格力量,不也像小橘燈的光那樣沖破國民黨反動派炮制的“黎明前的黑暗”嗎?再說,小姑娘的人格力量還可以一傳十、十傳百地激起人們對光明未來的追求,從這個意義上講,這份“光明”難道不是無限的嗎?在學生質疑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這樣理解,學生茅塞頓開。
3.激發學生探索新知的動機,引導他們談看法、擺見解,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在學生探疑的過程中教師不要用預制的結論去束縛學生的思想,要鼓勵他們敢于提出自己的觀點。比如,學生了解了八九歲的小姑娘在艱難的環境中表現出的鎮定、勇敢、樂觀的精神后,他們確實感到小姑娘的可敬,他們會產生這樣的疑問:“一個小姑娘為什么會有如此非凡的精神呢?”教師可趁勢提出:“形成小姑娘的人格力量的原因是什么?”讓學生討論,各抒己見,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通過這樣質疑探索,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就深刻多了。在引導學生質疑探索的過程中,要十分注意分析、比較、抽象、概括。經常在這方面進行訓練,學生的學習才會變得主動,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迫使或者引導學生主動、獨立地表現自己”,使其逐步具有探索意志、創新精神。
學生的生活體驗也是豐富多彩的,教材上有許多涉及學生的生活體驗題材的文章,我們要善于抓住這部分內容,讓學生進行大膽的發散思維與想象思維。為了創新,必須強調發散思維與想象思維,沒有發散思維和想象思維就不會有任何創造性的萌芽和創造性的成果。可以說一切創造都起源于發散思維與想象思維。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創造性思維是產生創造力的核心因素。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要努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新一代,以真正實現“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才”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