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茂洪
江西省高安二中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謝茂洪
江西省高安二中
本文結合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及歷史學科的實際教學,指出在歷史教學中加強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時結合新課程理論,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實踐等方面,論述了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應注意的問題。
歷史教學;思維能力;培養
在歷史學科的實際教學中,教師們越來越感覺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迫在眉睫的任務。要想提高學生們的歷史成績和對歷史材料的分析能力,就要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真正掌握歷史學科的思維方法,讓學生懂得如何去思考,去分析,只有具備了思維能力這把鑰匙,學生才能把歷史學好,學透徹。那么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又應該注意些什么呢?在這里,我想談一談自己的看法和見解。
論語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足以可見,思維能力在學習中的重要性。而現在,國家大力倡導素質教育,教師就不能只是知識的傳播著,更應是學生的潛能、素質和能力的培育者,在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啟發誘導越到位,學生的邏輯及思維能力就會發展的越快,學生對新事物的認識和領悟、自學能力就越強,且對學生各方面的發展都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眾所周知,思維是智力的核心,是判斷一個人智力高低的重要因素,因此,作為一名傳道授業的解惑者,就應該意識到思維能力的重要性,應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啟發學生思維,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造力。
思維能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有層次并講究方法的。歷史教學中,至于對那些古今中外的歷史事件、歷史史實、歷史人物以及歷史的變遷和多樣性的探究,是最能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的。那么在探究的過程中應該如何做呢?
1.讓學生養成靈活的思維方式。
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思維方式能否靈活運用,直接關系到學生的思維方向。思維方向正確。學生就會很容易地達到問題的實質,并且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做題速度,做題質量。
2.教學中要積極探究思維能力的培養途徑。
學生的智慧和能力的增強,都是在學習過程中慢慢積累起來的,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所講知識,積極探究思維能力的培養的途徑。例如,在講基本知識的時候,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順向思維,對歷史發展的進程做出一個表格,非常直觀的呈現在學生面前,個別情況最好能輔之歷史故事來結合記憶,就能達到更好的效果;如果講解歷史事件之間的關聯和歸納總結時,要培養學生使用逆向思維和發散思維,甚至要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之間轉換的能力,以更好的掌握知識結構。
高中歷史教材,最明顯的特征就是從全新的視角,增加大量歷史材料,輔之以相應的思考題,要求學生要充分利用所學知識,挖掘其有效信息,對有關問題進行分析,思考、討論,最后總結歸納出所學知識點。其實這些步驟就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過程。因此,教師應要求學生在做題過程中,要仔細分析并充分利用教材里的材料,進行探討和研究。
眾所周知,疑問是思維的前提。只有學生產生了疑問,才會激發他們的思維的動力。在歷史教學中,教師若能巧妙地設疑并展開課堂討論,學生的思維能力就會得到很好的培養。但是教師要掌握思維培養的“度”。不及會達不到思維的目的,過及就會失去思維培養的意義。例如,我在梳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及其實踐”這個知識點時,就啟發學生思考——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對中華民族復興的重大歷史意義,學生有的從政治上來回答,有的從經濟上來回答,有的從軍事上來回答,但很少有同學能從外交和文化上來回答,針對這一現象,我便讓同學們組成互助組來自由討論,同學們各抒己見,積極交流。最后得出了答案。這就從很大程度上考查了學生的全方位思維能力。
其實,思維能力就是在討論中、參與中培養起來的。有的高中學生覺得自己成熟了,不好意思像初中生那樣“初生牛犢不怕虎”地敢于發言,敢于展示自己。這就需要教師想方設法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真正參與到課堂中來、只有敢說、敢講,學生才會發現自己的優點和不足。
俗話說:“良好的習慣成功的一半。”那么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方面。首先,讓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是培養歷史思維能力的基礎和保障。例提綱挈領的找材料或課本的重點語句,文段的首句或結句往往是每一段的主要內容,或是文段的綱;閱讀時不要放棄或忽視重點詞匯,這些詞匯有事恰恰就是題意的暗示,要仔細研讀。
其次,不要一味依賴答案,要學會獨立思考。因為歷史的文科特點,學生常常會參考答案,長期以往學生就不會獨立思考,思維能力也就得不到鍛煉,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無論是做題還是聽課都要多思考,多總結,最好讓學生自己發現隱藏在題干的后面的意思,讓學生總結知識點,哪怕是不準確,哪怕是不到位。一旦學生有所發現和質疑,教師要積極表揚和肯定。只有這樣,才會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的積極性,學生在積極思考的前提下才會有所發現,才會對知識點產生深刻的認識,
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高中歷史新課程標準的需要,是當今教育發展的需要,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是社會要求具備高素質、高學識、高水平、高人才的需要。因此,教師在歷史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比較分析能力以及交流合作探究的能力。只有這樣,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培養的目標才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