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振山
河北省霸州市第十五中學
利用物理課堂教學培養學生探索能力
鄭振山
河北省霸州市第十五中學
在中學物理教學過程中,重視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也是全面提高學生智力水平的重要途徑。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自己的教學實踐得來的經驗,對于如何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簡單的談一下自己的幾點看法。
初中物理;教學;創造力培養
初中物理新課標中,重點將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納入到教學目標中來。同時,提出對科學的探究不僅為老師組織教學的主要方式,而且也是學生獲得物理知識的主要學習方式。也是初中物理中一個重要的教學內容與學生學習的目的。這體現了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對學生探究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即使是剛學物理的學生,頭腦中對物理知識的了解總有些“前科學概念”其中包含了理解和誤解。如在教“光的折射”現象時,介紹一個實驗情景:實驗裝置是一個玻璃槽中裝水,水中插上一個塑料泡沫片,在塑料泡沫片上粘貼一條用塑料紙剪成的魚,讓幾個學生各用一根鋼絲猛刺水中的魚,由于學生總認為眼睛所看到的魚的位置那么準確界定一樣,在這樣錯誤的前科學概念的影響下,自然出現在日常生活實踐中對一些自然現象憑自己的經驗或直覺形成錯誤的判斷。教師把泡沫片從水中提起來,發現三根鋼絲都落在魚的上方,接著說:要知道這個道理,就得學習“光的折射”現象。這樣的引入,將光學原理融入日常生活中來,可操作性,創設的簡易實驗把學生帶人一個漁民叉魚的情景中去,符合初中學生對新鮮事物好奇好動的特點,因而能很快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這就為接下來用實驗研究光的折射結論創造了良好的認知起點。只有通過教師精心設計物理情景,才能使教學內容變美、變活,深入到學生的心靈之中,實現物理教學的情感轉移,學生將對物理學和物理教師的情感轉化為學習的動力,這樣才能產生出藝術的效果。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能充實學生的學習生活,而且對將來在事業上的選擇將產生深遠的影響。興趣的發生發展一般要經歷有趣、樂趣、志趣這三個階段。對初中學生來講,進入初二下學期以后,開始向樂趣階段方向發展,并為將來的志趣階段奠定一定的基礎。在這個階段要有意識地培養他們學好物理的決心、信心和恒心,培養學生的堅強意志。初中學生思想不穩定,興趣易轉移,如果單靠有趣的實驗,生動的講評等直接興趣,不大可能使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保持和發展。因此,為了進一步提高、鞏固、強化學生的興趣,在教學中應加強學生對掌握物理知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認識的教育,通過間接興趣的培養,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步深化。要讓學生有機會觀察到豐富多彩的自然現象,最好是親手做實驗?,F在在西方國家的每一座城市里,基本上都建有博物館、科學館,大力發展科普事業。波士頓的科技館是世界上最好的科技館之一,里面有好多實驗可以讓你動手做。對于這種設施,社會上需要建,學校更需要建,目的就是要喚醒大家在中學和小學沉睡的好奇心和興趣。
青年學生朝氣蓬勃,愛動性強,好奇心盛,實驗對他們有很強的吸引力,在實驗過程中,同學們既得動手,又得動腦,不僅要想是什么?還要想為什么,特別是實驗設計,更能激發同學們的興趣,為此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便會得到迅速全面的發展。對于物理教師來講,除學生實驗必須全部做以外,還應想方設法自制教具,改造實驗,把演示實驗盡可能多地變成學生實驗,讓學生動手的機會多一些,使其手之所演,目之所視,耳之所聽,鼻之所嗅,心之所想融為一體。這樣做,一可加深理解,二可增強記憶,三可提高興趣。
長期以來,由于受到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影響,使學校教育失之偏頗,引向應試教育的誤區,由此形成了一整套應試機制和模式,只注意到教學要依賴于學生發展的一個方面,忽視了教育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采取傳統的注入式教學方法,使教學處于教師“給”與學生“收”的單調局面,學生在學習物理中處于被動隨從的地位,這對促進學生的發展毫無神益,要想促進學生的發展,培養學生的能力,發展其智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的大腦積極主動地思維起來,我們在教學中要善于設計一些讓學生“跳一跳能吃到果子”的問題,讓學生思維,可以通過設計實驗情景,故事借景,習題情景,漫畫情景等激發學生思維。如在教“壓強”應用時,可出示一張漫畫,題目是“三毛應該怎么辦”,畫的是三毛陷入沼澤地里,正在下沉,情況萬分危急、周圍又無人幫助,請你為三毛出主意,設計這樣緊扣學生心弦的情景問題,把學生帶入物理情景中,利用學生善良的天性調動其思維的積極性,大家都主動地為三毛出主意,達到促進學生積極思維的目的,同時也促進了學生的發展。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加強學生實驗和知識的運用,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實踐活動,把物理教學引向日常生活和生產實際。這樣可以擴大學生的生活面和知識范圍,讓學生見的廣一點,聽得多一點。這樣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加學生的求知欲望,他們對于新事物、新知識的探索興趣也就會不斷增加。
探究能力的培養是讓學生獲得物理知識的一種重要手段,并非唯一方式。實際物理教學活動中,教師們應多路并舉,運用靈活的教學策略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將從探究活動中學到的知識與其他知識一并聯系起來,奠定其扎實的科學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