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蘇蘭
江西省鄱陽縣五一中心學校
加強初中體育理論教學的探討
汪蘇蘭
江西省鄱陽縣五一中心學校
體育的功能不只是獲得一個健康的身體,還有健康的心理和適應現代社會的能力的體現,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和使用。而體育運動欣賞是體育教學的入門,培養學生懂得體育運動欣賞,可延續學生的終身體育活動。中學體育理論課教學應抓住當前有利時機,與時俱進。特別應將教學重點放在體育運動欣賞的教學上,從而打開目前被動、落后的局面。
初中體育;理論教學能力
上好體育理論課能為體育實踐課打下良好的基礎,對以后的教學、訓練、群體活動等,能收事半功倍之效。但目前的狀況是,初中生對體育理論課還普遍缺乏興趣,在體育理論課堂上,學生在操場上的那種生龍活虎勁頭,蕩然無存,個個無精打采。問之,答曰“枯躁無味”。致使體育理論課的功能沒有得到應有的發揮。要想解決問題,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在不少體育教師(也包括其他學科教師)頭腦里,似乎語文、數學等學科是文化課,必須講究教學藝術;而體育理論課則無須講究教學藝術。這是一種誤解。其實,體育理論課也有它獨特的教學藝術,需要我們去研究,去探索。作為體育教師,要想真正上好體育理論課,那就不單要精通體育理論知識,還要有一定的文化素質和具備教學法理論,并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積累,才有可能將體育理論上得滿堂生輝出彩。
體育理論課的功能,已為大家所識;上好體育理論課的關鍵在于教師;本文算是拋磚引玉,以期在“怎樣上好體育理論課”問題上,引出更多更好的交流與研討的文章來。使體育課論課在認識與實踐上,“更上一層樓”。.
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運動項目的起源、發展的研究,讓學生進行備課并在課堂上進行講解,這不但提高了學生研究性學習的能力,還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在強調學生要積極參加體育段煉時,可引用一些諺語、歌謠和術語來誘發其學習興趣,例如“早晨起來活動活動腰,一天精神好”。引用“八段錦”中的“兩手托天理三焦,左右開弓似射雕”來烘托課堂氣氛。在講解球類活動時,可用明代李漁的詩:“蹴鞠當場二月天,香風吹下兩蟬娟……”來說明我國古代己有女子球類活動。讓學生既獲得了知識,又使體育和他們無聲的韻律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若講解體育鍛煉對心血管系統機能的影響時,可用林黛玉做比較。“行動似弱柳扶風,嬌襲一身之箔...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這是因為林黛玉寄人籬下,心情常受壓抑,事事都是謹小慎微;再加上她從小失情,生活得不到好的調養,更缺乏體育鍛煉,造成心血管系統機能不強,于是導致她身體病弱。
有的講授時,則應結合運動技術,多應用一些運動力學、運動生物化學的基本原理,以調動學生積極性。在講述血液中血紅蛋白與氧結合并攜帶氧和氧化碳時,宜寫出明確的反應式,并說明血紅蛋白的含量與大腦工作效率的關系,使學生懂得體育鍛煉的真正價值;在講解支撐跳躍動作時,可根據動量定理(即沖量等于動量的增量)正確地分析助跑速度、踏跳和推手之間的相互關系及其對動作質量的影響;在講解擲鐵餅動作時,應該用動量矩守恒定理,說明轉動慣量與角速度和旋轉半徑之間的關系,也可以運用浮力定律闡明為什么擲鐵餅在逆風時比順風時還要遠些;在講解跑彎道時,可以結合關于離心力、向心力等知識。這樣,不僅使他們感到新鮮(文化課學的知識運用于體育運動),而且認識到體育運動也是一門實實在在的科學,從而激發理科學生的學習興趣。
欣賞體育表演和比賽能陶冶情操,得到積極性的休息;體育欣賞能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滿足人們精神上的需要;體育欣賞能培養人們團結向上的精神,豁達合群的性格、愉快樂觀的情緒;能激發人們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等等。通過體育欣賞,能使更多的人認識和參與體育運動,從而促進體育運動的進一步發展。使我們整個民族具有強大的凝聚力,使我們的民族朝氣蓬勃、充滿生機,使人民對生活、對國家的前途充滿信心。體育欣賞對人民的教育、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有著重要的作用。初中體育理論課中加強體育運動欣賞教學是培養學生的體育認識能力的需要初中階段的少年正處于從發育到成熟的轉換時期,其獨立性和依賴性、自覺性和幼稚性錯綜交織在一起,這一時期的少年具有半兒童半成人的心理特征,常常高估自己,是人一生中最重要階段,對于世界觀的形成、意識的提高、習慣的形成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無疑中學階段也是完成終身體育基礎任務的重要階段。因此在初中階段就應注重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發展學生的體育能力,養成鍛煉身體的習慣。初中體育理論課應著重培養學生的體育認識能力,提高體育認識能力包括:轉變學生的體育觀念,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人才觀的體育觀,使其了解體育鍛煉的意義、作用、價值,由被動鍛煉轉變為主動鍛煉;培養學生的體育鑒賞能力,使學生在體育實踐中,能鑒別體育作風、行為姿態和組織紀律等內容,能懂得有關體育的競賽知識、競賽規則、競賽方法,培養對體育的興趣愛好;培養學生對體育動作的評價能力,使學生對一般地觀察分析評價體育動作。
由此可見,要使中學體育教學質量有大幅度提高,為高校輸送合格新生,完成初中體育教學任務,就有必要在督促中學生加緊體格鍛煉的同時,開展系統的體育理論知識教育,讓學生在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下學習和鍛煉,從而減輕學生自我揣摸的肓目性和不必要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