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 琳,章禮久
(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消化內科,安徽合肥 230601)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sia,FD),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功能性胃腸病,反復發作、遷延不愈嚴重地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本研究通過聯合使用小劑量奧美拉唑及枳術寬中膠囊,觀察治療前后癥狀的改善程度和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及復發情況,旨在評價聯合用藥對FD的療效和安全性。
1.1 病歷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共80例,其中男47例,女33例,年齡24~68歲,平均(37.2±3.7)歲,病程7個月 ~11年,中位病程6.4年。
所有患者診斷均符合羅馬Ⅲ標準[1]:(1)具有餐后飽脹不適、早飽,反復上腹疼痛,上腹燒灼感等;(2)診斷前至少6個月存在癥狀并且后3個月符合診斷標準;(3)沒有可以解釋癥狀的器質性疾病 (包括消化道內鏡下)的證據。且排除伴有反流性食管炎及消化性潰瘍等器質性病變患者,及合并有嚴重的內科基礎疾病患者。
80例患者按1∶1的比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在性別構成、年齡、病程、癥狀評分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均在醫生告知后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于每日早餐前服用小劑量奧美拉唑,每次10 mg,每天1次;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服枳術寬中膠囊(山西雙人藥業有限責任公司,批號Z20020003),3粒/次,每日3次,于餐前30 min口服。持續服用4周為一療程。
所有患者在進行藥物治療期間,禁止使用影響胃腸道動力的藥物及抑酸劑、黏膜保護劑,不能食用巧克力、咖啡以及濃茶等干預療效評價的藥物及食物。
治療前后進行血、尿、便常規及心電圖和肝腎功能檢查。治療過程中每2~4周來門診復診1次,治療結束6個月后進行回訪。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癥狀改善情況,并比較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治后6個月內的復發率,進行統計學對比分析。
1.4 評價標準
1.4.1 療效判定 顯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或有顯著改善;好轉: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有所好轉;無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無變化或加重。總有效率=(顯效例數+好轉例數)/總例數×100% 。
1.4.2 癥狀記分法 0分為無癥狀發生;2分為偶有癥狀發生,較輕微,不影響日常生活;4分為癥狀發生明顯,影響日常生活,或需經常對癥服藥。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進行組間比較;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經4周治療后,觀察組顯效率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兩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治療后癥狀療效比較 4周后兩組患者臨床癥狀經均有改善,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癥狀積分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復發率比較 見表3。從表3可見,治療結束后6個月進行隨訪,觀察組復發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4 不良反應 治療組有2例患者在治療中出現納呆、惡心、嘔吐的癥狀,較輕微,經對癥處理后癥狀消失,不影響繼續服藥。對照組患者出現1例頭昏、乏力,不影響繼續服藥。未見其它特殊不良反應。
兩組所有病例治療前后血、尿常規及肝、腎功能等檢查指標均無明顯變化。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s)/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P <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 <0.05。
組別 時間 上腹痛 上腹脹 早飽 食欲不振 惡心嘔吐觀察組 治療前 4.9±1.1 3.7±1.4 3.5 ±1.6 4.4 ±1.3 4.6±1.1治療后 2.1 ±1.3※△ 1.8±1.2※△ 1.8±0.9※△ 1.7±1.1※△ 1.9±0.8※△對照組 治療前 4.7±1.6 3.8±1.6 3.4 ±1.1 4.3 ±1.5 4.4±1.2治療后 2.9 ±1.8※ 2.3 ±1.4※ 2.2 ±0.9※ 2.6 ±1.2※ 2.5 ±0.9※

表3 兩組患者復發率比較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癥候群[2],臨床癥狀主要為持續性和反復性上腹痛、惡心嘔吐、反酸、胃部灼燒感、噯氣等,嚴重影響著患者的日常生活,是最常見的消化系統病癥,是非器質性病變,其病理生理基礎是胃腸動力障礙、內臟敏感性增高、消化酶缺乏和心理因素等[3]。
目前對于大多數FD患者的主要治療措施仍是對癥治療[4-5],且應遵循綜合治療和個體化治療的原則[6]。促動力藥和抑酸藥是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藥物,對一些精神因素誘導的患者可給予小劑量抗抑郁治療或心理干預治療,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患者進行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臨床可達一定效果[7]。
奧美拉唑是臨床比較常用的治療FD的藥物之一。該藥物為質子泵抑制劑,它能夠對胃黏膜壁細胞起作用,抑制ATP酶活性而減少胃酸分泌,且能夠對胃腸激素進行反饋調節,藥效作用持續時間長。小劑量即可達到較好的療效,且對患者產生的不良作用較小,大劑量對提高臨床療效無明顯作用,且產生不良反應的幾率明顯升高[8]。
FD屬中醫學胃脘痛、痞滿等范疇,主要病機為脾氣虛弱,肝氣郁結,病位在脾、胃、肝臟,與肝、脾關系更為密切,故治宜健脾和胃,疏肝理氣。
枳術寬中膠囊是以古方“枳術湯”為基礎,由枳實、白術、山楂、柴胡組成,具健脾和胃、理氣消痞功效,可增加胃腸動力,調節胃腸功能[8]。方中枳實為君消痞除滿、下氣導滯;白術健脾化濕;山楂消食導滯;柴胡升清陽。全方合用調節胃腸功能,是一種新型的純中藥促胃腸動力藥。此外,枳實、柴胡理氣舒肝,還具有抗抑郁調節心理作用。有研究表明,其能改善5-羥色胺(5-HT)能神經元傳遞,增加5-HT含量[9-10]。
本研究表明,觀察組在小劑量奧美拉唑的基礎上加用了枳術寬中膠囊調節胃腸動力,兩藥相互協同,對FD患者臨床癥狀的改善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并能有效降低復發率,臨床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綜上,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枳術寬中膠囊聯合奧美拉唑腸溶膠囊治療FD臨床效果明顯優于單純奧美拉唑治療,可以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生活質量,不良反應少,值得臨床中應用與推廣。
[1] 文正平.奧美拉唑聯合構櫞酸莫沙必利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療效觀察[J].醫學信息(下旬刊),2011,24(6):137.
[2] 王 雷.多潘立酮聯合不同抗抑郁藥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80例[J].中國藥業,2013,22(3):29 -30.
[3] 王曉霞.小劑量奧美拉唑聯合多潘立酮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75例療效評價[J].當代醫學,2013,19(2):141-142.
[4] 胡 靜.莫沙必利聯合黛力新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臨床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3,19(6):127 -128.
[5] 孟 輝.復方阿嗪米特聯合鹽酸伊托必利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療效觀察[J].安徽醫藥,2013,17(8):1374 -1376.
[6] 趙海明,羅玉明.枸櫞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合用六味能膠囊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療效觀察[J].四川醫學,2011,32(9):1381-1382.
[7] 王 燕,周 力,黃 妍,等.奧美拉唑聯合枳術寬中膠囊治療胃食管反流病[J].貴陽醫學院學報,2013,36(3):302-305.
[8] 王 喬,章禮久.雷貝拉唑聯合枳術寬中膠囊治療癔球癥的療效觀察[J].安徽醫藥,2013,17(10):1758 -1760.
[9] 史景衛.功能性消化不良并發癥及臨床治療方法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2,23(1):156 -157.
[10] 鄭曉光.奧美拉唑與枸櫞酸莫沙必利聯用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導刊,2011,13(8):1361 -1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