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衛東
(江蘇省淮安技師學院,江蘇 淮安 223001)
隨著我國經濟與科技的騰飛,現代化工業進程的不斷加快,工業對相關產品或零部件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要求工業材料不僅要具有超高的強度、硬度,還需要具有一定的耐高溫、高熱,耐腐蝕等特性。而目前充分滿足這些要求的只有難加工的金屬材料,像鈦合金,硬質合金等。對于難加工金屬材料主要采用的是數控加工,但由于數控加工具有一定的復雜性與不確定性,很難掌控對難加工金屬材料的數控加工過程。從前,解決這樣問題的方式是采取BP 算法中的人工神經實現對加工過程的管控。但BP算法仍舊存在一些問題,直到RBF 算法的誕生,徹底從根本上完善了BP算法中存在的不足。
常見的難加工金屬材料主要有鈦合金、不銹鋼、高強度鋼以及高錳鋼等。這些難加工材料具有很差的切削性,對其進行切削十分困難,并且很容易損害道具,縮短道具的壽命,即便加工成形,材料表面的質量也不樂觀。
難加工的金屬材料通常含有多種高熔點的合金元素,其純度很高,形成了獨特的固溶體合金。通常其原子間具有十分穩定的結合,導熱系數很低,這就意味著不利于熱平衡,進而影響刀具的使用壽命。再加之,其含有大量的C、N、B 和金屬化合物等,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其硬度與溫度成正比,并且在特定的溫度范圍下,其強度和硬度還可以保持在較高的水平上。
首先,考慮到難加工金屬材料特殊的硬度和強度,需要更大的切削力,相比于普通材料力度要提高3~4 倍,這無疑增加了切削的難度。其次,考慮到難加工金屬材料的低導熱率,其具有著較高的切削溫度,很容易使材料表面形成燒傷、劃痕等嚴重的質量問題。最后,考慮到在進行切削時道具很容易發生磨損,進而降低了刀具的使用壽命,并且在高溫環境下,難加工金屬材料的化學活性很高,在熱力的作用下很容易形成有關鈦的氧化物,這些氧化物反作用于工件,使其韌性降低,切削難度進一步加大。以上因素說明對難加工金屬材料進行切削具有一定的難度[1]。
下頁如圖1所示,RFB 的每一個神經元同輸入層連接的向量W1i與輸入的矢量Xq的距離設為b1,輸入y=radbas[dis(W,x)×b],并且輸出層的神經元對相應的輸出函數采用線形的加權組合。對于基函數大齒常采用高斯函數:

式中:x是n維輸入向量;ci是第i個基函數的中心;σi是第u個感知變量;n是感知單元是數目。
對相應函數進行加權求和,輸出為:


圖1 RBF神經網絡線形加權求和圖
對于RBF 的初始化及相關的學習可以參照圖2。在進行訓練前,先輸入矢量X,與之對應的是目標矢量T以及徑向基函數的一個拓展常數C。具體的訓練目的是,求W1,W2以及b1和b2。當系統完成所有輸入值的聚類以后,會自動求得每個隱層節點RBF 的中心ci,進而確定相應的W1。在改進方法上,主要是針對第0個神經元進行初始的訓練,排查出錯誤后自動的增加神經元[2]。
難加工金屬材料的RBF監控系統構造如圖3所示。整個系統采用的是M317069的速度傳感器進行測速,SZMB-9的磁電轉速傳感器進行轉速的測定,HK-NS-WY04的位移變送器進行對吃刀量的檢測。一旦檢測到加工過程存在問題,系統就會實行自主的參數控制。
該系統的工作原理如圖4 所示,神經網絡所采用的最基本單元是神經元結構的模型。它的輸入模式具有線性不可分性,考慮到這些實行的是多層化的感知器網絡,以實現多層次的網絡輸出,若最終的輸出結果不是想要的,可以通過修改各個感知器的權值來達到目的[3]。

圖2 RBF神經元初始化訓練圖

圖3 難加工金屬材料的RBF監控系統構造

圖4 難加工金屬材料的RBF監控系統的工作原理
綜上所述,難加工金屬材料的具體數控加工的過程是非線性的,不確定的,強干擾的,并且建模也相對困難。而運用人工神經網絡則可以實現對加工過程的實時監測。引入RBF 神經網絡,可以幫助建立起完整的難加工金屬材料監控系統,能夠更好的完成對難加工金屬材料的加工過程的參數控制。根據實際生產,充分的表明了這種方法的實用性與高效性,不僅可以減小材料生產的誤差,還可以改善材料的表面粗糙度,進而大大提高了材料的品質。
[1]曾誼暉,左青松,李翼德,黃紅華,陳恒,王亞風.基于RBF 神經網絡的難加工金屬材料數控加工控制方法研究[J].湖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4):38-39.
[2]姚嬌鳳.基于RBF 神經網絡的難加工金屬材料數控加工控制方法研究[J].電子測試,2013(6):76-77.
[3]王凱.復雜型面數控加工的神經網絡控制[D].蘭州理工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