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運動,楊 哲,姜軍澤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山西 太原 030024)
干油集中潤滑適用于潤滑點多且分散的1臺或多臺設備,潤滑點通常是軸承、銷軸、開式齒輪[1]、滑板等。這些部位一般儲油空間小,不易形成閉式系統。
干油集中潤滑系統[2]具有明顯的優點,因為壓力供油有足夠的供量,因此可保證數量眾多、分布較廣的潤滑點及時得到潤滑,同時將磨擦副產生的磨擦熱帶走;磨擦表面的金屬磨粒等機械雜質,隨著油的流動和循環將雜質帶走并沖洗干凈,達到潤滑良好、減輕磨擦、降低磨損和減少易損件的消耗、減少功率消耗、延長設備使用壽命的目的。
而電鏟在正常工作期間,各運動副必須得到充分、適量的潤滑。過量潤滑和潤滑不足對運動副是同樣有害的。為此,在某電鏟潤滑系統中,對滑動軸承和滾動軸承、開式齒輪采用單線集中供油潤滑系統,通過控制系統實現定時、定量的潤滑,以保證各機構能夠正常工作。
本潤滑系統是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設計、制造的某電鏟自動干油集中潤滑系統,它可以自動控制定時、定量、多部位、分散、遠距離的對滾動,滑動部位和開式齒輪的潤滑,從而大大減少了零部件磨損,提高了生產率及設備使用壽命。
該集中潤滑系統為單線干油集中潤滑,由3個獨立的潤滑系統組成,分別控制挖掘機上車、下車干油兩部分及大齒圈開式齒輪噴射系統。
此系統主要由集中潤滑站、平臺潤滑裝置、起重臂潤滑裝置、下車潤滑裝置組成。

圖1 系統原理圖
本潤滑系統共60個潤滑點,其中上車潤滑點26個,下車潤滑點20個,開式齒輪的潤滑點14個。
工作環境溫度:-20~55 ℃;系統工作壓力:13~21MPa。
集中潤滑站主要由風動干稀油泵、卸荷閥、油箱及管路附件等組成。
當連接電磁閥的氣源接通時,一方面壓縮空氣通過卸荷閥進入風動干稀油泵,使馬達帶動活塞往復運動,使活塞桿帶動柱塞泵完成吸油和壓油動作,向管路中供送壓力油。另一方面壓縮空氣到卸荷閥,關閉內部的針閥,使油泵壓出的油只能供送到主管路中去,而不經過針閥返回油箱。
當系統中所有的單線給油器全部動作完畢后,主油管道的壓力開始升高。當升高到某一預定值時,安裝在控制盤上的壓力開關將發出電信號控制電磁閥切斷氣源。斷氣后油泵停止供油,同時卸荷閥中的針閥因為氣壓取消在油壓作用下打開。主油管中的壓力油經針閥及連接卸荷閥與貯油筒的膠管返回油箱,主油管路中的油卸壓,單線給油器內部活塞在彈簧作用下復位準備下一次給油動作。
本潤滑系統采用風動干稀油泵,該泵是高壓、重載供油泵,正反行程均能提供潤滑脂輸出,適用于供脂管道長而且潤滑點多的場合,通過給油器向各潤滑點供送潤滑脂。其結構緊湊,堅固耐用,維護量很小。該風動干稀油泵是一種柱塞泵,是產生壓力油的元件,由氣動馬達和泵管組成。氣馬達是帶動柱塞泵工作元件。這種氣馬達只有一個進氣口通過內部的配氣閥即能實現換向,省去了系統中的換向閥、極限開關等元件。
本潤滑系統中電子數顯壓力傳感器作為系統控制的組件[3],控制系統由電氣PLC統一控制。
本潤滑系統中電磁換向閥是二位三通換向閥,在惡劣環境下動作可靠,活塞在極短的時間內以較高的速度運行,從而避免過早磨損,系統中的換向信號使風缸動作,帶動柱塞泵運動,當柱塞達到所需要的換向位置時,極限開關動作,發出信號,完成換向過程。
本潤滑系統中壓力開關在出廠時將壓力設置為17.5MPa,適用于常規高壓油脂潤滑系統。用戶可根據實際使用壓力在13~21MPa范圍內進行調節。
本潤滑系統中卸荷閥的作用有兩個,一是當氣源切斷后,使系統主油管泄壓;二是其上附有安全閥??刂葡到y的油壓不超過額定值,當油泵工作中系統內全部給油器已動作完畢,油壓升高到預定值而壓力操縱閥失靈不能發出停氣信號,油壓將繼續升高時,安全閥打開,壓力油溢出系統外,以免造成事故。
本潤滑系統中高壓單線給油器結構簡圖見圖2。

圖2 高壓單線給油器結構簡圖
本潤滑系統中噴射閥由噴射控制閥體與噴嘴兩部分組成,工作原理是在油壓作用下推動內部活塞,使得氣源通道打開,在壓縮空氣作用下將潤滑油由噴嘴處噴射到齒輪嚙合處,達到開式齒輪的潤滑效果。
通過電鏟在礦山比較惡劣工況下使用,本潤滑系統運轉正常,潤滑效果良好,不僅節省了設備備件費用,而且對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勞動強度都有積極的意義,并對類似產品升級改造和開發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1]周蘇平.開式齒輪潤滑劑的加注及應用[J].礦業裝備,2014(7):58-60.
[2]設備潤滑基礎編寫組.設備潤滑基礎[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1982.
[3]姜軍澤.WK-12C電鏟集中潤滑故障分析及排除[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