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定義光網絡
專題策劃人
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遲楠 教授
光通信網絡領域在軟件可編程方向發展迅速。在光軟件定義網絡(SDN)技術中,不同容量和頻譜分配方案產生的可編程的光信號,通過光纖鏈路進行高速傳輸,已經成為了研究的關注熱點。光SDN主要采用可重構的光分差復用器(ROADM)實現,或是利用光控制平臺來互聯動態切換的端到端波長鏈路。在下一代光骨干網絡中,SDN具有重要地位,其關鍵技術包括:軟件定義光收發機、完全可編程的光表示層、輔助控制平臺的網絡自動化、多網絡層次集成、網絡設計和建模等。
專題文章范圍主要包括:
·軟件定義的光收發器
·可編程光層
·網絡自動化
·多層集成(分層分組和電路交換,并行數據包和電路交換、混合)
·網絡設計和建模(GMLPS、OpenFlow)
·相關應用
工業和信息化部第一批向京東、迪信通、巴士在線等11家民營企業發放了首批虛擬運營商牌照,允許其從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者購買移動通信服務,并按照相關規定自主運營;第二批8家虛擬運營商的名單緊隨出爐;第三批虛擬運營商牌照再度亮相。那么未來這些虛擬運營商的業務如何發展(包括業務發展方向/商業模式/與傳統運營商的競合關系等)、虛擬運營對網絡運營商和移動通信網有什么需求和影響、政策和監管如何適應虛擬運營的要求等問題,都需要進一步探討和研究。
專題文章范圍主要包括:
·國際虛擬運營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中國虛擬運營的背景和現狀
·中國虛擬運營的業務發展
·虛擬運營對網絡運營商和移動通信網有什么需求和影響
·電信運營商如何在4G網絡上開展虛擬運營業務
·政策和監管如何保障虛擬運營商更好地開展業務
移動群智感知和協同計算是目前移動互聯網技術領域的一個研究熱點,利用移動智能終端(智能手機、移動的車輛)上越來越多的感應設備(攝像頭、麥克風等)向應用后臺上報信息,在后臺/云端進行協同計算形成結果,而在這個信息獲取和計算的過程中,如何用最少的投資獲取最多的信息(博弈論),如何采集最少的信息能夠滿足最大的地域信息覆蓋(數據融合),如何根據采集到的若干離散信息構造完整的地域信息描述(信息補全),如何激勵移動終端積極主動地提交信息(激勵一致性),積極移動到關鍵地域(軌跡預測等)采集并上報信息等一系列問題均是目前理論研究和技術開發的關鍵。
專題文章范圍主要包括:
·移動群智感知與協同計算的概念(包括移動群智感知與協同計算涉及的典型網絡架構和主要關鍵技術)
·信息的移動群智感知和采集
·信息的融合補全、數據的群智協同計算
·移動群智感知的效益和效用技術、激勵一致性技術
·移動群智用戶的多種軌跡預測技術
·移動群智感知的隱私保護技術
·典型試驗和應用介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