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城市建筑發展更加趨向密集化和高層化,深基坑施工已經成為城市建筑施工的主要工藝,深基坑支護是深基坑施工的重要安全保障措施。文章介紹了深基坑支護相關概念,并對深基坑施工控制要點和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進行了較為深入的討論。
關鍵詞:房建工程;深基坑支護;安全性;穩定性;可靠性
引言
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建設規模不斷增加。為妥善解決土地緊張問題,城市建設越來越向著高層建筑發展,高樓大廈在城市建筑中的比例逐年增加。高層建筑施工離不開深基坑施工,由于現代城市建筑更加密集,為盡可能減少深基坑施工和周圍建筑間的互相影響,保障施工安全和周邊建筑安全,必須做好深基坑支護工程并保證支護質量。
1 深基坑支護的相關概念
基坑是建筑施工的基礎。在現代生活中,由于土地資源緊張,或地形等原因影響,在進行建筑地下空間施工時,基坑平面不足以用來進行空間的安全放坡,為保障施工安全,需要設立大范圍的開挖圍護體系,這就是深基坑支護。要使深基坑支護充分發揮作用,必須保障深基坑支護的設計和設置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具體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深基坑支護設計要使支護結構在保障房屋建筑具有足夠的強度、穩定性和抗變形性的基礎上,給予地面以下設施和周邊建筑應用的安全防護。二是深基坑支護結構設計首先要保障安全,其次要保障可靠性,要綜合考慮施工現場、地質條件、施工設備、環境保護等多方面的因素。三是深基坑支護在滿足各項技術要求的基礎上,在保障施工安全的前提下要盡可能縮短施工周期。
基于各種客觀原因,我國房屋建筑深基坑支護施工中還存在很多問題,影響著支護質量。在實際工作中,要針對這些問題著力解決,保障建筑工程的順利施工。現階段建筑深基坑支護施工存在的問題有:一是支護結構設計中常常有因為沒有正確選擇土體物理學參數而導致支護結構的安全性大幅下降的情況。由于實際施工環境下,地質條件往往復雜多變,給支護結構設計土體物理力學參數的選擇帶來很大難度。而支護結構承載土地的壓力對于支護結構的安全性具有關鍵影響,如果沒有正確選擇土體物理力學參數,就會給支護結構安全帶來負面影響。二是在實際工作中,施工區域地質條件有時會發生變化,導致根據之前取樣進行的支護結構施工設計與實際情況脫節,支護結構無法完全滿足基坑實際需求。三是基坑開挖后,其產生的空間效應未被全面考慮,從而導致深基坑邊坡失穩。
2 房屋建筑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
2.1 確定深基坑支護結構類型
受基坑周邊環境、開挖深度、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施工作業設備和施工季節等具體因素的影響,深基坑支護結構類型也不是唯一的。選擇適當的支護結構對于工程整體的安全性和施工質量都具有重要意義。常見的深基坑支護結構包括排樁、地下連續墻、水泥土墻、逆作拱墻、土釘墻、原狀土放坡等多種類型,實際工作中也會有上述多種型式的組合的情況出現。地下連續墻優點較多,具有擋土、防水抗滲及承重三種功能,能夠適用于多種地質條件下的基坑支護施工,現已廣泛應用于地下車庫,地下鐵道、泵站、電站,以及水壩防滲等地下工程。地下連續墻具有的優點包括:(1)適用范圍廣,可適用于各種地質條件。(2)具有在建筑物密集區域和復雜施工條件下施工的能力,對周邊建筑及環境影響微弱。(3)剛度大,側壓力承受力強,耐變形能力強,基坑開挖后引發的地面沉降不明顯,對周邊建筑物影響很小。(4)施工時產生的噪聲較小,對于市中心等噪聲要求高的地方具有較強的適用性。(5)防滲性好。采用不同的施工工藝和接頭構造,可以在一定范圍內調整地下連續墻的防滲性能。對于基坑外地下水位沒有要求,特殊情況除外。(6)可以使用逆作法施工。
2.2 支護樁施工
支護樁是基坑支護系統中的關鍵部位,負責承載外力,支撐整個支護結構。要實現支護系統的安全保障功能,必須保證支護樁的施工質量。通常情況下,支護樁分為人工挖孔樁和鋼筋混凝土護臂兩個部分。在實際工作中要采用吊桶的方法進行灌注樁樁孔挖掘施工,并嚴格控制鋼筋籠安裝、混凝土灌注和成孔等關鍵工序的施工質量。上述環節的施工質量直接關系到支護結構的整體支護能力,必須要予以高度重視,確保滿足各項技術要求。
2.3 土方開挖
土方開挖指的是將建筑的基坑開挖出來,創造地面以下施工空間的過程。在這個工序中,除了開挖土方外,還包含將挖出的土方運離施工現場及清理施工現場于運輸路線散落土方的內容,是建筑施工環境保護的重要內容之一。在挖掘過程中,要防止挖掘對地下設施的損傷,如有挖到異物或地下管線等情況發生,要立即中止挖掘工作,由專業單位進行處理,處理完成后才能繼續挖掘。
2.4 排樁加環撐
排樁是以某種樁型按隊列式布置組成的基坑支護結構。在具體施工中,排樁要與支護配合使用,從而實現房屋建筑深基坑的支護功能。施工時,先按照一定規則排布鋼筋混凝土鉆孔灌注樁和挖孔樁以及工字鋼樁或H型鋼樁,形成工程基礎,然后再進行地下層級的施工,最終形成的支護結構為圓形結構,可以有效保障整個支護結構的穩定性。
2.5 基坑支護監測
安全性是深基坑支護工程的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要素。在深基坑支護施工過程中,要切實做好安全監測工作。通過建立全面的監測體系,施工隊伍能夠充分掌握支護施工全過程的發展變化,及時調整施工步驟。結構的完整性、強度、變形及位移情況等是監測工作的重點,通常情況下,從基坑開發之日起,定期對施工現場進行全面監測,監測周期一般為2至3天。如果發現問題,要立即予以解決,同時提高監測頻率,需要的情況下要監測頻率調整為每天一次,以保證基坑施工始終處于控制之中。
2.6 環撐的拆除及換撐
環撐的施工要緊跟地下墻體施工進行,即先進行墻體施工,再進行上一層的環撐拆除施工。環撐拆除前要完成換撐工程。要嚴格遵循環撐施工工藝,換撐強度合格后方能進行環撐的拆除工作。在環撐拆除的過程及換撐的施工過程中,要做好監測工作,排除環撐拆除和換撐過程中的安全隱患和不利因素。
2.7 當支護載荷較大時,可以使用地下連續墻代替樁基礎、沉井或沉箱基礎。
3 基坑施工技術控制要點
3.1 房建深基坑施工的技術控制
深基坑施工在安全性和穩定性等方面的標準很高,從而給施工細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實際工作中,要對施工細節予以嚴格管控,每一道工序完成后都要由專人檢查,未能達到技術要求的一律不能進入下道工序。施工單位要成立項目管理機構,統一協調管理整個施工過程中的各項事宜,保障工程施工符合設計要求和技術規范,保證施工進度符合工期。
3.2 深基坑周圍的防水與止水處理
由于深基坑深入地面以下,其施工過程和工程質量受地下水影響很大。一般情況下深基坑施工要選擇在當地旱季進行,以防治降水對工程施工的影響。此外,在地下水量豐富的地區,要做好施工防水、排水措施,根據施工前期的調研資料制定符合施工實際條件、切實可行的防水、排水方案。
4 結束語
深基坑是高層房屋建筑的基礎,深基坑支護是深基坑施工的保障。要嚴格管控深基坑支護施工過程,準確選擇設計參數,精確控制填挖土方量,切實做好各項保障措施,只有這樣,工程質量才能有所保證,施工企業才能實現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沈保漢.樁基與深基坑支護技術進展[M].水利水電出版社,2006 (10):1.
[2]劉志萍.復雜環境下卵石和基巖地基的深基坑支護設計與施工[J].工程技術研究,2010(10):15-18.
作者簡介:李文煒,身份證號:32050219770910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