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莉+毛善平
[摘 要] 目的:對腦卒中后運動性失語患者的磁共振成像特征進行分析。方法:選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腦卒中后運動性失語癥患者15例作為研究組,同時選取正常健康志愿者15例為對照組,所有受試者均執行圖片命名任務和動詞聯想任務,采用血氧水平依賴功能磁共振成像,對兩組進行大腦激活部位和激活強度對比分析。結果:正常對照組受試者多個腦功能區均有激活;腦卒中組受試患者在發病早期15例患者均出現左側Broca區有少量激活,發病1個月后8例患者的Broca鏡像區出現明顯激活,7例患者左側Broca區周圍區域激活范圍和激活強度都有明顯提高。結論:腦卒中后運動性失語患者語言功能區受損,早期表現為在經典Broca區激活程度減低或消失,左側Broca區周圍區域及其鏡像區對語言功能的整合修復具有重要作用;語言任務并不是由部分腦功能區獨立完成,而是由多個腦區組成的神經網絡共同參與的結果。
[關鍵詞] 腦卒中;運動性失語;血氧水平依賴(BOLD);功能性磁共振(f-MRI);Broca區
中圖分類號: R74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2095-5200(2014)06-001-03
腦卒中是目前常見的腦血管疾病之一,腦卒中后失語癥的發病率高達21%-38%[1]。失語癥(Aphasia)是由于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導致相應語言功能區和聯絡纖維受損,從而引起語言功能受損,信號思維障礙,其中運動性失語癥主要特點為語言表達不流利,只能部分表達或不能表達,易出現詞匯遺漏、詞匯錯誤或語法錯誤,但聽理解能力基本正常[2]。功能性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fMRI)可以將腦形態和腦功能檢查較好的結合起來,有利于進一步理解失語癥的神經生物學基礎[3]。研究采用fMRI,通過血氧水平依賴(BOLD)技術對卒中后失語患者腦功能區域進行相關研究,以期為卒中后運動性失語癥的治療提供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腦卒中后運動性失語癥患者15例作為研究組,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齡為49-78歲,平均年齡(54.4±5.9)歲,經頭顱MRI檢查均首次確診為急性腦卒中,其中12例病因為急性腦梗死,3例為腦出血,所有患者均為右利手。同時選取正常健康志愿者15例為對照組,其中男9例,女6例,年齡為30-49歲,平均年齡(39.9±3.4)歲,所有志愿者無既往腦卒中病史,具有正常的語言功能,均為右利手。研究組和對照組均通過西方失語癥成套測驗(WAB)檢查法判斷是否為運動性失語,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研究組病例標準
病例納入標準:(1)經頭顱MRI檢查患者確診為腦卒中,生命體征平穩,沒有明顯的意識障礙,可配合進行必要的檢查;(2)均為首次確診為腦卒中,且有單個病灶,位于額葉區;(3)發病病程不超過1周;(4)文化程度為小學以上;(5)根據WAB檢查確診為運動性失語;(5)自愿參加實驗,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病例排除標準:(1)既往有腦梗死或腦出血病史,非首次腦卒中者;(2)既往存在語言障礙;(3)既往存在失明、失聲及失聰等病史;(4)有明顯意識障礙或昏迷者,無法配合檢查和研究;(5) 卒中后智力受損或神經功能異常;(6) 聽力受損或理解功能障礙,無法配合相關檢查;(7) 拒絕參加研究或接受全面檢查,病情危重或無法完成隨訪者。
2 研究方法
2.1 實驗方法
正常對照組志愿者在入組后即進行圖片任務和動詞聯想任務的fMRI檢查。腦卒中研究組患者在發病1周內采用WAB檢查法進行語言評價,并進行圖片任務和動詞聯想任務的fMRI檢查,平均時間為(4±1)天;患者統一由神經科醫師按照腦血管治療指南標準進行康復訓練治療,并于發病1個月后(與第1次檢查間隔1個月)進行第2次fMRI檢查,同時采用WAB檢查法進行語言評價。
圖片任務和動詞聯想任務的fMRI檢查采用組塊設計,包括靜息狀態期和任務狀態期,前者維持時間為30秒,后者時間為15秒,兩種狀態共交替出現8次。由Empire 1.2軟件編寫刺激任務,臨床功能成像系統(In vivo,FL USA)實現刺激任務,fMRI掃描射頻脈沖同步觸法實現任務啟動,從而實現任務呈現與功能掃描的同步。其中圖片命名任務中共有60幅彩色圖片,在任務期間隨機顯示5幅圖片,每幅圖片顯示3秒,間歇時間21秒,要求受試者在任務期內采用心里默讀方式命名圖片。動詞聯想任務即是在銀幕上顯示名詞后,受試者依據名詞,進行動詞結合名詞的聯想并進行默讀,任務狀態期間隨機顯示5個名詞,每個名詞持續顯示3秒,間歇時間21秒。
需注意在進行fMRI掃描前,對受試者進行輔導,使其熟悉整個實驗流程。另外,輔導使用的材料與正式實驗中的材料應該不同,以免造成學習效應。fMRI掃描結束后,受試者回憶出現過的圖片和詞語,判斷是否在實驗過程中出現,以確定實驗數據的可靠性和配合度。
2.2 實驗數據采集及處理方法
3.0 T全身掃描儀12通道相控陣頭線圈進行掃描,受試者腦部高分辨解剖圖像的采集采用MPRAGE 序列進行,功能區的數據圖像則借助EPI掃描。所有掃描參數均參照相關文獻進行設定[4]。
數據標準化和空間平滑處理使用SPM5完成,隨后使用總體線性模型(GLM)分析每個患者的實驗數據以獲取激活區域數據,提取激活區域數據錄入Talairach Client軟件,將腦激活區數據轉換為Talairach坐標,查詢坐標數據庫找出對應的腦激活區(BA)。
2.3 統計學方法
數據以統計分析軟件SPSS 19.0進行處理,健康志愿者的腦激活區域數據間行單樣本t檢驗,激活閾值設為10個體素,以P<0.005表示有效的統計閾值。卒中組患者不進行組內分析,僅對卒中1周和1個月時的腦激活區域的激活圖進行對比研究。
3 結果
3.1 正常對照組受試者fMRI檢查結果
正常健康志愿者圖片命名任務激活腦區主要為左側視皮層(BA18)和左梭狀回等,雙側Broca區(BA45)也有激活;動詞聯想任務激活腦區主要為雙側Broca區(BA45),左梭狀回區(BA37)等腦區,輔助運動區(BA6)的激活強度也較高,右側前扣帶回區也可見激活跡象。
3.2 腦卒中研究組受試者fMRI檢查結果
腦卒中患者發病1周后,動詞聯想實驗結構顯示,該項檢查時受試者的激活腦區主要為雙側體感聯合皮層,雙側視覺聯合皮層,雙側輔助運動區,左側緣上回,左側前額葉后外側,左側下額葉皮層,左側梭狀回(BA37),左側角回,左側下顳回,左側Broca區(BA44、45)少量激活,下額回皮層僅有部分激活。15例患者均出現左側Broca區少量激活或未見激活。
腦卒中發病1個月后,受試患者動詞聯想激活腦區有:雙側視皮層區、左側Broca區(BA44、45)、右側大腦半球Broca鏡像區、運動前區、輔助運動區、雙側基底節區、雙側小腦半球上部區和左側語言-運動前區,左側梭狀回,左側角回,左側下顳回。其中8例患者的Broca鏡像區有明顯激活,7例患者左側Broca區周圍區域激活范圍和激活強度都有明顯提高。
4 討論
腦卒中后運動性失語癥一般是指大腦損傷引起獲得性語言障礙,其發病機制尚不明確,目前多認為是由于病變或損傷直接或間接破壞語言功能區(遠隔效應),或者二者同時作用引起;其中遠隔效應也可以稱為神經機能聯系不能,即某些功能區與局部腦損傷相隔較遠但是存在神經聯系,發生了功能缺失,神經元活動也有所降低[5]。目前臨床上出現的許多失語癥狀,相應功能區的受損并沒有在影像學上表現出來,大部分失語癥是由于遠隔效應導致的[6]。大部分右利手者的語言優勢在左半球,因此右利手者在左半球卒中后常會失語。而目前對于失語癥的治療主要針對早期的病因治療,同時加以語言功能康復訓練,多數患者經過治療后語言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但是對于具體恢復機制的研究結果并不統一。對于語言功能恢復過程中優勢半球和非優勢半球語言相關腦區的作用,多數研究認為左側半球病灶周圍的殘存區域起著更重要的作用,而右側半球的激活是是否是一種代償作用也是研究者們討論的熱點:有研究認為激活作用是由于左側語言區受損所致駢體去抑制,并不是代償作用;也有研究顯示右半球語言鏡像區的激活程度與語言功能恢復程度有關,是一種有效的代償作用[7]。
血氧水平依賴效應的功能磁共振技術(BOLD-fMRI)作為一種以血氧水平為定位依據的新型影像技術,憑借著其高特異性、高精度的特點已被廣泛應用于腦功能的研究。BOLD-fMRI原理為將血紅蛋白作為一種對比劑,其含量不同,引起不同的MRI敏感序列,即不同的磁場效應。在靜息狀態下,大腦氧合血紅蛋白和脫氧血紅蛋白的濃度比處于穩定狀態,但是當大腦皮層活動時,血流量增加而使得氧合血紅蛋白濃度增加,脫氧血紅蛋白稀釋,含量下降,在血管周圍產生不均勻磁場,局部磁共振信號增強,顯示出活動中樞和非活動中樞的對比[8]。BOLD-fMRI技術憑借其高空間和時間分辨率,已經成為研究語言功能的首選技術。
本研究中fMRI檢查結果發現正常對照組在進行圖片任務時雙側枕葉皮層視覺中樞激活起到了重要作用,枕葉視中樞首先被激活,同時雙側額頂葉部分腦區和雙側小腦半球都有激活;而在動詞聯想任務中廣泛皮層功能激活,主要是Broca區(BA45)和周圍區域激活,也有基底節區和其他輔助功能區激活,這也與何雅娜等[9]的研究一致。正常受試者在執行兩種任務時相比,動詞聯想任務激活的腦功能區以額頂葉為主,強度有所提高,同時基底節區也有更多的參與,而雙側枕葉區激活較小,提示額頂葉皮層起到主要作用,且廣泛參與,而視覺分析作用較小,同時也表明在動詞聯想務中,中額下回和周圍區域及部分頂葉組成神經網絡并完成高級語言活動;與之相比,雙側枕葉區的激活強度和范圍更加明顯,說明圖片任務更需要視覺皮層中樞的參與。
腦卒中后運動性失語癥受試患者在發病初期,左側Broca區(BA45)僅有少量激活甚至未見激活,與正常對照組相比,激活范圍和激活強度也明顯降低,說明失語癥患者的Broca功能明顯下降,也說明了Broca區是語言產生中樞,因此患者在執行動詞聯想任務時,僅部分腦功能區參與,而正常對照組的受試者在執行此任務時激活的腦功能區較多,表明導致腦卒中患者參與其他任務的腦功能區受到抑制的原因可能是遠隔效應。而在發病1個月后,8例卒中患者的Broca鏡像區激活程度明顯增加,且有7例患者的左側Broca區周圍區域的激活強度與激活范圍均呈明顯增加趨勢,說明經過1個月的康復訓練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明顯改善;在皮層語言功能的整合修復過程中左側Broca區周圍區域參與其中,并對左側Broca區域起到一定的代償作用,這與張小峰等[10]的研究一致。
本研究結果表明,語言功能產生中樞是Broca區,在語言功能區受損后,可能發生鏡像轉移,或者Broca區周圍代償,左側Broca區周圍區域及其鏡像區對語言功能的整合修復具有重要作用;語言任務并不是由部分腦功能區獨立完成,而是由多個腦區組成的神經網絡共同參與的結果。迫于臨床實際所限,本次研究的病例數和研究深度均不夠理想,未能實現對失語患者進行多層面的分析,且縱向分析的時間較短,無法全面實時地反映腦功能區的各個區域的狀態和變化,所以對失語癥患者語言功能區的變化評價可能存在欠缺刻,在今后的工作中將進行更加深入和全面的研究。
參 考 文 獻
[1] Lazar RM,Mohr JP.Revisiting the contribution of Paul Broca to the study of aphasia]J].Neuropsychol Rev,2011,21(3):236-239.
[2] 王承勝.3.0T磁共振在缺血性腦卒中后運動性失語的擴散張量成像研究[D].福州:福建醫科大學,2009.
[3] 陳沖,高曉平.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術在腦卒中患者功能康復中的應用[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9,24(12):1149-1150.
[4] Speck O,Henning J,Zaitsev M.Prospective real-time slice-slice motion correction for fMRI in freely moving subject[J].MAGMA,2006,19(2):55-61.
[5] 劉樹永,李敏,耿道穎.急性期腦梗死引起的運動性失語的功能磁共振研究[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0,20(11):1581-1585.
[6] 張云海,于紅.腦卒中后運動性失語的功能核磁共振研究[J].放射醫學,2009,4(2):62-63.
[7] 李科,金真,張磊,等.腦卒中后運動性失語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J].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2012,23(3):153-155.
[8] 陳建華.功能磁共振在缺血性腦卒中后運動性失語的臨床應用研究[D].北京:協和臨床學院,2010.
[9] 何雅娜,張權,張云亭,等.腦梗死后運動性失語患者語言中樞的fMRI評價[J].磁共振成像,2010,1(1):6-10.
[10] 張小峰,蔡藝靈,杜娟,等.腦卒中后運動性失語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J].臨床薈萃,2013,28(3):261-269.
3 結果
3.1 正常對照組受試者fMRI檢查結果
正常健康志愿者圖片命名任務激活腦區主要為左側視皮層(BA18)和左梭狀回等,雙側Broca區(BA45)也有激活;動詞聯想任務激活腦區主要為雙側Broca區(BA45),左梭狀回區(BA37)等腦區,輔助運動區(BA6)的激活強度也較高,右側前扣帶回區也可見激活跡象。
3.2 腦卒中研究組受試者fMRI檢查結果
腦卒中患者發病1周后,動詞聯想實驗結構顯示,該項檢查時受試者的激活腦區主要為雙側體感聯合皮層,雙側視覺聯合皮層,雙側輔助運動區,左側緣上回,左側前額葉后外側,左側下額葉皮層,左側梭狀回(BA37),左側角回,左側下顳回,左側Broca區(BA44、45)少量激活,下額回皮層僅有部分激活。15例患者均出現左側Broca區少量激活或未見激活。
腦卒中發病1個月后,受試患者動詞聯想激活腦區有:雙側視皮層區、左側Broca區(BA44、45)、右側大腦半球Broca鏡像區、運動前區、輔助運動區、雙側基底節區、雙側小腦半球上部區和左側語言-運動前區,左側梭狀回,左側角回,左側下顳回。其中8例患者的Broca鏡像區有明顯激活,7例患者左側Broca區周圍區域激活范圍和激活強度都有明顯提高。
4 討論
腦卒中后運動性失語癥一般是指大腦損傷引起獲得性語言障礙,其發病機制尚不明確,目前多認為是由于病變或損傷直接或間接破壞語言功能區(遠隔效應),或者二者同時作用引起;其中遠隔效應也可以稱為神經機能聯系不能,即某些功能區與局部腦損傷相隔較遠但是存在神經聯系,發生了功能缺失,神經元活動也有所降低[5]。目前臨床上出現的許多失語癥狀,相應功能區的受損并沒有在影像學上表現出來,大部分失語癥是由于遠隔效應導致的[6]。大部分右利手者的語言優勢在左半球,因此右利手者在左半球卒中后常會失語。而目前對于失語癥的治療主要針對早期的病因治療,同時加以語言功能康復訓練,多數患者經過治療后語言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但是對于具體恢復機制的研究結果并不統一。對于語言功能恢復過程中優勢半球和非優勢半球語言相關腦區的作用,多數研究認為左側半球病灶周圍的殘存區域起著更重要的作用,而右側半球的激活是是否是一種代償作用也是研究者們討論的熱點:有研究認為激活作用是由于左側語言區受損所致駢體去抑制,并不是代償作用;也有研究顯示右半球語言鏡像區的激活程度與語言功能恢復程度有關,是一種有效的代償作用[7]。
血氧水平依賴效應的功能磁共振技術(BOLD-fMRI)作為一種以血氧水平為定位依據的新型影像技術,憑借著其高特異性、高精度的特點已被廣泛應用于腦功能的研究。BOLD-fMRI原理為將血紅蛋白作為一種對比劑,其含量不同,引起不同的MRI敏感序列,即不同的磁場效應。在靜息狀態下,大腦氧合血紅蛋白和脫氧血紅蛋白的濃度比處于穩定狀態,但是當大腦皮層活動時,血流量增加而使得氧合血紅蛋白濃度增加,脫氧血紅蛋白稀釋,含量下降,在血管周圍產生不均勻磁場,局部磁共振信號增強,顯示出活動中樞和非活動中樞的對比[8]。BOLD-fMRI技術憑借其高空間和時間分辨率,已經成為研究語言功能的首選技術。
本研究中fMRI檢查結果發現正常對照組在進行圖片任務時雙側枕葉皮層視覺中樞激活起到了重要作用,枕葉視中樞首先被激活,同時雙側額頂葉部分腦區和雙側小腦半球都有激活;而在動詞聯想任務中廣泛皮層功能激活,主要是Broca區(BA45)和周圍區域激活,也有基底節區和其他輔助功能區激活,這也與何雅娜等[9]的研究一致。正常受試者在執行兩種任務時相比,動詞聯想任務激活的腦功能區以額頂葉為主,強度有所提高,同時基底節區也有更多的參與,而雙側枕葉區激活較小,提示額頂葉皮層起到主要作用,且廣泛參與,而視覺分析作用較小,同時也表明在動詞聯想務中,中額下回和周圍區域及部分頂葉組成神經網絡并完成高級語言活動;與之相比,雙側枕葉區的激活強度和范圍更加明顯,說明圖片任務更需要視覺皮層中樞的參與。
腦卒中后運動性失語癥受試患者在發病初期,左側Broca區(BA45)僅有少量激活甚至未見激活,與正常對照組相比,激活范圍和激活強度也明顯降低,說明失語癥患者的Broca功能明顯下降,也說明了Broca區是語言產生中樞,因此患者在執行動詞聯想任務時,僅部分腦功能區參與,而正常對照組的受試者在執行此任務時激活的腦功能區較多,表明導致腦卒中患者參與其他任務的腦功能區受到抑制的原因可能是遠隔效應。而在發病1個月后,8例卒中患者的Broca鏡像區激活程度明顯增加,且有7例患者的左側Broca區周圍區域的激活強度與激活范圍均呈明顯增加趨勢,說明經過1個月的康復訓練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明顯改善;在皮層語言功能的整合修復過程中左側Broca區周圍區域參與其中,并對左側Broca區域起到一定的代償作用,這與張小峰等[10]的研究一致。
本研究結果表明,語言功能產生中樞是Broca區,在語言功能區受損后,可能發生鏡像轉移,或者Broca區周圍代償,左側Broca區周圍區域及其鏡像區對語言功能的整合修復具有重要作用;語言任務并不是由部分腦功能區獨立完成,而是由多個腦區組成的神經網絡共同參與的結果。迫于臨床實際所限,本次研究的病例數和研究深度均不夠理想,未能實現對失語患者進行多層面的分析,且縱向分析的時間較短,無法全面實時地反映腦功能區的各個區域的狀態和變化,所以對失語癥患者語言功能區的變化評價可能存在欠缺刻,在今后的工作中將進行更加深入和全面的研究。
參 考 文 獻
[1] Lazar RM,Mohr JP.Revisiting the contribution of Paul Broca to the study of aphasia]J].Neuropsychol Rev,2011,21(3):236-239.
[2] 王承勝.3.0T磁共振在缺血性腦卒中后運動性失語的擴散張量成像研究[D].福州:福建醫科大學,2009.
[3] 陳沖,高曉平.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術在腦卒中患者功能康復中的應用[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9,24(12):1149-1150.
[4] Speck O,Henning J,Zaitsev M.Prospective real-time slice-slice motion correction for fMRI in freely moving subject[J].MAGMA,2006,19(2):55-61.
[5] 劉樹永,李敏,耿道穎.急性期腦梗死引起的運動性失語的功能磁共振研究[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0,20(11):1581-1585.
[6] 張云海,于紅.腦卒中后運動性失語的功能核磁共振研究[J].放射醫學,2009,4(2):62-63.
[7] 李科,金真,張磊,等.腦卒中后運動性失語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J].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2012,23(3):153-155.
[8] 陳建華.功能磁共振在缺血性腦卒中后運動性失語的臨床應用研究[D].北京:協和臨床學院,2010.
[9] 何雅娜,張權,張云亭,等.腦梗死后運動性失語患者語言中樞的fMRI評價[J].磁共振成像,2010,1(1):6-10.
[10] 張小峰,蔡藝靈,杜娟,等.腦卒中后運動性失語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J].臨床薈萃,2013,28(3):261-269.
3 結果
3.1 正常對照組受試者fMRI檢查結果
正常健康志愿者圖片命名任務激活腦區主要為左側視皮層(BA18)和左梭狀回等,雙側Broca區(BA45)也有激活;動詞聯想任務激活腦區主要為雙側Broca區(BA45),左梭狀回區(BA37)等腦區,輔助運動區(BA6)的激活強度也較高,右側前扣帶回區也可見激活跡象。
3.2 腦卒中研究組受試者fMRI檢查結果
腦卒中患者發病1周后,動詞聯想實驗結構顯示,該項檢查時受試者的激活腦區主要為雙側體感聯合皮層,雙側視覺聯合皮層,雙側輔助運動區,左側緣上回,左側前額葉后外側,左側下額葉皮層,左側梭狀回(BA37),左側角回,左側下顳回,左側Broca區(BA44、45)少量激活,下額回皮層僅有部分激活。15例患者均出現左側Broca區少量激活或未見激活。
腦卒中發病1個月后,受試患者動詞聯想激活腦區有:雙側視皮層區、左側Broca區(BA44、45)、右側大腦半球Broca鏡像區、運動前區、輔助運動區、雙側基底節區、雙側小腦半球上部區和左側語言-運動前區,左側梭狀回,左側角回,左側下顳回。其中8例患者的Broca鏡像區有明顯激活,7例患者左側Broca區周圍區域激活范圍和激活強度都有明顯提高。
4 討論
腦卒中后運動性失語癥一般是指大腦損傷引起獲得性語言障礙,其發病機制尚不明確,目前多認為是由于病變或損傷直接或間接破壞語言功能區(遠隔效應),或者二者同時作用引起;其中遠隔效應也可以稱為神經機能聯系不能,即某些功能區與局部腦損傷相隔較遠但是存在神經聯系,發生了功能缺失,神經元活動也有所降低[5]。目前臨床上出現的許多失語癥狀,相應功能區的受損并沒有在影像學上表現出來,大部分失語癥是由于遠隔效應導致的[6]。大部分右利手者的語言優勢在左半球,因此右利手者在左半球卒中后常會失語。而目前對于失語癥的治療主要針對早期的病因治療,同時加以語言功能康復訓練,多數患者經過治療后語言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但是對于具體恢復機制的研究結果并不統一。對于語言功能恢復過程中優勢半球和非優勢半球語言相關腦區的作用,多數研究認為左側半球病灶周圍的殘存區域起著更重要的作用,而右側半球的激活是是否是一種代償作用也是研究者們討論的熱點:有研究認為激活作用是由于左側語言區受損所致駢體去抑制,并不是代償作用;也有研究顯示右半球語言鏡像區的激活程度與語言功能恢復程度有關,是一種有效的代償作用[7]。
血氧水平依賴效應的功能磁共振技術(BOLD-fMRI)作為一種以血氧水平為定位依據的新型影像技術,憑借著其高特異性、高精度的特點已被廣泛應用于腦功能的研究。BOLD-fMRI原理為將血紅蛋白作為一種對比劑,其含量不同,引起不同的MRI敏感序列,即不同的磁場效應。在靜息狀態下,大腦氧合血紅蛋白和脫氧血紅蛋白的濃度比處于穩定狀態,但是當大腦皮層活動時,血流量增加而使得氧合血紅蛋白濃度增加,脫氧血紅蛋白稀釋,含量下降,在血管周圍產生不均勻磁場,局部磁共振信號增強,顯示出活動中樞和非活動中樞的對比[8]。BOLD-fMRI技術憑借其高空間和時間分辨率,已經成為研究語言功能的首選技術。
本研究中fMRI檢查結果發現正常對照組在進行圖片任務時雙側枕葉皮層視覺中樞激活起到了重要作用,枕葉視中樞首先被激活,同時雙側額頂葉部分腦區和雙側小腦半球都有激活;而在動詞聯想任務中廣泛皮層功能激活,主要是Broca區(BA45)和周圍區域激活,也有基底節區和其他輔助功能區激活,這也與何雅娜等[9]的研究一致。正常受試者在執行兩種任務時相比,動詞聯想任務激活的腦功能區以額頂葉為主,強度有所提高,同時基底節區也有更多的參與,而雙側枕葉區激活較小,提示額頂葉皮層起到主要作用,且廣泛參與,而視覺分析作用較小,同時也表明在動詞聯想務中,中額下回和周圍區域及部分頂葉組成神經網絡并完成高級語言活動;與之相比,雙側枕葉區的激活強度和范圍更加明顯,說明圖片任務更需要視覺皮層中樞的參與。
腦卒中后運動性失語癥受試患者在發病初期,左側Broca區(BA45)僅有少量激活甚至未見激活,與正常對照組相比,激活范圍和激活強度也明顯降低,說明失語癥患者的Broca功能明顯下降,也說明了Broca區是語言產生中樞,因此患者在執行動詞聯想任務時,僅部分腦功能區參與,而正常對照組的受試者在執行此任務時激活的腦功能區較多,表明導致腦卒中患者參與其他任務的腦功能區受到抑制的原因可能是遠隔效應。而在發病1個月后,8例卒中患者的Broca鏡像區激活程度明顯增加,且有7例患者的左側Broca區周圍區域的激活強度與激活范圍均呈明顯增加趨勢,說明經過1個月的康復訓練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明顯改善;在皮層語言功能的整合修復過程中左側Broca區周圍區域參與其中,并對左側Broca區域起到一定的代償作用,這與張小峰等[10]的研究一致。
本研究結果表明,語言功能產生中樞是Broca區,在語言功能區受損后,可能發生鏡像轉移,或者Broca區周圍代償,左側Broca區周圍區域及其鏡像區對語言功能的整合修復具有重要作用;語言任務并不是由部分腦功能區獨立完成,而是由多個腦區組成的神經網絡共同參與的結果。迫于臨床實際所限,本次研究的病例數和研究深度均不夠理想,未能實現對失語患者進行多層面的分析,且縱向分析的時間較短,無法全面實時地反映腦功能區的各個區域的狀態和變化,所以對失語癥患者語言功能區的變化評價可能存在欠缺刻,在今后的工作中將進行更加深入和全面的研究。
參 考 文 獻
[1] Lazar RM,Mohr JP.Revisiting the contribution of Paul Broca to the study of aphasia]J].Neuropsychol Rev,2011,21(3):236-239.
[2] 王承勝.3.0T磁共振在缺血性腦卒中后運動性失語的擴散張量成像研究[D].福州:福建醫科大學,2009.
[3] 陳沖,高曉平.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術在腦卒中患者功能康復中的應用[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9,24(12):1149-1150.
[4] Speck O,Henning J,Zaitsev M.Prospective real-time slice-slice motion correction for fMRI in freely moving subject[J].MAGMA,2006,19(2):55-61.
[5] 劉樹永,李敏,耿道穎.急性期腦梗死引起的運動性失語的功能磁共振研究[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0,20(11):1581-1585.
[6] 張云海,于紅.腦卒中后運動性失語的功能核磁共振研究[J].放射醫學,2009,4(2):62-63.
[7] 李科,金真,張磊,等.腦卒中后運動性失語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J].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2012,23(3):153-155.
[8] 陳建華.功能磁共振在缺血性腦卒中后運動性失語的臨床應用研究[D].北京:協和臨床學院,2010.
[9] 何雅娜,張權,張云亭,等.腦梗死后運動性失語患者語言中樞的fMRI評價[J].磁共振成像,2010,1(1):6-10.
[10] 張小峰,蔡藝靈,杜娟,等.腦卒中后運動性失語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J].臨床薈萃,2013,28(3):261-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