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麗
2012年以來,為著力解決村級組織服務意識淡化、執政能力弱化的問題,雞西市麻山區委立足區情,從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促進與農民群眾溝通交流、提升村級組織執政能力的現實需要出發,積極探索村民問政制度,并取得實效。
建立梳理交辦機制。一是認真梳理分類。村民問政結束后,村黨組織立即指定專人,根據村民問政會議記錄,對村民問政意見、建議進行整理合并、分類梳理:按照基層組織建設、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文體娛樂、環境衛生等不同類別,制成村民問政意見、建議梳理情況表,詳細登記提議人、提議內容及相關要求。二是明確落實責任。按照村民問政意見、建議的梳理情況,召開村“兩委”班子會議,根據班子成員分工及意見、建議辦理的難易程度,明確每項意見、建議的具體責任人和完成時限,形成“‘一把手負總責,班子成員分工負責”的意見、建議辦理責任機制。三是及時備案匯總。在明確落實村民問政意見、建議責任人和完成時限后,立即上報農林水牧局黨委備案。農林水牧局黨委指派專人對各村上報的村民問政意見、建議進行匯總,并按照科室分工,落實協辦責任人。
建立推進落實機制。一是成立領導小組。區委成立由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任組長,農林水牧局黨委書記任副組長,農林水牧局各科室負責人任成員的村民問政意見、建議辦理工作領導小組,落實村民問政意見、建議辦理情況定期匯報制度。領導小組每季度召開一次村民問政意見、建議辦理情況匯報會,聽取各村黨組織書記匯報,研究解決各村在村民問政意見、建議辦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困難,加快辦理速度,提高辦理質量。二是建立督辦機構。村民問政意見、建議辦理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村民問政意見、建議的督辦工作,采取座談匯報、現場調研、下發督辦通知、電話催辦等多種方式,對各村村民問政意見、建議辦理情況進行全方位了解、跟蹤督辦、銷號管理,并及時向領導小組匯報。三是實施全程協辦。對于一些辦理難度較大、需要與區有關部門溝通、僅靠村級組織無法完成的村民問政意見、建議,由農林水牧局各科室協辦責任人進行全程協辦,積極幫助做好與區主管領導及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工作,想方設法解決問題,確保辦理效果。
建立溝通反饋機制。一是辦理前溝通。辦理前,各村“兩委”班子“一把手”和具體負責人要與問政人面對面溝通,逐一、全面了解問政人對所提意見、建議的辦理要求及最終達到的效果,共同研究確定辦理方案,承諾辦理時限。二是辦理中協商。辦理過程中,村“兩委”班子“一把手”和具體責任人要及時向問政人反饋辦理情況,通報辦理工作遇到的困難及問題;同時還要向農林水牧局協辦人及時溝通匯報,共同協商調整辦理方案和完成時限,確保意見或建議得到合理有效落實。三是辦理后反饋。意見、建議辦理結束后,村“兩委”班子要以正式文件形式向問政人進行書面答復,答復要對意見或建議辦理的過程、采取的措施和達到的效果進行完整、清晰的表述,并同步上報農林水牧局黨委備案。對于受政策、財力等客觀條件所限,短時間內無法解決的意見或建議,要努力向問政人做好解釋工作,爭取得到理解和支持。
建立考核獎懲機制。區委組織部和農林水牧局黨委于每年年末,采取聽匯報、查看意見或建議辦理相關基礎材料、群眾滿意度測評等方式,對各村村民問政意見或建議辦理情況進行考核,考核結果與村干部工資和評先晉優掛鉤。對于村民問政意見或建議辦結率和群眾滿意率均達到90%以上的村“兩委”班子成員,其工資按麻山區村“兩委”班子現行考核辦法一類檔次兌現;對于村民問政意見或建議辦結率和群眾滿意率均未達到90%以上,且因村“兩委”班子互相推諉扯皮造成不良影響和后果的,除按麻山區村“兩委”班子現行考核辦法的最低檔次兌現工資外,還要取消該村“兩委”班子的本年度評優資格。
(作者系中共雞西市麻山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