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屆廣交會再次遭遇“雙降”
第116屆廣交會于11月4日閉幕。據統計,本屆廣交會到會采購商和出口成交均比上屆有所下降。本屆廣交會到會采購商186104人,來自211個國家和地區,比上屆減少1.07%;出口成交金額1792.03億元人民幣,比上屆下降6.1%(扣除匯率波動因素)。其中,對歐盟、美國、金磚國家、中東、日本等貿易伙伴的出口成交均有所下降,僅對東盟、韓國和中國香港有所增長。在簽訂的成交訂單當中,3個月以內的短單占幾乎一半,為47.5%,3~6個月的中單占35.6%,6個月以上的長單占16.9%。
99%境外投資項目取消核準
11月1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召開《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4年本)》新聞發布會。此次目錄修訂通過縮減核準范圍、下放核準權限、完善監管,鼓勵企業自主投資,更好地釋放社會投資潛力。
《目錄》共取消、下放38項核準權限,中央層面核準的項目數量將進一步減少40%。《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中有中方控股(含相對控股)要求的總投資(含增資)小于10億美元的鼓勵類項目全部下放地方政府核準,總投資(含增資)小于1億美元的限制類項目和全部房地產項目下放省級政府核準。將企業境外投資項目除涉及敏感國家和地區、敏感行業外,全部取消核準改為備案管理。
美國或放寬部分企業輸美水產品控制措施
廣東湛江市檢驗檢疫部門官員11月5日稱,美國近日派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檢查團,對中國輸美水產品質量安全控制狀況進行檢查,并將根據檢查結果,考慮放寬對中國部分企業輸美水產品的控制措施。
美國是中國出口水產品的第二大市場,目前中國輸美水產品年出口量達56萬噸,貨值為31億美元。近年來,美國對中國對蝦等養殖水產品實施嚴格的進口控制措施,對蝦等水產品進入美國后會被實施自動扣留,需要批批檢測才能通關。
越南積極促進四個優先行業吸引外資
據越南媒體報道,越南將優先促進配套工業、基礎設施、人力資源和農業四個行業吸引外商直接投資,越南政府正在制定政策促進外商對越投資,并將改進政策以創造有競爭力的投資環境。2014年1~10月,越南吸收FDI合同額137億美元,同比下降28.8%。其中,新簽訂FDI項目1306個,合同總額達99.5億美元;增資項目469個,增資額37.4億美元。1~10月,FDI 實際到位資金101.5億美元,同比增長5.9%。
世界核工業展中國新一代核電技術受矚目
首屆世界核工業展覽會10月14日在巴黎北郊布爾歇國際展覽中心正式開幕。多個發達國家的核工業設備和中國新一代核電技術在展會上頗受矚目。展覽首日,由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率領的中核集團、中國廣核集團、中國華能集團、中國電力投資集團等9家中國展商受到關注。在中核集團的展區內,由該集團與中國廣核集團合作研發設計、具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華龍一號”核電技術的模型被重點展出。
中美就削減部分高科技產品關稅達成共識
11月12日,中美兩國宣布同意削減世界各地的電子產品關稅。目前,該協議還尚未得到其他參與ITA協議談判國家的簽字,預計將在未來數周內獲得批準。在中美達成的電子產品關稅削減協議中,并不包括平板電視和顯示器,而這或許會進一步引發日本和韓國等平板顯示生產大國的不滿情緒。
ITA談判取得成功,或許會對中國與其他美國帶頭的“諸邊”貿易談判帶去影響。另外,中國也表示希望加入由美國主導的一個旨在對年度價值4萬億美元的全球服務行業貿易的規則進行更新的談判。
2014年中國國際果蔬展成功閉幕
由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協會與長城國際展覽有限責任公司共同主辦的中國(北京)國際果蔬展覽會暨研討會,于2014年11月14~16日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辦。作為中國綜合性、國際性最強的行業第一展覽暨研討會,中國國際果蔬展每年匯聚國內外政府與行業人士于一堂,共同交流信息、探討發展、促進貿易。本屆果蔬展匯聚了來自全國十多省份及全球19個國家和地區的數百家中外果蔬展商,琳瑯滿目的各國特色、新鮮果蔬產品在本次大會上一一亮相,爭奇斗艷。
中韓、中澳自貿區實質性談判結束
11月10日,中韓自貿區結束實質性談判。根據談判成果,雙方貨物貿易自由化比例均超過“稅目90%、貿易額85%”。協定范圍涵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和規則等17個領域,包含了電子商務、競爭政策、政府采購、環境等“21世紀經貿議題”。
11月17日,中澳自貿區結束實質性談判。根據談判結果,澳大利亞對中國所有產品關稅最終均降為零,中國對澳大利亞絕大多數產品關稅最終降為零。服務領域,彼此向對方作出涵蓋眾多部門、高質量的開放承諾。投資領域,雙方在協定生效日起相互給予最惠國待遇,同時大幅降低企業投資審查門檻,增加企業投資的市場準入機會、可預見性和透明度。
北美汽車零部件供應或短缺
美國咨詢公司IRN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如果北美的汽車產量在未來一年中持續攀升,一些零部件供應商可能面臨現貨供應短缺問題,其中產能短缺最明顯的將會是底盤和懸架部件制造商。在經歷了2009年的低谷之后,北美的汽車產量5年來保持了穩定的增長,IRN預計增長態勢還會持續兩到三年。
IRN副總裁表示,不少供應商目前是在勉強應對,其中一些調查對象已經開始擴大產能,采取行動解決產能短缺問題。但供應商面臨的另一個問題是,北美汽車產量增長速度可能放緩,到底是否有擴大產能的必要。過去曾有一些公司在市場增長的最后階段增加了投資。如果在這個周期內反應的力度太大,市場需求一旦回落,供應商的產能就會過剩。
埃及邀請中國企業赴埃投資可再生能源
近日,埃及中國商會組織對中國企業到埃及開展可再生能源投資發出了邀請。埃及對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極為重視,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發電站建設,計劃3年內建成太陽能和風電混合發電站,裝機量達到4300兆瓦。對于太陽能和風力發電,政府將出臺能源補貼和實現合理的電價。在土地方面,政府已經批準了項目專用土地。
我國第二批自貿區名單圈定三大區域
福建省商務廳副廳長鐘木達11月19日撰文稱,國家領導人在北京APEC會議上發布在廣東、天津、福建三省(市)擴大自貿園區試點的決定,福建將爭取設立自貿區園區早日獲國務院批準。這一信息將第二批自貿區的名單圈定在廣東、天津、福建這三大區域。據透露,第二批自貿區可能在名字中去掉“試驗”兩個字,功能定位主要是發揮經濟發展方面的功能,并不承擔綜合改革的功能。
太平洋部分國家輸華商品將享零關稅
在近日舉行的中國與太平洋島國領導人集體會晤上,中國提出將在多個領域加強與太平洋島國的合作,承諾將為最不發達國家97%稅目的輸華商品提供零關稅待遇。據悉,經聯合國批準的全球46個最不發達國家中,太平洋島國占了4席,主要向中國出口漁業產品。分析認為,中國與太平洋島國雙邊貿易額不大,因此對島國最不發達國家97%的商品進口零關稅,對中國漁業和農業的影響甚微。中國還承諾對太平洋島國的投入只會增加不會減少,并在經貿、農漁業、海洋、能源資源、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加強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