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前+黃帥

2014年10月24日,由商務部主辦的“設計促進貿易”系列活動——技術研發國際研討會在第116屆廣交會第二期順利舉行。作為權威的第三方檢驗、鑒定、測試和認證機構,SGS受邀參加這一研討會,與到會的多家外貿企業共論玩具出口技術壁壘。在研討會上,SGS玩具及嬰幼兒產品服務部高級技術經理郭汶衛以“全球玩具產品安全法規解析”為主題進行了演講,詳細解析了歐美玩具產品安全法規,以幫助玩具企業順利實現出口。
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玩具產品共出口123.81億美元,同比增長8.12%。2014年前三季度,我國玩具出口102.41億美元,同比增長14.33%,在輕工產品出口中表現突出。不過,值得關注的是,歐美作為我國玩具出口的兩大市場,其玩具技術標準不斷提高,我國玩具產品在這兩個市場遭遇通報的頻率也在增加。以歐盟為例,根據2013年歐盟通報產品的原產地看,中國位于被通報產品數量的榜首,共計1459例,占全部被通報數的64%。分產品看,玩具被通報數量僅次于紡織品服裝,占據第二位。2014年以來,我國出口玩具產品已遭遇歐盟和美國通報200起以上。
記者在第116屆廣交會上采訪也發現,歐美日益嚴格的玩具法規確實給不少中國玩具出口企業帶來了阻力。基于這些背景,玩具出口企業熟知歐美市場玩具產品安全法規,就顯得尤為迫切。SGS專家郭汶衛在廣交會上對歐美市場玩具法規的深入講解,受到了到會外貿企業的好評,有不少企業在現場就向郭汶衛咨詢了玩具出口法規。
歐盟:玩具安全指令及REACH法規
“歐盟安全指令中有關化學物質安全的要求,最基本的是重金屬要求。”郭汶衛表示,2013年7月20日開始實施的新安全指令,已將出口玩具的重金屬檢測將從8種增加到19種。同時,對玩具中66種過敏性香料的使用有明確限制,其中55種禁用,另外11種含量超過重量的0.01%,需要在玩具包裝上標注出來。另外,還包括禁用致癌、致基因突變、影響發育的物質,嗅覺、味覺及化妝品套裝玩具要符合化妝品法規等要求。
2014年歐盟共出臺了三個有關玩具化學安全的指令,對歐盟新玩具安全指令2009/48/EC進行了修訂。郭汶衛解釋說,這三個指令分別是2014年6月21日,歐盟公報發布2014/79/EU指令,限定TCEP、TCPP和TDCP三個阻燃劑的含量不得超過5mg/kg,適用于36個月以下兒童玩具,以及可入口的其他玩具。2014年6月24日,歐盟公報發布2014/81/EU指令,限定雙酚A的遷移量限定在不得超過0.1mg/L。2014年7月1日,歐盟公報發布2014/84/EU指令,進一步擴大了玩具中鎳的使用范圍。前兩個指令將于2015年12月21日生效,第三個指令將于2015年7月1日生效。
除了這些安全指令,歐盟的REACH 法規也需要我國玩具企業特別關注。REACH 法規是歐盟有關化學品的注冊、評估、授權和限制的法規,于2007年6月1日生效。該法規幾乎涵蓋了歐盟市場上的所有產品,影響整個供應鏈,包括制造商、進口商、經銷商和下游用戶。
REACH 法規中的產品主要分為三類,分別是化學物質,如化學套裝內的粉末或液體;混合物,如膠水、玩具化妝品、蠟燭、泡泡水和粘土等;具有特定的形狀、外表或設計的物品,如鑰匙鏈、毛公仔、木制玩具、電動玩具、膨脹玩具、浴室玩具和乘騎玩具等。
據郭汶衛介紹,REACH法規中針對玩具的限用物質包括偶氮染料,即在玩具中使用的長期與皮膚接觸的紡織品和皮革,含量不能超過30mg/kg;苯,主要存在于玩具部件,比如氈尖筆,含量不能超過5mg/kg;鎘,主要用于塑料或涂層中,比如塑料收銀機玩具,若用在塑料中,含量不能超過100mg/kg,若用在涂層中則不能超過1000mg/kg;鄰苯二甲酸鹽,主要用于玩具和兒童護理產品中的塑料,比如塑料浴室玩具,含量不能超過1000mg/kg;鎳,用于金屬或直接與皮膚接觸的玩具中,比如金屬玩具首飾,若用在穿刺類玩具中,含量不能超過0.2μg/cm2/week,若用在非穿刺類玩具中,含量不能超過0.5μg/cm2/week;多環芳烴,主要用在塑料和涂層中,在兒童活動玩具和兒童護理品中的含量不能超過0.5mg/kg,其他玩具不能超過0.5mg/kg;鉛,主要用在兒童首飾中,含量不能超過500mg/kg;有機錫,主要用在塑料、油漆、涂層中,比如塑料收銀機玩具,含量不能超過0.1%。
美國:與玩具相關的CPSIA法規
美國與玩具相關的CPSC(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法規主要包括CPSIA和ASTM F963。2008年8月14日,美國通過了法案HR4040,成為第110-314號公法,也就是消費品安全改進法案CPSIA。該法案不僅針對玩具, 還針對其他消費品,涉及所有消費品制造商、進口商、分銷商和零售商。
CPSIA對玩具和兒童產品進行了重新定義:兒童玩具是指制造商設計或意圖供12歲及以下兒童玩耍時使用的產品;兒童護理品是指制造商設計或意圖促進3歲及以下兒童睡眠或進食的產品,如嬰兒床墊、奶瓶,以及幫助兒童吸吮和長牙的用品,如安撫奶嘴、出牙器。
郭汶衛指出,該法案中的一些安全規定對玩具和兒童產品帶來了重大影響,其中包括延伸對鉛和鄰苯二甲酸鹽的要求、強制要求第三方測試和認證、ASTM F963 成為強制的玩具安全測試標準,以及強制要求產品溯源標簽和產品注冊等。
“CPSIA法案增加了有關玩具產品含鉛量的要求。”郭汶衛進一步解釋說,“在CPSIA中提到,玩具產品所使用的材料中,其鉛含量不能超過100ppm。這個要求是從2011年開始的,在此之前,經歷了2009年鉛含量要求的兩次降低,剛開始要求不能超過600ppm,后來規定不能超過300ppm,直到現在的100ppm。同時,玩具表面油漆中所含鉛量不能超過90ppm。”
另外,CPSIA法案中規定玩具產品要有符合性證書(CPC),所有出口到美國的玩具都需要有這個證書,列明制造商、生產地等基本信息。同時,包括玩具在內的兒童產品還需要有溯源標簽,以便將回收玩具集中到有問題的那一批次。溯源標簽要在玩具產品及包裝上標識來源地、生產日期、批號等信息。這一要求于2009年8月14日開始實施。
郭汶衛還解析稱,CPSIA法規提到ASTM F963是美國強制玩具安全測試標準。該標準規定3歲以下兒童玩具不可有可接觸的利邊、尖點等,同時還包括小部件、危險磁鐵、易燃、電安全、重金屬和警告語等要求。
對于鄰苯二甲酸鹽含量的要求,從2009年2月10日開始實施,包括6種鄰苯二甲酸鹽,分別是DEHP、DBP、BBP、DIDP、DINP和DNOP。其中,前三種鄰苯二甲酸鹽針對所有的玩具和兒童護理產品,每種含量不能超過0.1 %;后三種鄰苯二甲酸鹽針對能被放入口中的玩具和兒童護理產品,每種含量也不能超過0.1 %。
除了CPSIA法規以外,2013年2月8日美國還出臺了新的關于兒童產品認證要求,即16 CFR1107。該認證內容包括定期測試計劃、材料變化、過度影響、記錄保持和自愿標示要求。其中規定,兒童產品在生產設計或制造過程中如果有材料變化,就需要進行第三方測試,生產商不能過度影響第三方實驗室;所有測試報告,都必須保留5年以上,若CPSC有要求,工廠需要在48小時內提供相關的測試報告;如果符合了16 CFR1107的要求,制造商可以選擇在玩具上貼標簽,申明 “符合CPSC安全要求”。
現在歐美玩具安全標準越來越嚴格,外貿企業找到合適的第三方檢測機構來獲得產品出口的通行證,是非常關鍵的。SGS在全球運作1650多個分支機構和實驗室,能夠提供玩具安全檢測認證的全方位服務。出口到歐盟及其他國際市場的玩具,SGS都可以提供雙酚A、阻燃劑和玩具中其他限用物質的分析檢測和認證。另外,SGS是獲得CPSIA認證的第三方實驗室,能夠為玩具企業出口美國提供專業的化學品安全檢測認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