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沛+黃帥


北京的秋天本是最美的季節,但人們卻一次次深受霧霾的困擾。就在霧霾再次襲來的10月21日,全球領先的檢驗、測試、認證和培訓服務企業T?V南德意志集團(以下簡稱“T?V S?D”),攜其行業領先的風能產品認證及測試服務參加的為期三天的2014年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卻好像一陣清風,為人們帶來了用清潔能源點亮生活的希望。
“隨著中國產業的發展與轉型,包括風電在內的新能源行業未來將大有可為。” T?V S?D大中華區高級副總裁兼工業服務總監朱文才介紹說,“我們也希望通過與國內風電企業保持領先技術導向性合作,分享行業經驗與知識,來推動國內風電行業有序、穩健的發展。”
事實上,風電市場的穩步推進只是T?V S?D眾多業務中的一部分。朱文才告訴記者,從20世紀90年代初進入中國市場以來,伴隨中國經濟的起飛和中國制造的成長,T?V S?D的業務已經遍地開花,成為中國企業進行國際貿易合作的重要支持橋梁。這一路走來,T?V S?D不斷地為中國制造和中國外貿做出卓越的貢獻。
“我為自己從事的事業深感自豪和驕傲。”談及第三方檢測認證事業對中國經濟發展的貢獻,朱文才頗有感觸地說。話匣子由此打開,他表示,我們中國制造日益強大的背后,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中國制造成長歷程的見證者
朱文才早在1999年就加入了T?V南德意志大中華集團,彼時,正是中國制造試翼騰飛的階段,而T?V S?D可謂是中國制造成長足跡的見證者。
朱文才介紹道:“在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的出口額只占GDP的2.7%左右。在這一時期,中國的出口產品很多都是技術含量低的原材料,如煤炭、鋼鐵等。到2000年左右,中國的出口產品已經有了一定的技術含量,這一時期的出口產品包括簡單的電動工具、燈具、管件等。2008年以后,我國的出口產品逐漸從技術含量低的產品向技術含量較高的產品過渡。截止到2013年,中國的出口額已經占到GDP的 24%,其技術含量也越來越高。”言談間,朱文才流露出對中國制造成長軌跡的贊許。
同時,他也強調:“在中國制造從低技術含量到高技術含量的過程中,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發揮的作用不容小覷。”
以前,在很多企業看來,認證可能只是一個門檻、一張通行證。“但是從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的角度來說,這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
朱文才告訴記者,在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外資入駐中國大陸的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較少,在亞洲大多都分布在中國香港和臺灣地區、新加坡,甚至日本。“T?V S?D在1991年就進入了中國大陸,當時只有幾個員工,我們從零做起,同中國制造一起發展壯大。”
正如朱文才所言,從20世紀90年代初進入中國到現在,伴隨中國制造的成長,如今T?V S?D主要分公司及辦事處分布在上海、北京、廣州、香港、臺北等地,并有約40個分支機構貫穿整個區域,有約3000多名專注于各個領域的專家和訓練有素的工作人員向客戶提供支持,致力于新產品的推廣,其服務和體系為全球所接受。迄今為止,T?V S?D已與數萬家公司有過合作,包括政府機構、小型企業和知名的大公司,順應客戶要求不斷擴大其服務范圍,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國際貿易合作的重要支持橋梁。
朱文才談及,如今在國外,人們看到中國制造的產品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情,這說明中國產品已經在全球范圍內得到了認可。然而,他強調,我們在看到中國制造不斷壯大的時候,也不應該忘記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為此付出的不可磨滅的辛勤努力。
“如果沒有檢測認證機構從產品設計審核和制造檢驗,到產品的出廠,再到最后的裝船前檢驗的工作,中國出口產品的質量也許不會有如此迅速的提升,并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朱文才頗有感觸地說,“從這一點來看,包括T?V S?D在內的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為中國外貿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國際貿易的助推器
談及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對中國外貿的貢獻,朱文才向記者娓娓道來。在中國制造剛剛起步的時候,很多工廠對認證流程和認證標準非常陌生。“當時,我們要做的,首先就是幫助客戶嚴格按照相關標準進行設計,并且將標準要求轉化到工廠生產的產品上。也正是認證過程中的嚴格要求,使得中國制造商的產品質量得以不斷提升。”
在實踐中,外資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進入中國,不僅助力中國制造提升了質量,同時也為中國制造商節約了時間成本。“試想一下,如果國內沒有外資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那么企業就要到國外去申請認證,語言和溝通就是攔路虎。加上中國制造商可能也不太熟悉國外的整個認證流程,這些都會極大地拖慢認證的進度。取證時間可能長達一兩年時間,中國企業很可能因此而貽誤商機。”
因此,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進入中國不僅為企業節省了時間成本,也為企業節省了相關費用。“我們現在幫助中國企業跨越了所有這些阻礙。”朱文才說。
事實上,認證業務只是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所能提供服務的最初階段。據朱文才介紹,在與客戶的接觸過程中,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進行型式測試和工廠檢驗。
在這里,朱文才所說的型式測試就是為了驗證產品能否滿足技術規范的全部要求所進行的測試,它是新產品鑒定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而工廠檢驗是由置于買賣利益之外的獨立的第三方機構,以公正、權威的非當事人身份,根據有關法律、標準、合同等雙方認可的依據進行的商品符合性檢驗活動。
目前,很多中國企業正處在轉型升級階段,而在企業轉型的過程中,T?V S?D同樣可以提供更深和更廣闊的服務。“制造商在轉型,用品牌代替代工,用本土制造代替進口,這都意味著對產品的功能安全等要求不斷增強,相對應地我們對制造商轉型升級的支持力度也不斷增強。”
現階段,立足于中國市場,T?V S?D的服務范圍已經覆蓋了包括認證、測試、檢驗、培訓及專家指導在內的多個領域。“回首過去的20多年,中國制造在國際上已經具備了相當強的競爭力,而T?V S?D在上述方面付出的努力同樣功不可沒。” 朱文才意味深長地說。
全行業一站式服務
任何一家外資企業進入中國,無不面臨著適應中國國情的本土化問題,T?V S?D也不例外。據朱文才介紹,在初入中國的時候,T?V S?D的主要業務是認證。大約在2000年,根據市場實際需求情況,T?V S?D投資籌建了自己的實驗室。
“我們的思維不斷與時俱進。在中國進行本土化測試,就必然要求我們擁有自己的實驗室,這不僅有利于我們業務的拓展,也能為中國制造企業提供更便捷的服務。”朱文才說。
經過發展,T?V S?D在廣州、深圳、上海、北京、香港、臺灣等地都擁有了完備的實驗室。實踐證明,這些實驗室的建立不僅成為T?V S?D新的盈利增長點,也使得T?V S?D更貼近本地市場,提供更便捷的服務。
盡管認證是T?V S?D的核心業務,但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以及客戶的成長,T?V S?D不斷嘗試在新的業務領域擴寬服務范圍。從朱文才那里,記者了解到,隨著對實驗室投入力度的加大,T?V S?D開始在測試、第三方檢驗、型式認證、定期檢驗等領域發力,將服務貫穿于整條產業鏈,放眼于整體商業領域。
據了解,從具體的產品上來說,T?V S?D已經將新能源、電動汽車、環境、綠色建筑等領域納入其重點業務發展范圍。“隨著市場的不斷成熟,這些領域將來都是我們良好的業務發展重點。”朱文才說。
事實上,作為領先的國際級第三方機構,綜合性服務一直是T?V S?D的優勢所在。朱文才舉例說,在石油化工領域,其供應鏈所涉及的機械設計、腐蝕性檢測、有毒有害氣體的檢測、防爆檢測等項目,以及安全檢驗、驗收檢驗、運行中檢驗等,在T?V S?D這里都可以一站式完成,為企業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目前,T?V S?D的服務行業已經涵蓋了電子電氣、航空、汽車、醫療、通信、食品、化工、軌道交通、紡織、電站及其他大型工業設備、游樂設施等各個行業,能夠提供一站式的整體解決方案。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在T?V S?D的框架內,無論從橫向的認證、測試、檢驗等業務領域,還是從縱向的服務行業來說,一個縱橫交錯、覆蓋全行業、全產業鏈的服務版圖已經完全展開。
以誠信公正贏得尊重
在中國制造取得全球認可的同時,也正在有越來越多的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進入中國市場,同業競爭已經無法避免。在競爭面前,憑借世界級的服務及領先的德國技術而享譽全球的T?V S?D,在中國市場也獨領風騷。
據朱文才介紹,除了德國公司的嚴謹作風以及不斷增長的實驗室投入力度,T?V S?D最大的競爭優勢在于非常穩定的團隊和完善的服務網絡。“服務行業與員工素質關系最大,一位員工的表現足可以影響整個企業的口碑。因此,我們在管理上始終秉承以人為本,誠信服務的原則,這已經成為我們生存的基石。”朱文才說。
在現實中,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少數魚目混珠的第三方機構缺乏誠信和公正,擾亂了市場秩序。對此,朱文才嚴肅地指出,如果一家第三方機構失去了獨立公正和誠實守信,對企業來講就是極其可怕的事情。
事實上,作為個人,朱文才曾在各個場合強調,一個人在工作的時候,一定要將自己的思想融入企業的核心理念。對此,他本人也總是身體力行、率先垂范。“以人為本,就是要讓人創造更多的價值;而如果失去誠信服務,這對我們將是致命的。”
作為最早進入國際級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的中方人員之一,朱文才有著極深的閱歷,在進入T?V S?D之前,他就在中國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擔任檢測工程師,在第三方認證行業中擁有近20年的從業經驗。在T?V S?D這里,他真正將個人理念融入企業使命。
“權威認證和創享價值是T?V S?D的核心理念。作為大中華區的高級管理人員,這句話最能體現我們自己的核心價值觀,也貫穿于我們平時的工作和行動。”朱文才真誠地說,“從這個角度來說,我為自己從事的事業感到驕傲。”
從業多年,朱文才在行業中已經有了深厚的積淀。談及愿景,他坦言T?V S?D在中國市場將會“越來越有做頭”。同時,他也希望中國的第三方機構會越做越大,能夠更大范圍地參與國際競爭。
在國際級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發展得如火如荼的今天,國家政策也顯示出利好一面。2014年以來,國家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支持第三方檢驗檢測認證行業發展的政策意見,強調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進一步開放市場,加大政府購買社會第三方檢驗檢測認證服務的力度,將檢驗檢測認證行業定位為高技術生產型服務行業等。“對T?V S?D來說,這將是我們發展的新的契機。”朱文才由衷地說,“市場開放得越大,平臺搭建得越高,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對中國制造的促進作用也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