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洪濤

編者按:11月21日,本刊召開學習貫徹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座談會,省直40家單位的代表參加了會議。依法治國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省政府辦公廳等6家單位從各自的實際出發,重點交流了學習體會。本期“依法治國大家談”欄目,摘編了他們的發言要點,供讀者參考。
四中全會強調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省政府辦公廳作為省政府的綜合辦事機構,在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方面,要為省政府當好參謀助手、承擔把關職責、加強督促檢查。這就要求我們以法治思維審視和改進政務服務工作,把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要求貫穿到政務服務全過程。
把學法要求落實到能力建設的全過程。依法行政既是理念和責任,更是素質和能力。針對省政府辦公廳實際,把運用法治思維服務改革、推動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作為能力建設的重點。一是培養法治精神,切實增強法治觀念、樹立法治思維、掌握法治方式;二是深化法治教育,根據政務服務工作需要,統籌謀劃教育內容,學習實體法當好“把關人”,學習程序法當好“操作員”。
把尊法要求落實到接受監督的全過程。尊崇法律、樹立法治信仰,是依法行政的思想基礎。政府辦公廳落實尊法要求,就要強化接受監督的意識,習慣于在監督下履責、在約束中工作,把法律權威轉化為監督實效。一是協助做好政府層面相關工作,協助省政府接受人大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適應網絡時代的監督特點,進一步暢通群眾監督渠道;二是接受服務對象監督,以支部為單位公開承諾,自覺接受監督,加強第三方評估結果的運用;三是嚴格黨內監督,增強機關黨建的規則意識、程序意識、紀律意識,認真落實黨建責任,把召開民主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作風教育等具體任務逐項抓到位,把黨內監督抓實、抓具體。
把守法要求落實到履行職責的全過程。四中全會強調,行政機關要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我們在應急處置、辦文辦會等工作中,要嚴格按照法定原則、法定權限、法定程序行使職權,在法律的軌道上規范政務服務。一是有法可依,推進事權規范化、法律化。出臺重要政策性文件要加強審核把關,嚴格廉潔性評估和風險評估,認真審核政策中涉及機構、職能、權限、程序、責任的相關條款,落實法定化要求。二是有法必依,在執行中增強制度的生命力。落實這一要求,既靠執行自覺,也靠制度倒逼。既要嚴格政府層面法規執行情況的督促落實,又要加強辦公廳層面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廳機關新修訂“五星處室”和“十佳”評選辦法,設定了“一票否決”,下一步將繼續規范履責行為。
把用法要求落實到優化服務的全過程。決策服務、政務督查、綜合協調、政務公開是辦公廳的重要職責。決策服務方面,當前是改革措施相對密集出臺的關鍵時期,要嚴格執行決策提出、協商協調、公示聽證、決策公布等程序環節,以程序的完備性,確保決策科學性、導向正確性、操作可行性。政務督查方面,要認真落實國務院相關意見,樹立督查權威,同時針對操作中的具體問題,加強統籌協調,提升督查效能。綜合協調方面,要把握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這一特點,在當參謀、提建議時,處理好市場與政府的關系,發揮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兩個作用。政務公開方面,四中全會強調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原則,要以“圍繞政府職能抓規范、圍繞市場主體抓服務、圍繞提質增效抓改革、圍繞透明誠信抓整合”為重點,依法推進決策公開、執行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結果公開。
(作者系省政府辦公廳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