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陳先明+王丹
編者按:遠安縣是軒轅黃帝夫人、繅絲養蠶始祖嫘祖的故里,是湖北省綠化達標第一縣,典型的山區縣,有著打造全省山區經濟第一縣、率先在宜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豪情壯志。然而,“缺膽、缺智、缺錢、缺人”的現實難題成了當地農村最大的發展瓶頸。“四缺”中,“缺人”是關鍵。遠安縣委經過實地調研,探索實施“百村后備”工程,推行“一村一名優秀后備干部”計劃,在全縣“公推公選”村級后備干部253名,先后有100多名后備干部參與村級事務管理。本次村“兩委”換屆中,103名優秀村級后備干部進入村“兩委”班子,其中,擔任村黨組織書記、主任“一肩挑”的10人。
“蒼茫的天涯是我的愛,綿綿的青山腳下花正開……”夜幕下的遠安鄉村,處處可聞舞曲悠揚、處處可見舞姿翩翩。
“我們在付主任的帶動下,已經能夠跳十多個廣場舞了,現在晚上打牌的少了,閑聊的少了,鄰里感情也好多了。”荷花鎮西河村村民程琳邊扭著腰邊樂呵呵地說道。
村民口中的“付主任”,是西河村新當選的黨支部委員、村委會婦女計生委員付長娥,換屆前她是一名村級后備干部。在遠安縣,村村都有這樣的“付主任”。
遠安縣作為宜昌市村“兩委”班子換屆選舉工作試點縣,8月19日啟動工作,目前換屆已全面結束。一大批表現突出的后備干部,被優先選任為村“兩委”班子成員或直接當選主職。
栽植梧桐引鳳歸
人才斷層、備用脫節,是遠安縣委在調研中發現的普遍問題。該縣出臺后備干部激勵保障機制,通過給“準實職”工作崗位、“等副職”經濟待遇、“多元化”發展渠道,使后備干部們“工作有待遇、干好有前途、退職有保障”。
按照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要求,對35歲以下、高中以上學歷、農村致富能手、外出務工返鄉青年、退伍軍人、大中專畢業生,通過電視臺、網絡、短信等進行宣傳,對素質較優且有意投身農村發展的外出務工青年,通過電話、QQ聯系動員參選。
蔡鳳蘭就是在接到村支部書記的電話后回到村里參選的。經過面試、現場提問等環節的考察后,她成為花林寺鎮橫巖坪村后備干部。從打字復印、整理檔案資料,到上門調解糾紛、為村里殘疾人服務,每項工作她都干得有模有樣。如今,她已成功當選橫巖坪村婦女計生委員。
悉心培育潤歌喉
“村里的事情瑣碎而復雜,除了村干部的幫帶,肖部長的直接教導,更是讓我學會了不少為人處世的原則和技巧,學會怎么樣去處理各種矛盾。”茅坪場鎮白云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周海兵當選后這樣感悟成長。
周海兵口中的肖部長,就是縣委常委、組織部長肖鵬飛,他不僅是“百村后備”工程的直接發起人,更是白云村黨支部“第一書記”。
在遠安,像肖鵬飛這樣的“第一書記”,全縣共有117名。培育后備干部、指導村“兩委”換屆,是“第一書記”今年的重要職責之一。
此外,遠安縣還為每名后備干部配備一名鄉鎮班子成員、一名鄉鎮干部和一名村組干部組成的導師隊伍,通過平時幫帶、到鎮跟班等形式,負責跟蹤聯系培養。
事實上,遠安縣委早在探索“百村后備”工程之初便出臺了《遠安縣農村(社區)后備干部培訓規劃(2011—2015)》,將村級后備干部培訓納入全縣干部教育培訓整體規劃。縣財政每年列支50萬元用于市場經濟、現代管理、農村實用科技等專項培訓。近兩年來,累計舉辦各類培訓班45場次,培訓人數895人次,并分批分層次組織200余名村級后備干部到武漢百步亭社區等地觀摩學習。
洋坪鎮黨委書記、人大主席彭立明是該村后備干部鄒洪明的培養幫扶人之一。“小鄒剛開始碰到很多事都來問我,沒想到經過幾年的努力,他居然高票當選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基層有些事情我反而還要問他了。”
櫛風沐雨高聲鳴
“村級后備干部的考試考核通過后,都由縣里統一培訓,我們提供財政補貼、創造應用平臺,重點解決怎么管、怎么用的問題,總體做到才盡其用。” 遠安縣委書記周正英介紹說。2013年,全縣就有25名后備干部擔任支委、財經、治調委員等職務。
將后備干部培養納入村級黨建目標責任制專項考核,是遠安縣加大后備干部管理培養力度的重要措施。鳴鳳鎮雙利村后備干部何向陽跟隨村班子成員內學村務治理,外學產業推進,協助村委會解決了多起企地矛盾,協調企業老板帶領村民一起致富,令村民們刮目相看。今年,他被村民推選為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針對過去村級后備干部“快選慢等,先晾后忘”的現象,遠安縣探索“在備中使用,在用中成熟”的思路,由各鄉鎮黨委發文任職,讓其“名正言順”履職,“理直氣壯”干事。
舊縣鎮徐家莊村6名新當選“兩委”班子成員中,僅有1名是上屆留任。像舊縣鎮徐家莊村這樣的軟弱渙散黨組織,全縣共有10個,今年換屆,原村“兩委”班子基本被優秀后備干部“一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