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陽 余方亮
(1.南京體育學院體育系 江蘇南京 210014;2.合肥工業大學體育部 安徽合肥 230009)
體育產業在我國是一個欣欣向榮的朝陽產業,潛力巨大,前景廣闊,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召開更是極大地推動和刺激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尤其是2014年9月3日,國務院關于取消商業性和群眾性體育賽事審批的消息一經公開,更是在體育界內外引起震動,民間辦賽力量奔走相告,認為體育演出市場的春天即將到來了。然而目前,中國體育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究其原因,在于體育產業在中國發展的時間不長,體育經濟與管理的專業人士嚴重匱乏,無法進行各類資源的有效配置。體育以及體育相關領域從事體育經濟與管理的應用型專門人才的嚴重匱乏成為了中國體育產業高速發展的巨大阻力。
在此情形下,全國一些體育院校相繼開設或計劃開設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南京體育學院作為江蘇省唯一的體育專業院校,于2009年開始招收體育產業管理專業,和北京體育大學一起成為開辦體育產業管理專業的典型院校,2013年專業更名為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迄今已有兩屆畢業生,該研究對這兩屆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以及即將畢業的2015屆本科生的專業實習情況進行系統調查研究,旨在對未來南京體育學院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的培養、招生和就業提供有力的參考和借鑒。
就南京體育學院體育系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現已開展的專業理論和實踐課程教學,其對學生的就業和專業實習的作用為具體研究對象,對其進行分析。
通過中國知網、萬方、維普中文科技期刊和方正電子圖書等數字資源查閱了大量國內、國際關于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的研究成果,以及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資料,剖析南京體育學院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的培養方案、實習管理辦法等,為該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
該研究首先根據教學的相關要素設計了京體育學院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教學情況的調查問卷。采用了封閉和半封閉的問題交叉的混合式調查問卷。于2013年3月對南京體育學院2009級體育產業管理專業,2014年3月對2010級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學生,以及2014年9月對2011級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學生進行調查問卷發放,三個年級共發放問卷101份,回收93份,回收率為92.1%,其中有效問卷90份,有效率為96.8%。
該研究對參與調查的2009級體育產業管理專業和2010級、2011級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學生通過課堂、電話和網絡等形式進行了訪談,以更直觀地了解學生對教學的認識和理解。并在此基礎上開始進行問卷的制定及信度和效度的檢驗。
為了縮短研究的過程和拓寬研究深度,該研究對南京體育學院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理論和實踐課的部分教學案例進行單獨研究,在一般性研究的基礎上輔以個案研究。如此能夠幫助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的有效發展,還能為其教學研究提供一個深入研究的范式。

表2 課堂教學的內容、學分和學時數

表4 學生就業和專業實習與所學專業的相關程度

表5 學生在就業和實習過程中專業理論知識的應用

表1 教學環節的內容與比重分配

表3 實踐教學的內容安排、學分和學時數
4.1.1 教學環節的內容與比重
南京體育學院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的本科教學培養方案中,畢業應修總學分為165學分。由表1可知,教學環節由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兩部分組成,其中課堂教學應修148學分,占總學分的89.7%,實踐教學應修17學分,占總學分的10.3%。再根據南京體育學院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學習經營管理的基本知識為基礎,掌握體育市場營銷、體育場館經營管理的理論與方法,能在健身俱樂部、體育場館從事經營管理和體育賽事、體育產品營銷策劃,成為通經營、會管理、懂體育、能策劃的專業人才。”可以看出,將理論付諸于實際應用是這個專業最突出的特點,但是,在學分設置上,該研究認為,實踐教學環節的比重稍顯薄弱。
4.1.2 課堂教學環節分析
由表2可知,南京體育學院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本科教學的課堂教學環節由必修課和選修課兩部分組成,學分共為148學分,占總學分的89.7%;總學時數為2664學時,其中必修課的總學分為94,占畢業總學分的56.9%,學時數為1692,占總學時的63.5%。選修課總學分為54,占畢業總學分的32.7%,學時數為972,占總學時數的36.4%。在必修課中,由通識教育課、主干基礎課和專業核心課組成,學分數分別為41、33和20,占總學分比例分別為24.8%、20%和12.1%;學時數分別為738、594和360學時,占總學時數分別為27.7%、22.2%和13.5%。選修課由專業選修和任意選修課組成,學分數分別為42和12,占畢業總學分數的25.4%和7.2%,學時數分別為756和216,占總學時數的28.3%和8.1%。其中,學分和學時數最多的是專業選修課,最少的是任意選修課。
在理論課程設置上,必修課和選修課合理搭配,既為學生掌握必須的專業知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又考慮到了學生個性和特長,尊重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充分發揮了每個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征。
4.1.3 實踐教學環節分析
由表3看出,南京體育學院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本科教學的實踐教學環節由畢業實習、畢業論文、社會實踐和軍事訓練四部分組成,共17學分,占總學分的10.3%。其中,實踐教學中時間最長,學分最多的是畢業實習,一般安排在第三學年第7學期,共18周的時間,共8個學分,占總學分比例的4.8%。其次就是畢業論文,一般安排在最后一個學期進行,共5個學分,為總學分比重的3%。社會實踐安排在每學年的寒假和暑假中進行,四年共進行7次,每次1周左右的時間,學分為兩分,占總學分比例的1.2%。軍事訓練安排在新生入學后進行,約兩周左右的時間,也是兩個學分,占總學分比例的1.2%。
為了更進一步提高和完善學生的實踐能力,學校還安排了有6個學分的非課程學習。具體安排如下。
(1)第一學期12月,安排學生觀摩參觀2家健身俱樂部和南京奧體中心,進行觀摩匯報和交流評選,可獲得1學分。

表6 學生對目前實踐教學的作用評價

表7 學生對實踐教學基地的滿意度
(2)第四學期4月,安排學生到健身俱樂部見習一周,進行見習匯報交流和評選,可獲得1學分。
(3)第五學期12月,組織學生進行技能培訓,進行市場營銷策劃方案技能大賽,可獲得1學分。
(4)被指派或自行聯絡并經審核批準在相關的體育公司、體育場館、健身俱樂部、體育用品公司及體育中心等機構進行專業服務(實踐)活動累計滿60次(天)——獲1學分,本項最多可獲2學分。(注:此項指的是非畢業實習的活動)
(5)聽專業講座達到6次并每次有講座記錄和心得——獲1學分,本項最多可獲2學分。
(6)在系組織在相關健身俱樂部、體育賽事公司、運動器材銷售公司等機構進行觀摩學習和調研累計滿10次并有心得體會報告——獲1學分,本項最多可獲2學分。
在實踐課程設置上,畢業實習是學生就業前的預演,是學生將自己三年的專業理論在實踐中的應用,是理論聯系實踐的過程。畢業論文是學生在畢業實習之后將自己的實踐經驗再形成理論用以指導實踐的過程。每學期寒暑假的社會實踐給了學生逐步將理論聯系實踐的機會,循序漸進,設計的非常合理。非課程學分的設置,更加突出的強化和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個性心理。
4.2.1 學生的就業和專業實習與所學專業的相關程度分析
由表4可知,絕大多數學生的就業和專業實習都與其自身所學的專業有著中等以上的相關程度,有18.9%的學生在就業和專業實習過程中與其所學專業密切相關,36.7%的學生在就業和專業實習過程中與其所學專業較相關,28.9%的學生在就業和專業實習過程中與其所學專業中等相關,僅有12.2%的學生在就業和專業實習過程中與其所學專業不太相關,3.3%的學生在就業和專業實習過程中與其所學專業不相關。
這說明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前景十分看好。目前體育產業急需大量體育經濟與管理的專業人才,如各級國家體育行政部門、運動項目管理中心、體育事業單位、各類體育企業、各項商業體育賽事組織部門、各類體育咨詢公司、各大型體育產品公司、各類健身俱樂部、各類體育經紀人公司、職業體育俱樂部、健身俱樂部、體育中介公司、高等院校等等。
4.2.2 學生在就業和專業實習過程中的專業理論知識的應用情況分析
將課堂上所學到的專業理論知識在就業和實習過程中的應用方面,由表5可知,高達43.3%的學生僅僅是一般應用,其次是25.6%的學生應用較少,應用較多的學生達到了21.1%,只有7.8%的學生完全應用,完全不用的學生僅有2.2%。
一小部分學生能夠使專業學生在實踐教學中,有效地鞏固理論課上所傳授的知識,并靈活地運用于實踐當中。但是有半數以上的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對于專業理論知識的應用為一般,說明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脫節是教學過程中顯露出來的一個現象。
4.2.3 實踐課教學對學生就業的作用
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是一門非常注重實用性和應用性的專業,對于學生能力結構的塑造的要求非常高,具體運作能力是體育產業管理人才應當具備的能力。實踐教學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具有直接、現實和應用的特征。實踐教學能夠有效地鞏固學生的專業知識,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學習能力。實踐教學是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傳承知識的重要手段,因此,南京體育學院體育系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和課程設置上都比較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順應教學改革的趨勢和學生就業的現實需求。
由表6可知,所有學生都認為目前的實踐教學對他們的就業有作用,其中30.0%的學生認為目前的實踐教學對其就業的作用非常大,57.8%的學生認為作用比較大,8.9%的學生認為作用一般,只有3.3%的學生認為作用不太大。
4.2.4 學生對實踐教學基地滿意度
實踐教學基地是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物質基礎。每年實踐教學基地的選擇是在實習領導小組安排和學生自行聯系相結合的形式下,經過縝密的安排和籌劃選擇的。先后與溧陽市體育局、啟東橫店鎮鎮政府、南京偉思醫療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南京拓水科技實業有限公司、南京耐力國際健身俱樂部、南京鳳凰健身俱樂部、南京奧體中心、江蘇揚獅體育傳媒有限公司、南京鐘山國際高爾夫、深圳高品高爾夫用品有限公司等企業進行合作,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關系,為學生的實習和就業提供了難得的機會。由表7可知,所有學生對目前的實踐教學基地都是滿意的。其中高達62.2%的學生比較滿意,而選擇非常滿意的學生也占到了25.6%,11.1%的學生一般滿意,僅有1.1%的學生不太滿意。
(1)南京體育學院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教學環節的內容和比重上,實踐課的比重稍顯薄弱。課堂教學環節的必修課和選修課的安排較為合理,符合學生實際。實踐教學的內容安排能夠為進一步提高和完善學生的實踐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2)絕大多數學生的就業和專業實習都與其自身所學的專業有著中等以上的相關程度,說明體育產業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前景十分看好。
(3)所有學生都能認識到實踐課教學對他們日后就業的重要作用。但是,有半數以上的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專業理論知識的應用為一般,說明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脫節是教學過程中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4)所有學生對實踐教學基地都持滿意態度。
(1)提高實踐課程比例,加大實踐課程教學,為學生提供充裕的理論聯系實踐的機會。
(2)豐富實踐基地,加大產學研基地建設和成立體育產業管理咨詢公司,為政府、企業提供決策服務,將體育產業管理理論付諸于實踐。加大學校和地方人才的合作,對在校學生的實習和假期實踐提高場所,對專業教師提高教學實踐以及科技創新提供機會。
[1]金剛,張巖.中美體育產業管理專業本科課程體系比較[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4(1):109-114.
[2]丁慧.北京體育大學體育產業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1.
[3]王彬.中美高校體育產業管理專業本科課程體系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9.
[4]孫立海,黃世懋,胡啟良,等.我國體育產業經營管理人才社會需求和培養現狀的調查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8(6):8-10,19.
[5]解衛國,賈春佳,費郁光,等.我國綜合大學體育經營管理專業開設現狀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7(6):21-23.
[6]周楠.中國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建設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