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學者型官員有很高的自律性,但事實往往讓人大跌眼鏡。在近年來尤其是十八大后查處的省部級“老虎型”貪官中,有一些屬于貼著“才子”“才女”標簽的所謂學者型省部級“老虎”,確有不少真才實學者,但也不乏故弄玄虛、附庸風雅、刻意包裝者……
說到底,一些省部級貪官的“才藝”往往只是用于自肥撈錢的幌子。
說到底,一些自詡或被人追捧為“學者型”的省部級高官,其“才藝”往往只是自欺欺人的幌子。一旦落馬,其在位時所謂的“才華橫溢”,所謂的“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往往不過是別有用心者的吹捧而已。
遼寧省政協原副主席陳鐵新是最近落馬且堪稱學者型官員的省部級“老虎”。資料顯示,陳鐵新獲得了高級經濟師職稱和吉林大學世界經濟專業的經濟學博士學位。37歲時起,陳鐵新的公開履歷上連續4年寫著“沈陽市政府駐歐洲代表處總代表、比利時沈華貿易公司總經理”頭銜。
有人說,陳鐵新在主政朝陽期間,以高學歷、文藝范為當地官場所知曉,“落馬前,這位在媒體面前隨和、沒有官架子的領導干部,看似完全與貪污腐敗不搭調”。陳鐵新落馬后,有人翻出了當年展示他“才華橫溢”的一篇報道。
該報道稱,2009年9月12日,慶祝建市50周年文藝晚會在朝陽市體育場舉行,他曾親自為朝陽市城市形象宣傳片《鳳鳴朝陽》MV操刀填詞:“千年佛塔映輝煌,東方女神迎曙光,朝陽精神奏交響。”
對此,當時某新聞網披露:“由我國一位著名青年歌唱家陳XX演唱的《鳳鳴朝陽》,由市委書記陳鐵新作詞。”這件作品一度被譽為“朝陽市一張新名片”,還先后邀請了兩位知名歌唱家演唱。
陳鐵新近乎浪漫主義的“一腔才華”,是否也使他的從政生涯“映輝煌”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今年7月24日,中紀委發布通報,陳鐵新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調查發現,陳鐵新與其任遼寧朝陽市委書記期間插手土地交易不無關系。
而該市前任市委書記宋勇正因為在職務晉升、企業貸款、工程承攬等事項上為他人謀取利益被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陳鐵新一邊填詞附庸風雅,一邊玩著腐敗的花樣,終究沒能避開“前腐后繼”的覆轍。
另一只“老虎”——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總工會主席陳安眾,也是十八大后落馬的一位學者型省部級高官。陳安眾在湖南、江西官場還素有“才子”之名,喜歡題字,在其主政過的地方經常能看到他的各種題詞。陳安眾的一位前下屬稱,陳是有能力、文憑、水平的。
據媒體報道,熟悉陳的朋友和官員描述,陳是一位學者型干部,先后被聘為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和湖南師大、江西師大、景德鎮陶瓷學院等院校客座教授。九江新聞網一篇介紹陳安眾的文章稱,陳發表論文、譯文40多篇,專著多部。其中有一篇還獲得了江西省2000年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
然而,陳安眾的知識卻沒用在正道上。中紀委通報稱,陳安眾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本人或通過其特定關系人收受巨額賄賂;收受禮金;道德敗壞,腐化墮落。在其落馬的消息公布后,江西省內許多單位都在忙著同一件事:撤下陳安眾的題詞。
陳安眾落馬后,有人拿他當年的一首舊作“理想信念牢記心,反腐倡廉率先行,陽光運行作風硬,樂受監督修品行”開涮。這真是絕妙的諷刺。
一些確有真才實學的省部級高官終究沒能守住“書香氣”,反而一頭扎進了錢眼、女色里。這令人唏噓,更讓人憤慨。
從東窗事發到身陷囹圄,廣東省委原常委、統戰部原部長周鎮宏被“打”的過程跨越了十八大前后,是2012年第一個“落馬”的副部級官員。落馬之前,周鎮宏稱得上是真正的學者型官員。簡歷顯示,周鎮宏于1975年11月參加工作,中山大學物理系凝聚態物理專業畢業,曾長期任職廣東工業大學,其職稱為博士、教授,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廣東省首屆優秀中青年專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曾先后擔任過廣東工業大學副校長,湛江市委副書記、廣東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等職務。
周鎮宏從1974年開始從事業余文學創作,擅長科學散文、雜文、科學小品。迄今已出版《基本物理常數論》《現代物理與新技術》《在科學入口處》《科學本無過》《周鎮宏作品集》(1~4集)、《公共管理這本經》(上下卷)等各種著作28部,在報紙等媒體發表文章1150篇,獲省部級以上作品獎15項(次)。其中《政府成本論》《1.5次產業論》等19部著作被中國數字圖書館收藏。
據接觸過周鎮宏的人士透露,周滿腹經綸,講話幽默風趣,學識淵博,且涉獵廣泛。據公開資料顯示,在周鎮宏步入政壇前的1996年12月,一著名文藝評論家還主編出版了近30萬字的評論專集《多棲效應——周鎮宏現象透視》,可見當年的周鎮宏確有才華。
但周鎮宏步入政壇后,終究沒能守住“書香氣”,反而一頭扎進了錢眼里。周鎮宏的罪狀之一,就是打開了廣東茂名買官賣官的潘多拉魔盒。據悉,周鎮宏的落馬,都是因下級官員羅蔭國的舉報。
當時,茂名多位官員因貪腐被查,乃至受審,級別最高者為時任茂名市委書記的羅蔭國。在羅蔭國落馬前,與其接觸過的人士回憶說,羅蔭國在會談中曾表示,“之前落馬的幾個副市長,都是周鎮宏提拔的官員”。
報道稱,茂名案發時,周鎮宏已升任廣東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他被當地官員視為打開買官賣官潘多拉盒子的人,將所謂“市場邏輯”引入官場,是茂名窩案的始作俑者。縱觀茂名腐敗窩案,行賄受賄、買官賣官,是將各孤立的官員腐敗案件串成窩案的關鍵詞。
據《經濟觀察報》報道,茂名市政府部門一位官員將買官賣官形象地比喻為官員職務“拍賣制”。通常情況下,僅僅一個科級職務,不花一二十萬元是不可能的。而最終鹿死誰手還要看誰出的價位高。
財新網記者的調查進一步提高了其中的可信度。當時,財新網記者曾多次前往茂名調查,當地每逢春節和中秋節,均有下屬給上級送紅包的習慣。當地官場人士稱:“這個風俗已經幾十年了,20世紀90年代,送幾十塊,100塊。數額突然增大,是從2002年周鎮宏上臺后開始的。”而茂名市原常務副市長楊光亮、原副市長陳亞春、公安局原局長倪俊雄等重要官員多是在周鎮宏任上得以提拔,最終被查。
2014年1月23日,周鎮宏因受賄、巨額財產來源不明在河南省信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受審,涉案金額近6100萬元。2月28日,河南省信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對周鎮宏執行死刑,緩期2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被稱為學者型的省部級高官中,有刻意偽裝者,但也不乏確有真才實學者。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長黃松有屬于后者。
報道稱,黃松有健談、開朗的性格以及對法律業務的深入思考,給很多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時,他在工作之余筆耕不輟,發表了數十篇論文和多部專著。他還是清華大學、西南政法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國家法官學院等高校的兼職教授。因此,黃松有一度被作為媒體正面宣傳的典型。
然而,學識淵博、業務精湛的黃松有還是滑向了腐敗深淵。 據媒體報道,黃松有主要涉及三大問題:以權謀私、嚴重經濟問題和生活腐化。也有報道稱,黃松有“對未成年少女特別有興趣”,更有司法界人士稱其為“性貪”。今昔對比,唏噓之余,令人憤慨。
如何將學者型官員的淵博知識用于廉政建設和地方治理,仍是一個嚴峻的課題。
從學院派的代表性人物到官場實權人物,再到被反腐大網“捕”住的“老虎”, 安徽省政協原副主席韓先聰就經歷了這一角色互換的轉變。今年7月12日,中紀委發布消息:韓先聰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韓先聰被調查之前曾任安徽行政學院院長等職,稱得上是學院派出身的高官。
就在他被中紀委調查的前一天,《江淮時報》頭版一行標題還赫然在目:《韓先聰率隊走訪調研》。從前后僅差一天的短短間隔來看,前一天還在勤奮工作的他,到了第二天,命運就來了個大逆轉。
按理來說,從安徽省行政學院位子上走過來的韓先聰,應該是學富五車,并且黨性、原則性應為人師表,但他恰恰有著貪婪腐敗的另一面。據悉,韓先聰被查,與中央巡視組的重拳出擊查貪腐不無關系。
有報道稱,韓先聰雖在安慶工作將近10年時間,但當地官員和百姓對韓的評價卻并不高。在安慶人看來,身為地方父母官的韓先聰只知高談闊論,“放空炮”,卻不實干,其“韓大嘴”的綽號也由此而來。
韓先聰也沒有一點出身學院派的素養,反而喜歡吃喝應酬。自2013年1月任安徽省政協副主席以來,多次出入高檔酒店和私人會所接受黨政干部、國企老總、私企老板的宴請,“在中央紀委對他宣布立案調查決定的當天,他的手機信息顯示,當天他有兩場飯局,中午晚上各一次”。
再往前追溯,此類出身學院派的省部級“老虎”也可覓蹤跡。四川省原副省長李達昌在擔任副省長期間,工作出色,而且因為不擺“官架子”,被人們稱為“平民省長”。
事發前,有人說,從教授到副省長,再從副省長回到教授,巧合的人生為李達昌勾勒出了一條完整的人生拋物線。然而,李達昌最終未能完美謝幕。李達昌最后因濫用職權罪一審被判處有期徒刑7年。
總之,分析一些學者型省部級高官的腐化歷程不難發現,他們并不缺少為官從政方面的知識,而且他們比非學者型官員更能口若懸河、引經據典來闡述為官的重要性;但是,淵博的知識往往并不能阻止他們腐化。因此,如何將學者型官員的淵博知識用于廉政建設和地方治理,仍是一個嚴峻的課題。
“學者型老虎”的無恥厚臉皮
文_浪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