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雷波 董紅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論社會工作在職業院校學生工作中的應用
劉雷波 董紅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職業院校是我國高校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社會發展和建設輸送大量的人才。職業院校的學生不同于普通大中專院校,在思想、學習、行為、認知等方面有其自身的特點,隨著中國社會加速轉型,越來越多的學生問題和學生工作問題日益顯著,社會工作作為一門“助人自助”的專業方法,為職業院校的發展和管理提供更多、更合理的工作理念、工作模式、工作方法的借鑒,提高職業院校學生的素質。
社會工作;理念方法;職業院校;學生工作
2014年6月在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習近平關于加快發展職業教育指出:以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為契機,需要全社會轉變傳統的人才觀,更好的支持和幫助職業教育發展,努力提高人才素質。職業院校是我國高校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社會發展和建設輸送大量的人才。但是,隨著我國職業院校的發展,學生在心理、行為、認知、情感等方面的特點使其學生工作問題日益明顯和復雜,這為社會工作理念和方法推進職業院校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和必要的條件。
當前,我國社會工作不斷發展和完善,學校社會工作在高校中的實踐已經取得一定的積累。在職業院校中,學生工作通常是學工部門領導下的輔導員(班主任)負責制,開展學生管理工作,為學生服務。學校和教師應該高度重視對他們的管理采用符合學生實際的可行性辦法,社會工作方法有著深厚的理論基礎,又有國內外多年的實踐探索經驗,因此,在職業院校學生工作中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職業院校是以就業為導向的,環境對職業院校學生存在較大的影響,和其他同齡人相比,他們在思想、學習、行為以及認知層面都有自身的特點,具體包括以下特點:
1、在思想上,學生的價值觀比較模糊。例如,據調查,為了使人際關系和諧,有將近四成的學生會做出“為朋友兩肋插刀”的事情,所以,打架現象經常出現在職業院校中。由于職業教育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特點,相對于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職業院校的老師更加注重學生的專業技能培養。
2、在學習上,學生缺乏目標、自信。據相關調查,對于自己的前途,選擇有信心的只占35.6%,職業院校學生的疲勞不是因為學業,更多的是因為生活的單調而引起的心理疲勞。班主任通常采用不定時檢查和跟班督促的方式,要求學生保證上課出勤率,缺乏對學生有效地學習引導和職業規劃。
3、在行為上,學生具有表現欲。職業院校的學生年齡普遍較小,心理不成熟,學業基礎很差,長期缺乏成就感,因此,他們用比較“另類”的方式,來增強自己的存在感。例如,有部分學生上課喜歡發出一些不合時宜的聲音。通常,班主任通過校級班規來防止此類事情的再次發生,并且對該學生進行重點教育。
4、自我中心與自律意識低。職業院校學生以“自我”為中心,易受外界的影響,漠視校紀班規,給實際學生工作帶來較大的難度。例如上課睡覺、逃課上網、打架等現象普遍存在。通常,職業院校班主任通過個別教育和嚴厲的校規進行處理,可短時間起到一定的遏制效果,但當班主任對班級的管理稍微松懈,就會存在反復的情況,不能從根本上解決。
學校社會工作是以“助人自助”的價值理念為指導,學生工作者通過個案、小組、社區、行政等專業方法,解決職業院校學生的問題,幫助學生發揮潛能,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工作中的問題。與傳統的學生工作相比,學校社會工作有其自身的優勢:前者在工作理念上,以思想政治教育為指導;工作中傾向于重點解決職業院校學生個人或者小團體的問題;主要以面談、勸告、灌輸和輔導為工作方法,進行教育與人生指導。而后者在工作理念上,以“助人自助,發揮職業院校學生潛力”為工作指導;工作中傾向于重點協調學生、家庭、學校以及社區四者間的資源,解決學生的發展性問題;主要以社會工作三大方法為工作方法,進行教育與人生指導、社會與文化調適。
當前,中國社會加速轉型,越來越多的學生問題和學生工作問題日益顯著,結合職業院校學生和學生工作的特點,可以看出職業院校學生在思想、學習、行為、認知等方面存在較多實際問題,學生工作者在工作過程中也存在工作方式片面、單一的問題。這就需要職業院校的學生工作者轉變工作理念,由單一管理者向教育發展者轉變,同時擔負起咨詢者、使能者、輔導者、教育者、合作者、倡導者、調停者、管理者等等多種角色,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對職業院校學生給予正確的引導和幫助。
目前,我國的學校社會工作還處于起步階段,雖然僅僅局限于少數地區和部分工作,但是,近些年來已經取得一定的成績和積累,“一校一社工”的宏偉目標和藍圖還需要很多的借鑒和本土實踐積累過程。從具體的工作方法看,學校社會工作以微觀層次的個案工作、中觀層次的小組工作以及宏觀社會層次的社區工作三大基本方法為手段。在職業院校學生工作中,有針對性的運用社會工作理念和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地減輕傳統工作模式引起的負面效果,提高日常管理的效率,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創新性,實現社會工作“助人自助”的目的。
在職業院校的學生工作中,社會工作的相關理論和方法如何更好的與高?,F有的工作模式和方法進行對接,是學校社會工作開展職業院校學生工作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即具體方式為:
個案工作,主要是針對因適應不良或遭遇重大挫折而出現情緒和行為問題的學生,并從發展輔導的視角為學生提供個別的、有針對性輔導和服務。例如,逃課問題、生活適應性問題、人際交往障礙等,均可以采用個案工作的方法進行“一對一”指導,經過結案、收集資料、預估、制定計劃、個案介入和結案評估等五個階段,充分發揮職業院校學生的自主性和創新性,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個案工作可以減輕和遏制因個體功能失調帶來的班級和校園負面影響,維護班級和校園的安定團結。
小組工作,主要運用團體工作的方法,例如治療小組、發展小組、互助小組等,以團隊通過活動和團體支持等形式來對學生進行偏差行為的矯治和預防,或者提供發展性服務。例如,對新生適應性問題、學生集體逃課問題、網癮問題等,均可以運用團體工作的方法進行集中指導,在學校中,學生通常很重視同輩情誼,因此可以開展一些課外興趣小組、體育運動項目、教育小組等,豐富和構建校園文化體系,加強班級內的交流,增進同學間的交流和信任感。小組工作的對象數量一般在3—20之間,是有著共同問題和需求的青少年學生團體,通過小組計劃階段、開始階段、中期階段、結束階段和評估階段等5個階段,充分發揮和調動職業院校學生的積極性,提升他們的自信和能力,協助學生成員解決所面臨的相似性困難。
社區工作,即通過爭取社區的支持與合作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支持,并以發展性和教育性的活動為主。即學生長期接觸的環境,都會對學生的價值觀、行為舉止和生活態度等產生強大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例如,一個處于處于秩序井然社區中的學生,其產生的問題行為的概率是低于一個充斥著網吧、臺球室和麻將館的社區中的學生。由于學校和社區互為資源,這就要求職業院校輔導員(班主任)在對待和處理學生問題的時候,統籌全局,充分了解各方面的情況,調動一切可用資源,綜合各種服務方式來協助案主。
由于職業院校學生的特點,學生工作對象是有感情的,這就決定了
>><<學生工作的復雜性和情感性,作為職業院校的輔導員(班主任),在秉承傳統的教書育人、以學生就業為導向的學生工作模式下,結合社會工作理念和三大方法,相互統一,相互協調,在實際的學生工作中注意方式、方法,發揮學生工作的價值。
[1]鄭杭生.社會工作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2]李曉鳳.學校社會工作[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0.8.
[3]風笑天.社會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
[4]方宏建,張宇.高校學生工作概論[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9.8.
[5]朱眉華.文軍.社會工作實務手冊[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2.
[6]趙秀娟.社會工作介入“網癮”青少年的服務模式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2011
[7]潘朝暉.社會工作方法在職業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科學論壇,2014(5)
[8]艾麗.高職學生管理工作探究[J].職教論壇,2013(2).
[9]楊曉華.職業院校學生管理方法淺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3(11).
[10]孫躍.我國高等院校學校社會工作介入模式研究[J].南開大學博士畢業論文,2009.
[11]陳秀梅,魏開偉.論學校社會工作在我國發展的必然性[J].現代教育,2011.(3).
[12]殷偉.大學生就業問題與社會工作的介入[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5).
劉雷波(1987-),男,陜西戶縣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發展學院社會工作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社區社會工作研究;董紅(1972-),女,陜西興平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發展學院副教授,從事行政法學、社會工作教學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