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楊均 鄧永平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阿壩供電公司 四川茂縣 623200
基于高海拔地質地貌的電力網線系統化管理與維護分析
游楊均 鄧永平
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阿壩供電公司 四川茂縣 623200
電力網線的系統化管理與維護是確保輸配電安全、有效和穩定地重要舉措。在高海拔地區,受地質條件影響,電力網絡中的塔基、線路等容易出現沉降和損耗等問題,這就需要進行定期的檢查和維護。與此同時,復雜多樣的地形地質條件使得管理和維護的難度大,這就需要電力管理部門進行管理創新,尋求新的方式和方法。本論文首先對電力網線系統化管理工作進行介紹,進而對高海拔地區地質地貌的影響進行匯總分析。其次,對特殊條件下管理和維護的重難點進行分析,對管理工作的改善提出合理化建議,最后對該研究進行總結。
高海拔地區;地質地貌;網線系統化管理
一般來說,我們將海拔在1500米以上的地區稱為高海拔地區。在這些地區,隨著海拔高度的不斷攀升,大氣壓力會越來越低、空氣密度會不斷降低、空氣濕度也會越來越小,加之高海拔地區多是地勢復雜的山地、丘陵、高原等地形,電力施工難度很大,網線布局要考慮的因素多,電力工程造價控制難度很大。因此,高海拔地區電力單位更應該關注電力網線的系統化管理與維護。
與普通地區相比,高海拔電力網線系統化管理與維護具有多樣性突出、復雜性、綜合性和高成本等特性,需要有關單位在充分考慮自然因素基礎上,實事求是,有針對性地開展管理和維護工作。
1.特殊的地質地貌要求電力網線系統管理與維護集約化
高海拔地區地質條件比較復雜,而且地勢變化也較大,這就要求電力網線管理及相關工作要實現集約化。所謂集約化既是指網線布局上的集約化,盡量減少復雜地質環境下的線路布局,夯實電網塔基,在保障輸配電工作實現條件下線路布局的最優化。與此同時,集約化又在于實現管理的集中,對于同一網絡系統實行分級管理,制定標準和要求,在統一性的基礎上,分模塊分區域的進行管理,以實現因自然條件劃分造成的電力管理工作中斷,避免所屬關系不明確地區間的扯皮和推諉,確保管理工作落實到位。
2.特殊的地質地貌要求電力網線系統管理與維護高效化
在電力網絡系統中,管理和維護工作必須高效快捷,無論是突發性輸配電中段還是長期斷電,都會造成生活和生產的不便,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對于高海拔地區來說,人類活動將為分散,多個輸電網點間聯系不夠密切。而且海拔高、氣候惡劣、危險性高等因素制約了管理和維護工作的開展,這就要求工作開展時必須高效,縮短檢修和維護的時間。與此同時,惡劣的自然環境下,高海拔地區很容易發生雪災、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災害,從而引發電網運行問題,這對于管理和維護部門的工作效率也是巨大挑戰。
3.特殊的地質地貌要求電力網線系統管理與維護智能化
復雜的地質地貌條件不僅使網線鋪設和定期維護困難重重,而且一旦出現問題,修復的時間較長,就會造成斷電,影響人民群眾的生產和生活。特別是在自然災害發生時,單純依靠技術人員很難對整個電線網絡進行監測,也只能在災害結束后進行系統性排查。因此,這就需要電力網線系統管理與維護提升智能化。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的發展,使得智能化平臺得以建立,電網系統管理和維護應該充分發揮智能終端及平臺的技術優勢,解放人類勞動,即使在極特殊情況下,也能夠對電力網絡進行自動檢測,發現線路故障后自動進行報警和應急處理,防止因處理不及時造成的危害事故發生。
4.特殊的地質地貌要求電力網線系統管理與維護節能化
雖然在高海拔地區,地域遼闊、電力能源豐富。但是日益增大的電能需求要求電力主管單位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注重能源的節約與充分利用。在電力網線管理工作中,也應該充分注重節能工作的開展。通過相關電子元器件的應用、線材改善、網線分級管理等降低輸電線路的負荷,減少電能損耗。而且在電纜應用廣泛區域,注重線路維護和保養,防止因人類活動造成的損壞和丟失,結合各類能耗降低手段,最大限度實現電力網線管理和維護的節能化。
在以上的分析中,我們認識到高海拔地區網線建設和維護工作難度很大,電力主管單位應該抓住實踐工作的要點,從集約化管理、高效化提升、智能化應用和節能化實踐四個主要方面進行細致化管理,以改善管理和維護工作的不足。
首先,建立健全電網監管體系。對于高海拔地區來說,用電需求較為分散,而且受政治、經濟、文化、民族習俗等因素的影響,統一的電力管理難度很大,就必須要注重監管體系的構建。在電網系統中,根據地區特色和用電需求進行等級劃分,并根據不同層次電能需求進行線路的優化配置。根據劃分的不同區域,統一管理標準,以防止管理和維護工作的自發性,同時鼓勵各地區人民群眾進行監督,一旦電力網絡出現問題,要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其次,建立信息化管理平臺,提升電力網絡管理和維護的智能化。現代社會,信息手段和技術的應用往往能夠取得巨大的成效。未來,高海拔地區電力管理工作應該依賴現有的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進行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管理。在電網系統內構建數據庫,對日常電力運行指標和參數進行匯總,并通過智能平臺的構建,提升電網的智能化水平,自動對電網內問題進行判斷,并向總控制部門進行信息反饋,實現電網自動化監測和故障的應急處理。
第三,做好預防措施,防止問題的出現。高海拔地區電網維護難度很大,因此主管單位應該注重源頭的追溯,在電網初期規劃布局時,要充分考慮自然因素的影響,保證網絡建設區域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雷雨季及事故多發季節,做好提前的檢修工作,及時更換零部件,對網絡內的機器設備、網線性能等進行檢查,及時更換確保使用的安全性。只有防患于未然,才能夠提升管理和維護的效率。
第四,注重功能性手段的應用,提升管理和維護的技術水平。在常規方法外,有很多先進手段有助于對高海拔電網進行管理和控制,例如通過功能軟件的用用,能夠對故障進行檢測和恢復,在智能平臺外,進行邏輯配合和指令輸出。再例如,可以通過在線監測網絡進行分級管理,運用模塊化組態設計的方式,建立強大的數據分析處理能力和完善的系統功能,以提升管理和維護的技術性。
總之,高海拔地區電力網線的系統化管理與維護工作,離不開各類方法和手段的綜合應用,要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從技術上入手,以效率提升為目標,確保網線的安全、高效和穩定運行。
綜上所述,目前高海拔地區受自然因素影響,電力網線的系統化管理和維護工作還有很多的問題,需要電力主管單位和電力企業加強關注和投入,結合現代化的技術和手段,通過技術人員的培養、現代方法的應用、管理工作的提升等逐步推進,最終實現電力穩定輸送、高效快捷和能耗最低化、效益最大化的目標。
[1]王駿,劉海渤.電力配網線損管理系統的研究與開發.企業技術開發,2011年第23期.
[2]李晨煜.電力通信機房電源系統供電模式探析.中國高新科技企業,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