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松重慶市長壽區商貿物流建設管理服務中心
供應鏈協同管理中信息共享機理的研究
何小松
重慶市長壽區商貿物流建設管理服務中心
供應鏈是一個復雜系統,需要成員間通過信息共享來降低“牛鞭效應”,實現決策同步,減少庫存,提高市場相應,因此信息共享是供應鏈研究中一個重要內容。在對信息共享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多是基于供應鏈成員間某種委托代理關系提出促進信息共享的激勵機制,缺乏對供應鏈管理中信息共享的機理進行研究?;诖耍疚木瓦@個問題,對在實施信息共享過程中供應鏈成員收益、成本、風險以及相互關系等機理進行了研究。
供應鏈協同;信息共享;機理
信息不對稱是供應鏈與生俱來的特性,供應鏈協同研究的主要內容就是實現信息實時共享的便利化。信息共享能夠為決策者提供相關的精確與及時的信息以支持預測與決策,但同時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占用資源,給不同的參與人帶來的收益也有差異。Chee等[1]綜合組織理論、經濟學理論和運營管理理論對協同問題進行了研究與分析,認為產生協同問題的主要原因可歸結為私有或不完全的信息、依賴性、分散決策以及有限理性與行為問題,主要影響因素則是信息不對稱、非中心化與不確定性。3種不同學科理論一致認為協同存在的問題同決策或運作過程中信息缺乏與信息失真有關,信息分散、信息不充分及信息不對稱必然為供應鏈協同帶來重重阻礙。提高信息處理能力,共享并集成信息,降低必要的信息量,促進信息與決策的中心化,同時加強監測和管理,防止信息失真與泄密,這都需要協同各方在相互信任以及引入必要的信息共享機制的基礎上共享信息。對牛鞭效應進行的大量研究也表明,正是需求信息在傳遞中扭曲、放大和延遲造成了這種不協同現象,而弱化牛鞭效應的重要解決方案之一就是信息共享。
雖然信息共享能夠解決供應鏈運作中的很多問題,提高供應鏈的整體績效,實現上下游企業的“雙贏”。但是供應鏈協同中企業間關系是合作競爭的關系,每個企業都以自身的收益最大化為激勵和決策目標。根據波特的競爭戰略理論,企業在與其它企業進行商業往來時為了取得優勢,通常會保留某些私人信息,不愿與他人分享自己的私有信息,其主要原因是:(1)信息共享需要成本。(2)共享信息帶來的額外收益在供應鏈中分配不合理。(3)各企業擔心合作伙伴濫用信息而占有額外利潤,因此有意隱藏自己的成本、產量、采購價格等信息,保持信息優勢。(4)下游企業向上游企業提供自己的私有信息會增加上游企業在供應鏈內部的權威,使下游企業在談判中處于不利地位而失去競爭優勢。(5)協同供應鏈是動態的組織結構,環境的變化很可能破壞企業間合作伙伴關系。
信息共享在供應鏈協同中的重要性和價值已經很明晰了。然而由于以上分析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信息共享的實施,因此有必要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機制,促使各成員企業參與信息共享活動,并盡可能加大信息共享的程度。
對于信息共享機制已有一定數量的研究。在進行共享信息價值的研究過程中,學者們發現雖然實施信息共享能夠提高供應鏈的整體績效、降低總成本,但是新增利潤的分配問題并沒有解決。Lee等[2]在量化需求信息價值時就指出,零售商并沒有從信息共享中直接獲益。如果沒有適當的利益協調機制,就可能發生收益和投入不成比例的情況,部分成員企業不愿意參與信息共享。因此需要建立一種激勵機制來促使各方達成“雙贏”。激勵機制是基于委托-代理關系而由委托人向代理人發出的協議或規則,促使代理人的行為符合委托人意志。在供應鏈關系中供應商、生產商、分銷商之間會根據需要形成不同的委托-代理關系。目前在供應鏈信息共享的研究中,多是先設定某種委托-代理關系,再提出激勵機制來實現信息的共享,機制的設計都是以委托代理人風險中性假定為前提。但供應鏈成員間不是一種簡單的委托-代理關系,而是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協同關系,且成員對待風險的態度也不一樣。在實際的供應鏈管理中,信息共享是雙向的,成員間都要在信息共享上共同努力,信息共享后帶來的收益也需要在成員間進行合理的分配。基于此,本文就在實施供應鏈管理中信息共享機理進行研究。
設供應鏈協同由兩個成員組成,一個制造商,一個分銷商,制造商是風險中性,分銷商是風險規避。
符號說明:
R表示整條供應鏈由信息共享獲得的總收益
Rm表示制造商在信息共享中獲得的收益
Rr表示零售商在信息共享中獲得的收益
A(t)表示信息共享的技術水平對收益的貢獻系數。改系數表明信息技術水平越高,信息傳遞越及時,信息的處理越精確,決策就越有效,收益就越高。
αm和αr分別表示制造商和分銷商為信息共享進行的努力水平
λ和1-λ分別表示制造商和分銷商在信息共享中的權重
C(αm)和C(αr)分別表示制造商和分銷商的信息共享努力成本函數
C(t)表示對信息技術軟硬件的投入成本,設這部分由制造商承擔
γm和γr分別表示制造商和分銷商的信息共享努力成本系數
βm和βr分別表示制造商和分銷商的信息共享收益分配系數,βm+βr=1,它們的確定可參照前面收益分配系數的解決方法
設供應鏈在信息共享下的總收益為一個柯布-道格拉斯函數:
制造商和分銷商信息共享努力成本分別為:
制造商其期望效用
分銷商期望效用:
按照Stackberg博弈求解方法求得零售商與供應商最優努力水平為:
通過分析可得如下結論:
(1)信息共享努力成本越大,成員努力水平越低,因此成本系數應控制在一定范圍才能保證信息共享。
(2)制造商和分銷商收益的分配方案,決定雙方在信息共享上的努力程度。收益分配系數越大,成員信息共享努力水平越高。
這意味著當信息技術不斷升級,制造商對信息技術的投入也在不斷增加,制造商要保證收益的增加應保證上式條件成立,即信息技術升級帶來的產出效率的增加應該能夠抵消由于升級信息技術而投入的成本。
這表明,只有當參加信息共享帶來的實際收益大于風險成本的時候,分銷商才愿意加入信息共享。
本文分析了在供應鏈管理中,成員企業間在實施信息共享過程中收益、成本、風險的等問題,指出了在供應鏈管理中實施信息共享時需要注意的問題,為進一步進行供應鏈信息共享機制的設計做了基礎性探索。
[1]Chee Y W, John, Hans-Henrik. 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 problem: literature review. [R]. No. 08-04, Center for Industrial Production, Aalborg University, 2004.
[2]Hau L.Lee, Kut C.So, Chriistopher S.Tang. The value of information sharing in a two-level supply chain[J]. Management Science, 2000, 46(5): 626-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