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岳峰


許多年后,陸樹林仍然記得,1971年的卡拉奇港口“大火燒了三天三夜”。那是第三次印巴戰爭,印度軍機轟炸這座巴基斯坦最大城市。年輕的陸樹林爬上屋頂,一架飛機恰好飛過頭頂,炸毀了油管。
作為中國前駐巴基斯坦大使,陸樹林告訴《瞭望東方周刊》,這個國家因其地理位置,難免經常受到戰火威脅。
巴基斯坦從當初抵御蘇聯南下的堡壘,變為后來的美軍反恐基地,始終難以擺脫糾結的宿命。陸樹林說,前總統穆沙拉夫曾告訴他,有些事情作為總統也很難決定。
但有一個問題是肯定的:巴基斯坦與中國的關系。那條修建自數十年前的喀喇昆侖公路,將以“經濟走廊”的形式向南延伸,成為一條真正的經濟大動脈。
不能忘記的橋梁
1963年,中巴兩國解決了邊界問題,關系迅速發展。陸樹林記得,由于中國在1965年第二次印巴戰爭中堅持正義,后來劉少奇訪問巴基斯坦,他的車被巴基斯坦人“抬起來在大街上走”。
到1971年印巴停戰后,因同樣支持巴基斯坦維護主權和國家完整的斗爭,中國駐巴基斯坦卡拉奇總領館迎來了大群巴基斯坦人的感謝,“痛哭流涕”,“小翻譯”陸樹林也被人們舉起來向上拋。
1976年周恩來逝世的消息公布后,巴駐華大使阿爾維未經預約,在早上8點趕到中國外交部,見到中國外交官后,邊說邊哭。此后,首都伊斯蘭堡通向使館區的主道被更名為“周恩來大道”。
巴基斯坦覺得,中國對他們的支持真心實意,“平等、真誠”。
這種真誠還表現在中國大量援助巴基斯坦的建設。中國前國家主席江澤民就曾在援巴塔克西拉重機廠中工作過。
好學的江澤民還學會了該國的烏爾都語,并在擔任總書記期間與巴國領導人會晤時講了幾句,這讓巴基斯坦報紙分外激動。
消息被當年的重機廠廠長聞知。他問旁人,江澤民是不是當年與我一起工作的那個人?確認后,廠長寄來他們的照片,希望陸樹林幫忙要到江澤民的簽名。
1999年自國內出任駐巴基斯坦大使,陸樹林前往拜訪巴基斯坦交通部長,發現他正是當年的這位廠長。他的辦公桌上,擺著好幾幅與江澤民的合影。
在巴基斯坦,很多人都會說,與中國友好是該國外交的一塊基石。陸樹林在該國的朋友曾告訴他:“我們國內有很多矛盾,但有一點是一致的——與中國友好?!?/p>
相當長的時期內,緣于特定的歷史環境,巴基斯坦充當了中國與世界溝通的一個渠道:當年基辛格正是在巴基斯坦轉機到北京,拉開了中美建交的序幕。
陸樹林記得,周恩來曾說:在中美關系上,巴基斯坦是橋梁,我們不能忘記橋梁!
搞一個里程碑工程
中巴友好的象征,莫過于1966年開始修建的喀喇昆侖公路。
這條從中國喀什到巴基斯坦塔克特的公路,在中國境內416公里、巴基斯坦境內616公里,前后耗費14年時光,最終于1979年底全部竣工。而決策修路的中國領導人,那時已然離世。
將近9000人的中方筑路大軍,由3個工程大隊及汽車、橋梁、勘測等各工種大隊組成。工作地點大多在海拔在3000米到4700米之間,空氣稀薄,常有狂風暴雪。人們扎營深谷,由于海拔較高,極難喝到開水,高原反應讓工人們水飯不進,暈沉無力,據稱嚴重者下車即暈倒在地……
中國前駐巴基斯坦大使王傳斌曾描述:該公路不少地段為懸崖峭壁,工程異常艱巨,面對各類自然災害,工程人員都只能住帳篷。在十幾年的施工中,僅中方就發生安全事故700余起,死亡168人,傷殘201人。他說:“喀喇昆侖公路堪稱是世界近現代史上代價最昂貴的建筑工程之一?!?/p>
犧牲人員初期大多運回中國新疆安葬。隨著路越修越遠,在巴基斯坦境內公路筑路中犧牲88名中國工程人員,至今仍長眠巴基斯境內的中國烈士陵園。
以巴基斯坦境內為主的三期工程遭遇洪水和特大泥石流損害后,中方又派出2.2萬余人的筑路大軍,耗時8年零2個月,終成大功。
這條路所承載的意義,正像曾為公路通車剪彩的中國代表團團長、時任國務院副總理耿飚所祝愿的:“中國和巴基斯坦的傳統友誼,必然像喀喇昆侖公路一樣越走越寬廣。”
1964年,在巴基斯坦進修的陸樹林聽該國同學講,巴基斯坦只有一個卡拉奇港口是不夠的,但是國力限制了巴基斯坦的夢想,卡拉奇更曾被其他國家封鎖,這讓巴基斯坦始終如芒在背。
他出任駐巴大使后,該國領導人提出,希望中國援建港口。
2001年5月,時任中國總理朱基訪問巴基斯坦,陸樹林再次被巴方找去,對他說:“我們應該搞一個喀喇昆侖公路一樣的里程碑工程!”
巴基斯坦財政部長找到陸樹林:“請朱總理講幾句關于瓜達爾港建設的、可以報道的話?!?/p>
接下來的午餐會上,穆沙拉夫又提了此事。朱基積極表態:“回去后派交通部長來考察!”會場馬上響起了掌聲,巴基斯坦媒體迅速刊登了中國總理的態度。
果然,時任交通部長黃鎮東很快帶隊到巴基斯坦考察。陸樹林詢問:“瓜達爾建港口合適么?”
回答說:“海水很藍,顯示有足夠深度,港口的島很高,西南季風過來會被擋住?!?/p>
陸樹林覺得,港口“有門兒”。
見到穆沙拉夫后,陸樹林不忘強調:“朱總理回國第二天就找了交通部長。”穆沙拉夫說,我要向朱總理學習,朱總理干事雷厲風行。
而今,中巴之間合作的另一個重大戰略內容“中巴經濟走廊”已經被提上日程。根據雙方達成的協議,將在兩國間鋪設光纜,修建鐵路,改造擴建公路,鋪設油氣管道,以實現兩國互聯互通。
陸樹林認為,對巴方來說,這也是該國利用自己的地緣優勢發展本國經濟的重要一步。
穆沙拉夫曾經提出,要使巴基斯坦成為中國的貿易和能源通道。2011年他訪華時也提出了中巴鐵路的構想。到2008年,巴基斯坦甚至已經完成了這條鐵路的前期可行性研究。
現任總理謝里夫更強調“建造連接中國西部和貫穿巴南部的公路和鐵路主干道,打造巴中經濟走廊”。
陸樹林告訴本刊記者,謝里夫曾說“巴中經濟走廊能改變巴基斯坦的命運”,“是世界的未來,中國、南亞、中亞30億人口將從這一走廊獲益?!眅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