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和忠
從北京到芝加哥、香港,再到上海。整整20年,陳心歷經國際與國內資本市場的磨煉。他于2009年加盟重陽,現任重陽投資合伙人、戰略研究部主管。
1995年至1998年,陳心在中金公司負責資金管理及債券投資。1998年至2000年,他在美國芝加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留學。畢業后,他回到香港,曾先后在摩根士丹利、里昂證券及一家美國對沖基金任職。
憑借扎實的經濟學理論功底以及長期的投資實踐,陳心對宏觀經濟與行業發展有獨到見解。
《瞭望東方周刊》:2014年下半年以來,A股強勁反彈。你如何看待經濟基本面與股市的關系?股市的表現預示著宏觀經濟的好轉嗎?
陳心:股市反映經濟,但也不能簡單地去理解。今年7月初,上證指數還處于2000點附近,經過5個多月時間,現在已漲了30%。其間,經濟基本面并沒有發生很大的變化,變化的是利率環境和市場的風險偏好。
宏觀經濟在進入“新常態”,GDP增速會往下走。我們在與海外機構交流的過程中發現,在他們看來,即使經濟增速由7.5%下降至7%甚至更低,仍是一個相當高的增長速度。
《瞭望東方周刊》:隨著指數的上漲,關于A股進入大牛市的聲音越來越多。你如何看待A股市場的未來走勢?
陳心:我們的研究團隊判斷,這是一波中級反彈行情,現在或許行程近半,未來會繼續向縱深發展,但行情空間和時間會與上漲速度成反比。
《瞭望東方周刊》:在宏觀經濟增速下行的過程中,很多產能過剩的行業都會感到困難。在這種形勢下,你看好具有怎樣特征的企業?
陳心:有定價權的優勢企業依然會保持良好的發展。前些年市場化程度高、競爭激烈的行業,例如白色家電業經過市場洗禮,行業格局已經優化穩定,龍頭企業定價權強,因此并不太容易受到經濟增速下行的劇烈沖擊。
《瞭望東方周刊》:近年來互聯網行業在股市備受追捧。在全球十大市值互聯網公司中,中國已占據四席。但著名投資銀行家蔡洪平警告說,中國如果跟不上第四次工業革命,即“互聯網+機器人+自動化+個性化+3D、4D打印”,會很危險。請問你如何看待這種觀點?
陳心:我很認同這種觀點。互聯網確實提高了流通效率,但對于中國這樣一個大國來說,制造業是我們的基礎。我們應更多地向德國學習,用網絡的技術和方便等各種手段,向生產的深度和廣度進軍,應為中小企業的發展創造更好的金融與法治環境,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依法保護知識產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