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亮+李密


章丘,因其悠遠綿長的歷史,成就“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的盛況。居龍山,可在龍山文化的黑陶罐里見證章丘的古老,探“龍米”,亦可在龍山小米的清香里品味農耕文化的深厚綿長。有著2000多年種植歷史的龍山小米,承載著龍山文化傳承者的情懷,在彰顯章丘古老文化的燦爛氣象時,也在昭示著后人將以怎樣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來發揚祖先的榮耀。
章丘龍山小米特色品牌基地按“合作社+龍頭企業+農戶”模式生產經營,以石人坡小米種植專業合作社為基礎,依托種業公司科研銷售網絡,在滿足國內城市高端消費群體需求的同時,還出口日本等地,真正做到對章丘歷史名產“在保護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
“營養”為先 獲核心競爭力
龍山小米系國內四大名米之一,與山東省內的“金米”、省外的“沁州黃”、“桃花米”相比,種植歷史更長,內在品質更優。煮熟后表面覆蓋一層黃燦燦、亮晶晶的米油,有“龍米金湯”之稱,食之醇香可口,回味無窮。相傳乾隆皇帝出巡,路經章丘,西關高如恂接駕獻龍山小米,甚得乾隆稱贊,被封為貢米。之后聲譽久盛不衰,傳承至今。
《神農本草經》這樣記述龍山小米:“其味咸、微寒、養胃氣、除胃熱、治消渴、具有很高的營養和藥用價值。”更有中國科學院檢測結果:龍山小米蛋白質含量高達12.3%,脂肪、維生素等含量均超過其他主要谷物作物,故人們將其作為敬養老人、哺育幼兒、滋身養體之佳品,被譽為中國“龍米”。在更注重養生的今日,龍山小米因具“營養”這一核心競爭力,在變幻莫測的市場中總能穩占一席之地。
“氣候”為輔 孕育優質小米
龍山小米原產于龍山境內城子崖地域。隨著歷史變遷,章丘目前有7個鎮300余村種植,面積達2000公頃。尤其以龍山小米特色品牌基地的400畝最為著名。這一帶為山前洪積土,土層深厚,土質為黃壤,質地較肥沃,加之其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較為適宜谷子的生長和發育,具備了龍山小米優良品質的得天獨厚的條件。基地地處平原,多以地下水澆灌,水質清冽,無污染。
“品質”為贏 推廣特色品牌
基地已注冊“龍山石人坡”商標,通過“龍山小米”國家地理標志認證,確保做到特色品牌的推廣。而“平陵牌”、“華寶”等品牌的龍山小米,已通過綠色和有機食品認證,其中“平陵牌”龍山小米于2007年被評為“山東省首屆名牌農產品”。
在種類上,“東路陰天旱”作為龍山小米當家品種,香味最濃,品質最優。因在陰雨天時葉片呈現出其他作物干旱時葉片卷曲的性狀,故得此名。該品種生育期在120天左右,株高1.60米,不倒伏;穗呈錐形,剛毛紫色,葉形中寬,葉色濃綠,產量較低。當低產與高質并存,隨之而來的便是高額盈利以及巨大的市場需求。
“標準化”生產 打造綠色產品
基地的石人坡小米種植專業合作社與省農科院合作,按照“綠色標準生產,品牌價值經營”的開發理念,實施了標準化示范區建設和無公害產品驗收工程,在保持貢品特質的基礎上,又賦予現代科技元素,通過綠色、有機化生產,使這一古老珍稀物種重新煥發生機,在滿足國內高端消費群體之余,出口國外。
雖取得不小成就,基地人員并未止步于此。針對目前市場需求向多元化、精細化、時尚化轉變,合作社在包裝銷售環節制定“龍山石人坡”牌小米等級標準,全面推行分級銷售,以滿足不同消費群的要求。基地致力于小米標準化、產業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將“龍山石人坡”牌小米品牌打造成山東省著名品牌,從而使龍山小米種植繁育成為章丘特色品牌、特色產業和支柱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