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坤


金融股的火爆仍然是本周的主旋律,尤其是證券類股票周四出現集體漲停的盛況,大盤股漲起來復蘇絲毫不遜色于小盤股。前面幾期我們已經分析過,券商股是近期唯一的價值派和趨勢派都認同的板塊,后續的強勁走勢還是有點出乎預料。
今年6月份的時候,小股票與大股票走勢的背離達到歷史之最,而今大股票用暴漲的方式進行了糾偏,近期絕大多數機構是跑輸大盤的,甚至不少人是滿倉踏空的,近兩周大股票漲了400-500點,而小股票幾乎原地踏步,金融股漲幅普遍超過30%。
事后分析這波金融股暴漲的原因,我覺得從資金層面分析是最直接的,中國證券市場從來就是一個資金推動的市場,這波市場暴漲最直接的是新增資金的入市,首先來自融資融券的資金,估計近期融資融券規模在9000-10000億附近。
這些資金相當大一部分買入金融股,另外是保險資金,典型代表如安邦保險,近期安邦大舉買入金融地產股,已舉牌公司中,除了金融街外,還有招商銀行、民生銀行。此外,金地集團此前同時獲生命人壽、安邦保險舉牌,另外農產品公司被生命人壽舉牌。安邦保和生命人壽險最近確實眼光獨到,并且都是大手筆,動輒舉牌金融地產公司,帳面浮盈豐厚。安邦保險在凈資產附近大手筆買入這些高ROE公司后,相當于為未來的保險資金找到了好的投資方向,比如招商銀行ROE在20%以上,現在保險資金投資收益率普遍低于5%,這么好的投資方向,安邦完全可以吸納更多保單。
除了融資融券和保險資金的入市,基金公司內部的持倉換股也是促使金融股大漲的重要推動力量,此前的三季度報告顯示基金公司是嚴重的低配金融股的,金融股占總的流通市值的比重超過20%,而基金僅僅低配到3%的金融股,這直接導致在金融股暴漲后,基金因為業績基準很多參考大指數,不買入金融股將嚴重跑輸基準,被動的換倉來加倉金融股,這也使金融股的行情火上澆油。
基金每季度都要公布持倉分布,那么當全行業出現明顯的破綻的時候,將會被其他機構利用,近期基金低配金融股就是明顯的破綻,在其他大資金拉金融股時,基金只能被動高位去加倉,這也是基金天然的軟肋。
還有很多傘形信托的入市,間接帶動了銀行理財資金的入市,個人大戶或一些投資機構,通過傘形信托來配資,大舉進入股票市場,他們的選擇與保險資金和其他新增資金類似,都不選擇基金持倉較重的板塊,而是選擇有安全邊際的基金低配的金融股,據統計目前傘形基金規模估計在2000億以上。各路資金都在圍剿低配金融股的基金,這一波基金很受傷。
隨著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的漲停,顯示資金近期明顯青睞大盤股,預計短期風格不會那么快轉換到小盤股,所以短期看,還是要找績優藍籌股或大的超級藍籌,回避創業板為代表的小盤股,券商股短期基本上是資金博弈了,震蕩幅度會比較大。等大盤股消停的時候,再配小盤股也不遲,短期小盤股風險是大于大盤股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