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春

本欄連續介紹了普通缺口和突破缺口后,相信讀者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本期,我們繼續講另外一種缺口,即持續缺口。
一、持續缺口
持續缺口,又稱為中途缺口、中繼缺口等等。通常產生在突破缺口的基礎上。常在股價劇烈波動的開始與結束之間一段時間內形成。隨著趨勢的發展,尚未甘心失敗的一方見抵抗已是徒勞,見行情不能馬上回轉,于是又有一部分失敗方忍痛割愛;而獲勝方又對其雪上加霜,痛打落水狗,從而使行情又一次凝聚爆發力,產生了持續性缺口。
一般地,當走勢發展至此時,如果該缺口未被馬上回補,則后市極有可能以此為中點,順著原趨勢方向運行,其幅度約等于從突破缺口以前的起點到持續缺口的距離的絕對值。因此,此缺口又稱為測量缺口。
二、特性
在上升趨勢中,持續缺口的出現表明市場堅挺;而在下降趨勢中,則顯示市場疲軟。持續缺口在此后的市場調整中將構成支撐區,它們通常也不會被填回,而一旦價格重新回到持續缺口之下,那就是對上升趨勢的不利信號。
三、操作技巧
持續缺口出現后,仍以追漲殺跌的順向思維操作為好。若追漲,其目標位以測量幅度為準。此外,對于持續性缺口出現之后2-3個交易日不被回補,則可以加大倉位,后市仍有可能加速上揚,等待放大利潤后的更高的賣出機會,且參考突破缺口起點至持續缺口之間的量度升幅位。
通常情況下,考慮追漲的風險性,對于出現持續性缺口的當日以少量倉位介入,在2-3天內若有盤整且不回補缺口,則考慮加大倉位,總體倉位控制在三分之一以內。
止損則是以完全填補持續性缺口下沿為止損線。
四、案例分析
如輝豐股份(002496)圖中標記,該股2014年11月25日后,先后出現普通缺口、突破缺口、持續性缺口,以及下期要講的衰竭缺口。11月28日適量買入,在隨后兩個交易日未能完全回補后繼續逢低加倉持有,直至出現沖高回落上漲乏力的情形考慮賣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