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建軍
扶貧移民搬遷是一個從根本上消除自然災害對人民生命財產威脅,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的宏大民生工程,也是一個加快推進城鎮化進程和城鄉經濟一體化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
原平市地處山西省北中部,位于忻定盆地北支,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寒少雪,春干多風,東西部地區山勢陡峭,極易產生洪澇、泥石流等災害。部分農戶生活在偏遠山村,生存環境差,土地貧瘠,雖然農作物能生長,但產量低、效益差,很多農民依然處于貧困狀態,加上上學、就業、醫療、交通等條件限制,農戶致富沒有保障,急需搬出貧困山村。
為更好地落實扶貧移民搬遷政策,加快推進城鎮化進程,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原平市按照忻市發【2011】19號《關于加強扶貧移民搬遷工作的意見》文件精神,于2011年開始移民搬遷工作的前期摸底工作,2012年開始承擔省市移民搬遷任務,這對于改善山區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改變貧困落后面貌無疑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遇。
原平移民搬遷工作主要情況
1、調查摸底。原平市轄7鎮、11鄉、3個街道辦事處,520個行政村,總人口49.5萬人。三年來,原平對在冊人口200人以下的村莊進行了多次摸底調查,結果符合移民搬遷條件的涉及14個鄉鎮、100個村,4834戶、10944人。在冊人口50人以下的村莊有19個,這些村常住人口都在10人以下,而且是70歲以上的孤寡老人,比如軒崗鎮糜子洼村有13戶17人,瓜草溝村11戶14人,段家堡鄉槭榆溝村8戶8人,大牛店鎮第四溝村14戶26人,人均純收入都在2300元以下或者根本沒有收入,全部靠外出打工的子女養活。
2、審核程序。以上范圍內的搬遷對象都通過自愿申請、村組初核、鄉鎮初審、市級審定,對于確定的移民對象建檔立卡,并通過“三級公示”接受社會各方面的監督,做到了公開、公正、透明,確保搬遷者都是真正需要搬遷的人。
3、規劃選址。我們把規劃工作放在首位,著眼長遠,本著布局合理、方便群眾的原則,科學規劃、分步實施。2011年在原平市東北部的蘇龍口鎮下長樂村和西山的段家堡鄉神堂灣村籌建了兩個移民中心村,準備就近安置經濟上不適合在城鎮買房搬遷的移民戶。2012年4月,市委市政府又在新原鄉武彥村南規劃建設了第三個移民小區,該小區的搬遷對象主要是在縣城打工就業的、有勞動能力且經濟條件較好能買得起移民房的移民戶。
4、工程進展。蘇龍口鎮下長樂村和段家堡鄉神堂灣村的兩個移民中心村都已經開工建設,已有56套移民房完成主體工程。新原鄉武彥村移民小區占地196.71畝,總投資3.644億元,目前39棟六層(含少數五層)移民安置樓已經有36棟封頂,主體工程已完成95%,有1099套移民房已經分給移民戶,2014年國慶節有1352戶移民戶可以入住,目前正在安排武彥小區其余253套移民房的分配工作。
總體來說,原平市每年都較好地完成了當年扶貧移民搬遷任務,而且都較好地執行了相關政策,做到了公開、公平、公正,群眾反響良好,受到了上級黨委政府和干部群眾的一致好評。
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1、補助力度不大。小村的孤寡老人多,沒有能力購買移民安置房,即使是建在中心村的移民房也沒能力買,實現搬遷的可能性不大。真正想搬遷到城鎮的都是在城鎮打工就業或者有孩子在縣城上學的、有勞動能力的小村移民戶。
2、集中安置的農戶缺乏穩定的收入來源,產業開發、就業安置開發等工作滯后于移民搬遷安置工作,給搬遷戶帶來未來生活的擔憂和發展的困惑。移民戶絕大多數都愿意搬遷到城鎮或者中心村生活居住,享受城市人的生活環境,但與此同時,他們都要考慮買房的錢從哪里來、借錢買下房了怎么還錢、以后的生活費怎么解決等問題。盡管工作人員給村民們解釋說原來承包的土地可以繼續耕種,原來的房屋還可以繼續居住,但沒有具體詳細的政策出臺,村民們顧慮很大,影響了移民工作的積極性。
3、資金投向不合理。在東社鎮東岔村調研時發現,該村在冊人口83戶183人,常住的僅有18人且都是孤寡老人,但是通村的公路修得寬敞筆直,幾乎沒人行走,只有一戶養羊戶在村邊居住,寬闊的柏油路近乎閑置。
4、搬遷以后,由于土地離家遠,經營不便,加之種地無利可圖,野豬太多,破壞較嚴重,大多數搬遷戶僅種離家較近的土地,大部分土地撂荒了。
對策和建議
1、加大移民搬遷政策支持力度,政府牽頭整合各方資源,形成合力,落實相關優惠政策。關心搬遷群眾的生產、生活,特別是要做好子女入學、社會治安及搬遷戶生活來源工作,防止搬得出、穩不住的情況發生。積極發展地方非農產業,特別是培育一批優勢明顯的龍頭企業,創造出更多的就業崗位,使大量的移民搬遷勞動力能夠就地轉移就業,帶動一方農民致富。
2、加強宣傳教育,讓廣大群眾放開眼界,放棄傳統的“戀家”觀念,樹立早搬早脫貧、早致富的思想,積極支持參與移民搬遷工作。
3、加強對移民戶村民的科技和技能培訓工作,加大培訓補助力度,為移民搬遷人員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將“輸血”變為“造血”,使他們學到一技之長,提升在城鎮生活就業的能力,幫助他們脫貧致富。同時,盡快解決進城落戶農民的戶籍問題,要切實落實農村養老、社會保險工作,徹底解決農民搬遷的后顧之憂。
4、對小村的孤寡老人,可以嘗試把移民補助發給就近的敬老院,讓老人們以住敬老院的形式實現移民搬遷。
5、對處于深山地區、家庭困難、無力搬遷的農戶,通過政府協調,將山區已搬遷農戶的二手房轉賣給特困戶,盤活山區已搬遷戶質量較好的房屋,加快土地流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