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詩淇

近年來,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迅猛,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農產品電商平臺已逾3000家,農產品網上交易量增長快速,以阿里巴巴平臺為例,農產品銷售額從2010年13億元迅速發展到2012年的198億元再到2013年前5個月的150億元,年均增長超過200%。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加強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建設”的論述,進一步推進了涉農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
10月26日,以“電子商務促進農戶對接大市場”為主題的2014農業信息化高峰論壇分論壇在青島舉行。阿里巴巴副總裁梁春曉、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張新紅等8位農業農村經濟、電子商務領域的知名企業家、專家、政府官員等就“電子商務促進農戶對接大市場”的主題進行了發言和討論。論壇上,重慶市農業信息中心書記陳勇等多位專家與大家分享了“農企寶”農業電子商務云平臺、中藥材天地網和電商遂昌案例,引起了與會代表的強烈興趣。
據悉,近兩年在大城市郊區涌現出了一批如北京任我在線、沱沱工社、上海菜管家、武漢家事易、遼寧笨之道、海南惠農網等為市民提供日常生鮮農產品的電商企業,且發展勢頭強勁。以上海菜管家為例,銷售額從2010年的1200萬元增長到2012年的5000萬元。部分農民、合作社、批發市場也開始嘗試電子商務。山東、浙江等地出現許多大型“淘寶村”、“淘寶鎮”,并帶動周邊物流、金融及上下游產業發展。農產品批發市場開始轉型探索線上交易,如四川中藥材天地網依托全國藥材市場設立分支機構和信息站點,形成了龐大的線下服務網絡,2012年入駐商家突破9000家,注冊會員達28萬。
本次展會上,中國惠農網作為農產品電商的代表成為信息化專題展的一大亮點。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中國惠農網是湖南省農業委員會、中國科學院湖南技術轉移中心、湖南惠農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推出的專注于農產品批發的B2B2C電子商務平臺。平臺網羅了種植果蔬、養殖水產、園林園藝、副食特產、農資供應、農機供應6大類(共900多個小類),用戶可以隨時隨地發布產品,了解市場行情,配置優勢資源,提高流通效率,縮短農產品交易中間環節。今年8月,中國惠農網牽手湖南省農業委員會、湖南邵陽市洞口縣政府打造了“洞口產業帶”。該產業帶集合了洞口縣各項優勢農業資源,覆蓋茶葉、蜜橘、水產等30多個品類,通過“平臺+政府+企業”的合作形式構建了產地直供農產品消費模式?!岸纯诋a業帶”上線不到兩個月,先后參與到該產業帶的企業和合作社用戶已經超過100家,共發布產品400多個,高達65%的用戶獲得了大小不同的訂單。洞口縣竹市家禽有限公司負責人陳總高興地說“以前通過傳統模式和渠道,只能通過熟人或者中間商來收購,現在通過平臺每天在家里都可以接到好多全國各地的咨詢電話,坐在家里就可以拓展市場了?!庇纱丝梢?,農產品電子商務在減少農產品流通環節、促進產銷銜接和公平交易、增加農民收入等方面顯示出明顯優勢。
與會專家建議,我們也要清晰認識到中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的困境與出路,創建有中國特色的農業電子商務平臺,通過建設電商強市,推動農村跨越發展。農業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下一步,我國將積極籌備開展電子商務示范工程建設,促進農業經營信息化。主要包括鼓勵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重點支持優勢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探索經營模式升級與配套信息化建設、農民專業合作社(或合作聯社)與市場的高效對接、各種農產品電子商務運營模式與技術的應用、地頭農產品交易價格等第一手信息采集系統研發與示范、農業經營大數據中心平臺的構建等核心工程項目,希望通過農業經營主體、經營方式的信息化改造,加快新型流通業態發展,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效益,提高農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