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維文

近日,南京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教授蔡祖聰研究團隊通過強還原土壤滅菌法(RSD)成功治療香蕉“艾滋病”——枯萎病,并已在海南應用成功。
香蕉“艾滋病”,是一種香蕉患上類似人類患上艾滋病,有潛伏期,能傳染的病癥的形象簡稱。2014年4月,媒體曝出香蕉也染上了“艾滋病”,并稱世界上的香蕉或將面臨滅頂之災。被稱為“香蕉艾滋”的病癥全稱為“黃葉病熱帶第4型”,近期由東南亞蔓延至莫桑比克及約旦。 據了解,香蕉枯萎病是由土壤中的尖孢鐮刀菌古巴轉化型侵染而引起維管束壞死的一種毀滅性真菌病害,會導致香蕉植株枯黃、死亡,許多蕉園因此改種、丟荒。近年來,枯萎病在我國迅速蔓延,已成為我國香蕉主產區的頭號病害。
蔡祖聰及其研究團隊發現,通過大量施用易降解有機物料、灌溉、淹水或覆膜隔絕空氣,在短時間內創造強烈還原的土壤環境,可以殺滅病原菌,使土壤恢復種植的條件。
“我們用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原料就是糠、秸稈和水。”蔡祖聰告訴記者,找到這味“藥方”源自一次意外的發現。“我們在研究強還原方法對理化性質退化土壤的修復機理時,注意到這一方法還有滅菌作用。”
蔡祖聰表示,與以往通過嫁接、選用抗病品種或是蒸汽滅菌等處理方式相比,這種方式成本低、持續性強、對人體無害,也無需輪作,能夠將發病率控制在3%以下。“海南省樂東縣一片香蕉種植園由于枯萎病的侵染已荒廢1年,使用這種方法在部分地塊處理后種植香蕉,目前發病率僅為2.44%,而沒處理的地塊已有近半數發病。”蔡祖聰介紹到。
蔡祖聰的妻子湯曉寧告訴記者,此法對其他蔬果的連作障礙也有防控作用。南京麒麟門地區農戶栗祖圣的菜地就因此被“拯救”。記者專訪了栗祖圣,“我家菜地原來退化嚴重,用蔡教授的方法處理過后,黃瓜長得很好,產量是原來的5倍。” 栗祖圣說。
目前,這一方法已由蔡祖聰及其團隊以論文形式發表在國際刊物《生物防治》(《Biocontrol》)等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