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纜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7 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 上海 200122)
企業管理的核心在于財務管理,而企業資金的有效運轉和規范管理是財務管理工作的核心所在,因此,資金管理過程中需要特別關注企業現金流的日常管理及其風險約束。現金流管理與風險控制,是實現價值創造的基礎,也是企業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和決定企業成敗的關鍵所在。作為企業各項價值評價指標中最具權威性的重要指標,現金流能夠為企業收益質量的確定以及真實價值創造水平的衡量提供較為精確的判斷標準和評價依據。本文以某全球性醫藥公司為例,運用各項指標測度現金流風險,分析其對公司經營活動和投融資活動的影響,提出合理的現金流風險管理建議,以增強企業現金流管理控制水平。
早期學者認為企業現金流的主要職能是保證資產流動性和現金周轉率,從而確保企業在任何發展階段都可以擁有充足的發展資金。隨著現金的積累,過多的剩余現金降低了企業的財務運作效率,企業管理層逐漸意識到,現金也可以作為一種短期投資的資源。隨著企業逐漸追求利潤的最大化,管理層在追求收支平衡時,卻發現在企業的運作過程中,現金作為一種稀缺資源經常出現短缺等現象,會造成企業面臨破產等嚴重后果。20世紀80年代以后,企業開始進入貨幣和資本市場,現金流管理進入了價值管理的階段。管理層開始創建價值創造型企業,關注現金流的創值。
從以上分析可見,傳統的現金流管理目標是保障現金在企業經營活動中的流動性,防止現金流斷流現象和財務風險。但是,資本本質和環境的變化,使得價值創造成為現金流管理的宗旨,現金流的創值管理并非否定現金流的平衡性管理。現金流的流動性、安全性管理和平衡性管理,與現金流的創值管理內在是相輔相成的。一般認為平衡性管理是現金流創值管理的基礎,缺少了平衡性管理,企業沒有辦法進行正常的經營活動,更無法談論創造價值;而創造價值是現金流管理的最終目標。
根據愛迪斯教授的企業生命周期理論,本文進一步將企業的生命周期歸結為四個階段:初創階段、發展階段、成熟階段和衰退階段。
初創時期企業人財物均不夠充足,資金緊張,同時需要大量的現金來購買廠房設備和支付員工薪資,而收回極少的銷售現金。此時的現金流風險控制方式主要是籌集經營所需現金、控制企業財務風險,衡量投資項目的變現能力以及融資項目的成本,嚴格挑選企業現金流的來源和籌資渠道等。
發展時期,企業經營狀況良好,市場規模擴大,主導現金流的是經營現金流,經營現金流的盈余較多,能夠滿足企業投資現金流的需求。此時現金流管理的重點,是加強經營現金流的管理和投資現金流的管理。
成熟階段,企業經營現金流基本穩定和充足,對內投資日益降低和減少,籌資活動帶來大量的現金流流出。此時,經營現金流成為了企業的基本現金流,主要用于投資活動,因而,這一階段的重點在于管理好投資現金。
企業進入衰退階段,現金變動額整體體現為凈減少,較低的經營凈現金流難以滿足再投資所需要的資金,大量債務需要償還,企業一般傾向于保留股利或者舉債維系生存,而不會將大量的現金返還給投資者們。
度量現金流風險的傳統方法是財務指標和波動性指標。財務指標主要包括獲現能力、償債能力、盈利能力、財務彈性和發展能力四大類,各大類指標中又包含許多更為明細的指標。財務指標可以比較好地反映企業現金流與企業債務、收入以及利潤之間的關系,還能夠相對清晰地展現企業現金流的內部結構及其增長情況,為企業有效地防控財務風險提供評判依據。其不足之處在于這些無法明確判斷企業的現金流風險是否過高,不能為管理層提供更為準確的風險報告。波動性指標是用方差和標準方差描述現金流的波動性,從而刻畫現金流風險。波動性指標能夠較為直觀和高效地傳遞企業過去的經營階段所發生的現金流運轉及其波動情況。而由于該指標對獲得相關數據量的需求比較大,難以獲得持續的現金流波動性指標,從而很難對將來可能的風險進行預測。
近年來,借鑒在險值的概念,有學者提出了現金流在險值(Cash Flow at Risk,CFaR),據此作為企業現金流風險度量的工具。運用彈性概念將企業的市場風險、管理決策風險與該企業的銷售收入、營業成本、財務費用等指標聯系起來,為企業董事會、高管、股東與外部財務分析師之間的溝通交流營造良好的氛圍和環境,這正是運用在險值技術度量企業現金流風險的內涵和價值所在。
良好的統計意義上的方法支持,可以為企業財務風險度量及其管理策略的實施提供有力支撐。根據計算的CFaR,風險管理者可以為企業的現金流管理設計出最優的對沖管理策略,如確定風險對沖的時間和數量、選擇有效的風險對沖工具等。與傳統方法相比,現金流在險值技術越來越受到企業風險管理者乃至諸多咨詢機構的青睞和重視,則是源于其有科學的計量方法予以支持,但是由于計算方法復雜,需要掌握扎實的數據運算能力和相當的財務知識,實際操作起來比較復雜。
某全球性醫藥公司是一家具有150多年歷史,在醫療衛生領域、農作物領域和材料科技領域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跨國公司。在全球73個國家,擁有290多家子公司。伴隨著后金融危機時代來臨,該公司所面臨的市場環境變得更加復雜。如何建立一套完善的現金流管理方案,為企業經營和發展提供良好的資金環境,形成競爭優勢,成為該公司在發展過程當中迫切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本文分別用三種方法對該公司的現金流風險進行測度,并分析該公司的現金流風險控制對企業未來發展的影響。
1.財務指標分析。運用因子分析法構建現金流狀況評價模型,結合該全球性醫藥公司財務報表數據計算得出該公司現金流量比率為0.3688,債務保障率為0.1695,應收賬款周轉率為80.96,存貨周轉率為-1.41等19個指標。分析發現,凈現金流量迅猛增長的部分原因在于更低的稅收和較好的經營活動的影響。
2.波動性指標分析。本文采用Var(CF/K)對現金流波動性進行測度,CF/K表示公司現金流與當期期初固定資產的比值。該公司2013年年末現金流為58.32億歐元,當期期初固定資產為98.98億歐元,現金流標準差為0.59,可以看出該公司在2012-2013年現金流波動性較低。
3.在險值技術度量。CFaR值是現金流的短缺或現金流預期值與真實值之差,在假設已經知道現金流的波動性、期望收益等指標,且現金流是正態分布的情況下,其計算公式為:CFaR(95%的置信水平)=1.65×現金流的波動性。需要注意的是,現金流波動性所乘的參數1.65在不同的置信水平下也會相應地發生變化。根據上述所得出的現金流波動性,在95%的置信水平下,計算CFaR值為0.97。需要注意的是,本文采用的CFaR方法估計現金流在險值是一種較為簡單的計算方式,在具體應用CFaR方法時還應該根據企業的自身特征,選擇不同的測量方式,建立合適的風險敞口模型來進行計算。
1.現金流對企業經營活動影響分析。2013年,該醫藥公司現金凈流量從2012年的45.3億歐元增長到51.71億歐元,增長14.2%,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經營活動的現金流入。該公司構建并完善了現金流預算制度,生產和銷售狀況良好,能夠支付到期債務本息。該公司加強經營現金流的管理,不斷優化企業的內部控制,同時結合風險評估的結果,運用相應的控制措施和控制手段,將風險控制在可承受范圍之內。
2.現金流對企業投融資活動影響分析。2013年該公司用于投融資活動的現金流由2012年的37.83億歐元降低到25.35億歐元,投融資活動活躍度降低。該醫藥公司在投融資決策前對市場進行充分考察,選擇附加值較高或者盈利水平較好的項目,保障企業現金流得到合理安全的應用。同時,該醫藥公司為防范多元化經營所帶來的風險。融資時制定融資計劃,保證融資來源的結構合理性,采用積極手段防范利潤分配風險,保證融資現金流的良好循環。
綜上,現金流管理的目的是為了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現金流風險度量是為了使管理層能夠準確認識到企業現金流管理中存在的風險,并對其進行防范。合理有效的現金流風險防范措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風險,從而更有效地實現企業價值。
現金流環境包括內部控制框架下的控制環境和從現金流管理角度出發的從屬于調控環境的各種因子。影響企業運作方式優化和風險管理實施的一個重要方面,是不同的管理層對于企業管理理念和經營風格有著不同的追求和定位,組織結構能夠為管理目標的實現提供有效的保障。企業應當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本企業生存發展的組織結構。在管理理念日新月異的時代,企業應該不斷開拓創新,讓其組織構架模式朝多元化的方向發展。企業還應當實行現金流風控優先的原則,持續優化和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且切實地將相關理念和內容作為財務人員堅持的目標。
企業應積極編制現金預算,清晰地列示每一筆現金流的收支情況和收支部門。通過實行現金預算編制,企業在出現現金流不足或多余等情況時,能夠及時制定籌集和分配方法。在企業經營的任何階段,都需要通過現金預算的編制,完善企業現金流的控制活動,從而為企業內部資金的有效利用提供依據,更好地利用企業現金流實現價值創造。
建立健全獨立的風管機構與補充現有的風險管理制度,是實現企業現金流風險有效防范的路徑之一。企業的風險管理部門可以對企業內部現金流進行風險評估與檢測,發布風險評估報告,并通過構建現金流防御系統,在企業現金流出現異常情況和特殊狀況時,及時有效地偵查出企業運營中的財務困境及其成因。此外,還可增加現金流風險的定量分析。一方面,通過企業信息管理系統以及主要財務報表提供的各類資料和數據,對比企業當前財務指標狀況與歷史情況,預測企業未來可能的變化規律和走向,以此來發現并及時解決企業內部可能存在的疑難雜癥。另一方面,對比該企業與同行業其他典型企業的相關財務指標和經營狀況,有效辨別該企業仍然存在的各種財務問題以及現金流管理困難,以便管理層拿出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