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華
中職教育作為我國職業技術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我國大力扶持的人才培養方式之一。教育主管部門積極推行訂單培養,不斷探索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等有利于增強學生能力的教學模式。隨著社會不斷進步,對于人才的要求標準逐漸提高,社會技術人員層次與專攻的區分愈發明晰。為了滿足社會對于專業人才日益增長的需求,中職教育也隨之作出很多調整,更加重視頂崗實習環節,以期對接實際工作崗位。
金融業作為社會核心行業之一,在中國發展迅速,但是金融業的勃興離不開在金融方面有專業知識的人才作為智力支持與技術支持。從我國的總體情況來看,得益于高等教育金融類專業招生火爆,各類高級金融人才過剩,很多金融類專業的本科、碩士、博士畢業生在金融業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而從事金融業基層崗位的人員明顯存在不足,且多數在專業培訓上有所欠缺,其人才的重要來源,一部分是學歷水平較低的社會人員,另一部分則是中職金融類專業畢業生。前者在時代發展的新形勢下已然不能適應專業化服務的步伐,中職畢業生供不應求,這就需要中職院校培養出大量的金融類專業人才,才能滿足金融業日益增長的基層人才需求。而目前的中職金融類專業畢業生即使經過了一年的頂崗實習,仍然難于適應實際工作崗位,任職前需要接受單位專門培訓機構的崗前培訓,這是中職教育與實際工作的顯著脫節,勢必造成教育教學資源及行業資源的浪費,作好教學與崗位銜接勢在必行。因此多數學校在頂崗實習上大做文章,但真實的崗位化鍛煉以教師指導或行業專家指導為主,都難于走出各自的教學范疇,脫節其實在此階段以及產生,核心問題除了教學理念,很難找到頂崗實習與崗前培訓融化的教材是最重要的問題之一,我們稱之為銜接性教材(教學資源)缺失。
新形勢下中職銜接性教材建設的不足
作者總結多年的中職教材策劃經驗,通過認真的市場調研,認為當前中職銜接性教材建設上存在以下幾點不足:
第一,教學延伸型頂崗實習導致傳統教材替代銜接性教材。這類現象出現的頻率較高,多數學校因師資、設備等原因,把學生頂崗實習定義為課堂教學的普通延續,繼續使用之前的授課教材進行實習指導,失去了教學與崗位過渡的意義,學生畢業后仍然對實際工作崗位知識及技能感到,導致學生在課堂上及實習中學到的知識到工作崗位上沒有辦法去實踐,到崗位之后需要從頭學起,進而讓學生產生了學習無用的觀念。
第二,崗前培訓性頂崗實習導致徹底摒棄系統教材。這是頂崗實習的另一個極端,有些學校和金融類企業合作密切,為了讓畢業生更具實操能力,在中職的第三年,也就是頂崗實習階段,直接將學生送到企業進行崗前培訓性實習,這就導致知識學習與技術訓練完全脫節,使得所學知識無法在實踐中進行鍛煉,甚至使知識與技能脫鉤,導致學生把全部精力放在實習階段,忽略了平時的知識儲備,影響可持續發展。
第三,偶有出現的銜接性教材無實際教學與操作可行性。目前有個別出版單位有中職金融類專業銜接性教材出版,但總體來說不成體系,出現與實際教學和崗位技能雙脫離現象,無實際教學意義,也偏離了工作崗位的技能操作,勢必影響這一階段學生的教學效果。
中職銜接性教材策劃建議
1.編寫上采用項目式課程教材的新模式
現代中職教育的教材建設針對金融類專業最新的并卓有成效的嘗試就是項目式教材。這是深入了解國家對中職教育改革的精神為基礎指導,并借鑒了國外在職業教育的成功經驗,同時結合我國金融類專業在中職教育上基本現狀,尊重在教學規律,從而制定出一套更加符合我國具體現狀的教材編寫新嘗試。
項目式教材在金融類專業的教學上,更加針對中國的金融業現狀和主要矛盾而提出的,是一種更加具有建設意義的教材編寫探索。項目來自于崗位,以汪淳主編、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理財咨詢與服務》教材為例,教材以個人理財的種類不同設置個人銀行理財、個人藝術品理財等八個常見理財項目,單個項目是閉合性的,項目之間是并列關系。每個項目由若干任務組成,任務的設置依托的是真實的工作崗位,如基金投資部分,依托的“工作崗位”為“基金銷售、客戶經理及助理”。而所有的“工作情境”均設置為金融實訓室或金融企業模擬營業部,每一個工作崗位都明確了“工作標準”,在講述必要的知識點以后開始“工作過程”,并在具體實施工作過程以后設置“工作成果”的直觀感受,最后進行“工作考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或者企業專家僅起到輔助引領作用,學生(員工)才是工作過程的主導。學生通過完成近乎真實的工作過程實踐以后,實現理論知識和技能學習與就業崗位無縫對接,增強了知識學習的實用率,提高了學生對于知識學習和技能訓練的積極性。
2.知識選取偏重工作崗位需求
目前中職金融類專業畢業生的主要就業方向有銀行基本業務、投資操盤、金融產品銷售等,理財業務歸屬于第三類,也是目前金融業比較熱門的就業崗位。我們仍然以上述教材為例。
金融事務專業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系列課程包括銀行基本業務、理財、法規與職業操守、信貸、風險管理等幾個方面,教材的編寫也基本按照這一體系進行。其中知識的選取更加偏重于金融業實際工作崗位的需要。
《理財咨詢與服務》的知識講述所占篇幅很小,僅對日常教學沒有涉及的一些金融知識進行了補充性講述,如教材中涉及的債券,一般職業教材中基本都會講述債券的概念、分類、特點等基本知識,而此教材更多闡釋的是債券的面值分類、如何選購國債等更加具體的知識點,這些也正是債券投資顧問所應掌握的。這類的知識講述能夠為課題教學作必要的補充,并且關聯崗位實際需要,是銜接性教學的必要選擇。
結語
中職金融類專業對人才的培養是金融業良好發展的基本保障,金融知識的儲備對中職學生自身發展來說必不可少,但頂崗實習階段的學習對于學生就業來說更顯重要。頂崗實習與就業的銜接性問題比較突出,其中教材開發的滯后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策劃出基于學生實際、兼顧中職學校實訓場地現狀、貼近金融業工作崗位的銜接性教材很有意義。以此專業銜接性教材策劃案例為基礎,試圖為其他專業同類選題策劃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鑒,也是為職業教育教學實習體系更加完善的初步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