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東
(河南永錦能源有限公司,河南 許昌 461670)
薄煤層沿空回采的節能減排方案設計
王亞東
(河南永錦能源有限公司,河南許昌461670)
摘要:《薄煤層沿空回采的節能減排方案設計》主要是采煤工作面沿著上個水平的工作面的運輸機巷布置,統稱“沿空留巷”,減少一條巷道的掘進,可以節省1000以上巷道的人力、物力的投入,降低了企業的成本。同時減少矸石的排放2000以上的矸石排放,節約了風能、電能和水的使用。增加了煤炭的開采量,煤炭的回采率可以達到97%以上,給企業的經營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薄煤層沿空回采;節能減排;方案設計
永錦能源呂溝煤礦位于禹縣煤田西南部三峰山~米托寺井田,三峰山礦區內。呂溝煤礦經過三次技術改造,生產能力逐次提升,2006年7月11日,公司整體劃歸永城煤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永錦能源,礦井核定生產能力為45萬噸/年。礦區主要可采煤層為六2煤層,煤層厚度穩定,一般厚度1.2m普遍見一層夾矸。
“薄煤層沿空回采的節能減排方案設計”中的薄煤層主要指開采的六2煤層。該煤層情況穩定,厚度變化小,最小0.72m,最大1.45m,平均1.2m。采面內構造形態為走向東西,傾向南的單斜構造,煤層底板局部有起伏。采面內構造形態為走向東西,傾向南的單斜構造,煤層底板局部有起伏,預測采面內會有斷層發育。六2903采煤工作面位于呂溝煤礦六2采區,根據上個水平采煤工作面的揭露情況分析,該采面范圍內水文地質條件比較簡單,向巷道充水的主要含水層為六2煤層頂板砂巖裂隙含水層,層位穩定,對六2煤層開采影響較小。
工作面采用走向長壁布置,其中采煤工作面回風巷為上個水平采面的下機巷(采面回風巷為沿空掘巷),采煤工作面下機巷為九西聯絡巷東段下機巷掘進,工作面切眼沿煤層底板掘進采面切眼。計算出采煤工作面平均走向長度和平均傾向長度為。
采煤工作面的支護經歷了重大的技術改革,在頂板管理技術上,由傳統的密集支柱、對柱、叢柱等切頂支柱,發展到無密集、切頂,在堅硬頂板工作面采用液壓切頂墩柱,這些支護技術改革有利地促進了回采工作面單產的提高,安全情況也大有改觀。單體液壓支柱有外注式DZ和內注式NDZ,由于內注式操作時初撐力不穩定和不便于檢修,因此,本礦采用外注式單體液壓支柱。
支護選型及支護密度計算
工作面采用DW型外注式單體液壓支柱與HDJA-1000型金屬鉸接梁配套使用,支護方式為齊梁直線柱正懸臂架設,支護形式為一梁一柱,柱子打在鉸接梁上距煤壁側梁頭0.7米處,采煤后為四梁四柱(不包括密集支柱)。
控頂距及放頂步距:工作面正常地點最大控頂距4.2米,最小控頂距3.2米,機頭機尾處最大控頂距7.2米,最小控頂距6.2米,具體規定正常地點“見四回一”,機頭機尾地點:機頭機尾壘砌矸石帶時“見六回一”,若機頭機尾無矸石充石帶時,可打設木垛進行支護,此時為“見七回一”。放頂步距1米。采空區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頂板。
采煤方法采用走向長壁采煤法。根據六2煤層地質條件及煤層特征,煤層為較薄煤層,且煤質比較硬,因此采用炮采采煤,一次采全高。正常回采期間,采高隨煤層厚度確定,煤厚平均1.2m,工作面平均走向長度432m,傾斜長度平均166m左右。采面采用兩臺風煤鉆同時打通排眼,兩臺鉆相距不少于15m,炮眼布置采用“雙排三花眼”布置方式,底眼的炮眼位置距底板。炮眼角度為:底眼的角度與水平方向向下15°左右的俯角,與煤壁55°左右的夾角。頂眼距頂板0.2m,眼深1m,眼距1.4m。
(1)運輸系統:因為輸送能力m=400t/h,大于設計運輸生產率A=312.243/2.4=130.1t/h(運煤所用的時間為2.4h),所以膠帶寬度一定滿足要求,選定膠帶速度υ=2m/s。設計生產率是運輸地點在單位時間內需要運出的貨載質量,為了保證完成礦井運輸任務,在選擇設備運輸時,應使設備生產率大于或等于設備生產率。根據A=191.05t/h,選用SGB-630/150C型刮板輸送機,鏈條形式,雙圓環鏈。
(2)排水系統:區內范圍內自上而下可分為四個含水層(組),自下而上依次為:寒武-奧陶系灰巖巖溶承壓含水層、太原組灰巖巖溶裂隙承壓含水組、砂巖裂隙承壓含水組、新生界松散鹽類孔隙潛水含水層。其中砂巖裂隙承壓含水組中的六2煤層頂板砂巖裂隙含水層(VI)位于下石盒子組中上部。在裂隙發育處,常造成六2煤層頂板淋水,但水量較小,持續時間短,對六2煤層開采有一定影響。
在采煤工作面機巷內做一個水窩,安裝兩臺型號為BQS25-50/7.5的高揚程排沙水泵,將水排至九西大巷內,再經水溝自流至九號水倉,利用九號井底排水系統排至地面。排水管路布置在工作面機巷下幫,水泵選用即可滿足采面排水需要。
(3)通風系統:根據采煤工作面巷道布置方式,利用合理的通風設施,新鮮風流由主副井經由階段運輸大巷進入采煤工作面機巷,到采煤工作面。乏風由工作面回風巷經由西風井,再到西區總回風,經西風井至地面。采煤工作面為U型通風,各掘進工作面均采用獨立通風。采煤工作面機巷為進風巷,采煤工作面回風巷為回風巷。
為了提高煤質,加強煤質管理,各回采工作面在回采期間成立以班組為單位的煤質管理小組,由跟班隊長任組長,班組長任副組長,煤質管理小組成員由本班組成員組成。
采面煤、矸必須分運分裝,即要保證矸車里不帶煤,煤車里不帶矸,保證煤炭質量。全隊職工見矸就揀,做到矸不出責任段,嚴格保證煤質,降低含矸率。各轉載點灑水要適量,溜子與皮帶運轉和噴霧裝置開關要同步,避免煤質含水量過高或過低。各轉載點噴霧、采煤機內外噴霧、減速機、電機冷卻水等用水設備和地點必須做到先開水后開機,停機后及時停水,并根據出煤量控制好噴霧大小。各設備轉載點、巷道口、軌道順槽和膠帶順槽內每200m各設置一個垃圾桶,吃剩的班中餐、塑料袋、火腿腸皮等雜物要全部收集裝入垃圾桶,嚴禁其混入煤流,垃圾桶滿后及時清理。
作者簡介:王亞東(1983—),男,河南禹州人,本科,研究方向: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