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業華,李 紅,侯永振
(山東電力設備有限公司,濟南 250022)
自粘性換位導線選型使用合理性初步總結
胡業華,李紅,侯永振
(山東電力設備有限公司,濟南250022)
摘要:本文針對自粘性換位導線的繞制工藝合理性,在選型上的進行了初步總結。
關鍵詞:換位導線;工藝合理性;屈服強度;短路點
自粘性換位導線是變壓器行業內提升經濟性,增強抗短路能力的有效手段。針對其具體選型和使用,我公司通過實際使用積累了一定經驗 。
換位導線又名CTC,它是由一定根數的漆包扁線組合成寬面相互接觸的兩列,按要求在兩列漆包扁線的上下兩面沿窄邊作同一轉向的換位,再用電工絕緣紙、繩或帶作連續繞包的繞組線,換位導線的最大特點是能降低變壓器的損耗,由于多股分割的導體加上換位,大大降低繞組的渦流損耗和環流損耗,能降低繞組熱點的溫升,使整個繞組溫度分布更為均勻,與相同根數其他繞組線相比,CTC有更高的填充率和較少外層絕緣占有率,縮小變壓器體積。
換位導線的根數為(5~83)根,常用的為(7~63)根,常用漆包扁線銅導體的規定屈服強度(σ0.2)在(90~220)N/mm2
3.1紙絕緣自粘換位導線(適用于35kV及以上繞組中)
自粘縮醛漆包扁線在變壓器廠繞成線圈后,經加熱漆包扁線之間相互粘合,形成更具有剛性的線圈,能承受更大的彎曲應力,這種換位導線由于采用半硬銅導體,還能把繞組線圈粘合成一體,使變壓器線圈具有更好的抗短路能力。
3.2熱收縮網包自粘換位導線優勢(適用于20kV及以下螺旋形式繞組中)
在大容量變壓器中,低壓繞組匝間電壓很低,由于漆包線在變壓器油中漆膜絕緣質量已有相當水平,在需在部分電場強度較高的地方,用局部襯墊紙或其他加強絕緣的辦法,就可以達到絕緣的目的,這樣可以省去外絕緣紙層,縮小CTC的外形尺寸。
改用網帶的方式對換位線芯進行包扎,在二次固化時,熱收縮網使CTC線芯被緊緊的束縛,提高CTC抗彎強度。由于沒有繞包外絕緣層,所以CTC中的漆包扁線直接與變壓器油接觸,大大改善了線圈的散熱功能,可增大繞組的冷卻面,有利于縮小變壓器尺寸,減少成本。
3.3非自粘換位導線
非自粘性換位線其漆包扁線之間無自粘漆,加熱后不會形成堅固的整體。可以減少扁線的渦流損耗,但是由于扁線太薄,影響變壓器的抗短路能力,特別是輻向穩定性。因此,非自粘換位導線不建議推廣使用。
(1)換位導線的換位節距L選取:一般控制在8b≤L≤12b范圍內,且必須保證每繞一圈線圈n根漆包扁線至少應換位一次,即nL≤πDmin,Dmin為線圈最小直徑。(b為漆包扁線寬邊導體尺寸。)若nL>πDmin,則會出現導線在繞制過程中,由于漆包扁線長度不均,應力逐漸積累,當到一定程度后,局部發生紙絕緣或網帶崩斷現象。因此,換位節距L應控制在7b≤L≤πDmin;
(2)換位導線內漆包扁線厚度a和r角選取:由于每根換位線內的漆包扁線一直在進行換位,其換位是通過不斷的S彎實現,若漆包扁線厚度a過大,r過小,意味著換位時更容易剪切,且剪切角更加尖銳,容易造成漆包扁線間局部漆膜破壞從而形成短路點。另外a邊過大,由于兩側均有S彎,當換位節距L≤7b時,線圈繞制高點疊加,對線圈輻向影響較大,影響性能。因此,一般情況下,a應≤2.0,r應遵從標準要求;
(3)換位導線屈服強度的選擇:為保證繞組承受短路能力大于實際發生的瞬間短路電動力,換位導線屈服強度的選擇應依據短路計算結果,且依據GB1094.5要求,需要對內繞組給予1/0.6,外繞組給予1/0.9的裕度。另外,考慮繞制工藝性,建議換位導線屈服強度在200Mpa以下,若超過此值,必須進行工藝試驗;
(4)針對網包換位線,若漆包扁線根數大于55,為保證網包強度,捆扎緊實,應加倍網包厚度;
(5)針對屈服強度過大的導線,建議充分考慮其直流電阻變化對損耗的影響,有利于統計數據,獲取最正確的雜散損耗系數。
以上方面需要統籌兼顧,不能過分追求某一方面忽視其他方面。例如:
1)a邊、b邊、n、L之間的關系,在一定程度上,a邊小,意味著b邊、n會大,從而L會大,就必須要充分核算L選取的工藝性。
2)針對小直徑線圈φ600以下,考慮繞制工藝性(壓服因素等),不建議使用換位導線,若必須使用,需重點提出繞制的工藝性和電氣性能測試要求。
作為技術改進的重要內容,自粘性換位導線越來越多的應用于變壓器制造行業內。作為變壓器制造廠家,不但要注重在計算上對變壓器性能的改善,還要逐漸積累實際使用經驗,獲取第一手數據,使選型越來越合理,從而促進自粘性換位導線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上的發揮。
參考文獻:
[1]熊觀銀等.變壓器繞組制造工藝[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8.
[2]謝毓城.電力變壓器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作者簡介:胡業華(1977),女,山東淄博人,高級工程師,大學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