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改到底能不能解決問題?
現在電力體制到底有什么問題?新能源上網困難,發電區域和用電區域之間傳輸問題,電價高低,壟斷......
這些問題在我看來都是關鍵問題,不應該有改革的先后順序的差別。如果改革方案僅僅只是放開兩頭、監管中間,那么改革的目的何在?究竟只是為了應對來自更高層的要求,還是想徹底解決上面的這些問題?如果僅僅只是前者,那么我認為改革毫無存在的必要。因為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徒增以后的諸多問題。
回復:從2002年算起,電力體制改革話題談了有12年,但是問題沒有完全解決。2002年前后,正是我國著力解決大規模缺電的時期,進行廠網分離的改革盡管有阻力,但是也可以說是在當時有效的解決了一定的問題。
之后改革陷入停滯,一方面是因為利益集團的強勢,也有經濟形勢并不非常利于改革的方面在其中。現在在整體宏觀經濟低迷的情況下,改革處在了一個相對有利的時間點。
在具體的改革措施上,電價的改革與電網的改革相輔相成,雙方缺一不可。如果沒有成功的電力體制改革,電價改革的任何方案都難以實施。
但是問題在于,現階段的改革并非進行簡單的公司拆分就可以解決的。改革方案過于激烈,可能遭到利益集團的強烈反對以致流產,而過于溫和,則無法達到改革效果。從另一方面來說,實際上還是利益集團能否在這樣一場博弈中為自身爭得足夠的利益。
改革無法一蹴而就,最優的方法還是進行區域試點,再進行全面推廣。否則,一旦這一輪改革失敗,出現電力體制的“怪胎”,可能就無法收拾了。
@林伯強:今年重提電力改革,主要有三個方面的條件。一是這一輪需求下滑,致使電力相對過剩,這就為改革提供了時間和空間;二是電網的壟斷,造成的效率問題引發了種種爭議,國家領導層下了決心要做改革。三是環境的壓力。目前居民電價是通過交叉補貼來壓低的,以往改革常常導致價格上漲。那么,原來電價上漲可能引發民眾的不滿,現在在電價上漲和更干凈的空氣之間做選擇,民眾可能會相對容易選擇前者。
氣電難現輝煌
中海油確實是目前氣電做的最好的企業,但是即便是中海油也要面對天然氣價格的問題,更不要說其他企業了。
其實,天然氣應用在中國,氣電并不是最重要的一類。集中式的發電在氣電領域并無優勢,也許我們需要思考氣電未來的走向如何。
回復:氣電在國內的發展時間較短。不過這也是一種優勢,天然氣的冷熱電聯合循環利用是各類能源中最好的。氣價上漲是不爭的事實。但這絕非意味著天然氣發電在中國沒有生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