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編者按:10月28日,由云南省咖啡行業協會、云南省精品咖啡學會、云天化集團聯合發起,云南省30多家咖啡企業參與的昆明咖啡交易中心(籌備委員會)在昆明掛牌。目前昆明咖啡交易中心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就緒,但運營許可還未拿到。而11月11日,意大利國際知名倉儲運營商Pacorini在上海宣布,將與上海大宗農產品市場攜手,在上海自由貿易區設立亞洲首個咖啡交易所。該消息一出便讓眾多云南咖啡企業負責人如坐針氈,若咖啡交易中心旁落他地,這將成為云南咖啡行業永遠的痛。
云南咖啡的發展現狀
歷史上,中國以出產茶葉聞名于世。如今,中國正在崛起成為另外一種飲料作物——咖啡的亞洲重要產地。在過去的10年里,中國咖啡出口量一直在穩步增長,其中以云南為主要產區。整個云南地區以草木繁盛的山丘而聞名,在德宏、臨滄、普洱、保山等云南咖啡主產區,進入每年10月后,部分海拔相對較低的咖啡已經成熟并開始采收。據云南省咖啡行業協會介紹,截至2014年11月底,云南咖啡種植面積超過160萬畝,在沒有自然災害的情況下,這一采收季節,預計云南咖啡產量將達到12萬噸左右。
云南咖啡過去一直以原料出口貿易為主,咖啡產品附加值低,咖啡貿易不夠規范,直至目前整個云南還沒有一家交易市場,無論是咖啡貿易還是倉儲,都處于散亂狀態。但與其他作物相比,種植咖啡的收益更高。因此,越來越多的云南農民轉種咖啡,全省種植咖啡的農民約有8萬人。雖然存在咖啡產業還不成熟等諸多因素,但咖啡產業依然在云南穩步發展,越來越多的機會在光顧著云南,世界也將目光投向了這片風水寶地。為采購咖啡,國際咖啡集團和大宗商品交易商正著手在與云南省毗鄰的越南、老撾和緬甸設立業務。最新一家與云南當地企業達成咖啡采購和加工合資協議的企業是瑞士的沃爾咖啡公司。該公司是大宗商品交易商ED&F Man旗下的咖啡交易公司。和它達成合資協議的云南當地企業名為思茅阿拉比卡星咖啡公司。在它們之前,星巴克在2012年與云南愛伲農牧集團組建了合資公司。就在咖啡產量迅猛增長的同時,中國的咖啡飲用量也在以每年約15%的幅度快速增長。相比之下,全球咖啡飲用量的增速只有大約2%。這些良好的前景,為云南咖啡的發展帶來了商機和希望。
阿拉比卡咖啡豆亦稱小粒咖啡,這種咖啡豆以輕巧的形體和芬芳的果香聞名于世。目前,亞洲生產的咖啡主要產自越南和印尼,以羅布斯塔咖啡豆為主,這是一種用來生產速溶咖啡的較低品質咖啡豆。相比之下,阿拉比卡咖啡豆則主要用于制作卡布奇諾和濃縮咖啡。這種咖啡豆是在19世紀80年代末,由一位法國傳教士引入云南的。然而,直到一百年后,咖啡產量才在中國政府和聯合國的投資下迅速提高起來。云南出產高品質的阿拉比卡咖啡,俗稱小粒種,因而云南咖啡又叫“云南小粒咖啡”。云南咖啡成熟一般在每年的10月底,采收一般延續到第二年的3月左右才結束。
國際大宗商品交易商和烘焙商表示,產自中國云南省的咖啡以低稠度和果香味聞名,已成為歐洲阿拉比卡混合咖啡的重要原料。雀巢在華咖啡農業服務團隊主管沃特·德梅表示:“那種清淡的口感和芳香與產自洪都拉斯和危地馬拉的咖啡豆十分類似。”高品質是云南咖啡的特點,隨著市場的成熟,云南咖啡在全球市場上的優勢會更加凸顯。
云南咖啡定價權任重而道遠
云南是中國最大的咖啡產區,云南咖啡占中國咖啡產量的99%。現在,從普洱、保山,到德宏、臨滄、紅河,都有大面積的咖啡種植。這種被寄予厚望的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已從2008年的30多萬畝發展到目前的140多萬畝,并將于2020年達到250萬畝。看好行業發展的人甚至已經宣稱這一國際化產品的未來,是頂替日益在全球不受歡迎的煙草,成為云南的經濟支柱。云南各地對自己的咖啡品質也充滿自信,至少國際巨頭的行動證實了這一點。雀巢收購云南咖啡已有多年的歷史,并且咖啡的收購量逐年增長。據了解,到2015年雀巢的收購計劃是1.5萬噸咖啡豆。當然,不僅雀巢,星巴克、麥斯威爾等國際品牌也正在云南一步步放開胃口。就目前的情況看,它們的收購量已占據了云南咖啡產量的三成。
云南雖然是世界咖啡的主產區之一,但是云南的咖啡價格長期受制于美國紐約交易所期貨交易價格。受國際咖啡期貨價格的影響,云南近年來的咖啡價格的暴跌暴漲猶如過山車,一直處于動蕩局面,無論從種植者到采購商都很難預料。這也暴露出云南咖啡大量依賴平價出口面臨著極大的市場風險。
云南咖啡的終極夢想是擁有牙買加藍山咖啡那樣的地位,能夠以很少的產量被極其尊貴地追捧。但現實是,2013年接近75%的云南咖啡以生豆這一初級產品出口創匯。目前,由于云南咖啡產品附加值極低,在咖啡深加工中缺乏大型綜合龍頭企業和品牌,在國內外市場占有率和市場評價都遠沒有起到引領作用,對國際知名的咖啡企業依賴仍較強,云南沒有咖啡的定價話語權,這成為云南咖啡行業動蕩的主要原因之一。更讓行業苦惱的還在于,這些創匯咖啡,最終可能會被拼配并冠以南美、非洲地區的名字,而云咖品牌則湮滅無聞。
為此,云南在追求咖啡種植面積擴大的同時更應清醒地認識到云南咖啡必須走精深加工和品牌營銷的道路,提升云南咖啡附加值,延伸咖啡產業鏈,最重要的是謀求自己的定價話語權。
云南咖啡引發多地籌建咖啡交易中心
隨著中國咖啡消費市場潛力的顯現以及咖啡產業發展的需要,今年,由云南咖啡引發的咖啡交易場所籌建熱潮席卷全國,多地爭先籌建咖啡交易場所。
多地爭建交易所刺痛云南咖啡人
2014年7月9日,以普洱城投、錦苑花卉為主的投資主體倡導的“云南咖啡交易中心”在普洱掛牌。2014年7月12日,以咖啡行業企業為主的“云南咖啡現貨交易中心”在昆明掛牌。就在2014年10月28日由云南省咖啡行業協會、云南省精品咖啡學會和云天化3家發起的“昆明咖啡交易中心”掛牌后不久,2014年11月10日,意大利國際知名倉儲運營商Pacorini在上海宣布,將與上海大宗農產品市場攜手,在上海自由貿易區設立亞洲首個咖啡交易所。據悉,廣西等多地也在蠢蠢欲動。此外,謀劃建設咖啡交易中心的地區和企業還有很多。
直到現在,昆明咖啡交易中心的運營許可還未拿到。云南,似乎有“說人前,落人后”的嫌疑。在得知上海準備建設咖啡交易所的消息后,云南咖啡行業人士一片嘩然。云南作為中國咖啡主要產區,種植面積和產量都占到全國的99%左右,若咖啡交易中心旁落他地,這將成為云南咖啡行業永遠的痛。他們擔心籌備了很久、快要形成的咖啡產業格局主導權將被外地奪去。“如果上海自貿區建起了亞洲首個咖啡交易所,那么云南作為咖啡主產地只能永遠做農民做的事,云南就只能停留在咖啡原材料買賣地的階段,云南仍然沒有定價權和話語權。”日前,云南省咖啡行業協會副秘書長胡路說起此事時不禁有些黯然,因此呼吁政府盡快批復昆明咖啡交易中心的運營許可,改變云南咖啡貿易和倉儲散亂狀態,保護咖農利益。
據胡路介紹,除了上海自貿區以外,廣西、廣東、重慶、貴陽等多地都與他們接洽過,欲利用云南咖啡優勢建立交易場所。但守著云南這么好的資源,咖啡企業不愿意背井離鄉,放棄在本地建立交易所的愿望。“咖啡可以說是非常具有云南高原特色的產品,現在好不容易到了這個發展規模,是可以為云南經濟貢獻很大力量的。”胡路說,哥倫比亞的咖啡價格至少是云南小粒咖啡的2倍,因為他們做精品,有自己的標準,中國就吃虧在沒有交易中心,無法制定自己的標準。
中國大豆產業受控于外資企業,2012年時國內8成壓榨企業因為各種原因停工,大豆產業鏈深陷發展困境。如果Pacorini在上海自貿區建起了亞洲首個咖啡交易所,云南咖啡會不會變成這樣?胡路說,一旦上海自貿區交易所首先建立起來,可能中國咖啡的標準就將為別人所制定,云南咖啡品質再好,但不符合別人的標準都會被徹底擠出市場。而要取得云南咖啡的話語權、定價權,建立交易中心無疑是最好的方法。
那么,上海倉儲費用如此高,距離咖啡產地遙遠,尚有爭奪咖啡交易中心建設的勇氣和決心,云南為何推進速度如此慢呢?是咖啡行業不夠努力、咖啡企業不夠積極、咖啡市場潛力不夠巨大,還是別的什么原因?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云南盡管有其他地區“羨慕嫉妒恨”的咖啡資源優勢,但云南地處邊遠地區,人才匱乏、意識落后,缺乏遠見,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產業的發展。
咖啡產業鏈期盼期貨交易所
目前,云南咖啡交易還處于初級階段,咖啡交易僅依靠企業主動尋找買家,云南咖啡知名度不高,咖啡交易缺乏完整性和規范,沒有統一的出口和交易標準,這對于云南咖啡產業發展,已經形成貿易壁壘;要打破云南咖啡交易現狀,建設咖啡交易市場,設立品控中心、檢測中心,建立云南咖啡進出口和交易規則,這對于云南咖啡產業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據胡路介紹,昆明咖啡交易中心的建設,有利于將云南特有的小粒咖啡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有利于將昆明良好的氣候優勢轉化為資本優勢(昆明擁有良好的干燥氣候,咖啡豆在常規條件下可儲存3~5年),降低了儲存成本。越南、印尼咖啡產量總和超過200萬噸,但兩國氣候潮濕,不具備咖啡倉儲條件,云南昆明是天然的咖啡儲藏地。把昆明建設成為亞洲咖啡倉儲交易中心,有著天然的條件優勢。昆明咖啡交易中心的建設將促進中國與越南、緬甸、印尼、老撾等周邊國家的咖啡交易往來,讓云南的經濟發展參與世界經濟循環。
目前,保護種植者的利益逐漸成為主流意識,這也是云南越來越傾向于發展“公司+基地+合作社”模式的一個重要動因。龍頭企業牽頭合作社組織被認為是實現農業產業化的重要途徑,它將有利于農業生產和流通走上全面的市場化,不僅來自于更現代化的技術牽引以保證品質、做強品牌,更重要的是為農民分解了現貨市場的風險,減輕了農民的后顧之憂。目前,在臨滄,凌豐咖啡正按這種方式進行。在組織管理上,支持這種方式的政府甚至推動基層行政組織與合作社有機結合。
雖然資金雄厚的咖啡企業轉移了普通種植者的價格風險,但這個風險本身還會停留在行業內部,同樣是任何一個咖啡企業絕對承受不了的。這是云咖行業寄望成立一個咖啡期貨交易所的重要動機。用胡路的話說,就是“最終要通過金融手段來抵御各種風險”。在胡路看來,如果在具備期貨市場的情況下,“企業可以將與合作社簽訂的合同放到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這樣的過程實際上是把價格風險轉移到期貨市場”。
昆明有望打造亞洲咖啡之都
若昆明咖啡交易中心成功建設,這將是中國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咖啡交易市場。不僅可以成功進行云南咖啡交易,還可以把東盟各國的咖啡原料統籌到這一交易平臺上來,咖啡交易總量預計會突破100萬噸,超過世界咖啡總產量的10%,這對于把昆明打造為“亞洲咖啡交易中心”有著積極影響。此外,隨著云南咖啡產量的不斷增加、統籌東盟各國咖啡在這一交易平臺進行交易,咖啡實物交易體量增加,建設“以昆明為核心的世界第三大國際咖啡期貨交易中心”的愿望將會水到渠成。屆時咖啡期貨交易中心就會華麗變身為金融產品。那時候,世界咖啡期貨交易格局將形成世界三大咖啡期貨交易中心:美國紐約、英國倫敦和中國昆明。這也更加符合建設南亞大通道和國際區域化戰略的實施,還是云南幾十年來繼煙草之后的又一支柱型產業的打造,是對云南省委、省政府發展 “高原特色產業”的有力支撐。
胡路告訴記者,昆明咖啡交易中心的建設將依托由政府引導、市場運作、企業參股而成立的“昆明咖啡交易中心有限公司”運營,注冊資本1億元。股東結構為德宏后谷咖啡有限公司占28%,云南云天化聯合商務有限公司占28%,臨滄凌豐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占15%,保山市亞通咖啡商貿有限責任公司占7%,其他咖啡企業等占22%。對于建設昆明咖啡交易中心的規劃是:先行建設昆明咖啡交易中心,先搞現貨交易,再搞咖啡期貨交易;依托“昆明咖啡交易中心”平臺,將云南咖啡一盤棋統籌考慮;先就云南咖啡產業發展至今沒有咖啡交易市場的現狀進行初步改善,依托云南咖啡企業入駐,國內、國際咖啡企業進行咖啡實物交易;在普洱設立分交易中心(因為普洱咖啡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占到全省種植面積和產量的一半左右),類似美國紐約咖啡交易中心和芝加哥咖啡交易分中心的格局。此外,再建立以昆明為主的咖啡倉儲中心,產區為主分倉儲中心(普洱、保山、德宏、臨滄)的云南咖啡大倉儲物流中心(也可考慮在版納、文山、紅河設立分倉儲交易點)。
中國信保云南分公司多措并舉支持在滇咖企走出去
云南省是中國最大的咖啡產區,種植面積和產量都占中國咖啡的99%左右,近年來云南咖啡成為雀巢、星巴克等國際知名企業的原料主產地之一。據云南咖啡行業協會統計,2012-2013產季,云南咖啡豆總產量約為8.2萬噸,2013-2014產季產量預計將接近10萬噸,云南咖啡產業將成為云南繼煙草、茶葉、蔗糖之后的第四大產業。然而,云南咖啡業還存在產品附加值低、國際市場競爭力不強、抗風險能力較弱;產業鏈短,缺乏信息交流和資源互補的平臺以及咖企融資難等問題。
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簡稱中國信保)作為我國唯一的國有政策性保險公司,專業承辦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業務,主要任務是支持我國對外經濟貿易發展與合作。中國信保云南分公司近年來一直關注云南咖啡產業的發展,通過風險保障平臺、融資促進平臺、市場開拓平臺,采取了積極有效的措施促進云南咖企走出去。為了解今年云南咖企發展困境以及探尋突圍之路,本刊記者近日采訪了中國信保云南分公司副總經理周東,聽她講述該公司近年支持咖啡企業的舉措,為云南咖啡產業的長遠發展分享經驗。
周東說:“咖啡企業走出去會遇到國外老客戶出現變數、新客戶難以把握的問題,中國信保依托資信渠道和數據資源優勢,可以幫助企業識別國外客戶,并支持以靈活的結算方式,從而利于抓住市場機遇,提高競爭力。”她表示,云南省的阿拉比卡咖啡在世界上都享有一定的美譽,但一直以來,云南省的咖啡企業以出口咖啡豆為主,主要集中在行業鏈條的上游,鮮有企業敢于涉足行業的終端市場。2009年,云南省某咖啡企業開始引進咖啡粉生產線,并創立自主品牌,逐步走入終端消費者的視線。然而面對國際知名的一線咖啡品牌,該咖啡企業的咖啡粉業務要走進國際市場步履維艱。中國信保云南分公司了解到企業困境,依托資信渠道優勢,為該企業提供買方資信調查服務,該企業的咖啡粉逐步闖進了韓國、以色列、印尼、克羅地亞、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市場,市場份額及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
另外,該企業還通過中國信保對合作伙伴的資信調查,逐步篩選出一批較為優質的經銷商,與優質客戶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大大提升了該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并且在中國信保的支持下,企業還突破性地嘗試180天長賬期的出口業務,進一步提高市場競爭力,鞏固與合作買方的長期合作關系。
針對一些咖啡企業擔心出口面臨的風險,存在“有單不敢接”的問題,中國信保云南分公司則量身定制承保方案,通過信用額度的把控,幫助咖啡企業管控好國際市場風險。
周東告訴記者,云南省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使得德宏、保山、普洱等地出產的咖啡豆擁有較高的品質,但是面對激烈的行業競爭,以及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后,外部環境的持續低迷,咖啡企業的利潤空間不斷被擠壓。在賠付率居高不下的情況下,中國信保云南分公司更多地從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角度考慮,希望盡可能降低企業的投保成本,擴大信用保險的保障與支持力度。近年來,中國信保云南分公司與幾家咖啡出口企業實現了全面合作,也為企業量身制定承保方案,讓企業以鎖定的成本控制無法預測的風險。
據了解,該公司還通過積極為國外買方批復信用限額,增加咖啡企業開拓海外市場,特別是新興市場的信心與底氣。周東說:“經過努力,我們公司大大提高了對咖啡出口業務賒銷買方的限額批復率,支持云南省企業穩步擴大交易額。當然對于風險相對較高的買方,中國信保則通過限額批復的尺度指導并建議咖啡合理的進行出貨安排、控制應收賬款風險。”
另外,中國信保云南分公司還積極幫助企業承接因買方或銀行的商業原因及國別的政治原因導致的收匯風險,提振企業開展外向型經營的信心和能力。
周東告訴記者一個案例,2011年年底,受歐洲債務危機的影響,某咖啡企業的重要咖啡粉合作方克羅地亞買家出現拖欠貨款的情況,先后出運的4筆貨物,近50萬美元的應收賬款面臨無法收匯的風險。風險發生后,中國信保第一時間前往企業了解案情,一邊積極幫助企業整理單證定損核賠,一邊采用國外追償渠道與買方溝通。最終中國信保補償了因買家拖欠造成企業的經營損失,緩解了企業資金嚴重不足的問題,之后中國信保與國外拖欠買方進行了海外追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據介紹,針對一些咖啡企業融資困難、存在“有單無力接”的問題,該公司為咖啡企業提供融資便利服務,開拓融資新渠道,幫助企業破解融資難題。
周東表示,咖啡出口企業大多存在融資難題,一些企業因為沒有足夠的抵押物,難以獲得銀行融資。尤其是咖啡出口季節性較強,企業在收購季節需集中大量收購資金,多數出口企業存在資金緊張狀況,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有單無力接”的現象。為有效解決這個難題,中國信保充分運用出口信用保險保單融資功能,幫助企業獲得銀行融資。具體做法是,咖啡出口企業通過投保出口信用保險,通過與中國信保和銀行簽署三方《賠款轉讓協議》,在企業報關出口后,憑中國信保出具的《承保情況通知書》,企業貿易債權得到保障進而保障了銀行信貸資金的安全,即可在銀行獲得融資的支持。
近年來,中國信保針對咖啡行業的特點,還嘗試了出“運前+出運后”的承保業務,配合銀行的物流及資金流監管措施,幫助咖啡業務在簽訂合同后就獲得銀行融資,把貿易融資的功能做了前移,這為咖啡出口融資提供了新的途徑。
周東還介紹說,分公司還通過鏈式服務,解決了企業產業鏈中原材料、銷售渠道、資金等需求,未來公司還將服務于咖啡交易平臺。
據了解,和大企業的全產業鏈合作模式是中國信保為了充分發揮信用保險的政策性作用,支持云南咖啡走向國內外市場,在與企業合作中探索出的新業務。首先,咖啡企業在種植期間,資金壓力較大的是化肥的采購,而大企業可以統一供應標準化的咖啡專用肥,并給予適當的還款期,緩解咖啡企業資金壓力。其后,在咖啡的收儲季節,由大企業幫助咖啡企業在國內和國際市場上收購部分咖啡豆,增加企業的貿易機會。最后,由于缺乏國際市場的開發能力,在信保的推動下部分咖啡企業可以把貨物交由大企業或大企業的海外公司銷售,并實現即期收款,然后在中國信保的保障下再由大企業通過較強的國際銷售渠道將貨物賣到終端。中國信保用國內和出口的信用保險產品鎖定了各個貿易環節中的風險,降低了整個企業鏈風險。
2014年4月3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的《關于支持外貿穩定增長的若干意見》,對出口信用保險提出了明確要求:“加大出口信用保險支持力度。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規模和覆蓋面,加大對自主品牌產品、服務貿易、國際營銷網絡和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周東表示,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作為我國惟一的國有政策性保險公司,中國信保將繼續針對云南省咖啡企業的實際情況,不斷創新產品,加大服務支持力度,更好促進云南咖啡出口和支持咖啡行業的發展。
總把關:蘇麗霞
欄目主持:黎 ? 風
執行編輯:杜 ? 杉
編輯:薛盤棟 ? 羅云釧
尹安鋮 ? 趙曉曦
趙 ? 凱
美編:王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