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曉
(山東服裝職業學院,山東 泰安 271000)
天然植物染色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
王宇曉
(山東服裝職業學院,山東 泰安 271000)
天然植物染色技術作為我國一種古老而傳統的染色技藝,如何把握這項技藝,并將其于現代服裝設計過程中加以運用,對于我國的科技發展、傳統延續以及我國傳統的色彩理論的豐富等都有極其深遠的影響。
天然植物染色;現代服裝;結合
天然植物染色技術之所以會流傳至今,原因首先在于,傳統的天然植物染色技術簡潔、方便,顏色當然是更重要的原因,當代先進的染色工藝也功不可沒,品種繁多的現代天然植物染色技術通過現代科技,在服裝設計行業運用時,可以設計出更多創意獨特的服裝款式,由此可以產生各種風格、特征鮮明的服裝系列。作為服裝設計人員,可以充分利用天然植物染色技術工藝,拓展思維、想象與設計空間,設計制作出具有自身獨特魅力的系列服飾,最終實現當代人對時尚、多元、個性化的追逐。
從天然植物染色技術本身特點來看,其與化學合成染色技術對比,無論從操作方式還是技術本身來講,都具有化學合成染色技術所不具備的優勢,那就是,這種技術更為環保,其延續也將更加久遠。
天然植物染色所需原料絕大部分來源于自然界中的動、植物以及礦物,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其對于人體所形成的傷害,它是一種純天然綠色環保染料,對人體的皮膚損害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對人的視覺所構成的刺激也遠不及化學染料,同時,天然植物染色在色彩方面來講,變化多端,這得益于我們在天然染料提取、制作時,其顏色層次上沒有斷檔,這樣,技術人員在調制、浸染時,可以隨心所欲,染出想要的顏色來,其顏色變化也更加神奇。同時,天然植物染色技術的原始、自然等效果還表現在最終制成品的顏色上,它們艷麗、柔和,能讓羊毛織品更漂亮,而諸多染料因其來源于具有藥用價值的天然動物、植物,因此其同時又兼具一定的藥效,這就讓它們擁有了化學染料永遠不會具備的藥物、染料的雙重功能,可以讓染料具備殺菌、防病等一些獨特的醫學療效,特別是,把天然植物染色運用于家紡、嬰幼兒及內衣制作方面,功效顯著,深受親睞。
從以上分析來看,天然植物染色技術好像完美無缺,其實不然,任何事物均有其兩面性,表現在這里,也是一樣,比如,天然植物染色的固色效果較差,所染的色彩相對淺顯,進行固色時,其染色周期相對更長,這與化學合成染色技術有明顯區別。
時代在飛速發展,現代人的意識也在不斷更新,歷經不同時期的各種技術對比,現代人更加注重環保、健康理念,尋找一種綠色生存方式,與地球、自然和諧共存的理念、意識正在深入人心,在這種發展趨勢中,服裝業首當其沖。
就目前全球服裝流行色彩、款式方面來看,時尚、簡約、自然等特色正越發受到人們的喜愛,也正在成為一種日益流行的趨勢受到人們尊崇。與此相適應的是,服飾的染色、固色技術,隨之要求更加簡單、返璞歸真。比如,對窗簾、床單、衣飾等布藝進行染色時,要求操作簡潔,不褪色的同時,要保護人的皮膚不受傷害,而化學染色是無法規避這一點的,這時,天然植物染色技術便體現出其獨有的技術特性。
資料顯示,更多的設計師喜愛豐富的色彩來展示其獨具個性特色的設計思維、理念,受化學合成染色的長期危害這種事實也使得設計師們更加意識到,運用天然植物染色技術這種中國傳統而古老的染色技藝,將會對健康更加有利,其也必將成為未來服裝業的流行趨勢,對于這一點他們深信不疑。《天工開物》曾這樣描述道,“霄漢之間,云霞異色、閻浮之內,花地殊形,天垂象而圣人則之,以五彩彰施于五色,有虞氏卻無所用心域?”也就是說,天地自然之中,所有花草、植物、色彩的造型各異、多變,而它們的這些變化會經由不同的載體來加以呈現,智慧的人類通常會效法、尊重自然,通過不斷的觀察、創造,最終獲得豐富的色彩。這就是我國傳統而樸素的可持續發展意識。因此,服飾設計、染色的發展趨勢至此已漸趨明朗。
天然植物染色技術在服裝設計中的功能表現在,不同的天然色彩會于各種面料中呈現多彩的暈染效果,設計師如果能很好地把握天然植物染色的本質特征,無疑會對自己的設計工作大有裨益。
就天然植物染色本身特征來說,它具有色、香、味、意等色彩的基本特色,當然,這也是它區別于化學合成染料的地方之一。現代設計師可以依此展開設計,那就是追尋自然,在自己的作品風格上,充分呈現個人獨特的設計手法、制作工藝、服飾用途等方法、技藝的同時,還要求服裝設計師需要全面展示人與環境、社會以及自然之間的和諧、協調。
天然植物染色的效果或許我們只能從存世不多的文物、服飾、藝術作品中去學習發現,不過,聰明的設計師還可以經由閱讀來獲得色彩靈感,因為,許多遠古時期的優秀文學作品中,對古代服裝的色彩描術很豐富,多才的作者甚至會展開自己的充分想像,讓色彩更加斑瀾,比如,《紅樓夢》是這方面的代表作品,書中眾角色服飾簡直就是一部服裝、色彩匯集,之所以會這樣,大概與其作者曹雪芹的家族不無關系,曹氏家族幾代均有“江寧織造”官履歷,那么,作者筆下的服飾自然會呈現了那時流行色彩,這也就不足為奇了。
運用深淺不一、豐富多變的天然植物色彩來呈現服裝設計的款式,進而反映設計師的個人思維、意念或時尚元素,讓服裝受眾從中可以體會甚至直接讀出設計師的本意,最終迎合自己,這應該是現代設計師必須掌握的一門技術。如果有必要,如果條件允許,設計師們當然首先要充分融入自然,在豐富多彩的繽紛世界中去尋找創作靈感,這也是眾多行業的藝術家們汲取設計思維、靈感的最佳場所。同時,服裝設計師不妨深入天然植物染色技術運用一線,首先要去探尋植物天然色彩是如何淬取“五色”,又是如何在“五色”基礎之上形成萬千變化的多彩世界的,其次再去尋找、發現技術人員對服裝面料的著色、固色技術,通過這樣一整套的技藝流程學習,汲取整個生產鏈的原生態制作過程,將其運用于最終的服裝設計中來。
[1]侯鵬飛.傳統文化與服裝設計的融合創新[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1(08).
[2]陶維冉,閆國艷.簡約主義設計理念對服裝設計的影響[J].藝術.生活,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