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潔
(濟南鐵路局濟南西站,濟南 250117)
增值稅是指對在我國境內銷售貨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就其取得的貨物或應稅勞務銷售額,以及進口貨物金額計算稅款,并實行稅款抵扣制度的一種流轉稅。
營業稅是指對我國境內提供應稅勞務或銷售不動產以及轉讓無形資產的單位和個人,就其取得的營業額征收的一種流轉稅。我國增值稅覆蓋了除建筑業之外的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大部分行業則征收營業稅。可以說,在我國現行稅制結構中,增值稅和營業稅是最為重要的兩個流轉稅稅種。
在我國的稅制結構中,增值稅和營業稅是最為重要的兩個流轉稅稅種,二者分立并行。即增值稅的征收范圍是除建筑業之外的第二產業,而第三產業的大部分行業則需征收營業稅。在目前形勢下,這種劃分行業分別適用不同稅制的做法,日漸顯現出其內在的不合理性和缺陷,對經濟運行造成扭曲,不利于經濟結構優化。
在征收營業稅情形下,生產環節越多,該生產鏈條上企業被重復征稅的次數就越多,企業整體稅負就越重,因而營業稅不利于產業鏈的分工與細化,同現代化大生產體系所要求的“迂回生產”相悖。改征增值稅后,這一弊端得以消除,生產鏈將按效率原則重新予以構建,資源的配置將更為合理,企業核心競爭力會大大增強。
增值稅和營業稅并行,破壞了增值稅的抵扣鏈條,影響了增值稅“中性”作用(即在籌集政府收入的同時并不對經濟主體施加“區別對待”的影響,因而客觀上有利于引導和鼓勵企業在公平競爭中做大做強)的發揮。現行的稅制增值稅征稅范圍較狹窄,導致經濟運行中增值稅的抵扣鏈條被打斷,這種中性效應便大打折扣。
目前的稅制將大部分第三產業排除在增值稅的征稅范圍之外,對服務業的發展造成了不利影響。因為營業稅是對營業額全額征稅,且無法抵扣,使企業為避免重復征稅而傾向于“小而全”、“大而全”模式。不利于服務企業的發展,進而在國際貿易中處于劣勢。
現行的兩套稅制并行造成了稅收征管實踐中的一些困境。例如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傳統商品的服務化,商品和服務的界定逐漸模糊,那么是適用增值稅還是營業稅就成為一個難題。因此,這次的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可以化解這些難題。
總之,在新的經濟發展形勢下,逐步將增值稅征稅范圍擴大至全部的商品和服務,以增值稅取代營業稅,既符合國際慣例也符合我國的國情,還將有利于我國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所以說營業稅改征增值稅這一改革是十分必要性的。
2013年12月12日,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印發《關于將鐵路運輸和郵政業納入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明確從2014年1月1日起,將鐵路運輸和郵政業納入“營改增”試點范圍。《通知》規定,鐵路運輸和郵政業適用11%的稅率。而以往,鐵路作為交通運輸業,不管有多少種業務,最后統一只需要按照3%的營業稅率來繳納。
“營改增”后,鐵路局需要首先把收入細分到客運、貨運、快遞等各種服務中去,從中計算出各自需要承擔的“營改增”稅率。而以往中國各個鐵路局都是“收支兩條線”,即從收入上來講,每個鐵路局設收入稽查處,所有收入全部上交鐵路總公司,跨多個路局的收入在各個路局的劃分由總局按照一定規則匹配;網上訂票的實際收入直接到總公司賬戶。但最終,所有支出的經費由鐵路總公司劃撥。
從目前的情況來判斷,“營改增”后帶來的不僅僅是稅負的增加,更多的是管理上的問題,具體如下:
合同是保證經營順利實施和防范風險的主要工具,由于經營的連續性和服務的不可中斷性等原因,對現有已執行的合同,“營改增”后,基于合同雙方納稅主體地位已發生了變化;新增值稅稅目注釋的《應稅服務范圍注釋》與《營業稅稅目注釋》對稅目進行了一定的結構性調整,對合同標的注釋用納稅標準的變化,必然要導致標的納稅義務發生變化;合同雙方對價款中是否含增值稅的判斷標準不一致等變化,必須對原有合同進行梳理重簽,才能避免產生不必要分歧和矛盾。
“營改增”稅收政策調整實際上是國家與企業、企業與企業利益分配的重新調整,在營業稅體系下,雙方約定的價款不需要關注營業稅的問題,因為營業稅是服務提供方的成本支出,在增值稅體系下,增值稅可以層層傳遞,必須要價稅分離,服務購買方可能不再承擔增值稅,供需雙方有必要對合同價格重新商定和是否含有增值稅需要明確。
如:廣告發布合同10000元,按照營業額5%繳納營業稅500元,是廣告發布商的成本費類支出。營改增后,如商定為未含稅價格,發布商應稅收入=10000/(1+6%)=9433.96 元,按照應稅收入6%繳納增值稅=9433.96*6%=566.04 元,廣告發布者是增值稅的一般納稅人的話,不再承擔該費用,它是政策優惠帶給雙方企業的利益,有必要對該利益進行重新協商分配。
鐵路局早期產生的大量支出不能抵扣,鐵路運輸行業涉及大量支出都不在抵扣范圍之內,如人員工資、折舊等;受建設周期和設備使用周期的影響,上一期購進的車輛等都不能抵扣,這顯然對鐵路局的收入整體核算不利。
由于部分站段日常采購零星且金額不大,商家往往處于自身利益考慮不愿提供專用發票,導致進項稅額難以抵扣。在材料采購的招標工作中,供應商能否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已成為一大重要的參考因素。由于鐵路運輸行業特點,一些業務開展在一些偏遠地區,且購進的小宗材料及服務多從小規模納稅人處購進,很難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造成進項稅難以抵扣,甚至可能會因此導致違規使用發票。
另外,從實際情況看,鐵路運輸經營與鐵路線的分布密切相關,對于許多遠離城鎮的站段來說,線路維修、材料采購及車間水電辦公用品在購買時,若想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更是難上加難。有時為了取得專用發票,不得不被迫選擇價格更高的供貨商,推升了成本費用,這顯然與通過增值稅改革降低成本的改革初衷相悖。
“營改增”前,用的是一套稅控系統,交的是3%的稅率,而且還是由原鐵道部或鐵路總公司繳納,開貨票和運輸票據,營業稅用貨物運輸票據就可抵扣。“營改增”后,鐵路局提供的快遞服務,其交通運輸部分適用11%稅率,其收派服務則適用6%稅率。由于涉及稅務處理,一些數額需要細分,收入核算細化,現在使用兩套稅控系統,分別對應6%的稅率和11%的稅率,但這兩套稅控系統不能實現對接,對一項業務,需先后進兩個系統實現開票,導致工作量變大。
原來鐵路局的站段財務人員不涉及稅的工作,都是由鐵路總公司匯總繳納,現在除了增值稅外,鐵路局下屬的站段還要去地稅局交相關附加稅。這涉及到會計上的固定資產概念、稅法上的動產、不動產概念,稅收核算還需要確定業務相關還是與企業相關等方面,這對鐵路的很多財務人員來說,猶如天書。一方面該項工作耗費了大量的時間與人力,在無形中增加了工作量;另一方面,在計算過程中四舍五入造成的匯總差異難免導致投資金額與入賬金額的"缺口",發票總金額越大,缺口也就越大,循環往復,為后續的結余及預算管理設置了隱形的障礙。
未來增值稅稅率不僅要合并,而且應該往低稅率檔靠攏。增值稅擴圍需要保持營業稅稅負與增值稅稅負的大體平衡,目前營業稅稅率為3%,11%的增值稅稅率確實有一定的下調空間。今后隨著“營改增”全面推開和企業經營活動的持續進行,企業稅負水平總體將趨于正常。簡化增值稅稅率檔數,設立基準稅率和一檔浮動稅率。增值稅從消除重復征稅上是中性的,它向服務業擴圍,可以消除原來兩稅并存對服務業的抑制。但如實行過多檔次的稅率,帶來的不僅是稅收征管的復雜性,實際上還是維持行業稅負不均衡的經濟運行扭曲狀態,也沒有發揮增值稅應有的中性作用。從國際上來看,澳大利亞、新西蘭實行的都是一檔稅率;歐洲實行傳統型增值稅,也只有兩檔稅率。從長期來看,多檔稅率會影響下一步改革和國家經濟運行。中國目前采用17%、11%、6%和3%四檔稅率確實太多,建議參照國際通用做法,設立3%為基準稅率,同時對于一般納稅人采取5%或6%的一檔浮動稅率,保證絕大多數企業稅負水平降低。
從國際經驗來看,歐盟大多數成員國對國內旅客運輸,按低稅率征收增值稅。為緩解我國鐵路運輸客運企業稅負偏重的局面,可借鑒國際經驗,對客運企業采用稅率為3%的簡易征收法來降低稅負。簡易征收的實行并不會割斷原有的增值稅抵扣鏈條,也不會對增值稅優勢的發揮產生影響。若這一方法得以采用,則客運業務征收增值稅與之前征收3%的營業稅基本一致。
通過對系統管理軟件的更新與升級,實現11%和6%兩大稅控系統的無縫對接,填補實際應用中頻繁出現的技術性漏洞,提高系統運行效率與工作質量。
要有效控制成本,就必須設置相應的增值稅核算科目,對收入和成本費用進行價稅分離核算。作為一項覆蓋面大的減稅政策,多數試點企業受惠于“營改增”。但是,具體到每家企業,“營改增”在收入和成本上的影響是不同的。必須設置相應的增值稅核算科目,對收入和成本費用進行價稅分離核算。
就收入而言,由于營業稅是價內稅,“營改增”前營業收入即為營業稅稅基。而增值稅為價外稅,“營改增”后的收入為不含增值稅的收入。因此,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情況下,要將增值稅轉嫁給客戶才能維持收入水平不變。
就成本而言,營業稅稅制下采購的服務成本為價稅合計數。“營改增”后,需要進行價稅分離,一部分確認為采購成本影響損益表,另一部分確認為進項稅額進入資產負債表。“營改增”后試點企業的流轉稅稅負,部分取決于能夠獲得多少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因此,企業應當審閱即將簽署購買的商品和服務合同,對已經存在的跨期合同,應與供應商協商在未來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以抵扣進項稅。
要使稅負最小化,需要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共同探討,逐一對業務流程和收入進行梳理。“營改增”試點過程中,不少企業抓住稅制改革、稅率調整的機遇,調整業務模式。企業只有充分考慮營改增改革的影響,調整業務模式,才能使稅負最小化。這需要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共同探討,包括逐一對業務流程和收入進行梳理。企業還要考慮如何完善供應商及客戶信息管理,以及是否需要改變現有的客戶管理、采購、合同簽訂及開票業務模式。“營改增”對試點企業的影響是全方位的,遠遠超出企業財務部門的職能范疇,需要業務部門、技術部門、人事部門等各相關部門的深度參與和配合,更需要企業最高管理層的理解和支持。
[1]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方案 財稅字2011(110號)[Z].
[2]關于在上海市開展交通運輸業和部分服務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 財稅2011(111號)[Z].
[3]朱江濤.關于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的影響分析及建議[J].中國稅務.
[4]鐵路營改增140日[N].經濟觀察報,2014(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