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進前,全國優秀教師,浙江省特級教師,浙江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浙江省首批化學奧林匹克競賽特級教練,杭州市高中化學教研大組組長,杭州市、麗水市、義烏市等地“名師工程”導師。
命題者給出多樣化的信息,要求考生收集和處理相關信息,經過分析推理確定反應物、生成物、反應條件、反應的可逆性等,再寫出新反應式(包括課本沒有出現過的化學方程式、離子方程式、熱化學方程式、電極反應等等),可將這類問題稱為“根據信息推寫新反應式”。研究發現,這類問題是近幾年高考的熱點,也是優秀學生高考中爭奪的制高點。解答這類問題要掌握以下幾種訣竅。
訣竅1.收集完整要素
要寫出一個新反應式,先要明確四個要素:①反應物的化學式、②產物的化學式、③反應的條件、④反應的可逆性。所以,在解答這類問題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確定參加反應的各種反應物、各種產物的化學式。在確定反應物和產物時特別注意溶液的酸堿性,相關物質的氧化性、還原性。要注意區分最初反應物和中間反應物、區分最終產物和中間產物。重視“過量”“少量”“反應物比例”等,因為這些條件是決定產物化學式的關鍵條件。
第二,確定反應所需要的條件。反應條件不清楚,就不能得到完整的反應式。注意區分加熱、高溫、電解等條件。
第三,正確判別可逆反應還是不可逆反應,進而確定是否要用“”符號。
例1 (據2012年重慶高考試題改編)氯離子插層鎂鋁水滑石[Mg2Al(OH)6Cl·xH2O]是一種新型離子交換材料,在高溫下完全分解生成三種氧化物和氯化氫。寫出氯離子插層鎂鋁水滑石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
簡析 可直接得出反應物的化學式是Mg2Al(OH)6Cl· xH2O,反應條件是“高溫”,從“完全分解”可得出該反應屬于不可逆反應。從“生成三種氧化物和氯化氫”,結合反應物的元素組合可判斷出產物的化學式是“MgO、Al2O3、H2O和HCl”。
答案 2[Mg2Al(OH)6Cl·xH2O]4MgO+Al2O3+
2HCl↑+(5+2x)H2O↑
例2(據2011年北京高考試題、2009年福建高考試題改編)
(1)控制pH=11,用氯水可除去粗鹽溶液中的少量NH4+離子,寫出相關的離子方程式。
(2)已知,NH2Cl跟水可以微弱地反應產生具有漂白性的物質,因而NH2Cl具有消毒時間長等優點,寫出NH2Cl跟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氮元素有多種氧化物,其中甲的相對分子質量最小。在一定條件下,2 L的甲氣體與0.5 L的氧氣混合,若該混合氣體被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沒有氣體殘留,并生成氮元素的含氧酸鹽。寫出相關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簡析 (1)反應物是NH4+、Cl2等,必定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所以可推出產物是N2、Cl-,由于是堿性溶液中發生反應,所以反應式中還會有OH-、H2O。顯然,反應是在常溫、常壓下進行。由于是除雜,所以可判斷是不可逆反應。
(2)反應物是NH2Cl、H2O,反應條件是常溫常壓。根據“微弱反應、消毒時間長”可判斷是可逆反應。根據“漂白性”可判斷有HClO生成,進而可判斷還有NH3生成。
(3)根據“氧化物、相對分子質量最小”可確定甲是NO,反應物還有O2、NaOH等。根據“2 L NO+0.5 L O2”“完全吸收沒有氣體殘留”“含氧酸鹽”等可確定產物中有NaNO2,該反應屬于不可逆反應。
答案 (1)2NH4++3Cl2+8OH-N2↑+6Cl-+8H2O
(2)NH2Cl+H2ONH3+HClO
(3)4NO+O2+4NaOH 4NaNO2+2H2O
解決這類問題的過程中,需要較大思考量才能確定反應物、產物,確定反應條件、反應的可逆性相對容易。所以,解題過程中要防止犯“撿了西瓜丟芝麻”的錯誤,忽視了反應條件等。
訣竅2.推敲存在形式
解答這類問題的通病是不能正確判斷出反應物和產物。所以,審題過程中一定要認真仔細推敲各種反應物、各種產物的存在形式。具體應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推敲“狀態”。注意根據信息判斷各種反應物和產物是氣體、液態、還是固態,若是在水溶液中的反應,還要考慮是否沉淀、是否結晶、是否電離等等。
第二,推敲“價態”。注意運用氧化還原反應規律,分析判斷各種反應物中元素價態特征(最高價、中間價、最低價),研究生成產物中元素的價態(常見穩定價態)等。
第三,推敲“酸堿態”。要結合溶液的酸堿性,判斷元素的存在形態。如,三價鋁元素在強酸性溶液中以Al3+形式存在、強堿性溶液中以AlO2-形式存在,弱酸性、弱堿性和中性溶液中會以Al(OH)3形式存在;再如,六價鉻元素在強酸性條件下寫成Cr2O72-,在強堿性條件下寫成CrO42- 等。
例3 (據2013年全國高考試題改編)某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有鈷酸鋰(LiCoO2)等。現欲利用以下工藝流程回收正極材料中的金屬鈷資源(部分條件未給出)。
(1)“酸浸”一般在80℃下進行,寫出該步驟中發生的所有氧化還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可用鹽酸代替H2SO4和H2O2的混合液,但缺點是
。
(2)寫出“沉鈷”過程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簡析 觀察流程圖可確定“酸浸”反應中,反應物有H2O2、LiCoO2、H2SO4,產物有CoSO4,進而可判斷LiCoO2是氧化劑,所以H2O2必定是還原劑,還有一種產物是O2。反應條件加熱到80℃,屬于不可逆反應。審題時還要注意“所有氧化還原反應……”,不要漏掉H2O2在80℃條件會分解。用鹽酸代替“H2SO4和H2O2混合液”,HCl就是還原劑,氧化產物就是氯氣。
從離子角度考察“沉鈷”過程中有“HCO3-+Co2+ →CoCO3……”的變化,HCO3-轉化為CoCO3同時會有H+生成,但H+、CoCO3不能共存,所以產物不可能有大量H+,這樣推敲后就可得出還會有部分HCO3-將H+轉化為CO2。
答案 (1)2LiCoO2+3H2SO4+H2O2Li2SO4+ 2CoSO4 + O2↑+ 4H2O,2H2O22H2O + O2↑
有氯氣生成,污染較大
(2)CoSO4+2NH4HCO3CoCO3↓+(NH4)2SO4 + CO2↑+ H2O
例4 (據2012年浙江高考題改編)相關物質的溶度積常數見下表:
物質 Cu(OH)2 Fe(OH)3 CuCl CuI
Ksp 2.2×10-20 2.6×10-39 1.7×10-7 1.3×10-12
(1)某酸性CuCl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FeCl3,為得到純凈的CuCl2·2H2O晶體,加入________,調至pH=4,使溶液中的Fe3+轉化為Fe(OH)3沉淀,相關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
(2)在空氣中直接加熱CuCl2·2H2O晶體得不到純的無水CuCl2,原因是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3)在CuCl2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KI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寫出相關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4)在CuCl2溶液中逐滴加入過量KI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寫出相關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簡析 (1)根據題表給出的Ksp數據可直接判斷出,可以用氫氧化銅(或氧化銅等)除去氯化銅溶液中的氯化鐵雜質。
(2)空氣中加熱CuCl2·2H2O晶體,不會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可能發生水解反應。所以反應物是CuCl2·2H2O,產物有HCl氣體,還有固體CuO、Cu(OH)2、Cu(OH)Cl等。反應條件是加熱,根據“得到不純氯化銅”,應看是不可逆反應。這里要注意主要反應是CuCl2·2H2O轉化為CuCl2,生成CuO的反應是造成產品不純的次要反應。
(3)從Ksp數據可判斷CuCl、CuI都是難溶,且溶解度CuCl>CuI。根據“白色沉淀”“少量KI”可判斷生成CuCl,再從氧化還原反應規律判斷還有I2生成。
(4)根據“溶解度CuCl>CuI”“白色沉淀”“過量KI”等信息可判斷生成CuI,再從氧化還原反應規律判斷還有I2生成。
答案 要注意第(1)(2)還有其他合理答案。
(1)氧化銅 3CuO+3H2O+2Fe3+=2Fe(OH)3↓+ 3Cu2+
(2)CuCl2·2H2OCu(OH)Cl+HCl↑+ H2O
(3)2Cu2++2I-+2Cl-2CuCl↓+I2
(4)2Cu2++4I-2CuI↓+I2
訣竅3.重視復核驗證
得出答案后再復核驗證,學習時若能養成這樣的好習慣會大大提高正確率。解答這類問題,更要重視從多角度對答案進行復核和驗證,一般可以從以下角度進行。
第一,相關反應是否只有已得出的一種情況?得出反應結果是不是跟試題中所要求的相吻合?
第二,所寫反應物、產物是否正確?所得出的各種產物能否在給定條件下大量共存?
第三,反應條件寫上了嗎?有沒有判斷反應的可逆性?在該條件下,所寫產物反應物能否繼續反應?
例5(據2011年浙江高考試題改編)KI作為加碘劑的食鹽在保存過程中,由于空氣中氧氣的作用,容易引起碘的損失。寫出潮濕環境中KI與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簡析 根據“KI在氧氣作用引起碘損失”“潮濕環境中KI與氧氣反應”等,可確定反應物是KI、O2、H2O,I2是產物之一,再根據氧化還原反應規律判斷其他產物。
答案 4KI + O2 + 2H2O2I2 + 4KOH
驗證 很多學生寫出上述答案,會想到I2、KOH之間要發生反應,不敢確定。這時需要進行復核驗證:
(1)該條件下,KI、O2、H2O三種物質之間生成I2的同時,不生成KOH可以嗎?顯然在中性條件下,生成I2的同時必定同時要生成KOH,沒有其他可能。
(2)少量I2跟少量KOH一定要反應嗎?實際上,I2、KOH不能大量共存,KOH濃度很稀時不能跟I2發生反應。
(3)該條件下,I2、KOH有可能大量同時存在嗎?加碘鹽中碘損失過程是“KI→I2→I2升華”,所以I2不會大量存在。另外,加碘鹽中KI的總量本來就不多,所以反應過程中不可生成大量的KOH、I2。所以,該條件下,不用考慮I2、KOH之間的反應。
再如,有些學生在解答上述例4中的(3)(4)兩個問題時,沒有注意分析是生成CuI、還是生成CuCl,造成錯誤答案,若能重視復核驗證這一環節,就多了一道補救措施。所以說解答這類問題,要重視通過復核驗證來提高答案的正確率。
從上述分析可看出,要快速正確解答這類問題,既需要較強的化學學科思維能力,還需要熟悉化學基本技能。復習中要重視從這兩方面加強練習,才能提高奪取高考制高點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