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蒲江縣就業局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廣泛征求意見,查擺群眾反映的問題和工作中遇到的難題,制定整改方案和落實整改措施,切實提高就業服務水平和質量。在深入基層調研,了解群眾需求的基礎上,深入開展了以“走社區送崗位、走園區送服務、走農村送政策”為主要內容的“三走三送”活動,圍繞“走基層、解難題、辦實事、惠民生”目標,著力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切實解決群眾在就業方面的實際困難。
縣就業局按照“一批服務對象,一套解決方案,一抓到底落實”的工作思路,針對高校畢業生、零就業家庭、被征地農民、退役軍人、農村富余勞動力等重點群體,夯實基礎工作,落實托底安置,做實就業援助服務,切實幫助其成功就業。
夯實基礎工作。截至目前,全縣已辦理《就業失業登記證》2063本,實現城鎮新增就業人員1770人,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積極落實就業扶持政策,為吸納就業困難人員的24家單位兌現268人次的社保補貼42.73萬元和214人次的崗位補貼62.65萬元,為4774名享受失業保險待遇的人員發放失業保險金2502.08萬元、代繳醫療保險費789.75萬元;發放小額擔保貸款210萬元,兌現創業補貼2.3萬元;組織開展招聘活動,為850家(次)企業提供人力資源服務,舉辦現場招聘會35場,其中跨區域專場招聘會4場,共提供就業崗位5000余個,達成意向性協議2600人。
落實托底安置工作。縣就業局依托“962110”就業援助服務和基層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平臺,對就業困難人員開展主動服務和針對性服務;鼓勵鄉鎮和社區開發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困難人員。今年以來,發放公益性崗位安置高校畢業生社保補貼9.90萬元、崗位補貼30.38萬元,靈活就業人員社保補貼31.89萬元,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補貼36.53萬元。
做實就業援助服務。縣就業局將就業援助工作作為就業工作的重點和難點來抓,摸清底數,做到就業困難人員“六個清”;建立臺賬,做好就業困難人員就業需求登記;定期回訪,做好就業困難人員跟蹤服務,實現動態消除零就業家庭和保障就業困難人員就業。
建立一個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縣就業局進一步完善場地設施設備和管理制度,建立工作人員繼續教育機制,不斷提高人員業務能力和素質;探索整合人力資源市場,設立高校畢業生報到接收窗口;夯實職業介紹和職業指導基礎服務,提升服務水平和質量,切實增強人力資源市場服務求職者和用工企業的能力。
搭建一個招錄用交流的平臺。通過企業用工群、短信群發、微信(微博)宣傳、求職者登記臺賬、企業聯系人制度、企業用工動態監測機制以及常態化招工合作機制等措施,充分發揮求職者與用工企業的紐帶作用,構建起全縣統一、規范、穩定的招錄用平臺,實現了保障重點企業用工與城鄉充分就業無縫對接,為“三基地一新城”發展戰略提供人力資源支撐。
完善一系列服務機制。強化職業介紹和職業指導,對求職人員進行免費就業推薦和職業指導,引導其認清當前就業形勢,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建立部門協作聯動機制,與縣民政局、殘聯、團委、婦聯等部門及群團組織建立聯系機制,協作聯動做好就業推薦;建立長遠的人才培養和儲備機制,不斷加大職業技能培訓,提高技能型人才儲備。
創新開展山區鄉鎮勞動力轉移增收試驗示范工作。縣就業局按照“宣傳動員-摸底調查-包戶幫扶-技能培訓-崗位推薦-后續服務”的“六步工作法”,在白云鄉探索開展山區鄉鎮勞動力轉移增收試驗示范工作,開展職業技能培訓4期,培訓220人;開展農民實用技術培訓16期,培訓1576人;組織專項招聘和崗位推薦會2次,切實幫助山區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增收增效。目前,白云鄉農村勞動力實現轉移570人,占全鄉可轉移勞動力的81.43%,預計全鄉人均純收入較2013年可增長15%左右。
切實開展“三送”服務。以春風行動、就業援助巡回服務、12333宣傳周等主題活動為契機,深入社區、大型建筑工地、農民集中居住區等農業勞動者相對集中的地方,開展“送崗位、送政策、送培訓”活動,先后開展就業崗位進鄉村活動12次,職業技能培訓進村社81期培訓4613人,切實將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各項服務送到老百姓手中,實現服務的“零縫隙、全覆蓋”,進一步提高群眾對勞動保障各項政策的知曉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