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第軼:本刊特約專欄作家,曾任職于中國證券報社、中國人壽資產管理公司,現為龍贏富澤資產管理公司投資總監
每一次主題投資的炒作都能夠持續比較長的時間,而不斷抓住主題輪動會是牛市中的優選策略。
兩市現在的行情可謂是如火如荼,滬指突破3000點。值得注意的是,石化雙雄雙雙漲停。同時,券商板塊現歷史罕見一幕,17只券商股全部漲停。更刺激人們神經的是,伴隨大盤指數狂舞,滬深兩市成交量接連刷新全球股市歷史紀錄。
對于此輪的上漲,很多人都感到了迷惑,因為2014年出現了一個奇特現象:經濟增速往下走,竟然股市往上走。也許是因為我們大多數人對2006-2007年牛市的記憶太深刻,這種由基本面驅動的周期性牛市容易對當下情形產生誤導。而事實上,這種“經濟增速往下走,股市往上走”,由改革和轉型驅動的牛市在歷史上也曾發生過,比如1996-2000年,當時面對復雜嚴峻的經濟形勢,我國政府成功進行了市場化改革和宏觀調控,開啟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篇章。在經濟增長往下走的情況下,無風險利率下降和風險偏好提升造就了一輪大牛市,當前經濟和股市形勢與1996-2000年頗為相似,類似的原因都是利率下降、政策寬松、改革提速。
2014年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銳意推動改革,市場風險偏好明顯提升。隨著無效融資需求收縮,無風險利率出現趨勢性下沉,股市估值中樞抬升。房地產投資下滑倒逼政策寬松。資金從房地產和影子銀行流入股市,股市擺脫存量博弈困境,邁向增量博弈新時代。再從經濟形勢上來說,當前經濟回落的原因表面上是外需不足和周期調整,但本質上是深層次的結構性和體制性問題。經過2002-2007年的高速增長,國民經濟積累了大量低效產能和過度杠桿,即使沒有2008年金融危機,經濟也有內在周期調整的要求。但是當前經濟形勢與1996-2000年的一個重要區別是經濟潛在增長率不同。1996-2000年長期潛在增長率沒有大的變化,當前我國正處于增速換擋的關鍵期,未來結構調整成功,構筑的將是中速增長平臺,但增長的質量將提升。
“中國式牛市”的開啟,往往需要政策推動,近期的降息無疑給市場打了一個強心劑。從CPI上看,10月CPI只有1.6%,預計11月CPI也不會高,并且油價下跌在邏輯上可以打壓CPI指數,那么在害怕通脹的問題上,降息的大門已經打開,未來存在繼續降息的可能。其次,降息意味資金成本降低,直接影響“寶寶軍團”和銀行理財的收益。近期余額寶7日年化收益率眼看要跌到4%,已經無法滿足投資者胃口,老百姓跑步入場。
在瘋狂的同時,市場上多了一個新名詞“滿倉踏空”。過去兩周,甚至一個月的行情中,雖然指數出現了轟轟烈烈的上漲,但許多人跑輸了指數。牛市的一個特征是熱點的持續性。對于交易能力和市場感覺比較強的投資者可以不斷追逐市場熱點。比如今年以來的各種主題熱點,從汽車變革,包括新能源汽車、汽車后市場、車聯網,到以太陽能、核電、風電為代表的能源變革,到移動醫療、醫藥電商、基因測序等新興醫療,以及這一次的互聯網金融。每一次主題投資的炒作都能夠持續比較長的時間,而不斷抓住主題輪動會是牛市中的優選策略。于此同時,如果能加之中線倉的配置那便是錦上添花了,比如這一波券商啟動后便是30-40%的收益。因此,要耐心持有自己手中低估值藍籌,要相信風一定會吹到你這一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