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召穎 田光強
2001年塔利班政權被推翻之后,阿富汗局勢日益復雜化,安全狀況不斷惡化、經濟發展乏力、社會動蕩不安,阿因此成為影響地區穩定的主要變量。為維護國家安全以及為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的周邊環境,作為地區大國并自認為是全球大國的印度,在塔利班政權倒臺之后,積極介入阿富汗事務,試圖助其實現穩定、繁榮和民主。援助是印度企圖增加在阿影響力、實現其戰略目標的重要手段。隨著美軍逐步撤出,阿富汗國民軍將肩負起維護安全的重任。但由于阿富汗安全力量缺乏應有戰斗力,國際社會對阿未來局勢深表擔憂。隨著美撤軍后阿富汗局勢的不確定性增加,印度將在阿富汗事務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發揮更積極的作用,“援助”在印度對阿外交中的作用和戰略地位將得到提升。
印度傳統上與阿富汗保持著緊密的文化聯系。印巴分治后,與巴基斯坦均有領土爭端的印阿兩國保持著良好關系。冷戰期間,基于保持與蘇聯的友好關系以及對抗巴基斯坦的戰略考慮,印度是少數幾個沒有譴責蘇聯入侵阿富汗的國家,并支持由蘇聯扶植的阿政權。冷戰后初期,由于深受經濟危機打擊,印度無暇顧及阿富汗事務。1996年,由巴基斯坦支持的塔利班推翻了腐敗的阿富汗政府,印阿關系開始陷入歷史最低谷。為維護自身在阿戰略利益及打擊親巴的塔利班政權,印度大力支持反塔利班的北方聯盟。2001年,阿富汗塔利班政權被推翻,親印的北方聯盟在新政權中獲得主導權。實力不斷增強的印度開始積極參與阿富汗重建進程,幫助其實現穩定、繁榮和民主,其中增加對阿援助是印度積極介入阿富汗事務的重要戰略手段。
印度對阿富汗新政府的支持態度堅定,尤其積極加強兩國高層接觸,兩國關系進展迅速。塔利班政權倒臺之后,印度重開駐阿大使館并在赫拉特(Herat)、坎大哈(Kandahar)、賈拉拉巴德(Jalalabad)和馬扎里沙里夫(Mazar-i-Sharif)四個城市設立領事館。2002年2月,阿富汗過渡政府主席卡爾扎伊上任伊始就訪問了印度,期間印宣布向阿政府提供1000萬美元的緊急援助。2005年,印度總理辛格(Manmohan Singh)訪問阿富汗,這是自1976年以來印總理首次訪阿。印度總理不顧阿動蕩不安的安全局勢堅持訪阿,意在彰顯印度對阿富汗的堅定支持,并希望恢復和發展兩國傳統友好關系。2011年,印總理辛格在訪阿期間宣布增加價值5億美元的援助,辛格也成為近年以來首位在阿國會發表演講的外國首腦。2011年10月4日,印阿兩國簽署《戰略伙伴協議》,這是阿富汗政府與外國政府簽署的首個戰略協議。根據協議內容,雙方將加強合作以打擊恐怖主義,印將為阿國家安全部隊提供培訓、裝備等。①“Text of Agreement on Strategic Partnership between the Republic of India and the Islamic Republic of Afghanistan”,http://www.mea.gov.in/bilateral-documents.htm?dtl/5383/Text+of+Agreement+on+Strateg.(上網時間:2014年6月3日)隨著兩國關系的迅猛發展,印度不斷增加對阿援助。2001年塔利班政權倒臺后,印度政府隨即向阿提供了價值7.5億美元援助以幫助其重建。2002-2012年,印度共向阿提供了價值高達15億美元的援助,成為阿第五大援助國。②Kenneth Katzman,“Afghanistan:Post-Taliban Governance,Security,and U.S. Policy”, http://www.fas.org/sgp/crs/row/RL30588.pdf.(上網時間:2014年6月3日)2013年12月,印度承諾向阿提供價值20億美元的建設資金援助,為印度在阿援助項目服務的印度人多達4000名,阿成為印最大的援助接受國。

圖1 印度對阿援助金額(2002-2013年)
2011年之前,印度對阿援助主要集中在基礎設施、社會保障以及教育等三個領域。在2002-2011年印對阿援助中,基礎設施占比48.45%,社會保障占比36.37%,教育占比11.42%,三者占比共達96.24%。③Ministry of Finance Afghanistan,Development Cooperation Report,2010,p.98.在印對阿援助中,公路、鐵路、發電站、輸電線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援助占比幾近一半。其中,四個大項目令人矚目。一是2008年竣工、長達218公里的扎蘭吉—迪拉臘姆(Zaranj-Delaram)高速公路。該路線連接伊朗的查赫巴爾港(Chabahar)和阿富汗尼姆魯茲省的迪拉臘姆,并可以直達喀布爾、坎大哈、赫拉特、馬扎里沙里夫等阿富汗主要城市,阿富汗因此可以利用伊朗的海港,從而減少對巴基斯坦陸路交通的依賴,同時通過海運交通可以進一步促進印度與阿富汗的貿易,推動阿富汗盡快融入到南亞經濟體系。二是普里胡米—喀布爾輸電線路工程(Pul-e-Khumri to Kabul Transmission Line),該線路可將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發電站的電力輸送到喀布爾,從而解決喀布爾的電力緊張狀況。得益于該線路,2009年5月份喀布爾實現了17年來首次24小時電力供應。④Jorge Heine and Partha Ghosh,“The Elephant in the War:India and the Afghan-Pakistan Link ”,Canadian Foreign Policy Journal,March 2011,Vol.17,No.1,p.50.⑤ 趙國軍:“印度對阿富汗的軟實力戰略”,《現代國際關系》,2011年,第1期,第30頁。三是位于赫拉特省的薩爾瑪大壩水電工程(the Salma Dam Power Project),該工程將為赫拉特省提供42兆瓦的電力,并為赫拉特市鋪設長達143公里的110千瓦輸電線路。四是阿富汗國會大廈,由印度政府出資1.78億美元援建,并仿照印度國會的格局進行建造。⑤
在社會保障方面,印度政府對阿也投入了大量資金。2001年塔利班政權倒臺之后,印度隨即重新開放英迪拉·甘地兒童醫院(Indira Gandhi Children’s Hospital),這是阿最大的兒童醫院。印度還在阿各地援建醫院、診所等醫療機構。此外,印度還向阿派出醫療小組,為阿民眾提供醫療服務。2009-2010年,印度的醫療工作者在阿為35萬人提供了免費醫療。①“India’s Role in Afghanistan”,http://www.iiss.org/en/publications/strategic%20comments/sections/2011-a174/indias-role-in-afghanistan-8e69.(上網時間:2014年6月5日)五個印度醫療小組每天治療1000多名阿患者。印度并向阿富汗的阿里亞納航空公司(Ariana Airlines)捐獻三架空客飛機,還捐助數百輛公共汽車以恢復阿城市公共交通。②Shanthie Mariet D'Souza,“India’s Aid to Afghanistan:Challenges and Prospects”,Strategic Analysis,September 2007,Vol.31,No.5,p.834.
印度對阿教育事業的援助也情有獨鐘。印度曾通過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共向100萬阿富汗學生每天提供100克餅干,并投入巨大資金修繕學校。印度的這兩項援助項目共耗資3.21億美元。印度援建了阿富汗一所農業大學,并且每年提供200個農業專業的獎學金名額。同時,印度向阿富汗提供每年2000個獎學金名額以資助阿富汗學生在印度學習,其中500名為阿富汗文職官員。印度文化關系委員會(Indian Council for Cultural Relations)每年為675名阿富汗學生提供長期獎學金,資助其在印度接受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此外該委員會還為675名阿富汗人提供短期培訓獎學金。③Shanthie Mariet D’Souza,“India’s Evolving Policy Contours towards Post-2014 Afghanistan”,Journal of South Asian Development,2013,Vol.8,No.2,p.189.
近年來,印度一反過去只注重非軍事領域援助的做法,積極加大對阿軍事援助。2011年10月印阿簽署《戰略伙伴協議》之后,印度將培訓阿富汗國民軍的人數從每年350人增加到每年1000人。印度計劃此后3年內為阿富汗國民軍訓練2萬-3萬名人員,其中包括大約500名軍官。④“Wary of NATO Pullout,India to Train 30,000 Afghan Troops”,http://www.rediff.com/news/report/wary-of-nato-pullout-india-to-train-30000-afghan-troops/20111203.htm.(上網時間:2014年9月3日)據悉,印度還可能為阿富汗國民軍提供印自行研發的5.56毫米口徑突擊步槍等輕武器,并且還會將印度陸軍正在淘汰的火箭發射器、輕型火炮,甚至經過翻新改進的蘇聯T-55型坦克等武器轉讓給阿富汗國民軍。⑤Niharika Betkerur,“India Stepping Up to the Plate in Afghanistan”,http://thediplomat.com/2014/05/india-stepping-up-tothe-plate-in-afghanistan/.(上網時間:2014年9月3日)2013年12月,阿富汗政府要求印度向其提供包括坦克、火炮、迫擊炮、運輸機和武裝直升機在內的武器裝備,印度政府對此給予了積極回應。2014年5月,印俄簽訂協議,印度決定出資幫助阿富汗購買重型火炮、坦克以及武裝直升機等俄制武器。同時,印俄擬為阿重新啟用一家位于喀布爾附近的軍工廠,并將建設一處存放俄制武器的倉庫。⑥Sanjeev Miglani,“India Turns to Russia to Help Supply Arms to Afghan Forces”,http://in.reuters.com/article/2014/04/30/indiaafghanistan-arms-idINL3N0NE3IN20140430.(上網時間:2014年9月4日)
總體而言,印度對阿援助具有鮮明特點。第一,鑒于阿富汗民眾對外國駐軍的強烈反感以及印度在斯里蘭卡遭受慘敗的經歷,印度政府對阿富汗的援助主要集中在民生領域,而無意向阿富汗派遣駐軍。印度的援助主要用于改善阿富汗民眾生活,這樣既可以塑造印度的良好形象、增加印度的影響力,又可為阿富汗新政府樹立權威和穩定阿富汗局勢提供必要的基礎條件。兩國簽署《戰略伙伴協議》之后,印度加大了對阿富汗的軍事援助和軍事培訓。印度前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薩蒂什·錢德拉(Satish Chandra)甚至指出,印度應進一步加強對阿富汗的援助,在增加對阿經濟援助的同時積極培訓阿富汗安全部隊。⑦Satish Chandra,“India's Options in Afghanistan”,Strategic A-nalysis,January 2011,Vol.35,No.1,p.126.印度學界普遍認為,印度應該加大包括軍事援助在內的對阿援助力度。⑧Gurmeet Kanwal,“India Must Provide Maximum Assistance including Military Aid”,Indian Foreign Affairs Journal,July–September 2013,Vol.8,No.3,pp.254-259;Rohan Josh,i“The Next Indian Government and Foreign Policy Priorities”,http://pragati.nationalinterest.in/2014/04/the-next-indian-government-and-foreign-policy-priorities/.(上網時間:2014年9月4日)第二,印度政府的援助項目是通過阿富汗政府加以實施的,并且不附加任何條件。這樣做既顯示出印度政府對阿富汗新政府的信任和堅定支持,同時也有利于促進阿民眾對政府的支持以及提高阿新政府的管理能力。第三,印度的援助政策體現了印對阿民主化進程的堅定支持。印度認為一個穩定、繁榮和民主的阿富汗能夠消除恐怖主義、維護地區穩定以及實現經濟整合,最大程度地實現印度在阿富汗的戰略利益。此外,印度自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理應幫助阿富汗這個最年輕的民主國家加快民主化進程并鞏固民主成果。因此,印積極支持阿民主化進程。印度將大量援助資金用于改善阿富汗民眾生活以及促進阿富汗經濟發展,這樣既可以消除恐怖主義滋生的土壤,又可以為阿富汗民主化進程提供條件和民意基礎。由印度援建的阿富汗國會大廈就被稱為“阿富汗民主的心臟”,體現了印度對阿富汗民主化進程的支持力度。
阿富汗局勢事關南亞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同時與印度的國家安全和經濟發展息息相關。印度與阿富汗傳統上具有緊密的文化聯系,塔利班政權被推翻之后,兩國關系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目前,阿富汗已成為印度第一大援助接受國,印度對阿援助已呈全方位、多層次態勢。印度在阿富汗具有重要的戰略利益,援助則是其實現戰略利益的重要手段。換言之,印度之所以不斷增加對阿富汗的援助,其背后具有一系列重大而深遠的戰略考量。
首先,印度希望阿富汗不再成為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的溫床和“庇護所”,力爭減少其“溢出”效應對印度國家安全的影響。盤踞在阿富汗的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是印度最嚴重的安全威脅。消除恐怖主義、實現阿穩定與和平成為印度對阿富汗政策的關鍵戰略目標。①Shanthie Mariet D'Souza,“India’s Evolving Policy Contours towards Post-2014 Afghanistan”,Journal of South Asian Development,2013,Vol.8,No.2,p.186.印度前外交官在印度外交部的演講中就明確表示:“只有確保阿富汗的穩定與經濟發展,才能有效應對恐怖主義、宗教極端主義以及其他分離勢力的威脅。”②Ashok Sajjanhar,“India’s Foreign Policy: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http://www.mea.gov.in/distinguished-lectures-detail.htm?78.(上網時間:2014年9月4日)塔利班等阿富汗境內的恐怖組織公開宣稱對印持敵視立場,恐怖組織“虔誠軍”領導人甚至公開宣稱其目標就是要摧毀印度。印度前國家安全顧問納拉亞南(M.K.Narayanan)在2014年1月的一次演講中指出:“如果塔利班在阿富汗獲勝,那么印度就是他們的下一個目標。”③“India May be Next Target of Taliban:Narayanan”,http://www.thehindu.com/news/national/india-may-be-next-target-of-taliban-narayanan/article5597371.ece.(上網時間:2014年9月4日)塔利班執政時期,印控克什米爾地區20%的恐怖襲擊來自于盤踞在阿富汗境內的恐怖組織。④Smruti S.Pattanaik,“India’s Afghan Policy:Beyond Bilateralism”,Strategic Analysis,July 2012,Vol.36,No.4,p.572.近年來阿富汗國內局勢依然十分復雜,為包括塔利班在內的恐怖組織坐大提供了可乘之機。這些恐怖組織在阿富汗境內不斷針對印度目標展開瘋狂襲擊。2008-2009年,印度駐阿富汗大使館兩度遭襲,造成數人傷亡。2008年,援建阿富汗高速公路建設的兩名印度工程師遭到自殺式恐怖襲擊身亡。2010年,喀布爾一家印度人聚集的旅館遭到恐怖分子襲擊,造成9名印度人死亡,其中包括數名印度官員。⑤“印度證實9名印度人在喀布爾恐怖襲擊中遇難”,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 - 02/26/content_13058392.htm.(上網時間:2014年5月23日)2013-2014年印度駐賈拉拉巴德和赫拉特的領事館也遭到恐怖襲擊,造成數人死傷。從2003年到2014年6月,阿富汗境內的印度人共遭到22起恐怖襲擊,約80名印度人死亡,數百人受傷。⑥“Terrorist Attacks and Threats on Indians in Afghanistan since 2003”,http://www.satp.org/satporgtp/countries/india/database/afganistanindianattack.htm.(上網時間:2014年6月1日)此外,阿富汗境內的恐怖組織還不斷滲透到印度國內,發動恐怖襲擊。⑦Shashank Josh,i“India’s Role in a Changing Afghanistan”,The Washington Quarterly,Summer 2014,Vol.37,No.2,p.88.2014年9月3日,“基地”組織領導人扎瓦赫里(Ayman al-Zawahari)宣布成立“基地組織印度次大陸分支”(al-Qaeda in the Indian Subcontinent),威脅將在印度、孟加拉國和緬甸發動恐怖主義襲擊。該分支機構宣布效忠于塔利班組織最高領導人穆罕默德·奧馬爾(Mullah Muhammad Omar)。⑧Praveen Swami,“Al-Qaeda Declares New Front to Wage War on India,Calls for Jihad in the Subcontinent”,http://indianexpress.com/article/india/india-others/al-qaeda-leader-ayman-alzawahiri-announces-formation-of-india-al-qaeda/.(上網時間:2014年9月5日)由此可見,印度已成為阿恐怖主義組織襲擊的重點目標,恐怖主義可謂是印度國家安全的最大威脅。印度不斷加大對阿富汗的援助,旨在致力于使其成為一個穩定、繁榮和民主的國家,從而消除恐怖主義滋生的土壤,為印度的戰略崛起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其次,阿富汗在印度地緣戰略中具有重要地位。阿地處南亞和西亞、中亞交匯處,地緣政治地位至為重要。20世紀90年代經濟改革之后,印度經濟發展迅猛,成為世界上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甚至是全球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尤其是與深陷經濟危機之中的歐美國家相比,印度經濟的持續發展更加凸顯,國際地位不斷提升。印度經濟的迅猛發展導致其對能源的需求日盛,而能源豐富的西亞和中亞地區就成為印度獲取能源的重點地區。為了能夠更安全、更便捷地獲取這兩個地區的能源以滿足其經濟發展需求,印度希望通過阿富汗鋪設通往西亞和中亞的能源管道。對此,一位印度前外交官就指出:“阿富汗具有將南亞與中亞的貿易、油氣管道和基礎設施連接起來的潛力”。①Ashok Kumar Attr,i“India’s Foreign Policy On Neighbourhood”,http://www.mea.gov.in/distinguished-lectures-detail.htm?79.(上網時間:2014年9月4日)2010年,土庫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簽署框架協議,開始修建連接四國的天然氣管道。②陳志新、牟宗琮、廖政軍:“土庫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四國簽署天然氣管道框架協議”,《人民日報》,2010年12月13日。這條天然氣管道建成后將解決印度的能源短缺問題。此外,印度還將阿富汗視為連接南亞和中亞地區的橋梁和貿易中轉站,積極促進阿富汗盡快融入到南亞貿易體系之中,③Sandra Destrad,i“India:A Reluctant Partner for Afghanistan”,The Washington Quarterly,Summer 2014,Vol.37,No.2,p.104.以期繞過巴基斯坦的陸路通道,極大地擴展印度商品的出口范圍,推動印度對外貿易的積極發展。而印度這些戰略利益的實現都亟需阿富汗局勢的穩定。因此,援助就成為印度幫助阿富汗穩定局勢并進而實現其戰略利益的重要手段。
再次,經濟利益也是印度增加對阿援助的重要驅動力。阿富汗具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但是缺乏相應的資金和技術,而經濟發展迅猛的印度則急需礦產資源。在開發阿富汗礦產資源方面,兩國一拍即合。印度公司聯合開發阿富汗哈吉加克(Hajigak)鐵礦就是其中最令人矚目的案例。阿富汗哈吉加克鐵礦估計儲量約為20億噸,價值高達約3500億美元。④“印度鋼廠或聯合競標阿富汗哈吉加克鐵礦”,鳳凰網,http://finance.ifeng.com/future/gypzx/20110314/3650809.shtml.(上網時間:2014年6月6日)。2011年七家印度公司組成的印度鋼鐵聯合體公司獲得了該鐵礦的開采權,印度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它們在競標中勝出的重要原因。在這七家公司中就有印度最大的國有鋼鐵公司——印度鋼鐵管理局(Steel Authority of India Ltd)和印度最大的國有礦業公司——印度礦業總公司(NMDC Ltd.)。這七家公司向印度政府申請了55億美元的30年無息貸款,并尋求印度政府援助以建設裝機容量達800兆瓦的火力發電廠、輸變電線路及鐵路工程。⑤Gareth Price,India’s Policy towards Afghanistan,London:Chatham House Programme Paper,August 2013,p.7.此外,印度也謀求擴大對阿富汗的貿易和投資以促進阿重建進程以及實現印度的經濟利益。為促進兩國貿易,2003年印阿簽署《特惠貿易協議》。與此同時,印度政府也積極鼓勵本國企業加大對阿富汗的投資。2001-2012年,有近百家印度公司在阿富汗投資,投資總額高達近2500萬美元。此外,印度和阿富汗的合資企業有近80家,總資產高達2000萬美元。⑥“Delhi Investment Summit on Afghanistan Economic links between India and Afghanistan”,http://dsafghan.in/pdf/India-Afghanistan.pdf.(上網時間:2014年6月1日)2012年7月,印度召開了“德里阿富汗投資峰會”(Delhi Investment Summit on Afghanistan),旨在吸引國外資本投資阿富汗以拉動其經濟發展。⑦“Delhi Investment Summit on Afghanistan”,http://mof.gov.af/en/news/10937.(上網時間:2014年9月5日)阿富汗是一個尚未完全開發的市場,局勢穩定的阿富汗將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2013年11月,在印度經濟界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印度工商聯合會(Federation of Indian Chambers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舉辦了名為“與阿富汗開展貿易:挖掘阿富汗經濟潛力”(Doing Business with Afghanistan,Unlocking Afghanistan's Economic Potential)的會議,致力于促進印度私企投資阿富汗。⑧“Doing Business with Afghanistan,Unlocking Afghanistan's E-conomic Potential”,http://ficci.com/past-events-page.asp?evid=21681.(上網時間:2014年9月5日)2014年9月,該聯合會還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舉辦印度產品展,向阿富汗推銷印度產品。⑨“India Product Show at Kabul”,http://www.ipskabul2014.com/.(上網時間:2014年9月5日)印度的援助有助于實現阿富汗的穩定,進而為印度產品和企業進入阿富汗市場打下基礎,最終實現印度的經濟利益。
最后,對阿援助體現了印度追求全球大國地位的戰略目標。印度自獨立以來就試圖成為全球大國。對此,印度首任總理尼赫魯就直言不諱地指出:“印度以它現在所處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么就銷聲匿跡。中間地位不能引動我。我也不相信任何中間地位是可能的。”①[印度]賈瓦哈拉爾·尼赫魯著,齊文譯:《印度的發現》,世界知識出版社,1956年,第57頁。面對蘇美日益激烈的冷戰對抗,剛剛獨立的印度就發起了不結盟運動,成為第三世界的領袖。南亞地區是印度追求全球大國地位的出發點,更是試驗場。印度在南亞地區奉行印度版的“門羅主義”,認為南亞地區是印度的戰略后院,反對其他大國干涉南亞地區的事務。然而,南亞弱小鄰國對印在南亞的霸主地位充滿疑慮和擔憂,印為了自身安全、經濟發展以及全球大國地位,需要更加積極地幫助包括阿富汗等周邊鄰國實現穩定與發展。美國著名南亞問題專家克里斯汀·費爾教授(C.Christine Fair)指出,印度的阿富汗政策應通過將印度視為新興國家和全球大國加以理解,印度與阿加強接觸是為了獲得全球大國地位。②C.Christine Fair,“Securing Indian Interests in Afghanistan Beyond 2014”,Asia Policy,January 2014,No.17,p.28.阿富汗事關印度的國家安全和經濟發展,更為印度凸顯全球大國地位和提升國際形象提供了良機。美國始終擔心撤軍之后的阿富汗會重新淪為恐怖主義的“天堂”,從而使美國為之所做的努力付諸東流。為了維護阿局勢穩定,美國積極鼓勵作為阿近鄰的印度在美撤軍之后發揮更大的作用。在一封美國駐阿富汗大使館的電報中,美國認為印度是阿“天然盟友”。③“US Embassy Cables:How India can Help Stabilise Afghanistan”,http://www.theguardian.com/world/us-embassy-cablesdocuments/102286/print.(上網時間:2014年6月6日)與此同時,印度也盡其所能地配合美國的戰略需求,積極介入阿富汗事務,以圖提升其在美國全球戰略中的地位,并使其全球大國地位的追求獲得美國至為關鍵的戰略支持。
印度的援助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阿富汗重建進程,為阿富汗最終成為一個穩定、繁榮和民主的國家提供了基礎,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維護南亞地區的和平與穩定。通過對阿援助,印度不僅改善了在阿富汗乃至南亞地區民眾中的國家形象,同時也展現出作為地區大國的國際影響力,大幅度提升了其國際地位。印度在阿富汗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戰略作用,這使其在美國全球戰略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從而使美國更加堅定地支持印度的全球大國訴求。但鑒于阿富汗局勢的錯綜復雜,印對阿援助也面臨一系列不容忽視的制約因素。
首先,阿富汗日益動蕩不安的安全局勢以及阿富汗政府的腐敗將嚴重影響印度援助項目的實施和效果。塔利班政權倒臺之后,阿富汗恐怖襲擊事件不斷,安全局勢日益惡化,而阿富汗國民軍缺乏武器裝備和訓練,難以形成有效的戰斗力,無法肩負起維護國家安全和打擊恐怖主義的重任。與此同時,塔利班等恐怖組織的力量卻日益增強,不斷針對阿富汗境內的目標發動恐怖襲擊。阿富汗動蕩不安的安全局勢顯然將影響到印度援助項目的開展,而缺乏戰斗力的阿富汗國民軍則無法為其提供有效的安全保護。例如,2008年,援建扎蘭吉—迪拉臘姆高速公路的兩名印度工程師遭到恐怖襲擊身亡。這使印度認識到阿富汗國民軍無法為其援助項目提供有效保護。為了保護印度工人,印度政府不得不派出300名邊境警察保障援助項目的安全。美國撤軍之后,維護阿富汗安全的重任就由尚未完全做好準備的阿富汗國民軍承擔。可以預見,阿富汗的安全局勢在美國撤軍之后將會更為錯綜復雜,這勢必影響印度援助項目的有效開展,從而不利于印度戰略利益的實現。與此同時,阿富汗現政府的能力不足以及嚴重腐敗也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印度援助項目的開展及其效果。根據美國和平基金會(Fund for Peace)和《外交政策》雜志聯合發布的《2013年失敗國家索引》(The Failed States Index 2013),阿富汗位居世界第七,是世界上最“失敗”的國家之一。④“The Failed States Index 2013”,http://ffp.statesindex.org/rankings-2013-sortable.(上網時間:2014年5月26日)阿富汗現政府還沒有能力控制全境,有些地區還處在塔利班的控制之下,這樣就難以保證印度的援助能夠到達阿富汗全國各個地區尤其是急需援助的邊遠地區。根據“透明國際”(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的最新報告,阿富汗政府的腐敗指數在177個被調查國中,與索馬里、朝鮮并列為第175位,是世界上最腐敗的國家之一。①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 2013”,http://cpi.transparency.org/cpi2013/results/.(上網時間:2014年5月25日)印度政府拒絕就其對阿援助附加條件,這樣雖然受到阿政府的歡迎,但是缺乏嚴格的監管、加之阿存在嚴重腐敗,印度提供的援助難免被挪用、貪污甚至浪費。這種情形不僅使印度援阿戰略目標難以實現,更有可能使印在阿民眾中的形象受影響,弄巧成拙。
其次,錯綜復雜的阿印巴三角關系也是影響印度對阿援助的重要因素。印度和巴基斯坦是影響阿富汗局勢最重要的地區國家,也是阿重建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支持力量。獨立之初,面對弱小的巴基斯坦,印度國內就有吞并巴基斯坦的呼聲,這使珍視獨立的巴基斯坦備感擔憂。加之因克什米爾爭端而爆發過三次戰爭,巴基斯坦始終對印度抱有防范心態。由于自身實力的弱小,巴基斯坦最大的夢魘就是陷入東西兩線作戰之中。為了使其在與印度爆發戰爭之時獲得必要的戰略縱深,巴基斯坦政府始終希望阿富汗能夠建立一個對巴友好的政府。但是一系列難以忽視的問題卻影響到巴阿關系的發展。所謂的“杜蘭線”之爭②“杜蘭線”是19世紀末英國殖民當局與阿富汗劃定的一條英屬印度與阿富汗的國界線。巴基斯坦獨立后主張以“杜蘭線”為巴阿的國際邊界線,但是阿富汗不予承認。隨后,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在巴屬普什圖人的自決權和前途問題上產生沖突,兩國之間的“普什圖尼斯坦問題”由此產生。這一問題導致阿巴在1950年爆發軍事沖突,在1955年和1961年斷交。就是影響巴阿兩國關系的歷史因素。正是由于此爭議,在巴基斯坦1947年申請加入聯合國時,阿富汗是唯一投反對票的國家。而阿富汗現政府不斷指責巴基斯坦支持塔利班組織,威脅阿富汗的穩定與安全。在此情況下,兩國關系的發展出現波折,這更使巴基斯坦擔憂印阿關系的發展。巴基斯坦外交政策精英認為,印度可以在促進阿富汗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一定的作用,但是很多人對印度在阿富汗日益擴大的影響力感到擔憂。③“Pakistan,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End Game in Afghanistan:Perceptions of Pakistan’s Foreign Policy Elite”,http://www.usip.org/sites/default/files/PB100.pdf.(上網時間:2014年6月6日)例如,巴基斯坦堅決反對印度在阿富汗設立四個領事館,認為這些領事館不會發揮好的作用,只是印度用來收集情報的據點,以及用于支持巴境內俾路支分裂勢力。對于巴基斯坦軍方來說,應對印度所構成的生存威脅優先于其他地緣政治和經濟目標。④William Dalrymple,“PA Deadly Triangle:Afghanistan,Pakistan,and India”,http://www.brookings.edu/research/essays/2013/deadly-triangle-afghanistan-pakistan-india-c#section1.(上網時間:2014年9月4日)因此,針對印度加大與阿富汗的軍事合作力度,巴基斯坦軍方不免擔心這是一種圍堵巴基斯坦的行為,尤其擔憂會自己會因此陷入東西兩線作戰的戰略困境之中。印巴之間相悖的利益訴求不可避免地導致了兩國在阿富汗爭奪戰略影響力以遏制對方。因此,印巴在阿富汗事務方面陷入典型的安全困境。⑤Harsh V.Pan,t“India’s Changing Role”,Strategic Analysis,Middle East Quarterly,Spring 2011,Vol.18,No.2,p.31.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想在美國撤軍之后擴大其在阿富汗的影響力,而援助都是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印巴在阿富汗進行的對抗和爭奪必然會影響阿富汗局勢的穩定,從而影響阿富汗重建進程和印度援助項目的順利開展及其實際效果。
最后,印度還將面臨美國在阿富汗事務中所具有的主導地位的制約。作為對阿富汗最具影響力的域外大國,美國在阿富汗事務中占據主導地位。在推翻塔利班政權之后,美國力圖在消滅恐怖主義的基礎上,將阿塑造成為一個親美的民主國家,使之成為美國在南亞地區重要的戰略支撐點。美國的實力地位和戰略利益注定了其要在阿重建進程中發揮主導作用,使之符合美國的戰略設計。雖然美印在阿富汗事務中具有重要的共同利益,而且美國也希望并鼓勵印在阿重建進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但是兩國卻存在著難以忽視的利益分歧,雙方甚至有時過分懷疑對方的政策。⑥Shashank Josh,i“India’s Role in a Changing Afghanistan”,The Washington Quarterly,Summer 2014,Vol.37,No.2,p.92.在此情況下,印度在阿富汗事務方面就要受到美國主導地位的制約。⑦Shoikat Roy,“India Must Commit to Afghanistan”,http://www.usip.org/sites/default/files/PB100.pdf.(上網時間:2014年9月4日)例如,2010年,為了穩定國內局勢,阿富汗政府成立高級和平委員會,尋求與塔利班開展和解談判。對此,美國表示支持,但印度卻堅決反對。在美國對其施加巨大壓力之后,印度才改變其反對阿政府與塔利班和談的立場,從而保持與美國的戰略一致。雖然美國即將從阿富汗撤軍,但是美國仍將在阿富汗保持主導地位并對阿富汗局勢發揮潛移默化的重要影響。因此,美國對阿富汗的戰略決策必將對印度的對阿援助政策形成制約。
雖然印度對阿富汗的援助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制約,但是這些制約作用將呈現出不斷弱化的趨勢。首先,雖然美國撤軍之后,阿富汗的安全局勢會出現短時期動蕩,但是從長期來看,阿富汗局勢將逐漸實現穩定。美國和國際社會都不希望阿富汗局勢惡化,會繼續加大對阿援助。隨著武器裝備和軍事培訓不斷加強,阿富汗國民軍的戰斗力也將日益提升,維護國家安全的能力將不斷增強。與此同時,阿富汗民眾希望國家盡快實現穩定,對現政府的支持率將日益上升。其次,印巴之間的共同利益會使兩國在阿富汗事務上的對抗和爭奪有所減緩。印巴意識到在阿富汗問題上具有共同利益,阿富汗甚至南亞地區局勢的穩定需要印巴之間的合作。目前,巴基斯坦對阿富汗的戰略目標也發生了改變,從“控制”阿富汗或者建立一個對巴友好的阿富汗政府轉變為保持阿富汗的穩定與和平,以避免影響到巴基斯坦的穩定和安全。①“India’s Role in Afghanistan”,http://www.iiss.org/en/publications/strategic%20comments/sections/2011-a174/indias-role-in-afghanistan-8e69.(上網時間:2014年6月5日)巴基斯坦民選政府也試圖改善印巴關系,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給予印度最惠國待遇。此舉將刺激印巴之間的貿易,兩國的貿易額在未來五年內可望從26億美元增加到80億美元。②Vijay C.Roy,“New Attari Post to Treble India-Pak Trade”,http://www.business-standard.com/article/economy-policy/newattari-post-to-treble-india-pak-trade-112041202011_1.html.(上網時間:2014年6月3日)在印巴關系逐漸改善的基礎上。兩國將逐步建立起戰略互信,不再以安全困境與零和博弈的視角看待對方在阿富汗的存在和影響。與此同時,阿富汗政府試圖在印巴之間保持平衡。2011年10月5日,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在新德里發表演講時就將巴基斯坦比作阿富汗的同胞兄弟,而將印度比作好朋友,并指出:“阿富汗剛剛與好朋友簽訂的伙伴關系協議并不會影響到與兄弟的關系。”③“Pakistan Our Twin Brother,India a Friend:Karzai”,http://www.hindustantimes.com/India-news/NewDelhi/Pakistan-our-twin-brother-India-a-friend-Karzai/Article1-753826.aspx.(上網時間:2014年9月3日)這些因素將減緩印巴在阿富汗事務上的對抗和爭奪,使兩國共同致力于實現阿富汗的穩定。最后,美國和印度在阿富汗事務上的共同利益會逐漸彌合兩國之間的分歧。美印兩國都希望阿富汗實現穩定、繁榮和民主。這種根本利益的一致性會逐漸彌合雙方的分歧,使兩國形成“合力”。印度為了獲得美國的戰略支持,將會不斷調整自身政策以迎合美國;而美國為了穩定阿富汗局勢,也急切希望并鼓勵印度在阿富汗事務中發揮更大的戰略作用。④Nicholas Burns,“Passage to India:What Washington Can Do to Revive Relations with New Delhi”,Foreign Affairs,September/October 2014,Vol.93,No.5,pp.132-141;Savita Pande,“India Should Work with Like-Minded Countries”,Indian Foreign Affairs Journal,July–September 2013,Vol.8,No.3,pp.277-284.
在可預見的未來一段時期內,印度將繼續堅定地支持阿富汗現政府并加大援助規模。對此,印度駐阿富汗大使賈揚·普拉薩德(Jayant Prasad)就表示:“印度一直以來都是阿富汗可以依靠和信賴的伙伴。”前印度軍事情報機構前主管拉維·桑尼(Ravi Sawhney)也指出:“當阿富汗被世界拋棄而處在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印度與之并肩作戰。我們承諾使阿富汗保持穩定,印度不會棄之不管。”⑤“Afghanistan Seeks Tanks,Field Artillery and Attack Helicopters from India”,http://indiatoday.intoday.in/story/afghanistan-nato-india-pakistan-indian-military-academy-indian-army/1/325670.html.(上網時間:2014年6月7日)印度雖然會繼續加大對阿富汗的軍事援助,但是不會貿然向阿富汗派遣軍隊,印度對阿富汗的援助政策仍將以軟實力戰略為主。
阿富汗事務不僅事關南亞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更與印度的國家安全息息相關。利用援助幫助阿富汗成為一個民主、繁榮、穩定的國家是印度實現其戰略利益的重要手段。印度對阿援助不僅推動了阿重建和民主進程,還有助于印度改善國家形象、提升國際地位。但與美國等國相比,印度對阿援助規模還相對較小,并且更側重于民生領域。印度將在日后加大對阿援助規模,并增加軍事援助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