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芳,趙 兵,王玉云,李大軍
(雅安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四川 雅安 625000)
地表水環境監測進展與問題探討
劉子芳,趙 兵,王玉云,李大軍
(雅安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四川 雅安 625000)
由于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工業技術不斷提高,經濟發展對環境尤其是地表水資源帶來了的嚴重污染,地表水環境狀況快速惡化,水質嚴重不達標,導致我國水資源利用狀況越來越緊張,地表水是其中最主要的水源。地表水環境的質量監測對我國水環境保護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對我國的經濟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對水環境實施監測,有助于預防水質污染,對制定預防污染方案提供有效依據,有利于制定水質監測標準。近年來,我國的水環境監測工作取得了較大發展,水資源保護工作也有大的進展。不過,在地表水環境監測工作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本文就地表水環境監測進展現狀以及監測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分析,為防治水污染提供技術支持。
地表水;水環境;監測進展;問題探討
在所有的水資源中,地表水和人們的關系最為密切,人類的生活用水和工業用水基本上都是對地表水的利用。地表水的水環境監測是一個流域或者是一個行政區域內整體水資源的管理方面所必不可少的項目,是保證水環境符合標準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通常是通過對地表水中的相關污染物以及相關的污染因素進行定期的監測,從而可以了解地表水環境受到污染的原因以及受到污染的途徑,并對污染物產生的相關原因和污染途徑來進行一系列相關評價,綜合鑒別以及評估相關的水污染問題,這些都可以為防治污染、為水環境標準的制定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目前,地表水環境出現不斷惡化、污染越來越嚴重的現象。因此,我國也在逐步地開展水質的自動監測工作,以應對地表水受到嚴重污染的現狀,以期更好地改善地表水的水質。
1.1 我國地表水的整體污染現狀
眾所周知,我國地表水污染主要源于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這些污水、廢水成分較為復雜,含有各種有機污染物、無機污染物,主要是參數為氨氮、化學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五日生化需氧量、溶解氧和揮發酚等等。重金屬污染重點出現在西南、長江等局部區域。地表水水質的地域分布特點大致為河流上游河段水質優于下游,城市及其下游河段水質普遍較差,南方河流水質整體優于北方,東部發達地區的水質差于中西部地區。總之,我國地表水的整體污染狀況是非常令人堪憂的,迫切需要引起國家政府相關部門的高度關注。
1.2 我國地表水環境監測進展
近年來,我國全面進入了科技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進程中,經濟規模的不斷壯大以及先進產業設備生產技術的普及全面推動了我國社會經濟實力的發展與進步。與此同時,這也為我國水環境實體造成了不同程度上的重大影響,并導致了地表水環境惡化變得越來越嚴重,因此,對我國地表水環境開展監測工作是整治和預防地表水環境發生惡化的重要措施。近年來,我國環境監測工作者不斷地努力創新,在水環境監測的工作上已經取得了比較大的成績,地表水環境的常規監測也逐漸完善,水質自動化監測也有步驟、有計劃地展開。通過常態化地進行監測水中的污染物,找出污染源以及污染的種類、方式,并通過監測數據對水污染進行評估,為水污染的整治和預防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我國目前已經建成了以350余個主要的水環境監測中心為核心的,3000多個各類不同的水質監測的站點為基礎的,并已經覆蓋了全國的江河湖庫及各大流域的水質監測的非常有效的網絡體系。目前環保系統設有國家、省、市、縣四級環境監測站,絕大多數環境監測站都能正常開展地表水的例行監測及相關監測工作任務。以上這些監測基站及其科學有效的網絡體系對于高效開展地表水環境監測工作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雖然水環境的監測站點的數量及質量都在不斷的增加和提高,但是為了保證這么多的水環境監測的網點的數據可以真正的做到客觀、科學與公正,我國是從1980年起才開始逐漸的從一些國家引進這樣的地表水環境的監測系統,可以看出,從那個時候起,我國也開始注重水環境的實時動態監測系統的研發了。直到近期,我國公開發布國家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站實時監測數據系統,通過對水體污染數值中的具體pH值、溶解氧、氨氮含量、COD、TOC等數值進行詳盡的數據分析與預測,來加強對于地表水的水質自動監測水平和管理力度,對進一步有效解決跨界水污染糾紛處理、省界水質目標綜合考核、地表水水質監測預警監視起到了非常積極的關鍵性作用。綜上所述,我國仍需不斷創新與探索,積極摸索更為先進的自動監測地表水水質的技術手段,進一步增強我國地表水的水質。
2.1 監測數據達不到“五性”要求
環境監測工作是一項廣泛涉及到人員、儀器、方法、標準、操作過程等諸多方面的技術性要求很強的工作,任何環節和方面的不統一、不規范,都會影響到監測結果的科學性與有效性。為了使監測數據能夠更加準確地反映出地表水環境質量的發展現狀,必須要求環境監測數據具有代表性、準確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已經成為環境監測站面臨的重點任務。地表水環境監測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充分保證監測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有效性、科學性。大家都知道,我國地表水環境監測質量是監測工作的核心和關鍵所在,是進行水環境問題分析的必要前提,也是各級環境監測站及相關有資質監測單位賴以發展和生存的基本保障,因此,這就要求各相關單位必須非常注重地表水監測過程中的檢測質量要求。目前,各環境監測站都非常重視地表水環境的監測質量,但由于一些監測單位對于監測工作人員的技術不關心,沒有意識到工作技術的重要性,未對相關工作人員安排專業培訓和教育,致使部分監測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和操作技術很差,使得監測數據結果可信度不高、監測數據不合理等現象普遍存在,這樣的監測數據不能真實的反映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導致制定地表水環境污染防治。另外,全球環境污染水平不斷提高,一般來說環境監測標準也應該隨之而提高,但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標準仍然停留在一個較低的水平,根本就不能滿足現代社會對于地表水環境監測數據的發展要求,以致于可能會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各部門的環境監測行業技術標準在監測技術路線、布點、監測方案、時間頻次、設備選取要求、評價指標與測定方法等方面存在差異,致使地表水環境監測數據缺乏可比性。對水環境實施監測,有助于預防水質污染,對制定預防污染方案提供有效依據,有利于制定水質監測標準。近年來,我國的水環境監測工作取得了較大發展,水資源保護工作也有大的進展。不過,在地表水環境監測工作中還存在著一些不可避免的問題。本文就地表水環境監測進展現狀以及監測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分析,為防治水污染提供技術支持,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地表水的水質。
2.2 監測過程中缺乏統一的管理
環境是一個涉及多要素的復雜系統,需要國土、建設、水利、環保等各有關部門的密切配合和團結協作。但是,我國目前環境監測工作不統一、缺乏有效的管理機制,各部門之間的關系不明確,缺乏彼此之間的聯合與協作,環保部門“統一監督管理”的職能在很大程度上被肢解和架空。部分監測領域有關部門爭先恐后的介入,實際是為了謀取一定的部門利益,使得一些部門的監測任務和工作出現交叉與重疊,而某一些監測領域還沒有實施開展、存在空白區域。
環境監測數據是環境保護、環境管理的重要依據,為環境管理與決策提供技術支持和技術服務,也是環境監察實施監督管理的重要手段。環境監測數據反映了環境質量狀況,是環境污染預測的基礎。對地表水環境污染的預防、治理以及相關政策法規的制定都離不開監測數據的保證。因此搞好環境監測,提高環境監測技術水平非常重要。監測站根據環境保護工作的需要和實際監測能力,把危害人類健康以及可能引起突出的環境問題納入例行監測,要不斷的擴大環境監測領域。根據詳盡的環境監測數據來評估和預測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及其變化趨勢。
目前,國際上對于水資源管理的共同做法是以相關的流域為單元對水資源進行較為有效地管理。而我國的地表水環境監測的工作也逐漸的從原來的點源或者區域性的監測轉變到了現在的整個流域的監測管理了。很多地方的地表水資源的管理者往往過分注重自己區域內的利益,從而忽視了整個流域的總體利益,所謂流域管理的理念還沒有完全的普及,也沒有被所有的管理者所接受。所以,如何能夠盡快的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流域控制,也必然是今后我國水環境監測過程中所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
2.3 環境質量綜合分析水平較差
根據上述設定的參數進行實驗,將傳統的防洪工程施工技術系統和本文的防洪工程施工技術系統進行比較,分別記錄防洪工程施工技術花費成本實驗和防洪工程的安全系數實驗,根據兩個實驗結果,分析兩種防洪工程施工技術系統的工作效果。
地表水水質的監測主要的水質參數是無機污染物、各種重金屬離子、微生物及營養物等,一般情況下傳統的方法是利用我們比較熟練的化學分析方法和先進的儀器分析或者是生物的方法來測定它們的濃度。但是,多年來,大部分環境監測機構把主要精力還是放在獲取代表性數據的現場采樣和實驗室分析上,表現出重數據獲取,缺少對數據的詳細分析以及運用,重監測數據保管、輕監測信息挖掘,經費和人員現場以及應急監測設備方面投入大,但是室內分析科室儀器設備簡陋。地表水報告往往會出現其中的一些參數只是可以水質的性質起到描述作用,但是卻并不能來全面的反映流域的水質問題的發展狀況。簡單的環境監測報告對于實際水資源保護所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甚至會延誤進行水環境保護的最佳時間。
綜合分析工作的基礎比較薄弱,從事綜合分析的人員的業務能力,信息獲取的能力,分析判斷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創新思維能力都還比較差。目前絕大多數縣級站對這些數據只能作些簡單的評價,而對精通環境質量綜合分析工作、準確解釋污染產生原因、對環境質量變化趨勢做出正確預測的綜合分析人員則相當匱乏,這將直接導致我國在監測地表水水質過程中進行環境質量綜合分析的水平較差。
2.4 監測能力以及信息處理能力有待于加強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環保工作的不斷深入,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國的城市化發展速度加快,同時地表水環境監測工作量也在不斷加重。但是,目前環境監測的整體能力仍然不足,技術儲備、監測手段、人才能力等方面差距較大;管理有待于進一步加強,應用監測成果還不夠充分,監測的有效應用水平還需要進一步提高。大力推進環境監測站標準化建設,努力提升環境監測綜合分析能力,及時準確地發布監測信息,實現為環境管理提供技術支撐、以監測數據檢驗環保工作成效的目標。致使監測過程較為緩慢,信息處理能力較差等問題的出現,這一切都讓監測工作變得困難。
目前,為了加強環境監測報告的管理,實現環境監測數據、資料管理制度化,確保環境監測信息的高效傳遞,各部門都建立了本部門較為規范的數據上報規定。同時,現在我國大部分監測人員只重視監測過程和結果,并未對結果進行有效分析和總結。多數人員在獲得數據結果后未對其存在的原因進行分析,對記錄監測過程和結果進行分析基本是對相應數據進行總體分析,分析過后并未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措施,使監測工作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綜上所述,對地表水環境監測能力和信息處理能力的欠缺不利于改善地表水的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有序開展。
2.5 監測參數不夠齊全
3.1 重視地表水環境監測,對監測進行全程序質量控制
對地表水環境監測都是以采集水體樣本的形式進行的,采集到水體樣本后才能進行水體污染分析。在采集的水體樣本中,物質組成成分十分復雜。如果只對這樣的樣本進行分析,得出的結果會有很大誤差。這種條件下就要除去樣品中存在的干擾,必要時應濃縮樣品,提高對樣本水體分析的準確性。一般來說,環境中的水樣來源不同,組成成分不同,在進行樣本處理的時候也要根據其特點采用最佳的處理方式及最合適的方法。
除了抽取地表水環境樣品監測有害物質外,還要對影響水環境質量的各種成分進行監測,為保證監測數據的有效性,使結果更符合標準,應對需要監測的樣品實行干預,把阻礙檢測結果的障礙物消除殆盡,并把相關樣品融入水環境檢測區域內,有效提高數據的準確度,利于工作人員對結果進行分析。但在消除阻礙監測結果的干擾因素時,要運用合理的方法進行處理,如果處理方法不當,有可能會影響監測結果。
3.2 采取有效簡易的檢測裝置
我國土地面積遼闊寬廣、山河湖海較多,各個區域出現地表水環境污染的現象較多,發生飲水事故的地區一般發生在鄉鎮地區較多,而且大部分工業用地就在鄉鎮附近,從而導致水污染不斷上升,由于因污染產生的事故不斷增多,因此,要求采用有效簡單的現場檢測儀器。這其中,車載型的x-射線熒光光譜儀(XRF)就是一個很不錯的測量金屬成分的便利裝置,監測內容包含有:微量元素、常量數據等,通過運用這類監測儀器可快速、有效的對地表水環境進行監測,并確保水環境質量。尤其是對于被污染的土壤中的底質、廢物等固體的樣品,可以在不經過消解的情況下進行直接的測量。另外,像MS、GCPID等儀器都是測量有機污染物的比較好的儀器,但是這些儀器在我國還沒有普遍的使用,在今后的水質監測中,要逐漸的普及這樣的現場檢測設備,這樣可以便于我們的研究人員快速的作出分析和判斷,有助于減少監測時間。提高水環境監測質量,有利于工作者迅速制定方案,也必定會使我們的水質監測工作有所提高。
3.3 優化監測站網絡,完善水體質量評價標準和水環境監測方法
雖然國控的水環境監測站點已經經過了兩次的優化,從宏觀上可以反映我國的整體水環境質量狀況。還應該針對區域劃分水質控制斷面及飲用水源地監測。在環保與水利兩種監測系統中,有時候會出現對同一水域出現重復監測的狀況。這就要求我們的管理層必須結合兩個部門的實際情況來對監測站網進行更加優化的配置,既不能漏測,也不能浪費,盡量的做到以流域管理為中心的監測網絡全覆蓋,進而根據特定的監測布設具有代表性的斷面,來反映水質的真實情況。
3.4 加強監測能力建設,提升監測信息化水平
隨著我國水污染問題不斷加重,在進行水質監測時有必要采取在線監測方式開展工作,運用計算機軟件輸送已經獲得的監測數據,并把其輸送到各個監測部門中。采用這一方法有利于提升監測的信息化水平,提高檢測數據的準確率,有助于消除各個區域工業用水污染問題。相應的,我們應該勇于借鑒國外水質監測方法的同時也要不斷探索符合我國地表水環境的監測方法,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先進的設備儀器,提高監測人員的操作水平,這要求國家的大力支持以及工作人員的努力,其主要是保證水質監測的質量和探索符合我國監測標準的設備儀器。
綜上所述,地表水環境監測數據達不到“五性”要求,不合理數據時常出現等,為確保監測數據的科學性,通過總結研究水環境監測今后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一步加強:水污染問題應盡快解決,尋找相應的措施解決污染問題,確保監測質量;進一步明確國家、省、市三級監測機構的職能定位。地市級站的職能定位為具體承擔轄區內的各項監測任務。在重點流域、重點海域及主要生態功能區應建設一批國家或省直屬的站點;對于環境監測而言,技術人才資源更是事業健康發展之根。隨著監測項目不斷增多,技術標準愈加嚴格,數據發布全面提速,環境監測對于人員的技術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養一支素質優良、業務精通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全面分析監測結果以及監測數據,結合以往所得的數據結果,制定合理監測方案措施,并對地表水環境監測標準進行修改,有利于提高水質監測質量,有利于真實地反映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
[1]王曦瞞.地表水環境監測進展與問題分析[J].北方環境,2013,(06).
[2]李健,胡笑妍.地表水環境監測進展與問題分析[J].科技資訊,2013,(16).
[3]裴洪全,張慶征.地表水環境監測進展及問題分析[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4,(05).
[4]張培,謝寅凱.淺談地表水環境監測相關的進展及問題[J].化工管理,2014,(09).
[5]王丹.地表水環境監測問題現狀及解決策略[J].科技創新導報,2012,(29).
[6]阿合力江·奴爾禾加.新疆內陸河流烏倫古河地表水環境監測進展與問題探討[J].水利科技與經濟,2013,(08).
[7]楊貴軍.地表水環境監測進展與環境探討[J].地球,2014,(03).
[8]郭二剛.地表水環境監測進展與問題探討[J].河南科技,2014,(10).
[9]陳琨,楊民,王之明.地表水環境監測進展與問題探討[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4,(05).
[10]唐婧,趙正彬.地表水環境監測進展與問題探討[J].新農村(黑龍江),2010,(10).
[11]高娟.地表水環境監測進展與問題探討[J].水資源保護,2006,(01).
[12]李貴寶,周懷東,郭翔云,等.我國水環境監測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水利技術監督,2005,(03).
[13]齊珊珊.當前我國水環境監測存在的問題探討[J].科技風,2012,(06).
[14]劉翀.提高環境監測社會公信力的探討[J].現代農業科技,2010,(22).
[15]鄭曉紅.我國環境監測分析方法的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J].儀器儀表與分析監測,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