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使中學生更好地了解地球科學知識,提高中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上海市地質學會、《中學科技》編輯部將舉辦第5屆“低碳杯”上海市中學生地球科學知識競賽。本競賽是以地理學科為基礎的科技競賽。參賽流程:①學校相關教師可直接向《中學科技》編輯部報名,并使用本模擬題(或索取電子版)進行賽前訓練。②賽前培訓結束后,向本刊索取比賽正式試題電子文檔,并打印或復印,于11~12月組織學生答卷比賽(閉卷)。③本刊聯系電話:021-64704240。Email:zxkjemail@163.com。
一、選擇題
1. 2014年4月22日是第45個“世界地球日”,今年我國地球日的主題是(C)。
A. 保護我們的家園
B. 善待地球——保護資源
C. 珍惜地球資源 轉變發展方式——節約集約利用國土資源,共同保護自然生態空間
D. 地球是我們唯一的家園
2. 2014年3月8日,一架從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起飛的MH370航班失去聯系,如果它是向南飛行的,它失聯時的位置應位于(B)。
A. 太平洋 B. 印度洋 C. 東海 D. 大西洋
3. 有一個國家,風車是其獨特的風景。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六被定為“風車日”。這個國家利用和改造地理環境的最大特點是(A)。
A. 填海造陸 B. 興修水利
C. 平山造田 D. 風力發電
4. 下列城市中位置最南的是(B) 。
A. 廣州市 B. 南寧市 C. 昆明市 D. 上海市
5. 不能說明地球是個球體的是(C)。
A. 離岸的船只在海洋上總是船身先消失,桅桿后消失
B. 站得高,看得遠
C. 太陽東升西落
D. 衛星照片
6. 能對臭氧層產生破壞的是(C)。
A. 碳化物 B . 硫化物 C. 氟化物 D. 氧化物
7. 在河西走廊有一處面積約100多平方千米,形狀特殊的花崗巖地貌。該處花崗巖巖體表面千瘡百孔,形如蜂巢。據分析,此處的花崗巖體形成距今不到1億年,在花崗巖體的外圍露出的是距今5億年至4億年的沉積巖地層。下列地貌與上述的“蜂巢”形成作用相同的是(D)。
A. 沙丘 B. 火山錐 C. 沖積扇 D. 風蝕洼地
8. 以下海洋的排序中,從北到南的是(B)。
A. 黃海、渤海、東海、南海
B. 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C. 東海、黃海、渤海、南海
D. 南海、東海、黃海、渤海
9.(C)是聯系有機物和無機物的中心環節,也是與人類關系最密切的一種環境要素。
A. 大氣圈 B. 水體圈 C. 土壤圈 D. 生物圈
10. 北極地區的年平均氣溫比南極地區高,最根本的原因是(C)。
A. 兩極地區的緯度位置不同
B. 兩極地區的太陽高度不同
C. 兩極地區的海陸性質不同
D. 兩極地區的地勢高低不同
二、填空題
1. 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土石建筑工程是中國的長城。
2. 車牌為“贛A88888”的小汽車的歸屬地為江西(填省份)。
3. 成都平原在四川盆地西部,因有兩千多年歷史的“都江堰”自流灌溉,農業發達,農產品豐富,所以四川省自古有“天府之國”的美稱。
4. “三山五岳”中的五岳是指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和中岳嵩山。
5. 好萊塢(Hollywood)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個地名,由于美國眾多著名電影公司設立于此,故經常被與美國電影和影星聯系在一起。
6. 巖石按成因可分為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其中保存有動植物化石的是沉積巖。
7. 我國的3大半島是指遼東半島、山東半島和雷州半島。
8. 第17屆亞運會在韓國仁川舉行。
9. 這是一個國家,在赤道附近地區,有很多美麗的海灘,很多熱帶美景,盛產椰子,人口上億,跨兩個大洲,被稱為千島之國、火山之國。這個國家是印度尼西亞。
10. 1986年發生于蘇聯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是世界核電史上最嚴重的事故之一。
三、判斷題
1. 二戰中“馬奇諾防線”中的“馬奇諾”指的是法國邊境上的一個小鎮。(×)
2. 中國荒漠化土地面積已經達到260多萬平方千米。(√)
3. 英語是國際政治、經濟、文化中使用最為廣泛的語言。(√)
4. 遨游太空是勇敢者追逐的夢想。今天,人類已經將實現這一夢想的載人航天器送上了太空。在航天界,人們聯絡呼叫時是先叫發送者的名字。(×)
5. 食人鯧是一種生性兇殘的魚,具有很強的攻擊性,攻擊人類的事件也時有發生。食人鯧的原產地是亞馬孫河。(√)
6. 人們為了方便定位而規定的與地軸垂直并繞地球一周的圓圈稱為經線。 (×)
7.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72年通過《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1996年我國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是安徽黃山 。(×)
8. 我國建立的第一個自然保護區是廣東鼎湖山自然保護區。(√)
9. 黃土高原土質疏松,歷史上由于植被破壞,導致水土流失,形成千溝萬壑的地表景觀。這體現了黃土高原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10. 花生的原產地是在美國。(×)
四、論述題
1. 隨著溫室效應加劇,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成為全世界21世紀共同面對的難題。我們生活的城市上海,已成為中國最繁華的沿海城市之一,海平面上升已成為我們目前不得不思考的問題。請試分析:(1)全球變暖為什么會引起海平面的上升?(2)海平面上升對于世界會造成哪些影響?
答案要點:(1)全球變暖,海水溫度升高,海水膨脹,海水體積增大,造成海平面上升;另外溫度升高同時也造成兩級冰川的融化,注入海洋。
(2)海平面上升可淹沒一些低洼的沿海地區;海平面上升會使風暴潮強度加劇,頻次增多,不僅危及沿海地區人民生命財產,而且還會使土地鹽堿化,造成農業減產,破壞生態環境;海岸被沖蝕,地表水和地下水鹽分增加,影響城市供水;影響沿海和島國居民的生活,如果極地冰冠融化,沿海地區會被海水吞沒。
2. 我國是一個流動人口大國,每年春運都會出現“一票難求”現象。試回答:(1)目前我國人口流動和遷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人口流動的有利影響和不利影響各有哪些?
答案要點:(1)①城鄉收入差距大;②國家政策允許人口流動;③我國人口眾多,農村剩余勞動力多。
(2)有利影響:①人口流動給城市提供大量廉價勞動力,為城市經濟發展創造了條件;②促進了城市商業的發展,增加城市的收入;③改變城市的經濟結構,為城市經濟結構體制改革深化發展作出貢獻;④促進城市第三產業發展;⑤促進城市周圍地區的農、牧、漁等產業的發展 。不利影響:①大量流動人口涌入,增加城市的住房、交通等壓力;②加劇城市環境污染;③給城市社會治安管理帶來問題;④就業困難,失業人數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