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學圖書館 河南開封 475000)
讀者決策采購(Patron Driven Acquisition,簡稱PDA)是近年來美國大學圖書館興起的一種基于讀者使用需求的資源建設模式,依據讀者的實際需求與使用情況,由圖書館以一定的標準或參數確定是否購入文獻。其采購的前提是,圖書館和書商確定符合本館藏書發展政策的預設文檔(profile),包含購書范圍、參數和標準等。基本流程是:將符合本館藏書發展政策的圖書 MARC信息導入圖書館自動化系統,讀者通過檢索系統查找圖書,如果館藏缺藏,可點擊鏈接直接閱讀電子書實現限時免費閱覽、短期借閱,一旦達到預定的條件,便可觸發購買該書。〔1〕
從讀者決策采購的基本流程來看,讀者由傳統圖書采購與圖書館服務中相對被動的受眾轉換成新型資源采購模式中的積極參與者和建設者,讀者身份的轉變標志著圖書館的業務流程、管理與服務將會發生質的改變,“以人為本”的圖書館管理與服務的理念將會被充分顯現出來。正如劉華闡述,“PDA是一種以讀者為主導的資源建設新模式,它徹底顛覆了傳統文獻采購流程,使讀者首次從文獻資源建設的接受者和終端轉變為發起者與首端,成為文獻資源建設的決策者”〔2〕。
2010年,美國大學和研究圖書館協會發布了未來大學圖書館的十大發展趨勢,其中“館藏的增長取決于用戶”名列第一。根據Publishers Communication Group對全美250家圖書館開展讀者決策采購情況的調查,已有32家已經采用,42家計劃一年內采用,另有90家計劃在三年內采用。〔3〕讀者決策采購方式使傳統的圖書館資源建設工作流程運作更加高效,加快了信息獲取的速度,潛在降低了館際互借的業務量,并以其廣泛的參與度備受讀者歡迎。
美國大多數的大學圖書館已經啟動讀者決策采購項目或者準備即將實施,我們擇取比較有代表性的兩所大學,一所是Purdue University(美國普渡大學),該校圖書館是較早開展PDA項目的大學圖書館,早在2000年一月份就實施了被提出館際互借的圖書實行購買而非借閱的政策,〔4〕一所是Univ.of Illinois at Uvbana- Champaign,UIUC(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5〕該校分別對紙本書和電子書〔6〕進行試驗,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我們通過對具體數據進行加工整理并以表格(如表1)形式展示了兩校分別在PDA項目中標準的制定、經費劃撥、進展時間、項目成果、到書周期等環節的具體數據。PDA項目的順利實施,給這兩所高校圖書館的業務工作也帶來了變化,普渡大學圖書館決定進一步擴展讀者決策采購的規模,經費已經增加到約10萬美元。

表1 普渡大學與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PDA 項目成果
讀者決策采購作為一種全新的采購模式,在實踐層面允許讀者充分參與文獻采購的環節,在當今技術環境和服務讀者緊密程度環境里是一種更科學、更合理的發展趨勢,能夠把有限的經費用在更需要的地方。
其一,提高了讀者滿意度。與傳統采購模式相比,讀者決策采購模式針對性強,易操作。基于讀者使用需求而觸發借閱、購買,大大提高資源采集與讀者需求的相關性,即必須購買讀者真正需要的文獻,而且避免了傳統讀者薦購的局限性,很好地體現了信息獲取的平等性,例如表1所顯示的數據,普渡大學在2002、2008年二次讀者調查的結果表明,讀者的滿意度很高,高達88%與89%。此外,PDA項目中對到館周期要求很短,可以快速響應讀者請求,讀者可以通過免費限時限量瀏覽、短期借閱、觸發購買等方式立即獲得所需,達到購買協議時,兩所高校實施的PDA項目的到書周期分別是一周內和三個工作日,遠遠優于傳統圖書采購流程的周期,時效性方面也提高了讀者滿意度。
其二,讀者決策采購實現了“pay per view(按次付費)”,不僅為圖書館節約了經費,還可以開通網上付費,為工作人員節約有效時間。讀者決策采購主要應用于電子圖書的采購,讀者使用一次,圖書館付費一次,超過一定借閱時間或借閱次數則自動觸發購買。這種采購模式可以為圖書館節約有限的經費,表1中“項目成果”的數字能充分說明這個問題。讀者決策采購模式里,如果讀者的點擊次數未達到圖書館與書商雙方的規定,圖書館只為讀者的使用付費,而不必購買所有電子圖書的所有權,即只是為借閱付費。
其三,使得采訪館員、學科館員的工作開展有了客觀標準可依。傳統的高校文獻資源采集模式通常做法為,書商提供購書目錄,或是直接到各類大型的圖書展覽博覽會上,采訪館員和學科館員進行現場采集,雖然采集之前也有相應的讀者需求調查,但是調查的結果是否具有代表性,采集的文獻資源是否為讀者真正所需,采訪館員和學科館員都不易掌握。讀者決策采購這一新的采購模式應用到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的實踐中來,可以給采訪館員和學科館員的日常工作提供客觀的數據,使得工作的客觀性、公正性有了質的提升,降低了盲目性和不可知性。
目前國內針對讀者決策采購的理論研究開始活躍起來,學術界已經洞察到讀者決策采購的學術價值,國內同行對讀者決策采購表示認同與歡迎。在實踐范圍內,盡管我國一些圖書館針對傳統采購模式所采購的圖書利用率低的問題推出了新的選購模式,如佛山禪城區圖書館采取了讀者自助選購與新書閱覽室相結合的新書選購模式,但真正采用讀者決策采購的圖書館還沒有。〔7〕縱觀美國實施讀者決策采購成功案例的項目細節,結合國內高校圖書館文獻采購的通用流程所涉及的環節,來分析國內高校圖書館采用這一新型采購模式的制約因素。
目前,國內電子圖書生產廠商都是自建的內容資源平臺,沒有形成一定影響力,而且由于版權等因素的限制,電子書格式不能兼容,不同的文件格式也只能用不同的閱讀器來閱讀。由于資源平臺的分散,用戶常常會為用什么閱讀器和在哪里下載而感到困擾。〔8〕另一方面國內數字出版發展迅猛,占據國內電子圖書市場90%份額的電子出版商如超星、書生、方正、中文在線等雖然擁有大量有版權的電子圖書,但其銷售模式主要采用包庫銷售。這種銷售模式成為國內高校圖書館采用讀者決策采購的一大障礙。
目前,國內館配商有三種類型,以北京新華書店總店等為主要代表的“新華系”、以清華大學出版社等為代表的“出版社系”以及以北京人天書店有限公司為代表的“民營系”,這三類館配商各有其優勢與劣勢,相比較而言,民營館配商的服務更專業化、服務效率也高,能向圖書館提供包括書目數據查重、圖書采配、數據加工、圖書上架等系列服務。館配商所能提供的采購方式一般僅限于期貨采購和現購兩種方式,因受時間、空間以及人員等因素影響,文獻的品種、質量和數量將受到限制。對于重復采購、適當調整采購書目、查漏補缺等細節不能做到靈活變動與適時調整。從館配商目前提供的載體形式來看,紙質圖書銷售占國內大型書商的絕大市場份額,作為越來越受讀者歡迎的電子圖書,所占銷售份額比例比較小。
國內高校圖書館電子圖書采購流程受技術環境的制約,其采購模式和印刷型圖書采購模式幾乎是統一方式。以北京一家優秀館配商的服務模式來看,通過該公司網站,其書店的信息發布及與客戶間的信息互傳獲得實現和管理:圖書館客戶可以在網上獲得采訪數據、編目數據,了解圖書可供信息,并直接下訂單;出版社通過網絡了解該社圖書銷售情況,自主增刪可供信息;外地辦事處可以直接接受和參與公司的管理。從這種具有代表性的館配服務模式來看,很顯然,不利于三方之間的有效溝通。
長期以來,出版社、圖書館集成管理系統、書商管理系統、出版機構的新書發布平臺等各自為政,僅僅限于支持兩方交流的主流溝通模式,不能實現同一操作平臺的即時性、交互式的有效溝通,造成上、中、下三游間的信息不對稱,主要受來自技術層面的制約。
根據《2012年上海市民閱讀調查報告》的結論,上海市民閱讀最大的特點在于閱讀的交互性,傳統閱讀與數字閱讀雖各有優勢,但眼下正呈現前所未有的融合態勢。此次調查,在關于閱讀渠道的多項選擇題中,59%的受訪者選擇網絡閱讀,購書閱讀的比例稍遜一籌,達到57%,不難看出,網絡閱讀并未對紙質閱讀取得壓倒性的優勢,實質上兩種方式的交互閱讀正是時下的主流之選。受調查者表示,在他們遇到層次更深的內容時,又會選擇閱讀紙質圖書,因為它們的表述往往更為系統和精準。〔9〕雖然電子閱讀越來越普遍,越來越多的人們習慣于在網上瀏覽新聞、帖子,但對學術類、專業經典類以及教輔類圖書的需求,讀者仍傾向于紙質圖書。
而美國高校圖書館實施讀者決策采購項目針對的是電子圖書的采購,因為對于電子書本身的特點來講,對其制定的限時免費閱覽、短期借閱、達到預定的條件可觸發購買等規定能夠更為便捷的操作。雖然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針對紙本圖書有所實驗,但在美國開展讀者決策采購的圖書館來講,所占比例不大。
目前國內高校圖書館采購圖書的傳統模式,比如國內電子圖書的打包銷售與購買,購買外文電子圖書極其有限,有的僅限于能提供集團購買的個別出版社,而其他學術出版社的圖書無從涉及,造成相當大一部分電子圖書零點擊零下載的局面。美國高校圖書館推行PDA的成功經驗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我們要從PDA流程的各個環節入手,采取有力的應對措施,積極為讀者決策采購的實施提供全方位的環境。
2012年,我國數字化閱讀和出版量持續快速增長,已成為世界電子出版物總量第二的出版大國。在新構建的電子文獻信息資源出版產業鏈中,專業數據信息公司依據數字技術及出版內容數字化處理與整合集約能力的優勢,擁有和控制著數字網絡出版發行市場,并積極向著原創出版方向快步發展。
數字出版的發展前景是樂觀的,電子圖書有著優于紙質版圖書的眾多特點,比如動態的多媒體效果、可更新性與交互性、更簡單易操作性等等,電子出版商與運營商對電子圖書的銷售要有信心,質量過硬的學術電子圖書,對高校圖書館的受眾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在新的信息環境中,電子圖書出版商追求的不僅僅是自己單方面的利益,要把眼光看向長遠,只有多方共贏才是持久發展之道,電子出版商及時轉型,改變現有出版方式與銷售模式不僅對于自身的發展有利,對圖書館來說可以降低其采購中文電子圖書的經費,對其讀者來說,改善了讀者獲取電子文獻的條件,為讀者決策采購的開展提供保障。
美國高校圖書館實施讀者決策采購模式之初,均制定了符合本館文獻采購慣例的采購標準,比如具體達到幾次點擊率是可以觸發購買,幾次點擊率能夠借閱等等,除此之外,與館配商協商好出版商、出版日期、價格范圍、學科范圍、到貨周期等。制定科學、合理、明確的決策采購標準,采訪館員與學科館員的工作有“據”可依,可以避免采購的隨意性與重復性,排除不確定性,在具體操作的時候,遇到特殊情況,經調查確實是讀者需要的圖書,采訪館員與館配商及時交流確定購買。決策采購標準可以在實踐中不斷摸索、不斷調整,具體實施時不僅要嚴格遵守還能靈活變通。
購買或研發出界面美化、操作簡易、功能強大的決策采購系統成為開展讀者決策采購的技術保障,該系統要與圖書集成系統實現無縫鏈接,通過此系統,圖書館工作人員、讀者、館配商三方實現即時溝通,創造和諧共贏的三方關系。
圖書館相關工作人員要盡快熟悉并熟練應用這種全新的采購方式,勇于接受新事物,不受圖書館傳統采購模式的影響,勇于迎接壓力與挑戰。這樣,可以提高采訪人員對工作的滿意度,減少盲目性和對采訪數據應用效果的不可知性;讀者在讀者決策采購中享受到快速的到書速度、便捷的即時閱讀,有利于圖書館進一步提高其服務的時效性和專業化的程度。這種模式的應用與推廣,離不開各個層面讀者的參與,因此,圖書館要做好宣傳工作,讓更多的讀者參與進來,以實現對文獻信息資源獲取的最大公平;館配商要不斷提高其信譽,在服務圖書館的理念轉化與技術應用方面都要不斷地提高與完善。高校圖書館的館配商要更多關注國外圖書銷售的新動向,積極引進新的銷售模式和技術,而不是單純地靠打價格戰引領館配市場,有效促進本行業的技術改造和升級,不斷地提高行業競爭力和學術服務力。
從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開展PDA項目的成功經驗中發現,該館為了配合PDA的有效運作,引發了部門的合并與重組,將館際互借組并入采訪部。我們從中得出一個重要的結論,整合與重組采訪部門和編目部門的業務流程成為順利實施PDA項目的必要條件。采編部門的崗位設置可以依據本校的專業設置來調整,依照學科劃分成不同的小組,每個小組的學科館員主要負責本學科或者相關性較大的幾個學科,過濾文獻自助購買系統產生的書目信息,再依據館藏規劃讀者決策采購的協議與館配商的合作。
1.張甲,胡小菁.讀者決策的圖書館藏書采購——藏書建設2.0版.中國圖書館學報,2011,37(192):36-39
2.劉華.以讀者為主導的文獻資源建設——美國學術圖書館讀者決策采購(PDA)研究.圖書情報工作,2011(5):89-93,127
3.郭熙煥.淺談讀者決策采購.圖書館,2011(6):135-136
4.Anderson,Kristine J.,Freeman,Robert S.,Herubel,Jean - Pierre V.M.et al.Liberal Arts Books on Demand:a Decade of Patron-Driven Collection Development.Collection Management,2010(35):125-127
5.Wiley L.Two Patron D riven Acquisitions Case Studies:Local to Consortium & Print to E and Pilots to Programs.〔2013 - 01 - 21〕.http://www.niso.org/apps/group - public/down load.php/5927/NISO-pawebinar9mar2011PRINT.pdf
6.劉華.“讀者決策采購”在美國大學圖書館的實踐及其對我國的啟示.大學圖書館學報,2012(1):45-50
7.王玲.“讀者決策采購”成功實施的關鍵因素分析.圖書與情報,2012(5):117-119
8.內容源——國內電子書發展的瓶頸.〔2013 -01 -23〕.http://sz.chuban.cc/cbsd/201212/t20121211_133846.html
9汪耀華,張攀.2012年上海市民閱讀調查報告.〔2013-01-24〕.http://www.bkydw.cn/Html/Article/20121206/20072.html